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浅谈竞演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 与社会价值 ——以《演员请就位》为例
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翻新,使得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但无论是亲子类真人秀,还是音乐竞技类节目,在被大量模仿和衍生后已然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而竞演类综艺则凭借创新的节目模式和多元化的视觉呈现,在近两年以黑马之姿在众多电视节目中突出重围,其中2019年由腾讯视频打造的国内首档导演选角真人秀《演员请就位》显得尤为突出。
一、多元化传播主体打造立体评审模式
纵观国内的电视综艺,近几年似乎被模式化固定在“草根”变明星的媒介语境下,又或以明星导师+学员的结构模式为基准,其传播主体多为明星、选手和幕后的节目制作者,模式单一且乏味。《演员请就位》则首次以“导演选角”的创新形式,以主持人、明星导演、明星选手、助演嘉宾、专家评审团、大众评审团、影视制作人和节目制作者八大角色为传播主体,全方位、立体化地为整个综艺节目打造不同视角下的专业评审模式,其每一类传播者在资本运作下都极具代表性。
1.明星导演辐射各类受众审美
《演员请就位》首次以导演视角去透视台前幕后整个影视行业生产链条的运作流程,推陈出新地将演员分组对抗与导演抢人相结合,一方面考验演员如何在严酷赛制下凭借演技脱颖而出;另一方面,考验导演在高压下能否选择到合适的演员及如何指导演员。
其四位导演在业内的地位和审美追求也分别代表不同的受众喜好,如赵薇,既是演员又是导演,倾向于黑色幽默的剧本,善于从女性导演的角度看待表演问题;李少红,作为导演协会的会长,为节目带来导演协会的官方力量,更倾向于从专业表演的角度推陈出新;郭敬明,作为青春文学作家的典型代表,其作品与本人极具争议,从而能够为节目制造大量的矛盾看点;陈凯歌,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更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被称为“中国最会调教演员的导演”。四大导演皆有被人熟知的代表作,可谓涵盖了各大年龄段不同性格与性别受众的审美喜好,在这一点上,对标同类竞演类节目,《演员请就位》的导师阵容可谓强大。
2.选手与助演嘉宾年龄跨度可观
50位明星选手与助演嘉宾,按照戏龄划分,年龄段横跨三十年,其中既有初出茅庐的在校学生,也有贯穿观众青春期的大龄戏骨,既有当红流量小生,也有演技精湛却不为大众熟知的演技派选手。《演员请就位》将流量收割机、演技派与新生三者相结合,既为节目增加必要的收视率与话题度、满足了不同观众的观看诉求,也满足了节目本身的目标诉求——为在“影视寒冬”中的中国影视业挖掘更多的优秀演员。
3.评审团多维展现人际互动
《演员请就位》将行业内的专业评审与具有不同观影喜好的大众评审双向结合,既能多维展示不同领域和不同场景下观众对于表演内容的审视,同时也能全方位参与到人际互动的话题讨论中,通过专业+业余的点评,制造矛盾的冲突点,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并借此引发各类热门话题引起全民讨论,以此增加节目的热度。
二、竞技核心机制不变,传播内容聚变传递新体验
从外部环境来看,行业政策管控趋紧,新媒体呈多元化井喷发展态势,降维竞争硝烟四起;就内部环境而言,传统电视开机率逐年下降,受众的观看习惯和观看途径发生变化,电视收视的整体市场份额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在此情况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内容创新与表演形式的呈现能否突破瓶颈,是节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1.经典影片再现,引发全民情感共鸣
《演员请就位》在10期节目中共呈现44组经典影视片段,既有发人深思的现实类主题和疼痛类青春题材,亦有原创温情科幻片和经典不朽的爱情故事,时间线从上世纪80年代横跨至今。通过经典影视片段的再度呈现,让观众重温剧中的人物情感动态,是对观众自身记忆的唤醒与重塑。而表演者在重塑经典的过程中,通过细腻的表演也能触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达到表演者与观众隔屏情绪共振的效果。
