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基于AIGC的第一财经融媒体 智能生产平台实践

 

  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以AIGC等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一个集辅助写稿、智能编辑、智能审核于一体的财经融媒体内容生产平台,旨在突破传统融媒体内容生产模式的瓶颈,提升财经内容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财经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本文以该平台为案例,探析AIGC智能生产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应用效果,以期对财经融媒智能生产平台的建构提供参考。

 

  一、平台的创新性

  第一财经融媒体智能生产平台基于国内外开源技术架构,结合第一财经自有文字资讯、图片、视频等媒体内容数据,完成自有AI模型的部署、集成和二次训练,实现与第一财经业务场景相匹配的AI模型的训练和应用。

  平台依托AIGC前沿技术,融合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多项技术,打造了一套功能较强大、应用场景较丰富的财经内容生产工具,提供辅助写稿、智能编辑、智能审核等功能,可有效减轻内容创作者的工作量,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工具可应用于财经图文资讯生产、财经视频内容生产等多个场景,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平台技术概况及功能应用

  ()整体架构

  在已搭建成型的技术架构上,一财技术团队以融媒体内容生产作为业务切入点,完成包括图文资讯、视频生产等多个财经媒体领域的AI应用研发。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二)应用与成果

  1.基于AIGC的财经融媒体内容生产辅助。结合第一财经实际业务需求,基于自主集成并训练的AI模型,团队陆续开发了智能配图、智能摘要、智能标题、智能勘误、视频摘要等一系列财经融媒体内容智能生产辅助应用,接入到CMSVMS等系统中,供第一财经记者、编辑日常使用。这些功能上线以来,受到记者及内容编辑团队的好评,尤其是文中配图、文字的快速校对等功能,精准地解决了以往财经资讯内容生产中的痛点。

  2.智能图库。基于AI模型,团队研发了一财智能图库(SGS)。这个系统汇聚公司百万张版权图片,通过图片的AI理解和AI搜索,一方面帮助图片编辑快速找到所需配图,另一方面也为图片素材入库增加了基于大模型的快速标注。第一财经公司摄影记者日常拍摄的照片加上采买的版权图片,数量已经超百万张,以往仅靠摄影记者人工添加的标签,编辑团队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反馈找图困难。而利用大模型技术构建的智能图库,就很好地解决了大规模素材库的日常管理问题,从入库时自动添加详细的自然语言描述,到搜图时快速理解用户的意图,图片的召回率和搜准率得到提升。未来笔者团队还计划将视频素材的识别和搜索也纳入其中。

  3.AI辅助写稿。2023年,在媒体专业领域的AI辅助写稿方面,一财技术团队也进行了许多探索。最初,团队尝试过直接使用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国内商用大模型来进行新闻稿初稿的创作,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类通用AI大模型写作的模式、结构、套路基本是固定的,适用于一般轻度使用者,但作为专业的内容生产工具深度使用则有着严重弊端。于是,团队最终转向另一条路,开始基于开源模型打造一个第一财经自己的辅助写稿模型,尝试将第一财经一些资深记者日常的采访录音、采访速记、手稿以及收集的新闻素材等和发布版稿件一并作为训练素材,对模型进行了训练。经过几个月的不断训练和优化,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财特色的财经资讯写稿模型。相比于通用大模型,一财自己训练的写稿模型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风格化的能力,可以模仿一财不同记者风格进行文稿创作;二是写稿模型可以较为严格地按照所提供的新闻素材进行创作,尽可能减少大模型的知识幻觉所带来的新闻伦理问题,降低内容复核、人工审稿的工作量。

  4.视频内容生产辅助。新媒体时代,视频生产的快速化和轻量化是各大媒体机构都在追求的目标。在视频生产领域,团队一方面利用大模型,对视频进行快速文本化,并智能生成标题、摘要以及视频配文,便于内容及运营团队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多平台内容投放;另一方面,针对财经访谈、圆桌会议等财经特色节目进行了专项训练,让模型可以快速总结访谈主题等核心信息,并围绕这些主题对视频进行极速拆条,智能生成针对新媒体的短视频。

 

三、平台的行业推广价值

  基于AIGC的第一财经融媒体智能生产平台突破了传统融媒体内容生产模式的瓶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内容生产的智能化、高效化,目前已在第一财经融媒体内容生产中落地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平台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借鉴,可以帮助财经媒体更快、更好地生产高质量的内容,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满足用户对财经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深度性需求。

 

(作者简介:姚学润,第一财经副总经理;倪明昊,第一财经技术中心副总监)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