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融合”开创纪录片发展新格局

   微信图片_20191012110929 副本.jpg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以下简称:SMG纪录片中心),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全面呈现了海派纪录片在新环境、新时代所体现出的新理念与新突破。

 

一、纪录片发展的新态势

纵观纪录片的发展,整体上看呈现一种新的态势,就是从传统作坊式的小生产制作模式,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态势迈进。

在国际层面,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发展的几种突出模式,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英国广播公司(BBC)是以公共基金培育纪录片独立制作,如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Channel)是以市场的推动来带动纪录片的生产,再如日本放送协会(NHK)是以公共视野的题材和选题来扩大纪录片对社会覆盖的广度。无论上述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探索频道和日本放送协会等在纪录片的运营模式上有多大不同,但都共同体现了其规模化和集约化效应,这在国际纪录片行业中较为突出。

在国内层面,以国家广电总局为推手,在201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于2011年启动了国家级央视纪录频道,开启了与BBC纪录片、NHK纪录片、美国探索频道等运营模式相类似的中国式纪录片产业化发展道路。但由于种种原因,尽管在建党、建国、抗战、改革开放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了众多宣传效能强大的官方纪录片,而伴随着在国际国内纪录片评奖和展映当中,也推出了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各类独立制作纪录片,但相比较于国际突出的几种模式,中国纪录片的规模化、集约化效应在整体上还远远不足,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不论是国际影响还是国内影响,也不论是政策体制还是市场运营,我们的纪录片发展都存在着较多短板和问题,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由传统媒体主导推动的专业纪录片规模化、集约化效应还远未实现。

 

二、五个“融合”开创纪录片发展新格局

正是在此背景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的SMG纪录片中心就有了格外重要的探索和创新的意涵——此创举实际上是直面中国纪录片所存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效应远远不足的困境,并试图打破这种困境,整合资源,探求一种全新的模式,从而开创纪录片发展的新格局。笔者认为,SMG纪录片中心的成立,其意义可以归结为五个“融合”上,这分别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新媒体与旧媒体的融合、主流和民间的融合、内容与运营的融合。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SMG纪录片中心整合上海纪实频道、融媒体中心、东方卫视中心、第一财经和版权资产中心等SMG纪录片原有的精锐力量,在多年的积淀中保持对社会发展的关注,造就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一方面,上海纪录片对现实、社会、民生等方面极为关注。早在90年代首创的全国第一个以纪录片命名的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就推出了一批以上海小市民生活为主要记录对象的纪录片,如《毛毛告状》《德兴坊》等,直面上海弄堂里的百姓生活——包括饮食起居、邻里关系、家庭婚姻等等内容。由于《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的推出,让中国纪录片的镜头开始向下移动、扎根中国大地,不断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庭和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上海纪录片所造就的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而如今这个传统仍旧继续延续,形成了上海纪录片一个鲜明的特色,包括《急诊室的故事》《人间世》等等,都继承了对现实、社会、民生的关注。

另一方面,上海纪录片以强烈的现代感和现代意识呈现于观众。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独特的城市定位使纪录片天然具有面向世界、面向现代、面向未来的一种理念和风范,包括在选题、视角、制作理念等方面都带着强烈的时尚感和潮流感——如纪录手段从纪实体到戏剧化叙事再到真实再现,制作手段不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等等,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

2.中国和世界的融合

纵观SMG纪录片中心的发展,可以看到很多作品不仅是立足本土,还会通过国人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和表达世界;同时,多数作品也会将故事置身于世界的视野中去观察和记录,体现出中国故事与世界的沟通融合。

由于历史原因,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本身就是一个中外融合的状态,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人文风情,又或是日常饮食等等,都是兼具中西的呈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SMG纪录片中心不仅拥有如《长江之恋》等描绘当地生活、讲述中国故事的本土题材作品,当然也有如《犹太人在中国》等与国际挂钩,产生密切联结的国际题材作品,这些作品正是通过中国的方式去观察世界——将犹太人发生在上海的历史事件放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今天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当中去观察和看待,从而引发更多的思辨与联想;同时,SMG纪录片中心也会通过世界的视角来探取中国故事,如《东京审判》等对世界历史探索、挖掘的作品,此部作品通过对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地进行走访探索,向世界展示了一系列不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旨在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呼吁世界和平。

3.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

二十多年来,上海纪实频道一次次开创先河,一年年积淀传统,一步步打造强项,可以说,上海纪实频道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视频道之一,尤其是在专业纪录频道当中一马当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今天之所以要设立SMG纪录片中心,改变体制机制,这是因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已敏感地嗅觉到传统电视频道自身的技术和传播的局限性已经影响到纪录片的发展,特别在传统的单一纪录片频道中,人才、资金、市场等已构成了种种困境和局限。

正因此,SMG纪录片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如何通过新媒体的嫁接,来改变传统电视单一媒体的局限,使它获得更大的推进和发展。这不仅需要SMG纪录片中心须承载传统媒体中纪实频道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要打造新兴媒体,特别是与当下较为活跃的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有机的嫁接和融合,从而释放纪录片的生产力,为纪录片生产传播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4.主流和民间的融合

一般来说,央视纪录片体现了主流、权威、高大、宏阔的特点,独立纪录片则体现了细微、精致、细腻、另类的特点,而上海纪录片则显然介于二者之间。从SMG纪录片中心的作品来看,其一方面将主流作为根脉,这个根脉使他们自然具有秉持主流价值、传播主流价值的特点;另一方面,其纪录片风格既不同于央视“高、大、上”,也不同于民间“低、小、微”,而是体现出主流和民间相互融合的特点,即题材是以主流价值为根基,视野阔大,但在表达上往往又采用民间的方式与视角,格外的精致、细腻与独到,以较为个性化的特点,去彰显上海纪录片独特的风格。

5.内容与运营的融合

SMG纪录片中心的成立,不仅是立足上海,更是胸怀全国、面向世界的一种勇敢尝试。可以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搭建的纪录片中心平台,是在自身纪录片频道的基础上,搭建了与全国甚至国际纪录片沟通的桥梁,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促使上海纪录片在内容生产和产业化运营中能紧密融合,从而为中外纪录片的生产做好规划、完善运营。

在SMG纪录片中心目前已推出的作品规划中,既有《彩色新中国》等充满中国特色的纪录作品,也有《犹太人在中国》等延伸国际视野的选题;既有《超级机场》等描绘超级工程的宏大系列,也有《人间世》等讲述平凡大众的生活系列。丰富的选题背后,是SMG纪录片中心将选题放置在全国乃至世界纪录片生产的潮流中,去提出规划,并邀集海内外制作者共同来参与制作的结果,同时,注重新旧媒体之间的相互对接融合,努力推动并初步形成了纪录片传播和营销的巨大平台,这是它突出的特点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SMG纪录片中心的应运而生是建立在上述五个“融”的基础上,旨在为中国纪录片的未来做出全新的探索。这个探索以融合为理念和目标,将在已有的纪录片生产和运营的基础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理念,去努力为打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佳作,为打造出中国特色的纪录片生产、传播体系,做出上海的独特贡献。我们期待,SMG纪录片中心能够在融合中创造出令人期待的佳绩。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