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探索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规律

王建军文化节目发言照.jpg

    最近,文化节目在电视荧屏上热了、火了、受关注了,这是令人欣喜、受社会好评的现象,是主流媒体响应号召、回归本位、承担责任的正确选择。9月6日,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时评杂志社和东方卫视共同举办“中华系列”文化节目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在北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价值、方向和规律,给予我很多启发。我在这里就如何重视研究文化节目的创新规律谈一点认识和体会。


一、文化节目创新的根基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习总书记说过,中国5000年的文明和文化不能在我们手里搞丢了。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宣部和广电总局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把电视上星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精神。如何真正贯彻好总书记的指示和相关通知精神,实质上还是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尊重规律。节目要创新,首先是思想上要转过弯来,要真正认识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是我们拥有的极其珍贵的无价之宝。过去,我们的认识上有误区,文化类的节目往往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没有经济效益,吸引不了年轻的观众,一线的编导更愿意做娱乐性强的节目。所以,要真正做好文化类节目,首先还是要端正思想,真正理解总书记讲话的深刻含义,也真正明白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对于引领受众、弘扬优秀文化所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节目创新的根基在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可以说,正是抓住了这个根本点,上海电视人这次制播的“中华系列”文化原创节目,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是一次颇有意义的探索。记得当初《诗书中华》结束后,原本要给团队更多时间休整来准备新节目的,但看到观众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我们临时决定趁热打铁,立即接档推出《喝彩中华》。可以说,这两档文化节目在全国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诗书中华》的收视率在全国文化类节目中名列前茅,《喝彩中华》的收视率创下近三年戏曲类节目的最高纪录。这两档节目不仅在全国的文化界和戏曲界获得肯定,也捕获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心,许多年轻人也爱看这个节目。与此同时,“中华系列”节目的广告冠名也成绩不俗,甚至还获得了广告主的广告费用追加。

二、文化节目创新的契机在于电视节目要符合当下的社会需求和观众心理
    我们要求所有的创作队伍,要把握最广泛、最迫切、最真实的观众心理需求。因为这是最好的现象级节目产生的契机。 
    没有一个现象级节目是不接地气的。任何一个好节目都基于真实的社会需求。而我们的团队在长期的工作中,抓住了节目的发展规律:只有最真实的观众需求,最真实、最迫切的社会需求,才能诞生最受欢迎的节目。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观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观众发现那些喧闹的综艺节目无法真正满足内心的需求时,真正走红、刷屏的,是能够充分体现文化自信的节目。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文化节目的社会基础。中华系列的内容选择上,我们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自身的强大生命力。如《诗书中华》以古诗词之美打动千家万户;《喝彩中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文化为基因库、题材库、故事库,邀请全国戏曲爱好者登台展示精湛绝活,呈现传统戏曲文化之美;《本草中华》带领观众走进美丽而充满生命力的中药世界;《唱响中华》奏起文化交流的强音,以音乐会“一带一路”之友。我们制作的“二十四节气”宣传系列片,将二十四节气中的人文习俗挖掘出来,融入中国诗词,在传统习俗之上又加深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我们对团队制作文化节目时要求:“是升华不是炫技、是故事不是猎奇。”要在文化节目中体现“三感”原则:感受、感动、感染。导演能够感受文化节目的精髓,所有节目参与嘉宾要有能够感动人的力量,最终做出观众被感染的节目。例如在《喝彩中华》里,94岁的京剧鼓师王玉璞,为初学京剧的5岁小男孩薄云天伴奏,充分体现了戏曲传承、无私奉献的感人画面。这个99组合,感动了很多观众。
    我们的节目设计、人文追求,都是围绕着这样的要求展开的,从而让文化节目在创新中迸发生机,让所有的观众更能体会到文化节目对社会精神文明水准、审美情趣的正向作用。
 
三、文化节目创新的激发在于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固守收视率、开机率的单一,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渐提高的文化要求。新形势下,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大刀阔斧地改革转型,不只是传统的单线制播,更是线上、线下整体联动,构建传播的立体化效应,全面打造有影响力的媒体传播IP。例如《喝彩中华》和天天P图合作,推出把自己P成戏曲人物的游戏,和摩拜单车合作,推出窦尔敦版共享单车。
   《诗书中华》在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仁济医院、复旦大学等地举行了多场线下诵读经典活动,不少市民、游客自发拍照再上传网络,扩大了“中华”品牌影响力。同时,诵读经典系列活动通过看看新闻网、阿基米德直播,共覆盖近50万人次。
    在《诗书中华》中,整个舞美用中国古代的“曲水流觞”作为创意灵感,来构架整个节目环境,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在《喝彩中华》里,导演组十分强调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旨在改变当下年轻人对戏曲的偏见。有一个颇受欢迎的节目,是一群年轻的广东粤剧演员,将粤剧与互联网游戏相结合,创作出中国首部“互联网+戏曲”《决战天策府》,成为最受欢迎的表演之一。总之,用真正的中国文化的精华去架构节目,用现代感去呈现节目,这就使得文化节目也能吸引人,也能很快切入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电视节目做好文化传播,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体现在业务上,就是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接下去,我们还要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进一步打造自主原创的精品力作,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SMG党委书记、董事长)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