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推进中华系列品牌化助力文化节目大发展

20170403.jpg

 1.主创分享:

    做节目怀“三心”,讲“三感”
    今年4月起,东方卫视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文化类节目,从《诗书中华》到《喝彩中华》,再到正在制作的《唱响中华》等,“中华系列”品牌逐渐深入人心。研讨会上,“中华系列”节目的主创人员分享了背后的创作故事和心得感悟。

王昕轶《诗书中华》、《喝彩中华》节目总导演 )在发言中表示做文化节目需要有三颗心。第一颗心是真诚的心,做传统文化节目,绝不是因为市场上有很多文化节目,要去赶这个潮流,更不是因为上级单位要求做才做,而是要发自内心的,真诚地要做这样一档节目。第二颗心是敬畏的心,做电视传播,一定会多少用一些媒体的手段、现代的手段、娱乐的手段,但是有一点不能突破,就是不能恶搞,任何东西都要查证。第三颗心是骄傲的心,做文化节目是在弘扬自己的文化,一定要为之骄傲,这样做出来的节目才会有气势。

翟佳 (《唱响中华》总导演 )则分享了节目筹备的感受。她表示,《唱响中华》作为一个原创音乐文化类节目,更注重于传播。节目以新颖的表现形式,由来自世界各地热爱中国文化、喜欢唱中国歌的外国朋友演唱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中文歌曲,借此展现中国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从而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诠释中国梦的深刻影响力。同时,节目展现中国文化对一些外国人的价值观影响,揭示出歌曲背后与中华文化的不解情缘,激荡起不同种族内心的文化共鸣。《唱响中华》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内核,成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李勇 东方卫视中心总监、东方娱乐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总结了“中华系列”的“三感”。首先是“自豪感”,大到节目模式,小到剪辑细节,都要非常清晰地表达出节目嘉宾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把真正好的东西展现出来,提升电视观众发自内心、基于文化自信所产生的自豪感。其次是“优美感”,优美感是中华文明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从楚辞诗经到唐诗宋词,经典流露出的美感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留在心里最美好的记忆。最后是“故事感”,电视节目都是要讲故事的,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讲深、讲透、讲明白。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在中华文明营养哺育下的中华灵魂,都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息息相关,所以,用真心、真意、真情去挖掘故事,讲述故事,就能够打动观众。李勇指出,东方娱乐、东方卫视始终坚持新闻立台,坚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高标准办好电视台,积极做正能量的引领者,做以社会效益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践行者。

2.学者“把脉”:
    创新节目形式,做好价值引领
    “中华系列”的热播也吸引了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盛赞东方卫视“中华系列”文化节目,认为这是继央视“中国系列”后的又一个文化类节目的代表性品牌。

俞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认为,在互联网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呈现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电视媒体要做足内容实质,做强形式展示,做通传播渠道,做实传播效果。她针对《诗书中华》和《喝彩中华》这两个代表性栏目,从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第一,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原创追求。以《喝彩中华》为例,它在融合混搭中走出了一种戏曲的新面貌,表现在内容开拓、形式创新、构成变革等多个方面,并且深深地带有海派文化基因,形成了积极的传播影响。这种有思考、有追求的原创态度,是可推广、可借鉴的。第二,“中华系列”有鲜明的主题表达和积极的价值引领。作为国家电视台,在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推进上责无旁贷,不能把它变成一个对立的事,其实节目既叫好、又叫座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喝彩中华》当中,每个人或者每组表演者,都有明确的喝彩诉求,有着清晰的价值观和文化诉求的符号,这种价值观输出的方式,非常自然流畅,容易为人接受。第三,节目在形式上有突破、有创新。《诗书中华》的舞美让人耳目一新,确实曲水流觞,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表现得绚丽自然。第四,通过形式创新,拓展了节目的参与者,打破了地理局限、年龄局限,不同类型的表演者共聚一台,展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对节目呈现非常好,同时也加大了观看的兴奋点。

关玲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 则从这些节目中,看到了策划的力度。她认为电视节目创作经历了一个策划机制不够成熟的阶段,节目具有随意性、偶然性和偶发性的特点。而《诗书中华》和《喝彩中华》则表现出策划的高水平,这种高水平的呈现具有稳定性,而且具有它自己的组合性。《喝彩中华》做到了“博大、自如、优美”。所谓“博大”,首先是容量大,不仅涵盖了各戏种,还覆盖了各地域、各阶层、各年龄层的表演者和观众。其次,节目中的故事丰富而不刻意,用丰富的角度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自如”则表现在四点,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结合的自如,用自然的表达让不同文化程度的观众都能接受;二是传承与创新结合的自如,传统戏曲新的表达,创新节目的呈现,都表现出极高的文艺价值;三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娱乐元素融合的自如,用娱乐方式表达正能量;四是形式呈现的自如,在摆脱模式束缚、寻求创新的道路上愈发成熟。而“优美”的特质则体现在戏曲本身、电视呈现和节目编排等方面,让节目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3.媒体解读:
    弘扬传统文化,占领文化制高点
    “中华系列”文化节目同样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获得广泛报道的同时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媒体代表们普遍认为,“中华系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春利 《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认为,这几年综艺节目的变化非常大,从泛娱乐化到讲文化,从明星霸屏到关注普通人、关注老百姓的情感。文化节目的热播,一方面是政府在支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观众不是没有文化的,而是有品位的,有温度、有趣味的文化大餐他们一定会喜爱。同时,这也说明了观众对文化消费的一个饥渴心态,这几年政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也是对传统的回归。“中华系列”对文化做了深入的挖掘,努力在寻找与普通观众的情感共鸣和观众最契合的部分,有效地实现了主流价值的传播。当然,节目要走得远,还要走很长的路,首先要有精品意识,要有观众意识,还要有市场意识。毕竟靠一档节目就想提高全民文化素养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文化的滋养,从量变到质变,早晚有一天会开花结果的。

俞亮鑫《新民晚报》高级记者) 则认为在目前中国的荧屏上,有两大系列,产生了壮观的文化现象,一个是央视的“中国系列”,另一个就是东方卫视的“中华系列”。目前中国荧屏上出现的这种传统文化热,不仅仅是中老年人喜欢,而且年轻人也非常喜欢。我们在做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的时候,应该有所选择,中国文化不都是优秀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怎么梳理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表现得更有感觉,是我们的责任。同时,要用创新的形式把观众吸引过来,强调文化的正能量。站在世界的格局来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情,而且对于中国的未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国崛起,没有文化制高点,不可能真正代表一个大国的崛起。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