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突出改革精神 勇于超越自我

image001 副本.jpg

 

能谈谈您进台之前的情况吗?

    我是66届的初中毕业生,1968年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那待了整整10年。1978年恢复高考,我考进了黑龙江大学经济系,大概念了不到一年,由于各种原因,我就退学了。回上海以后,我在虹口区政府下面的卫生系统工作,搞一些简报、总结材料之类的。直到1980年年底,当时的广播事业局招聘记者编辑。
 
这是“文革”后第一次社会招聘吧?
    是的,这是“文革”以后机关事业单位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当时报名的有四五千人。我们这批人经过了初试、复试、面试、现场采访、体检、政审等等一系列手续,最后我们20多位同志进了电台。
    进了电台以后,我第一个岗位就是新闻编辑。从进台到1986年,一口气做了6年的新闻早班,周一到周六清早4点05分出门,到17路车站坐4点14分的头班车,4点28分到达北京东路站,3分钟后走到北京东路2号,4点31分踏进办公室,几乎分毫不差。
    这6年对我的锻炼很大,也有幸碰到了好老师,一位是李森华,“文革”前的复旦新闻系毕业生;一位是李学成,解放前新华社的老记者,两位的业务水准和人品都非常好,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成长进步比较快。
 
当时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采访吗?
    有的。1986年,领导把我调到政文科去当科长,也是一干6年。采访市委、市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包括采访公检法系统。1987年在上海发生的于双戈抢劫杀人案,我到宁波出差,在宁波市委招待所吃饭的时候,听到人家议论于双戈在宁波被抓获了。我扔下饭碗直奔那个派出所。
    所长直接把我带到抓获现场,是在一个街上的电话亭,于双戈是在打电话的时候被抓的。为了获得更多的信息,我又马不停蹄赶到宁波市公安局刑侦处进行了一番采访,然后连夜做了一个口头报道,第二天的早新闻头条播的就是我的这条报道。
    现在回忆起来,80年代是非常特殊的年代,国门刚刚打开,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我记得有一次李森华同志找我,让我到二楼直播间去观摩一个老外在做直播,这是欧洲一个电台主持人(哪个国家记不清了),他的节目很受欢迎。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欧洲广播怎么做节目。这个老外在播音间里没有任何稿件,说得眉飞色舞,他面前只有一本英文版的上海介绍,还有地图,他不时地翻弄一下,讲完一段推一段音乐,然后跑出来喝咖啡,音乐差不多放完了又跑进去说。因为那时候我们的节目还是很刻板的,写完稿子播音员照本宣科地念,几乎没有直播。这种做节目的样式和状态,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授范大雷病危,他的学生孔祥东在美国留学,听到消息飞回来在老师的病床前伺候了半个月。我听了记者的汇报很感动,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决定做一场音乐会,请孔祥东和范大雷的另外两个学生参加,音乐会举办当天,我们派记者拿着收音机到医院,在范大雷的病床前跟他说,你的几个学生为你举行了音乐会,老先生一边听一边流泪,一只手在床边敲着拍子。那天我是带着女儿去的音乐会现场,她当时才七八岁,快到结束的时候,我让女儿把20块钱放到了捐款箱里,一下子,许多孩子纷纷涌到台上去捐钱,最后捐了大概一两万,当年这笔钱不算少了。很可惜,范大雷第二天就过世了。我们这个系列报道和音乐会影响很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根据这个题材作了一篇报道,最后拿到了亚广联的广播大奖。
 