2.表演与现实勾连,反映社会问题
相较于其他电视综艺,《演员请就位》的节目内涵则更为深化,首先,它将影视表演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注重内容与输出文化的统一,以表演者的演技切磋为契机,以表演作品为传播内容,在评审演技的同时,强调社会和市场变化对于表演本身的影响,以及影视剧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成就。
其次,节目通过敞开的剧本分析、角色划分、后台排练、特效化妆、表演指导过程等内容,以纪实而直观的视角展现,有意识地降低观众对表演行业的诸多“刻板印象”和误解,潜意识地为表演本身正名,为职业操守发声。
再次,通过专业评审与大众评审的不同意见展示,直面当今市场在资本运作下对于选角、流量的选择和需求,更为直观地将“流量至上”的尴尬现状放在阳光下,凸显资本对市场的重要影响。
3.多层次空间转换,打破“刻板印象”
《演员请就位》打破以往综艺制作的时空维度,通过打造“影立方”概念,将每一个空间的轮转与点亮结合开启一段全新的影视世界。
首先,为了向观众呈现出极致的实景布置,采用棚综+纪实+直播的形式,纵观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交叉,通过在舞台上1:1还原电影场景进行影视化拍摄,调和了原本单纯乏味的舞台剧表演,也避免了跳出舞台实施影视化的“去节目化”问题。
其次,节目还融合了多元表演文化图景,通过排练空间、演播室、现场专家评审、大众投票、个人采访空间与导演后台指导空间等不同场景之间的适时转换,将室内和室外两个空间承接起来,在增加节目信息量的同时,也把观众直观带入导演与表演者不同的情绪反应中,节目将观众从虚拟的影视化作品空间拉回现实空间,又在不经意间转换到影视化作品中,使得观众在“虚拟”与“现实”平行并存的空间中得到感官和心理上的双重刺激,瓦解和重建观众对于电视节目的传统认知,某种程度上是打破了观众原有的“刻板印象”。
再次,这种空间并置的方式将两个不同时空中的画面同时呈现在观众面前,完成了对原版作品的一种结构和重构。节目的非线性空间转换结构,让节目的矛盾点和亮点叙述在不同观点中游走,延续了节目氛围的紧张感,拓宽了节目原有的内容视野,增加了叙述的个性化特征,更有利于观众注意力的保持。
三、矩阵传播,构建全新病毒式营销
媒介融合的趋势环境,使得观众的碎片化时间得以有效利用,而市场收视份额竞争的残酷,则让各大电视综艺节目收视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是否能够成功搭建媒体宣传矩阵,构建全新的新媒体营销体系。
1.对标节目预热,引发受众期待
《演员请就位》节目在播出之前,便在各大门户网站投放节目花絮及嘉宾阵容,并引发大众对标同类竞演类真人秀——《我就是演员》,由此引发节目热议。
2.搭建传播矩阵,全民热议关键话题
(1)在话题热议方面,《演员请就位》在每一期的视频标题拟定上煞费苦心,将节目中人物的普通交流在文字表达上加以强化,制造视觉层面上的矛盾冲突,更容易激发观众对当期节目内容的期待值和关注度。
(2)在新媒体宣传方面,搭建新浪微博(《演员请就位》官微、明星个人微博、大V意见领袖)+抖音+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传播架构,进行病毒式话题铺垫,以录播+直播盛典相结合的播出形式区别传统的竞演类综艺,凭借新媒体超强的粉丝粘性、互动性与裂变性的传播特性,让节目开播后迅速升温。同时,腾讯的首页推荐和滚动屏幕,也在潜意识中强化观众的记忆力和关注点,可以说观众是在被“选择性关注”。
(3)电视媒介本质上所呈现的是一种拟态环境,《演员请就位》通过视频的剪辑与刻意曲解,制造“伪事件”话题的信息消费,如知名导演对流量鲜肉的演技拷问等争议话题;同时节目将表演者的个性特征脸谱化,引导观众对节目有意输出的观念进行选择性认同,并时刻保持观众对节目冲突制造点的持续关注。
四、媒介环境影响受众心理
1.符合审美,满足观众心理诉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在媒介与受众双向互动的新媒体语境下,“受众即市场”是当下大多数媒介所遵循的观点,电视节目不断创新只为迎合受众心理诉求,而受众对节目的关注度、收视率及话题讨论度则成为节目竭力创新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演员请就位》撕掉演员的光环和标签,使得演员这个职业回归本源,以真诚的表演和高居不下的话题关注度。该节目2019年10月11日开播,第一期播出8天,播放量破1.3亿,占据55个微博热搜,截止12月1日,节目总播放量达8.3亿。亮眼的数据彰显了节目的成功,更佐证它满足了观众媒介使用的诸多心理诉求。
