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学者视角看“上海样本”
李泓冰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原副社长
向来“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的上海,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领域,再一次勇闯深水区。SMG改革力度之大之猛之深,堪称刀刃向内,刀刀见血。
细看方案,让人捏着一把汗。可以想见,一个历史光荣、人才济济、早已超稳态的庞大媒体集团,启动大幅度“瘦身”、颠覆性“重构”,那份壮士断腕般的巨痛,将绝不亚于20世纪90年代上海国企改革的“砸锭”之举。当时的目标既是脱困,化解纺织国企全行业亏损;更是变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涅槃重生。上海广电人也要亲手砸烂曾经安身立命、引以为荣的“纱锭”,力争破茧成蝶,这需要大智大勇,也需要兼具霹雳手段与菩萨心肠,更需要直面AI时代国内外形势瞬息万变的不确定性。因此,绝对不能低估相伴而来的迷惘与阵痛。
然而,其难其险,舍上海其谁?
“犯其至难,图其至远”,诚哉斯言。
曾祥敏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向主流媒体提出了具体要求。站在历史节点上,主流媒体全面深化改革是时代所指,也是生存必需。广播电视媒体体量大、业务深,调转船头更为不易,也正因此,只有触及根本的改革举措才能突破用户流失、营收下降的发展瓶颈,有效提升主流舆论引导力和主流价值影响力。
上海广播电视台(集团)新一轮改革先人一步,鲜明地树立了“新闻立台”“文化兴台”和“融合强台”三大核心战略,勇于调整组织架构,敢于淘汰传统的落后产能,精准领会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对互联网赋值、新技术赋能、文化品牌赋智的落地转化,回应了时代需求、行业需求和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全国广电行业的融合改革样本,一定能掀起未来广电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浪潮。
罗姣姣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员、“看电视”主编
上海广播电视台9月重磅发布《改革行动方案》,为广电进行系统性变革探索又提供出了一个实际的行动路线,引发全行业关注和探讨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从方案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上海台的此次改革在决心和力度上的鲜明以及方向和路径上的明确。找回并坚定“新闻立台”的初心,握紧主流媒体的核心资源,聚焦上海台的优势领地;明确“文化兴台”的方向,从内容生产机制到样态品类进行多维度重构,为电视文艺的破茧焕新带来顶层维度的推动力;强化“融合强台”的路径,从智能化、移动化、台网并重等多维发力,在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主流媒体矩阵的建设,给出了在新技术、新媒介、新受众的背景下,广电进一步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精简瘦身,裁撤四频道四频率,建立新的融媒体中心,诸多改革具体措施中都能看到,上海台此次改革有着直面广电发展现实困境的勇气和担当,并立足自身找到机遇所在,因此改革方案的释出是令人振奋也是令人期待的。
田元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媒体融合发展的十年,也是广电人转型摸索的十年。在浩浩荡荡的“融合”潮流中,人们既能看到广电行业孜孜以求、上下求索的努力,也着实感叹于广电从业者直面转型、革新思路的“步履维艰”。
笔者在从事综艺节目生产导演岗位与高校科研工作的过程中,穿越业界与学界壁垒,感触深切。犹记得“广电湘军”一次次突破自我,在市场探索中拥抱平台化浪潮,在行业质疑中逐渐提振和稳固产业声誉;也记得浙江媒体业整合数字信息版图,广采平台众长,创就“视听新物种”,视广电事业为“大视听事业”。因地制宜、因势而变、熔炼于地区气质水土的融合改革方案越来越成为业内共识——本土是面向国际和未来的起始点,也是聚拢广电资源、吐纳数字网络的“压舱石”。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联结数智社会的视听需求而不失“本土情结”,成为广电业系统性变革的出发点,也是以大都市、国际化为标杆的“上海样本”的改革要点。
这一次,与“梦想之城”一路携行的上海广电决计从“心”出发。坚守初心与下定决心,其间的一“定”一“动”,谋定了上海广电改革发展的底色与韧性;锻造匠心与汇聚人心,则强调了改革版图上凝结于海派文化中的地方性与人情味。从内容出发,从内容人出发,从平台化时代的产消一体趋势出发,在推动瘦身、重构、迭代,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奉献和善待一份份真心,成就攻坚克难的雄心。行业的发展在挑战中蕴含机遇,全国各地都在高喊变革反思的豪言壮语,林林总总的方案是否真能“入心”和“落地”?瞩望上海方案,在革故鼎新的发展目标中,我们看到的是上海广电对媒体业本真的关注,是对行业细微之处的重新梳理打磨,是致力于国际传播、未来传播的一次具有上海特点的“再咀嚼”。既大刀阔斧,又细致入微。从“融合”出发,接着讲“深度融合”的故事,上海的务实与担当,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风云激荡、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SMG的这次改革或能使其再度成为笑傲传媒江湖的“东方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