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酒香也怕巷子深

 王嘉鹏.jpg

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新闻业正面临其存在以来最深刻的重构:一方面,获取信息越来越快捷便利让人们喜悦地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红利;另一方面,人们既在信息爆炸的现实里感到困惑和迷茫,也在越来越去中心化的媒体中失去了社会认同的坐标。

在未来,新闻业将会经历怎样的裂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方兴未艾的知识付费,又将走向哪一条转型的车道?且听记者采写整理的一位传媒人对未来新闻业的预见。

预见之一:未来新闻业的同一化与个人化

当下时代存在一个让大众感同身受的事实:信息爆炸。在信息化时代来临前,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数量有限。信息匮乏成为普通个体的一大痛点。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社会层面的席卷,信息爆炸、信息泛滥早已取代信息匮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要特征。个体面临的痛点,从信息的匮乏与缺失变成了缺乏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以及缺乏在这些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

对未来新闻业的判断,很多人使用了纷繁不同的概念:中心化、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等等……而王嘉鹏认为,同一化和个人化,是未来新闻产业不可忽视的难以逆转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同一化”

同一化是指互联网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让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正从想象变为现实,导致个体所关心的信息地域被无限放大。正如当下的中国网民对中国乃至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领域发生的新闻都会产生了解与获取的欲望。从美国的总统大选,到澳洲新西兰的奶粉价格上涨,乃至某个欧美偶像明星的私人生活,都会引发大量受众的关切。

因此,对人类共同体的感知,一方面导致个体试图获取的信息量呈几何指数增长;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扩大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资讯提供者。不过,生产者的数量增长并没有提高资讯内容的质量。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信息、剽窃而来的信息。同一化,在导致信息大量增殖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

其次是“个人化”

个人化是指信息的分化不再基于传统媒体机构的内容编排方式,而是基于个人偏好。目前,按照个人偏好进行资讯分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尤其是基于个人兴趣、地域、工作领域的定制化,已经有大量受众将其作为常态化的资讯消费方式。

个人化迎合了当下私人订制的用户需求,但不可忽视的是,“过度的个人偏好算法和资讯获取的圈层化可能造成社会互信破坏、固有成见加深、共识割裂”等问题。

同一化与个人化的确能带来数量意义上的“信息民主”,但制造垃圾信息以及瓦解社会共识等弊端不容忽视。未来的新闻业一定不再是单纯地向受众报告事件,因为它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而是向受众提供对事件有价值的观察与分析框架,呼唤新闻价值本位的回归。

 

预见之二:在新闻领域,争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没有意义

“我一直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划清界限没有任何意义。”

一方面,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看,受众并不在乎内容的来源与渠道,而是在乎内容的质量。所以,“其实不应当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分,而只有做得好与做不好之分。”

另一方面,从内容生产者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生产者方面早已实现了“融合”。许多新媒体的大量主力工作者本就出身自“传统媒体”;同样,传统媒体本身也在朝着新媒体的方向进行转型实践。所以,内容质量的优劣,归根结底在于内容生产者自身的素质高低。

目前,许多媒体都在朝着“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形态进行融合。无论处在哪个时代,那些内容生产质量更高、对受众需求感知更敏锐、产品和技术迭代更快更好的媒体内容产品,就更有希望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财新打造自己内容产品的思路,同样基于产品优劣的内容逻辑而非划分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媒介逻辑。财新APP和财新周刊APP累积下载量接近2000万,成为财新核心用户群进行新闻消费的一个新的主要渠道。

“载体形式显然并不是新闻内容生产的核心,内容生产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依然遵循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所总结的5W1H原则。”所谓5W1H,是指新闻的内容生产逻辑遵循着从原因(Why)、对象(What)、地点(Where)、时间(When)、人员(Who)以及方法(How)这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搭建内容框架。

tu4.jpg

只有依据经典的“5W1H”原则形成新闻产品的核心内容后,用何种载体对核心内容进行呈现才构成一个重要的思考议题。“如何让内容以最适合的呈现方式出现在不同媒介载体上,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改进的工作,并且在不同时期,‘最适合’的答案也会不断变化。归根结底,主宰形式变化的,永远是受众的兴趣和偏好。” 因此,在媒体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坚持自己的风格和保持开放式的变化永远是媒体实现发展和裂变所必须依赖的基因。

 

预见之三: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

知识付费在近两年来风生水起。不仅产生了一批以售卖知识为生的、更加专业化、碎片化的“意见领袖”,也产生了以知乎Live、得到、分答、喜马拉雅等有影响力的知识付费平台。似乎在传统的教育培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与普通的免费信息获取的中间地带,产生了一片内容丰富多彩的新生知识的领地。

对于平台来说,许多“慢公司”视知识付费为平台实现用户变现走向盈利的重要战略;对那些以大V为代表的知识答主而言,个人的长期知识储备如今有了一个可以变现的机会与窗口;而对于大众来说,只需要付出一点费用,就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你感兴趣的任何知识内容。因此,这块处女地被迅速地占领,各方角力其中。即使如豆瓣这样的“慢工出细活”的公司也打造了知识付费产品“豆瓣时间”,白先勇说红楼梦的内容营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佳绩。知识付费也逐渐成为新闻中的高频词汇,北美留学生日报宣布打造知识付费平台“出国大课堂”,新世相上线了“新世相读书会”,就连咪蒙也开课“教你如何实现月薪五万”。

tu5.jpg

财新也加入到知识付费的竞争中,上线了深耕多年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付费课程。不过,王嘉鹏对此显得较为冷静。在他看来,与书籍出版相比,目前这一轮以专栏、问答等模式兴起的知识付费潮流,依然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知识答主的角度看,知识变现同样遵循着“二八效应”。头部大V由于具有名人效应更容易实现商业变现,而对于底部海量的答主而言,即便他们的内容有价值也无法通过现有渠道实现变现。同时,由原本拥有专业性知识的草根崛起为拥有一定社群粉丝号召力的大V,其实际转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何释放底部海量知识的商业价值有待思考。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非常迅速。这其中,有获取专业性知识的教育需求,有获取名人八卦隐私的娱乐需求,有打磨消耗时间的心理满足需求,有扩展人际关系的社交需求。需求的多样性和用户对某细分领域的疲劳都导致知识付费的“风口”变化很快。

从知识付费平台的角度来看,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随着用户逐渐走向冷静、目的变得更为明确、要求更高,原有的扩大知识付费品类、提高内容丰富性的策略将逐渐失效。可以预见,未来知识付费模式将沿着社交化、强运营、垂直化、精细化等方向继续发展。

 

结语

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好的内容终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样,在资讯类新闻落寞的同时,以深度调查报道为代表的新闻媒体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只不过,它越来越需要更有力的渠道分发和呈现包装,从而实现其影响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这是当下最好的注脚。

 

(文/胡言)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