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新传播时代海派纪录片如何提升国际传播效力

 

纪录片承担着在国际交流中真实展现中国形象、有效传递中国声音的使命。上海是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重镇,在媒介形态和传播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的当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力,是上海主流媒体面临的重要命题和重大挑战。

 

一、互联网纪实主义微视频冲击纪录片的传统叙事

随着媒体产业化改革的深入,主流媒体来自收视率和营收方面的压力剧增。富有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进行了多种突围尝试,包括在内容上尝试题材破圈,在运营上尝试栏目化结合制片人中心制,同时努力完善商业化链条,拓展线下影院、线上网络渠道等。纪录片领域的自我突围固然值得嘉许,但也不可否认其伴随而来的一些副作用—栏目化、市场化运营下,流水线操作的方式必然对需要大量时间沉淀的纪录片带来品质的折损,容易造成类型化、模式化的问题。

而互联网媒体的兴起更是冲击了纪录片的传统叙事,对纪录片传播也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2017年至2019年的三年间,中国纪录片年生产总值增长率逐年递减,2019年增长幅度为近10年里的最低值。该年度电视台的纪录片生产总投入为23.13亿元,同比微幅增长0.5%,而新媒体总投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18.2%。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纪录片投入在行业总投入占比由2013年的3.51%逐年递增,2019年跃升至25.8%[1]

纪录片市场份额收缩不代表纪实作品没有市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移动短视频平台上纪实主义微视频大行其道,创作主体为普通网民,移动端拍摄和制作纪实性短视频是拍客参与纪录片创作的核心形式。视频制作门槛断崖式下降,使得大量来自普通拍客的鲜活生动、带着生活质感的真实影像以极为便捷的方式传播。流量冲击背后体现的是叙事方式的转变。纪实类中短视频以富有人情味和接地气的主题、下沉的视角、通俗的表现手法受到追捧。

在此背景下,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发展之路要从着重“传播力”向“影响力”转变,也就是说,不仅要关注纪录片国际化输出的数量、播出渠道的多少、覆盖受众的范围,更要注重国际上对上海纪录片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二、提升上海纪录片国际传播效力的内容策略

(一)内容策略

在融合时代,海派纪录片要想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内容创作上要反映时代需求,展现多元的社会思潮,具体而言,可以从题材和叙事两个方面着力。

1.题材—发掘立足上海、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的多元题材

选题往往是纪录片观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带有一目了然的标签性和外显性,而在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介质的媒体融合时代,信息密度呈指数级增加,各种视频内容令人眼花缭乱,此时选题的重要性尤为凸显。

上海是一座有着深厚底蕴和独特文化的城市,融传统文化、商业文化、市民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海派特色、国际视野于一炉,海纳百川、特色鲜明,蕴含着取之不尽的纪录片题材资源。纪录片创作者要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宝库,策划制作立足上海、国家站位、全球视野的优秀纪录片作品。这包括两层含义:

其一,在本土题材中挑选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的话题。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话语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首要任务是突破西方传统话语框架,打造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话语优势。在全球语境下,纪录片传递中国人的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尤为重要。对于上海纪录片来说,就是要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实践。

发扬优势,发掘中国进行时的现实题材。现实题材纪录片,通过生活细节、平民视角以及平民意识形态的表达,以小见大,聚焦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话语和底层情感,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责任感和时代意识。一些选题之所以直击人心,是因为它们讲述了人类命运中普遍的共性问题,容易引发国际受众的共情,形成跨文化、跨语境、跨国界的传播。在广电总局每季度评选的“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中,现实题材的优秀纪录片占了很大比例。比如列入2021年推荐目录的山西台的《旱井》、玉门市融媒体中心出品的《放羊的面家》、陕西台和中央台农村频道联合出品的《瓜熟蒂落》等纪录片,因其真实展现了当今中国农村的生活和变革,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叫好,同时收视率、点击量都取得不错成绩,也在金红棉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评选中取得佳绩。央视网、SMGB站联合出品,SMG纪录片中心制作的《人生第二次》系列纪录片也是因其记录普通人面临决定性瞬间的选择与命运,展现了个体生命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坚韧,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仅在B站就收获了3600多万的点播量,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不俗的传播效果。

