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静下来,趁年轻的时候打好基础

 周济工作照-灰度.jpg

您的新闻从业经验非常丰富,1949年随地下党接管英文报纸,随后进入电台,1958年调到上海电视台。当时您对电视有着怎样的了解?

我是1958年12月从电台调到电视台的,那时电视台已经开播两个月了。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电视是个新鲜玩意儿,周峰曾经讲过, “电视就是没有角的小电影”。因为当时黑白电视机的四个角是圆弧形的,于是电视就成了没有角的电影。

 

刚进台时的电视新闻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以前电影院放故事片之前会放10分钟的《新闻简报》,我们完全接受了这种模式。办电视新闻的指导思想没有和《新闻简报》区分开来,不讲究新闻的时效性。我们当时主要拍一些反映工农业建设成就和劳动模范方面的内容,这些题材不需要时效,只要画面漂亮。所以摄影师是主要的,画面是主要的。这也和我们的技术设备有很大关系,电视和技术是不可分的。当时的电视新闻片是用胶片拍的,拍完后得洗印、剪辑和录音。当天拍的片子如果想当天播,从技术角度上来讲是很困难的。

 

您担任新闻组负责人后,主要抓了哪些工作呢?

我是1959年当新闻组副组长的,我主要是抓摄影,安排每个星期六上午,雷打不动,看片子,讨论优缺点。同时还进行评比,墙上贴一张表格,片子好的就插一面红旗。就这样进行了一年以后,效果确实上去了,我们的摄影技术进步得很快。

在这期间,我还做了一件事情。原来电视台的新闻片是拍好一条播出一条,我去了以后就将这些新闻集中于星期六播出,8分钟到10分钟一集。1959年,就有口播新闻、图片新闻等很多形式了。当时新华社定期会发新闻照片,比如劳动模范的发4张、工厂技术革新的发5张,我们就利用这些照片作为图片新闻。这种图片新闻播出了很多年,有时也用些特技,使画面尽量活泼些。

 

据说你们那个时候还搞技术革新,把过期的胶片再利用起来?

当时电视台很穷的,各方面条件非常艰苦。黑白胶片也很长时间不能生产。我们最早用的胶片,是向北京一个科研单位买来的,外国人生产的,过期已经7年。胶片过期主要问题是灰雾大,我们就拿来作处理。怎么处理呢?就是把它的感光度放大,在太阳光底下,光圈本来是可以很小的,结果我们就把它故意放得很大,这样胶片感光就过头了,药水浸的时间就可以少一点,浸药水时间少,灰雾也减少了,就是这么一个原理。当然,这样做灯光需要很亮的,室内也要达到像室外太阳光底下的强度。我们过去用的就是电影厂拍故事片用的水银灯,拍一个工厂内景的话,加上灯脚、电缆,要运去一卡车的灯光。

 

当时关于电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那几年新闻片走的是一条讲究画面、讲究艺术的道路,所以有弄虚作假的情况。比如新闻纪录片厂有一个摄影师拍劳动模范,因为这个劳动模范的脸上有些麻子,就换了一个年轻的五官端正的人。还有一次拍一位县委书记,这个县委书记也是因为个子长得不怎么高,就换了个人拍。还有就是拍的时候,场面常常弄得很大,大兵团作战,几乎每个镜头都是摆布的、组织的,就像拍电影一样。其实这些都是违背新闻真实性的。

一次全国开电视新闻会议,会上传达了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讲话,他就批评了弄虚作假的现象,说新闻画面应该挑、等、抢,不要愚弄群众,摆布来摆布去是不行的。但是我们参加会议的人讨论后都觉得,实际操作起来挑、等、抢是行不通的。会议到最后也没有得出结论,不过大家在一起议论得很热烈。

 

最终讨论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经过再三讨论,我们达成的共识就是,人不能假,事情不能编造,场面不能太大,不能劳民伤财。至于画面要动一动、摆布一下还是允许的,得开一个口子。比如允许你让劳动模范重新表演一下,人是要真人真事,但可以摆拍一些反映过去的镜头。这个真实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解决不了,关键在于,我们对新闻片的认识就是这个层面,像导演拍故事片一样,一定要组织,要教演员怎么做,要讲究画面的美观。这与我们今天拍新闻片完全是两个概念了。一个是艺术片,一个是新闻片,这两个搞到一起,本身概念就没搞清楚。

 

那么,到什么时候才慢慢搞清楚呢?