能谈谈《市民与社会》吗?
    1992年,组织任命我当上广新闻部副主任,那时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了,正在招兵买马,年轻人多,有冲劲,有朝气,上广的干部压力很大。当时上广的台长陈文炳委托我做改版方案,我和另外两位同志跑了北京、广东、武汉几个地方,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听一边酝酿。回来以后我们就拿出了方案,这次改版的特点,就是节目要更加贴近群众,不要高高在上的说教,要努力满足听众的需求,这是很重要的指导思想。再一个,我们大量采用直播,大量采用热线电话来增加我们和听众的互动。我们还打造了一批名牌节目,其中一个标志性的节目就是《市民与社会》。
    我们预计1992年10月26日开播。但是开播以后的一周,我们原来准备的选题几乎都没用,用的全是当天或者前一天发生的事件,热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比方说第一天的话题,当时黄浦区拿出7家烟纸店进行拍卖,是委托上海拍卖行拍卖的。结果7家小店被一个浙江老板全部拍下了。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为什么上海人很少参与?为什么浙江人这么有魄力?第一天我们就临时换了这个话题,并且请了上海拍卖行的总经理林一平和拍下7家小店的浙江老板参加讨论。没想到反响很火爆,它反映了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上海人的这种观望、保守的心态,也活龙活现地表现了浙江人的这种敢闯敢试的特点。
 
您怎么会想到请政府官员走进节目呢?
    节目打响两个月后,我就开始策划我“蓄谋已久”的系列访谈——请上海的高层官员到这个节目来互动。当时有个契机,就是上海市政府决定每年为老百姓办十件实事。我们请的第一个是夏克强副市长,我们主持人抛给夏副市长第一个问题是,作为分管交通的副市长,你对交通难有没有切身的感受?夏副市长开始一愣,我们没有事先跟他沟通。然后他说,我自己确实很少坐公交车,但是我了解情况,因为我太太每天要换几辆公交车到高桥路上班。她哪天回来脸色不好,或者情绪不好,我就知道她在路上堵的时间长了,火气大了,所以我也是有感受的。这个开头非常好,一下子拉近了市领导和老百姓的距离,老百姓心想,原来市长太太也跟我们一样挤公交车,然后我们一层一层推进,夏副市长很坦率,老百姓也很满意,这次采访非常成功。 
    十件实事发布之前,我们跟黄菊市长打了报告,请他上节目公布十件实事。黄菊市长来到北京东路2号后,我想向他介绍节目情况,他马上摆摆手说,不用了,你们的节目我中午一边吃饭一边听,几位副市长的节目我都听了,你就告诉我今天的节目怎么做就可以了。当时直播室外挤满了中央和上海的新闻媒体,打这以后,官员到我们这边来就习以为常了。 
 
 
image0032 副本.jpg
 
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栏目采访 
 
 
当时开办《东方大律师》的初衷是什么?
    1994年6月,我到东广担任副台长。当年社会转型期,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法律服务的需求很大,所以我们开办了《东方大律师》。当时是在延安西路的少年宫搞的开播仪式,同时请了郑传本、傅玄杰、李国基等十位大律师一字排开,做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那天来咨询的市民沿着延安西路华山路绕了一圈,可见民众对法律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所以这个节目也是一炮打响。
 
经典947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古典音乐频率?
    2002年,我担任广播音乐频率负责人,当时的集团总裁黎瑞刚问我,音乐细分问题是怎么考虑的?我说我想办一个古典音乐频率,因为国际大都市都有一个古典音乐频率,而且我们人才是现成的,资料也很多。2004年的元旦,我们很快推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古典音乐频率。 
    接下来就是恢复星期广播音乐会,“星广会”在90年代因为没钱停掉了。2000年年初,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竣工,音乐厅的同志请我们过去参观交流,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合作的,我提出能不能联手把“星广会”恢复起来,他们表示可以合作。我跟947频率的同志讲,我们不是简单地恢复,一定要有新的面貌,主持人要把乐曲、音乐知识深入浅出地告诉听众,有交流,有互动,这个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最后我们看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王勇博士,他很有亲和力,他把音乐知识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播出两年后,“星广会”就被评为上海媒体优秀品牌。
 
您对后来者有些什么好的建议? 
    互联网出现以后,传统媒体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整个媒体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纪念广播电台成立70周年,一方面要重温历史,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引导我们年轻的广播人怎么与时俱进,怎么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通过老同志的讲述,突出改革精神,勇于超越自我。
 
所以您在分管党务工作的过程中对人的高要求始终是非常坚持的。
    对。我们最大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广播人的素质怎么样?能力怎么样?工作热情怎么样?这些决定了广播节目搞得怎么样。我的职业生涯得到过很多荣誉,但是 2006年建党85周年的时候,我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这是我整个职业生涯最高的荣誉。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