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 需要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

 乔善珍--简介照片.jpg

您是什么时候进入上海电视台从事放映工作的?

1958年8月底,我从中国电影公司字幕工场调到了上海电视台做电影放映工作。电视台是国家开创的新生事业,是党的宣传机构,有发展前途,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可踏踏实实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我很高兴。

当时的电影机房在永安公司,那时电台的材料科给我们送来两套机器,是南京电影机械厂生产的提包式电影放映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35毫米放映机,一种是16毫米放映机。当时的银幕是由一块布组成的,很小,相当于《新民晚报》的一个版面。那怎么样放电影呢?我们在两台放映机当中放一台摄像机,然后把电影放在银幕上,通过摄像机摄像以后送到发射台播出。刚开始是要两个人操作换本的,后来我们就向电影队学习,设计了一个小的铡刀开关,才可以一个人操作了。大概到1963年技术革新的时候,机器经过了技术部的改造,放映机镜头由摄像镜头代替。这样就等于直接播出去,我们操作起来就方便了。否则在我们装片子的时候,要是不注意的话,背影就会把电影画面挡掉。

 

那时,电视台放映的影片有哪些类型?

当时电视台放映的影片片种很多,有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和电视新闻片。片源主要来自上海电影发行公司。那时电视台的文艺节目很少,播出的影片很多。

我们除了对外播出以外,在剧场转播实况时,用短片来填补中场休息的10分钟。另外,还根据节目需要,选择一些镜头剪辑成片花提供给导演和编辑。比如有些节目需要下雪的镜头、日出的镜头,就从纪录片里找,纪录片里如果没有,就到电影厂去借分镜头本。那时候,电影公司定期会有试片,我每次看了以后都会做记录。另外,我们还在节目播出时搞一些创新,如诗剧《王杰颂》播出时,就把拍好的16毫米江水资料片做成片圈,循环放映在演播室的大银幕上,显现出很漂亮的江水背景。电视剧《百合花》播出时,我们就把拍好的油菜花的资料片用十三楼演播室的大玻璃窗做银幕,放映后感觉战士们在油菜花地里行军,有身临其境之感,挺新鲜的。

 

那时,电视台放映的影片也是要到电影院跑片的,是吧?

是的。那时,我除了负责影片组织、放映工作以外,还要和另外一个放映的同志轮流去还片、取片。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三轮车,春秋天还无所谓,到了夏天,太阳底下烈日炎炎很不好受的,特别是一到冬天,西北风呼呼叫,冷得真的吃不消了,就自己买一件工作大衣,那个时候是叫风雪大衣。当时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真是够艰苦的。

1973年8月,彩色电视开始试播后,电视的播放次数增加了,电影影片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个时候,电影公司的拷贝就供应不上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到电影院去跑片。要跑片,我每月必须参加电影公司的排片会,以了解每部影片的排片情况,根据我们的需要,向电影公司提出要求,经他们同意后,再和电影院宣传组联系安排事宜。其实那个时候,电影院是不欢迎我们去的。为什么呢?一方面,我们的介入会使电影院的放映场次减少;另一方面,电视台播放电影会影响电影院的上座率,票房会受影响。但是没有办法,我只好去跟电影院协商来逐步解决。

再说彩色电视电影机,它1秒钟要走25格画面,普通的电影机包括电影院的放映机是1秒钟走24格画面。这样一来,跑片就非常紧张,因为我们的电影机走得快,像曹杨电影院、蓬莱电影院、长宁电影院都是比较远的。当时跑片的同志很辛苦,放片子的同志提心吊胆,害怕他们跟不上,更害怕他们出事故。所以我们准备了一个字幕“跑片未到,稍等片刻”,始终摆在那里。当时的工作是极其辛苦和紧张的,经常跟人家千方百计地讲,照顾我们10分钟,照顾我们15分钟,都是我们去求人家,照顾照顾算了,全国只有一个上海,上海只有一个电视台,算了算了。因为放电影和跑片,我整整20多年没有吃过年夜饭,我的孩子和老伴每年都是到他亲戚家里去吃年夜饭,那个时候在电视台工作确实是很辛苦的,从早上到晚上,没有休息天。

 

建台之初,人手很紧张的,大家都是多面手。您除了从事影片组织和放映工作外,还做过其他工作吗?

电视台建台初期,台里只有三十几个人,领导号召我们要做多面手,一专多能。在这个号召之下,我做过好几种工作。我们不放电影的时候就到演播室帮忙拉电缆,很多同志都做过。后来剧场转播没有人了,我还参加过剧场转播,在二号机。另外,20世纪60年代初“三八”妇女节来临时,让全部的女同志都“上马”。我被分配做摄像,拍摄“三八”妇女节的特别节目。记得当时站在一个很高的升降机上面,非常紧张。

反正当时是需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我记得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在演播之前还差一个火焰的道具,后来是我到上影厂找到的。

 36.jpg

20世纪70年代末,您参与创办了《上海银幕》?

那个时候我正好调到文艺科,《上海银幕》主要是为了宣传电影,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电视台的节目。当时的《上海银幕》是每周播出一次,每次20分钟。我负责选一些精彩的电影画面,电影公司的宣传科长刘仲重负责写解说词,我们两个人分工,他觉得蛮满意了,我们就请科影厂的方雨桦来配音。与此同时,还参加刘文国搞的《银屏内外》专栏。我有空就尽量学习,还采访了电视剧《大饭店》的导演郭信玲、女主角盖丽丽、男主角尤勇。我还采访过《快乐的单身汉》的导演宋崇,《大桥下面》的导演白沉以及男女主角龚雪和张铁林。每逢过年过节,还邀请演员到电视台来演出,像刘晓庆来唱湖南花鼓戏,也是我请她来的。

 

《银屏内外》主要介绍些什么内容呢?

当时主要是拍摄一些现场花絮、摄制组在现场的拍摄情况。如化妆间啦,有人在化妆,演员在背台词,两个人在对台词啦,或者那里在装灯光啊,布置话筒啊,导演和演员说戏等,观众非常要看这些玩意的。采访一下导演,请导演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创作构思,主要演员再讲讲怎么塑造这个角色,主要是这些内容,都是电影里面没有的镜头,节目中再选编这部电影的精彩画面或电影中的精彩片断。

 

电影导演、演员配合你们吗?

因为当时电视台只有一个,有什么电影在哪里开拍了,电影厂宣发部、电影公司宣传科都会跟我们打招呼,希望我们去采访。电影《开天辟地》的导演李歇浦特意邀请我们去拍在北京现场的戏。当时主要是电视台的外录机器有限制,两个星期排一次,排给你一天两天已经不得了,紧张得很。我们当时的编辑机也是这样的,排给你下午一点到五点,晚上是人家用的,晚上要用就要跟人家去协商。那个时候真的是抢时间,设备有限。办公室那里有一个小机器,人家不看了,我就去看一遍,看一遍镜头记下来,时间码在这个带子里面的第几分钟,把它记下来,到时候剪起来就快了,否则的话,你再去看,再去剪就慢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抢时间。

 

这个节目在当时应该很受观众欢迎吧?

当时我这个节目很受观众欢迎,收视率获得过第一名。电影公司也很开心,觉得这个节目为电影院做了很好的宣传。当时我是很开心、很受鼓舞的,也很值得回忆。我在上海电视台工作了35年,从头到尾搞电影,从放到编。虽然很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我想原因无非就是想做好节目,用真诚为电视事业服务,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念吧!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