现实题材纪录片因为在制作上要与被拍摄者建立信任,往往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制作周期长,难以进行模式化、流水线式生产,从而为制作机构带来市场、运营等多方面的压力。但其独具魅力的人文价值和不可复制性,是很多商业纪录片难以取代的。上海广播电视台以纪录片中心为代表的上海纪录片人,在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并致力于将这种人文精神传承下去。目前在推进的关于上海老城厢改造的题材、关于上海善待马术比赛退役赛马的故事等,都是很好的国际传播题材,其中上海善待马术比赛退役赛马的故事,如果做得好,有可能会形成云南“路象北”的外宣效应,有利于上海城市形象的传播。

重大题材作品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重大题材往往是对国家阶段性重点工作或重要事件的阐释。中国在世界舞台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受众对中国的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了解需求也在上涨。比如,由“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知名纪录片导演藤田纯夫执导的纪录片《中国减贫:史无前例的人类奇迹》 就获得了北伦敦纪录片节 (North London Documentary Festival) 优秀国际纪录长片奖项。SMG外语频道(ICS)多年来持续推进的系列纪录片《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在登陆美国PBS后取得良好收视反响,并获得美国洛杉矶地区艾美奖、亚洲电视奖等荣誉。

联系到上海的实际情况,抗击新冠疫情是近几年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今年3月以来奥密克戎新冠疫情肆虐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战胜疫情的,人们怎样努力恢复生产生活常态,这些是国际社会普遍希望了解的,主流媒体的纪录片作品就应该主动回应这种关切。在上海抗击新冠疫情这个重大主题上,上海的纪录片人致力于打出一套组合拳:既有宏大叙事的、“上帝视角”的、全程记录式的纪录片,又有接地气的、平民视角的、整合老百姓视频素材的众创类纪录片,还有关注上海人民在困难中努力恢复生产生活常态的系列微纪录片,多角度回应国际关切。

其二,积极发掘全球叙事下的多元题材。全球叙事注重关注点的融合性,中国题材在各种不同的视角下产生了细分,形成了多元的故事素材。

中华文明题材。人类文明题材一直是各个国际传媒平台喜欢的方向。BBC曾经出品过纪录片《孙子兵法》(Art of war)、《中国茶:东方神药》(Chinese Tea. Elixir of the Orient),还有类似《神秘的玛雅》《印度的故事》这样的佳作。

具体到上海,上海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具有优良的人文地理资源,先后诞生了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崧泽文化等古代文明,由此衍生发展出来的江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中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及其与当下时代的勾连,值得挖掘和传播。

另外,上海位于长江出海口,自古以来即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流重镇,是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重要交流站点。上海目前正在打捞古沉船“长江口二号”,拟制作相关纪录片,通过一艘古沉船揭开一段长江航运史、上海港口发展史、“海上丝绸之路”的秘辛。据了解,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正在策划制作全球古沉船的系列纪录片,如与其展开合作,或可借船出海,扩大影响。

历史题材。历史题材一直是国内外纪录片平台都喜欢涉足的领域。国外有《美利坚:我们的故事》(America: the story of us)、《英国史》(A history of Britain)等经典的历史纪录片,国内的《中国》和正在拍摄的《何以中国》等也很受关注。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舞台,上海拥有丰富的近现代史题材,包括近代工业文明、红色题材等,可以从大历史的角度、以全球视野来重新阐释这些极其具有中国特点的内容。

比如2021年播出的系列短视频《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就从外国媒体、外国文档的角度重新讲述了上海解放这段历史,已将美国泰利奖和亚洲电视大奖等国际大奖收入囊中。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对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上海老建筑的故事、上海近代工业文明的故事重新进行解读。

自然类题材。自然类纪录片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无需多言,佳作也不胜枚举。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自然类纪录片能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以及现代生态文明观,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广电总局的“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目录”中就有央视制作的《雪豹的冰封王国》、SMG纪录片中心制作的《草原,圣灵之家》《青海,我们的国家公园》等优秀作品;B站新上线的《众神之地》也非常受关注;五洲传播和英国1TV合作的《米尔斯探秘生态中国》(Wild China with Ray Mears)也颇受好评。