2.多元传播,影响观众的认知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一个二级传播过程,即信息的传递并不是媒介→受众,而是媒介→意见领袖→受众。《演员请就位》自播出后在微博上引起了多维话题讨论,或赞扬或批评,但无论哪种,均体现了观众对于节目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则是由导演→表演者→微博大V的“理性思考”发展而来。节目揭示了资本运作下的诸多弊端,也掀起了市场对流量的思考,以及青年危机等当下大众关注的话题,此类话题大多由节目制作者发出,经由传媒组织和意见领袖对内容的重组修饰,甚至是过度解读,来推动话题的发酵,占据舆论高地,从而影响网民对于周遭事件的认知。这也是媒介融合环境下,综艺节目从电视向网络延伸所面临的值得引起深思的现象之一。
3.二次传播,实现人际互动
《演员请就位》播出之后,褒贬不一,但无论何种评价,都从侧面展示了观众的情感投射与信息互动。众所周知,电视节目具有建立人际关系的社会效用,一是拟态人际关系,即观众对节目出场明星、主持人等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另一种是现实人际关系,即通过谈论节目内容,可以融洽家庭关系、建立社交圈子等。[2]节目的热播,成为受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些谈资促进了节目的“二次传播”,为了不被群体孤立,那些尚未观看过节目的部分受众则会选择主动观看节目,寻求与大众相同的话题谈资,以此实现人际间的互动与交流。
五、理性审视:节目的现实意义与隐忧
《演员请就位》以全影视化制作的思路展现了影视行业的台前幕后,是关于影视行业一次有益的大众科普,节目表演过程中呈现的诸多社会现象也重新回归观众视野,引起大众的反思与关注,如自闭症群体、校园霸凌、网络暴力、拐卖儿童等,这些话题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当今社会时有发生且热议不断的问题。一个竞演类节目不仅仅执着于表演,更深层地展示具有现实社会意义和反思价值的文化,这也是《演员请就位》获得好评的原因之一。
《演员请就位》的成功,还在于以“导演选角”这一现实性的行业逻辑切入,由各具特色且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对演员的表演点评与选角,在呈现优秀影视化内容的同时向观众输出关于当下影视行业的正向的观点。节目也有短板。影视行业良莠不齐,隐忧不少,节目所带来的,除了市场对于流量和实力的选择思考、节目创新模式的可复制性参考,以及在“影视寒冬”下如何挖掘真正的实力派好演员等直观问题的呈现外,还可以对相关问题作更深入的探究,如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节目制作费用和演员身价的水涨船高等问题。竞演类综艺节目能否始终秉持“以匠心致敬匠心,回归表演初心”的初衷继续发散思维,创作出更新、更有价值、更具代表性的节目模式等,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一个节目的模式成功,必然会在短期内被大量同类节目模仿,加速观众的审美疲劳。如何在已有的创新模式下,结合自身优秀文化根基,重塑节目的叙事结构和编排形态,使之更符合受众的收视心理和情感诉求,是中国综艺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结语
现今的中国电视产业正在向建构更良性的运作模式努力,节目内容的整合营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节目的衍生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有待拓展和深化,如何在同质化泛滥的节目中创新拔高、树立节目传播新形态,《演员请就位》节目给出了答卷。在竞演类节目中创新升级,通过多元传播主体、矩阵式的传播策略、受众的使用心理分析与现实社会意义的彰显,体现表演之外的深层社会思考,《演员请就位》在这点上值得其他综艺节目借鉴与学习。
(作者单位:杭州先手科技有限公司)
注释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