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电视文艺晚会中的中华文化创新表达与融合探索

 

近几年,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热潮,主流媒体不断探索中华文化的新表达,生发出一系列电视文艺晚会类的新的节目类型和作品,吸引了大量知识圈层和年轻受众。传统电视行业在碎片化网络时代的冲击下,不仅在节目制作中加大传统制作和高科技手段的融合探索,更在节目编排和宣推上开始兼顾长短视频的双向传播效果,出现了一系列构思巧妙、审美独特、样态新颖、深受观众和网络受众欢迎的强势“出圈”的佳作。

 

一、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中华文化创新探索

2021年,河南卫视继春晚《唐宫夜宴》意外出圈引发网络热度后,连续推出了《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一组彰显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创新文艺节目,引发观众好评和各界热议。以此为轴,从央视到全国各省级卫视,电视人看到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结出的硕果,纷纷寻找新的展现方式,以打开中华传统文化的绚烂画卷。自此,中国电视文艺进入中华文化大年。

其实,从《诗词大会》开始,总台就开先河地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表达,创作出了《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一系列兼具文化内涵和视觉震撼的文化类节目。而河南卫视的出圈则是在文艺晚会这一领域进行了新突破,催生了节庆类晚会文化表意的新创造。纵观河南卫视的系列作品,主要以舞蹈节目作为表现主题,以电影级质感结合特殊视角营造时空穿越。而从总台近年推出的《央视七夕晚会》和《央视中秋晚会》中可以看到,作为国家电视台,总台在内容向更注重文化内核古今交融、一脉相承,在视觉在形成了以实景结合科技手段的宏大视觉语汇风格。

 

二、东方卫视中秋晚会的中华文化融合探索

电视节目的“出圈”近年来被频频提及。“圈”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地方卫视原创文艺节目墨守成规的“圈”,二是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曲高和寡的“圈”,三是电视节目突破大屏进入小屏端传播的“圈”。随着Z世代吸收视频内容的习惯变化和平台转换,传统媒体人不得不思考,如何将节目最大量级地进行传播,达到“破圈”效应。在文化自信带来的出圈效应下,各省级卫视都力图寻找专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专属于自己的文化电视新语汇。东方卫视在文化向的晚会的创制中,努力追求“大小屏联动+传统文化创新”的“出圈”效应。

(一)寻找中华传统节庆的深层逻辑

2021年,东方卫视决定在中秋节推出中国传统节庆晚会,并由笔者担任总导演。整台晚会的创作其实是电视人深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并结合当下,寻找可视化表达的过程。所以,整台节目的创作和以往不同,共分为六个部分,相互作用,互为补充。一、文化学习;二、创意构思;三、寻找视觉呈现方向;四、投入拍摄,夯实后期分镜本;五、执行与制作;六、宣推破圈。这六部分大多数情况是并行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这是当前电视制作的新样态,也因此对导演的文化修养、专业水准、剧本创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互联网思维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要求。

中秋是中国传统佳节,要做中秋晚会,首先要吃透“中秋”这一节日特性。笔者带领导演组研读古今关于中秋的佳作名篇,首先确定节日调性——这是一个浪漫的、文艺的,却又带着一点伤感的节日。望月是因为盼圆满,盼团圆往往是因为不能“圆”。在这样的逻辑下,团队将整台晚会的风格定为“中秋梦幻夜”——送你一个月圆之夜的梦幻团圆夜。“朤”是团队寻找到的一个生僻字,它让“月”字不再孤单,暗合“团圆”主题。没想到,“朤月”成为了这台晚会的第一个出圈词汇。自此,《朤月东方——中秋梦幻夜》标题确认。

顺着这个思路,笔者想到了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嫦娥、玉兔、吴刚,三个隔着四十万公里长路无法回家的经典形象。于是,整台节目有了结构逻辑,中秋夜我们在赏月,而月宫三人在同一天却在遥望地球。结合当下生活和对未来的愿景,笔者将结构调整为:中秋夜,一个孩子透过老虎窗用天文望远镜观月,看到月宫三人,想尽办法将一本介绍上海的儿童涂鸦手册送上去,开启月宫和地球的超时空链接。尾声,孩子看到电视新闻里空间站的三位航天员,再次看向月球,这一次看到的则是未来的自己实现登月梦,手里拿着那本要送上月宫的手册。节目组用这样一种中国神话和探月梦想的嫁接,来表达中国人由古至今深刻在骨血里的浪漫情怀和探月的决心。

月宫三人由此成为了整场晚会串联的核心人物。节目团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月宫胜景里嫦娥、玉兔和吴刚充满古义但又映照当下生活的对话,通过《朤月》《邀月》《影月》《爱月》《望月》《裁月》《品月》《幻月》《猜月》《馈月》《伴月》,融合中秋佳节“猜灯谜”“拜月”“对诗”等传统习俗,用十一个篇章讲述了中秋夜发生的一个个美好故事。

(二)深植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核

中秋既然是一个以月亮为依托的节日,它就必须发生在与月相关的场景下。因此,笔者提出“十大赏月新胜地”的概念,以赏月为核,向观众全方位展现魔都的美与浪漫。表现对象选择了大家所熟知的中共一大会址、外滩、武康大楼、豫园、朱家角,也选择了上海文化新地标浦东美术馆、石库门张园、广富林、崇明稻田等。

