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我的创作是从内心喷涌出来的

 4.jpg

您是开台元老,对初创时期的上海电视台是什么印象?

我开始在电台,1958年上海要开播电视,当时电视属于电台管,就派我们几个到北京广播学院学习。当时我们真的是什么都不懂,但是都很有干劲,每天朝气蓬勃。什么工作都干,创业阶段敢想敢做,可以说是无知无畏吧。学习了很多东西,经过各种创新尝试,大家都进步很快。我当时学的是技术,调机器的。

 

后来您以编剧身份闻名,说到上海电视剧生产的历史,您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是的,后来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我挺能写,就让我转行去做了编播。此后几十年一直在电视台摸爬滚打,电视剧创作成为我的钟爱、我的生命。

 

我们查到的资料说,中国的电视剧生产从70年代末开始起步,上海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

上海电视剧有一个很辉煌的开始。比如仅在1979年,就出品了《玫瑰香奇案》、《选择》、《约会》、《永不凋谢的红花》、《祖国的儿子》等等等等,题材很广泛,制作水准在全国是领先一步的。

 

您上手的第一部电视剧就获得了极其热烈的反响。

我的第一部电视剧是1979年的《永不凋谢的红花》(即《张志新之死》),曾轰动一时。那是人们积压在心中对“四人帮”的愤恨,是对张志新异乎寻常的钦佩和同情,是时代群情的轰鸣。我觉得我这部电视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真诚、有人情味,突破了“四人帮”时期创作上的“三突出”原则,摒弃了过去写英雄人物“高、大、全”的模式。张志新不仅仅是振臂高呼的英雄,她也是有夫妇之情、儿女之爱的常人。

 

说一说具体的创作过程。

这个剧本三天就写成了,可以说,我的创作是从内心喷涌出来的。“文革”期间,我被发配到东北农村,常常在北风呼啸的寒夜,独自反刍思考。“文革”后知道了张志新的事情,热血沸腾。我在辽宁省法院看到她一尺多厚的审讯笔录,看到她被虐杀的场面,非常震惊和愤怒,我想即使写这个剧有什么风险,也要豁出去争取把她的形象再现在电视屏幕上。

 

播出这部剧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对当时反思“文革”、拨乱反正起到了作用。

在拍摄过程中,报纸天天报道她的事迹和我们拍摄的消息。电视台门口天天围拢着人群,就是想握一下手,问几句话。台里三十门总机全部爆满。播出后我应邀在上海人民大舞台、体育馆、各高校等作了三十多场报告,每次群情激昂,泣不成声。外国通讯社也关注起这部短篇电视剧,还有联系购片的。

 

以此为开端,您开始了电视剧创作生涯,出了很多好作品。

是的,在震动、感动之余,我再次审视了电视这个媒体:电视技术有可能让你的作品顷刻之间传遍天涯海角,塑造的人物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何等了得?!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敬畏感、责任感,甚至愿为之献身的宗教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电视台本台的编剧是没有稿酬的,有时下生活的开销还是自己出的。那时电视编剧的社会地位不高,文学圈子的朋友是不屑“触电”的,也不认为电视剧是艺术。还有,电视剧是集体创作,剧本只能算是半成品吧,拍摄中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是一种煎熬。再有,拍电视剧需要投资,上一部戏很难。我内向清高,但为了让领导、合作者了解这部戏,硬着头皮去游说。比如初期的《家事》,一位年轻导演拒拍:“这写的是什么呀?没有英雄人物,家庭妇女成了主角,这不跟旧社会的戏差不多了吗?”就连《上海一家人》开初也没通过。所幸只要道理讲透了,大多还能做成。人们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我在实践中感到:电视剧,特别是较长的连续剧,编剧是有可能发挥较大作用的。

 

这么多年从事电视剧创作后,有什么感悟可以与我们分享?