自然类纪录片虽然影响大,易于国际传播,但是因其制作要求高,成本投入大(特别是目前开始广泛采用8K制作),因而成为制作机构制作实力和水平的象征。上海要打造成为纪录片生产制作的高地,并以此加强和国际纪录片界的交流与合作,就应该加强对自然类纪录片的大力扶持。

目前SMG纪录片中心正在策划制作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以两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国家地理》撰稿人保罗•萨洛派克 (Paul Salopek)徒步全球之旅的中国之行为主轴,通过一年半左右的行走和记录,呈现一个“更加自然的中国”,并探讨全球范畴内普遍关注的生态等议题,这是一个独特、难得的中国形象国际传播契机。此外,SMG纪录片中心正在将“我们的国家公园”作为一个IP打造,目前正在与福建台合作推进8K纪录片《武夷山•我们的国家公园》的创作,这也是一部有国内外传播价值的值得期待的精品。

科技类题材。国际主流平台中,科技题材的纪录片不仅质量高,而且种类丰富。既有《黑洞启示录》《旅行到宇宙边缘》这样的探索类大片,也有《婴儿的秘密生活》《子宫日记》这类讲述身边科学知识的纪录片。在国内,科技类的纪录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央视就制作了一部豆辦评分9.4的医学纪录片《手术两百年》,SMG纪录片中心也打造过首部微创手术主题的医学纪录片《小孔之光》,获得高度评价。

但是应该看到,国内的科技类纪录片,种类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这可能和科技类纪录片制作成本高(需要大量电影级三维动面)、收视人群较窄有关。

上海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研发中心,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像大飞机、硬X射线等,都是上佳的科技纪录片题材。虽然伴随式拍摄时间可能很长,结果存在不确定性,还有解密期等问题存在,整体上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但是它所体现的人类探索精神和勇气,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今年奈飞出品的纪录片《回到太空》,被网民称为“有关马斯克的热血纪录片”,好评如潮。上海也需要这样的科学纪录片。SMG纪录片中心正在全程跟拍大飞机、硬X射线等科技项目,值得期待。

2.叙事—隐性化、日常化、网生化等多种模式的探索

在充分发掘多元题材的基础上,纪录片在内容创作上要想取得突破,还要从人类视角、用日常化的话语形态和创新的叙事方式对题材进行个性化、特色化的表达。

纪录片并非物质现实的简单复原,“观众在纪录片中看到的任何东西,不仅仅是对历史世界的表现,也是对影片创作者所选择的讲述这个世界方式的表现。”纪录片创作者会使用各种手段来传递观点、表达情感和展示立场,叙事则是纪录片话语表达的方式和价值载体。叙事方式能对影片受众的认知、情感、记忆产生重要影响,同样的题材采用不同的叙事方式产生的传播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如果纪录片的叙事方式或视角处理得当,可以让受众获得良性认知、引发情感共鸣,进而形成记忆点。

其一,叙事方式上,可采用隐性化、日常化的叙事策略。具体来说,在叙事方式上要注意价值观的隐性表达。融合时代的纪录片受众尤其是海外受众对于直接的、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特征浓厚的价值观表达往往天然排斥,应采用更具技巧性、更日常化的方式表达观点,隐性地进行价值输出。

其二,叙事形态上,可更多采用网生化叙事风格。伴随网络的兴起,纪录片的主要阵地也在向新媒体尤其是移动端转移,纪录片观影群体正趋于年轻化。网络叙事因用户阅读场景不同,整体叙事节奏偏快,篇幅较短。前文提到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就是运用网络叙事形态演绎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一次成功尝试,该片采用了短视频的轻体量方式,用六个5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展示了新旧政权交替过程时序上的关键节点和标志性事件。但网生化叙事并不只表现在轻体量上,更深层的是叙事风格要贴近年轻人的审美趣味,突破纪录片沉稳、规整的叙事结构和缓慢的叙事节奏,采用灵活多变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轻盈风趣的表现手法。该片在上海和中央多个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平台播出,在B站落地,同时还登陆了YouTubeFacebook等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国内外传播效果。

