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文化兴台:颠覆式创新打造文化精品
“文化兴台”是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所在,我想用“三个勇于”来表达我们文艺创作团队的改革决心。
首先,勇于自我革命,坚定走稳走好内容制播分离的改革之路。
未来东方娱乐的平台只有一个——市场!我们的文艺创制团队除了要继续做好东方卫视周末文艺内容提供商,更要全面拓宽对移动互联网各个平台以及广阔的线下市场的产品供给,用市场这一个“试金石”来检验我们的真功夫,用市场这一个“磨刀石”来倒逼我们的转型发展。
我们要摆脱对传统大屏的固化依赖,在走市场化道路上寻求突破;摆脱对综艺创作的套路依赖,在内容迭代创新上寻求突破;摆脱对重装高投的路径依赖,在降本增效提质上寻求突破;摆脱对传统广告的单一依赖,在多元价值变现上寻求突破。
第二,勇于自我重塑,坚定走好内容产品创作机制的再造之路。
一是改革现有独立制作人制度,重新构建以IP主理人(总制作人)为改革方向的项目运营模式。
二是未来东方娱乐公司将以项目制为核心进行扁平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导演管理中心,进行更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源配置。
三是将用好名导演、名摄像等专业人才资源,建立更为细分的专业化品牌工作室。鼓励向市场方向拓展业务,逐步提升工作室的品牌和变现价值。
四是将改革现有广告营销团队,新建多元营销的商业化部门,做深吃透、充分挖掘每个节目IP的变现价值。
五是坚持以创新创造为导向,探索实施项目制绩效分配机制,让员工更具获得感。
第三,勇于自我颠覆,坚定走好电视文艺样态的迭代更新之路。
文艺团队要以打造具有中国式审美和大都市气质的文化精品为目标,突出都市性、凸显年轻态、激活创新力,以颠覆式创新的要求,不断探索符合市场引领和观众审美新期待的电视文艺新类型,重点打好“六张创新牌”。
一是打响“海派特色牌”,以上海这座国际化城市为舞台,以三大文化为基底,培育更多展现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高品质原创内容IP,打造上海城市晚会系列,做强“活动经济”。
二是深耕“融屏综艺牌”,深入探索大屏+小屏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新综艺模式,利用直播经济风口,大力推进“直播+”文艺节目的互动创新。
三是创新“短剧短综牌”,以“中国微短剧品质东方计划”为起点,创设微短剧展播平台、评价指数和创投大赛等新产业平台;还将从素人综艺、纪实综艺等维度,开发更多聚焦时代、鲜活极致的短综产品。
四是探索“新质文艺牌”,努力在文化与新科技的有效融合上找到突破点,让新质生产力插上电视文艺的翅膀,在跨界融合传播中找到弯道超车的新路径。
五是打造“影视赋能牌”,从东方卫视黄金剧场已经形成的影响力出发,强力推动影踪联动,以剧赋能综艺和大型活动;同时,影视创制团队则将持续以“这就是上海”为母题,原创打造一批百年上海的影视作品,进一步做大做强台(集团)影视剧“制播投购宣”全产业链。
六是推进“国际合作牌”,以《我们的歌》模式成功落地西班牙和越南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原创综艺模式海外输出;同时,强力推进国际合作,并尝试探索为其他国家和境外地区提供定制综艺内容服务。
——摘自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王磊卿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大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