接下来是对海派文化的深度考究,我们怎么表达海派文化,海派文化是什么?相比河南卫视,我们没有中原传统文化的依托;相比央视,我们没有整个中华文明的落脚点。东方卫视制作中秋晚会,还是要立足我们这座城,扎根海派文化。但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兼收并蓄、创新再造的文化样态,该如何去表达?在和上海各领域文化人的讨论中,日渐清晰的一点是:海派文化一直在发展变化,它不是躺在故纸堆里的,而是始终在更新,在和我们当下的文化产生化学反应。基于此,创作思路打开,笔者决定在节目中充分体现时间空间跨度,不囿于某一朝某一代,而是把海派各时期文化精粹和当下生活做链接。

从文化遗产着手,团队研究了上海所有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提炼出可以为节目内容或者形式提供滋养的样态,最后选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归类下的中共一大会址、外滩、石库门、豫园、朱家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归类下的海派旗袍、海派剪纸、崇明山歌、江南丝竹,更拓展出当下海派文化代表舞剧《朱鹮》、相声合唱“彩虹合唱团”、街舞、戏曲和声乐,乃至上海文化名人的真实故事,最终创作出了贯穿装束复原、海派旗袍、海派国潮的赛博朋克风开场大片《国风大秀》;海派剪纸和街舞融合的《月燃纸上》;崇明山歌和中国新艺术音乐合作的《山歌潮唱》;非遗地标朱家角展现多样非物质遗产的《花好月圆夜》;再现孙道临、王文娟老师伉俪情深,发生在上海这座城的真实故事《爱乐之城》;体现古今月饼变迁史并结合了名画“曲水流觞图”的《食在中秋》;展现中华文脉不断地《把酒问月》;打卡上海新地标浦东美术馆,凸显两岸团圆主题的美声与流行融合节目《云端月朤》;从双层大巴到浦江游轮,把浦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的《触不可及》;发生在石库门张园里体现父子情深的《一荤一素》;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文明的“上海之源”、新中式建筑广富林,民乐与西洋乐交相辉映的器乐节目《月下知音》;上海文化名片舞剧《朱鹮》片段;体现建党百年伟业,由上海新时代领军行业与功勋人物在中共一大会址唱响的恢弘合唱《百年》。

(三)电影化拍摄手段 高科技融合制作

作为中秋佳节奉献给观众的一台秋晚大片,导演组希望在整体影像质感上呈现东方美学表达,首次用电影级的制作手段全流程拍摄与制作,这使得导演团队在电影制作这一全新领域得到了全面实践和提升。电影化的摄制对于灯光、布景、道具的美学要求很高,节目中的每一处都要求精益求精。大到场面和置景,小到一枚月饼、一朵小花,都要求极致的美学统一和出处严谨。文化类节目,要经得起推敲,要尊重中华文化的每一个小细节,是导演必须要锤炼的修养。在制作流程上,每一个节目都详细地做了分镜本设计,案头工作做得越细,执行完整性就越强。对于需要后期高科技加持的节目,导演组在创意之初就邀请后期团队介入,从分镜本到拍摄,后期组始终和前期组共同工作,比如《国风大秀》,要将现场拍摄的实景画面叠加后期特效,打造真实世界和赛博朋克元宇宙的交融,大量的高科技手段被投入使用,最终呈现出亦真亦幻的效果,令观众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的边界。《月燃纸上》是二维和三维世界的融合,也是一个科技向的节目。导演组把海派剪纸大师的作品输入工作站进行分层,再叠加实景拍摄的画面,做到纸片人和立体人的无缝衔接,剪纸世界和道具布景的无缝衔接。《把酒问月》利用了前后期的合成技术,打造了一个唐风和今风相辉映的虚拟世界。《食在中秋》则更是完成了古今穿越,彩虹合唱团从中华艺术宫穿越到《曲水流觞》图。这些节目深度结合高科技手段,给中华文化以全新的语汇,也成为整台节目最精华的内容。

(四)大小屏联动 收视与“出圈”

《朤月东方——中秋梦幻夜》同步大屏播出的先后,东方卫视拆条也在微博及时发放。传统媒体以往更多关注收视率,但如今,网络平台的作用不容小觑。网端不仅能形成小屏端受众的观看,更能达到现象级的传播和口碑营销,这会使得整台节目未播先热,也能形成播后的长尾效应。这也是主流媒体在面对当今全平台、分众化的受众之后,做出的积极应对和改变。这一系列从节目制作到宣推流程的深层转变,使得节目播出后不仅收获了当晚四网收视断层第一、年轻人群收视份额断层第一的好成绩,更是获得主流媒体点赞。人民日报直播,全网直播累计观看超1500万次,斩获全网热搜200+,微博热搜50+,形成了现象级的出圈。章瀚团队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TV地标2021》年度优秀电视制作团队,节目获得上海广播电视奖一等奖。

 

三、中国电视文艺的新机遇文化自信

对于文化向的晚会来说,核心文化展现是基础、是根本;电视化呈现是表达、是翅膀。创作过程绝对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清。文化节目的大忌是形式主义,切不可为了炫技而炫技,要牢记创作的初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新时代赋予主流媒体从业人员以更高的要求和使命,我们必须努力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更多的养分滋养,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作者为东方卫视大型活动中心首席制片人)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杨玉洁.技术赋能 出彩呈现——技术制作助推河南春晚“出圈” [J].影视制,2021,27(04):19-24.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欧阳宏生.《电视文艺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