电视剧应该拥有大众而不只是小众,但若是为了获得大众,一味迎合,观众也不一定买账。我觉得要让观众喜欢一部作品,艺术技巧当然是必须讲究的,而最根本的是和观众心灵相通。一般说,作者对人生有较多的思考和看法,平视中稍有穿透,把人们所思、所闻、所想或潜意识中存在而又不太在意的东西,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加工,写一个质朴而生动的故事,塑造鲜活的人物,把时代背景和内心表达隐于其中,比较容易成功。比如《家事》,“文革”过去不久,两个破碎家庭重新组合,虽然很难,但是人们已经厌倦了争斗,渴望爱和祥和;《她在人流中》,背景是人们已经逐渐走出了伤痕,忙自己的前程,过自己的日子,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少了,渴望交流和理解;《结婚一年间》写一个外地来的大学教师下嫁到上海石库门人家,让观众跟随她的目光,使熟悉的生活陌生化,以审视自己固有的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是否都是天经地义的。这三部作品反映了普通人的心态,也有我的心路历程。

 

中国视协和上海视协曾联合举办黄允电视剧作研讨会,这是中国首次为一名电视剧作家召开专题研讨会。

对,这是80年代中期举办的,会议开了三天,有京沪的大评论家和理论家仲呈祥、余秋雨、梅朶、花健、高鑫等,他们原来是文学、戏剧、电影方面的专家,带了各自的角度来看电视剧,但艺术是相通的,对我还是很有启示。

接着我就写出了《结婚一年间》、《离婚前后》等有较好评价的作品,我自己也觉得有了点长进。比如《离婚前后》,在我脑中盘旋已久,考虑到电视剧是家庭老少共观的,后来找到一个巧妙的叙事方式才动笔的。播出后专家很赞赏,观众也动情。

 

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跟日本读卖电视台合作的情况吗?

1985年,日本读卖电视台青山社长邀请上海台合作一部电视剧。我的合作编剧是山田信夫(日本名片《华丽家族》的编剧),导演是著名导演森崎东,题材是日本战争孤儿。当时我国电视剧起步不久,能和日本名编导合作是一次学习机会;而且这个题材我也有兴趣,所以欣然接受。确实,这次合作让我开了眼界,了解了日本电视剧现状、电视剧作家队伍、工作程序等等,合作中森崎东导演沉稳而有构想,节奏有张有弛,第一个镜头就让人一震,整体质朴而生活化。但是没有想到这个题材的剧本合作是如此之艰难,山田和制片人的看法令我吃惊,比如剧中涉及的侵华战争背景时,他们不肯提“侵华”,我知道他们不是军国主义者,但由于从小所受的教育、文化和处境不同,日本有些人对侵华战争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如果按照他们的方案,我将无颜回国见江东父老。山田在日本是权威编剧,而中国电视剧还是初创,我想他不一定把中国创作人员放在眼里,见我据理力争,冒火地问:“是怕你们领导通不过吧?”我说:“首先是我的心灵通不过。”接着,我从容阐述,外柔内刚,如此来来往往磨合了两年,最终青山社长也肯定了由我完成的最后一稿,并表示刮目相看。经过中日艺术家的共同努力,拍摄得很成功,两国媒体有大量评价,两国观众都有新鲜感、真实感,日本报刊上称我为“中国的桥田寿贺子”(桥田为日本著名女剧作家,《阿信》的编剧)。此剧中国版片名为《亲属》,由当时国家副主席王震手书片名。日本版片名为《家族の肖像》。

13.jpg 

您生于南通,并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怎么写出广受好评的代表作《上海一家人》的呢?

应该说,这部戏各工种发挥得都很好,演员也有魅力。作为编剧,我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没有见过旧上海,要写出上海味,必须下功夫,那几年我利用间隙时间到上海下只角里弄下生活,走访了上百位上海老人和家庭,调查了二十几爿上海老店。那时创业老板在世的都有八九十岁了,有时再次造访,人已不在了,我很庆幸赶上末班车,采访到许多第一手材料,又翻阅了几十年前的旧《申报》,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我写作不是从理念出发,先有框框,再填故事,也不是模仿自己倾慕的大作家或走红的影视剧,而是从生活出发,用自己的领悟来写。此剧1992年首播,直到二三十年后的今天,有人还念念不忘。如今该剧剧本手稿被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征集收藏。

 

今年,是上海电视台开播60周年,您有什么话要对年轻的电视人说?

我已经是耄耋老人了,常常羡慕现在的年轻电视人,他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更宽松活跃的社会环境。他们更能施展才能,创造灿烂。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