就是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了国外的电视新闻,看到人家的镜头,有的时候一条空的马路,有的时候一座空的大楼,这种空镜头蛮多的,后来看看习惯了,慢慢思想就转变过来了,原来不一定要组织人来演。

 

应该说,那时的技术条件也使电视新闻报道很受限制?

开始我们的摄影机是不能录音的。当时你要录音的话,一个摄影机拍,一个录音机录,但是录音机和影片放映机放的时候,它的马达又是不同步的。你放的时候,声画一开始是同步的,到一分钟两分钟以后,它就拉开距离了,到了几分钟以后,你说这是跳芭蕾舞,结果画面是在踢足球了。

因此,后期合成的时候,我们录音员就拿这个录音机这样转,一会加快,一会慢一点,有时还要停一会等画面,就是这样弄的,声画同步很难实现。现在我们很熟悉的电视新闻、纪录片都是同期声讲话,当时没有这个条件,而且思想上也没有这个概念。过去是艺术片的概念、故事片的概念,不是电视新闻的概念。后来我们有了摄像机,里面有配套的录音设备以后,现场采访才成为可能,电视新闻的报道形式才算行得通了。

大概在1981年的时候,有一条现场采访的新闻片拍得很好,是关于米店不卖米的事。城隍庙附近有个米店装修好了就不卖米了,那边的居民大多是老人,生活不方便了,就把这件事反映到了电视台。我们的一个摄影师去拍了这些老人跑到很远背米的画面,很窄的街道,很辛苦的老人家,还采访了他们。新闻片播出以后,有关部门就来出面协调了。这条新闻有现场采访,镜头很真实,又很接地气,还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大家做新闻的信心因此提高了很多。

 

当时还有哪些新闻让您印象深刻的?

比如说女排的新闻,那条新闻有了现在抢新闻的概念。那是1982年,女排在国外得了冠军以后回来,飞机在上海虹桥机场停一个小时,一小时以后就飞北京了。大概是下午5点,我们的一个体育编辑、一个体育记者,两个人就拿着摄像机,赶到机场,采访女排的几个运动员,好像这当中还有郎平。采访完后马上赶回台,赶紧编,抢在晚上9点30分就播出了。这是比较早的例子,它是属于解放思想的产物。

 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上海电视台在南京东路永安大楼正式对外播出.jpg

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在南京东路永安大楼正式对外播出

应该说,从艺术片到真正的新闻片是一个进步,从黑白到彩色也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对电视的影响力有决定性作用。听说你们在黑白时代还提前试水了彩色胶片?

是的,虽然当时电视还是黑白时代,但是我们想电视总归是要向彩色发展的。那时候我们国家自己还不能生产彩色胶片,我们这些胶片得来也很戏剧化。

尼克松访华的时候,跟来一大帮外国记者,回去的时候,行李超重,带不走的东西他们就扔在酒店了。包括他们还没使用完的彩色片,有20多盘,一盘是100英尺,柯达的,一共2000多英尺的彩色片。最后就交到了我们电视台,电视台真是当作宝贝啊!

1973年的时候,上海开一个轻工业展览会,色彩丰富,产品很好看,伍亚东就和我们去了那里,拍上海产的手表,拍参观的人群。彩色片拍好以后,洗印、冲印却又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后来,我们就想办法去请了王开照相馆的两个技师来帮忙,经过反复的试验以后,色彩终于还原正确了,洗得很漂亮的。这就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视片《轻工业园地百花盛开》的来历。

 

上海电视这一路走来,您是开荒者、开拓者,如今年近九旬,依然牵挂电视台,回顾自己走过的广电之路,有何感想?您对从事广电工作的后辈有什么建议?

我觉得对年轻人来说,学习是很重要的,要真正掌握一门业务,想在这个行业做得出色的话,总归要下点苦功的。要静下来,趁年轻的时候打好基础。

还有,政治思想是基本功、是灵魂,新闻不光是写写稿的问题,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头脑,要多读书,要找到问题的焦点。你思想达到多少高度,就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

另外一点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当时我们电视台开创期间,条件很艰苦的,白手起家,我们的口号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现在条件很好了,但这个精神不能丢,就是要大胆尝试人家没走过的路,你敢走,才有新东西。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