其三,产品类型上,可进行多样态的纪录片模式探索。出于营收压力、节目编排等方面的考虑,模式化、类型化的商业纪录片、系列纪录片成为电视纪录片的主流类型,其模块式、流水式的操作方式可节约成本,也便于可持续性生产和播出。但纪录片的样式是千姿百态的,而这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著名纪录片学者比尔•尼科尔斯将纪录片分为解说模式、诗意模式、观察模式、参与模式、自反模式、展演模式、互动模式等多种模式[2]。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还有一些纪录片与其它片种的跨界模式,比如模糊纪录片与虛构片界限的戏仿纪录片,或纪录片+真人秀等。各种模式互相融合借鉴,构成多姿多彩的纪录片世界。上海纪录片制作机构可在保证常态化播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多种创新尝试和探索。

(二)传播策略

近年来,上海纪录片“走出去”成效明显,国际传播力得到提升,纪录片国际化输出的数量、受众覆盖的范围、播出渠道的开拓等量化指标都有突破,但接下来,要更为关注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增强。

1. 参展参评国际影视节纪录片单元

纪录片国际奖项的取得意味着国际上对上海纪录片的接受和认同。早期上海纪录片采用参加国际国内纪录片节或影展的方式迅速扩大影响力,颇见成效。近期,《老外讲故事—上海解放特辑》《行进中的中国》等也获得包括泰利奖在内多个国际奖项。进一步推动优秀纪录片参展参评国际影视节的纪录片单元,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学习交流、开拓视野的机会。

2. 积极寻求中外合作,全球播出

近年来,上海纪录片积极采取中外合拍、协拍、委托拍摄等多种方法,满足各类平台传播及受众需求,谋求在海外多个国家的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平台播出。以前文提到的《永远的行走—与中国相遇》系列纪录片为例,SMG纪录片中心制作团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使节目有机会覆盖到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5亿收视家庭,并通过其全球新媒体矩阵,触达全球5.4亿用户。由国际地理频道制作的法语、俄语、阿拉伯语、日语等多语种版本,还向全球主流媒体平台推广并参展各大影展、电视电影节。选对了外方合作伙伴,不仅可以提升内容品质,也可以保证播出渠道的质量。

但是,要加强中外合作,不能只是“有求于人”。有来有往、互利互惠,才能更好地将国际传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向深入。因此,有必要加大支持力度,向对我友好的国际传播平台进行内容采购,以此来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

3. 打通媒介边界,多元立体融合传播

在融合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影像传播间的次元壁。纪录片传播从主要依附于电视台,到形成电视台、网络、影院等相结合的多元立体的传播渠道。随着世界范围内媒体融合的深化,纪录片要进一步致力于跨媒体形态、跨国界的融合传播。除了传统的电视台阵地外,上海纪录片创作要进一步整合渠道资源,打通新媒体渠道,面向Z世代年轻人进行有效传播。也可与院线合作,将制作精良、题材适当的纪录片搬上大银幕。

同时,还要积极布局海外社交媒体平台。20215月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在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头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开设DocuLife账号,着手搭建纪录片方面的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DocuLife盘活片库中超3000小时的纪录片资源并将新近创作的优秀海派纪录片以整片、精华片段、二次创作等形式推出。这种借助海外头部社交平台的做法,可以用较低的时间和运营成本达成迅速传播,值得进一步探索。

 

纪录片因其直观形象的影像语言、真实可感的文本结构,可跨越语言屏障,以较低的“文化折扣”[3]降低理解难度,易于获得不同文化背景受众的感知和认同。从国家文化战略的层面来看,正是由于纪录片的真实性、丰富性、大众性,使它成为各个国家隐性宣传自己的文化传统、人文地理、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成为各国争夺话语权的世界性语言。同时,新媒体消解了传播的时空疆域,重构了大众媒体的传受关系,已成为国际传播的更有效途径。对上海主流媒体的纪录片机构来说,在国际语境中立足本土,不断进行叙事模式的创新调整,突破西方传统的话语框架,讲好中国故事和上海实践,从而实现从“传播力”向“影响力”的转变,这是在新传播时代和在新国际环境中中国主流媒体的使命所在。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纪录片中心主任)

 

 

注释:

1】《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2020)》第87-89页。

2】《纪录片导论》第三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比尔·尼科尔斯,第61页。

3】何建平,赵毅岗:《中西方纪录片的“文化折扣”研究》,现代传播,20213),100-103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