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 我们是吃螃蟹的一代人

 许诺--简介照片.jpg

您是怎么到电视台工作的?

我是1957年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团的。1958年4月安排我在电台文艺部的文艺科,在那儿参加编播工作,有时候也参与诗歌朗诵、广播剧录制。在7月30日,当时的部主任刘冰,还有我们的组长向阳,找我谈话说:上海要建立电视台,派你到北京电视台(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去实习。我思想波动很大,因为我根本不晓得电视是什么,我刚刚学了一些广播,想干一番事业,现在又要改行了,所以很想不通;但是要到北京去也很吸引人,北京是首都嘛,再说去搞一个新生的事业,这是组织对我的培养,我应该去。当时接受任务没有讨价还价,总是服从的。

 

当时是第一次看电视吗?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电视,就在1958年8月28日。什么叫电视?哦,原来像个收音机,不仅能听声音,也能看得见,就像小电影一样。接下来我们就赶紧分头学习。因为倒计时,只有半个月的学习时间,9月14日就要回上海准备10月1日的开播工作了。播什么?八字还没一撇呢。导演周峰跟着北京台的导演胡旭学,我就跟着周峰。他们走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做新闻片的同志就跟北京台的新闻摄影。当时,北京台正根据抢救邱财康的事迹,编播了一个纪实性的电视报道剧,叫《党救活了他》。我们在演播室,看他们怎么排练、跟机。周峰同志到导控室看,我在现场看。为怕穿帮,让我穿了件白大褂装扮成医护人员,站在一边儿,以免镜头扫到。因为演播的地方很小。还看过一次转播现场,只记得盯着看三个机器怎么摆法。

什么都要虚心学。我还到节目组了解节目是怎么组织、编排、预告的,还要了一些串联单和稿纸的样本,还借鉴他们的稿费发放标准等。

 

回上海以后,就要组织10月1日的节目了?

9月14日回来以后就很紧张了。我们一方面要打印串联单、稿纸,筹划相关制度等,再就是马上组织节目,要准备预演和国庆首播两套节目,分头去文艺单位及少年宫、部队联系节目。我们开播用的演播室在永安大楼13楼,面积60平米,还要安置导控室,即技术员、导演、导演助手和音响人员用的工作台,人几乎是贴墙而坐了。组织节目的时候,就得考虑人不能太多。那儿连三角钢琴都不能放,只能放一个立式钢琴,选用独唱、女声小合唱、少儿朗诵、部队单人快板书等节目。那时候写了串联单以后,台内连打印机都没有。开始的几张是我写好用铁笔在蜡纸上刻出来的。当时大家都全力以赴以保证在10月1日顺利播出。在9月24日那天,为了帮技术部门测试声音的线路输出,让我在话筒前读一篇报纸直播。9月27日,我们组织、播出的一台节目要和10月1日正式播出的一模一样,对我们也是一次实战演习。之前我们从来都没摸过机器。那时候我做导演周峰的助理,按他的指令,切换画面,这天也顺利完成了。9月30日晚上是跟机排练,只是发射机不开,就我们内部的监视机开着。然后准备迎接10月1日播出了。

 

1958年10月1日试播那天是怎样的情况?可以详细描述下吗?

1958年10月1日,因为国庆游行交通管制,南京路、人民广场封得较早,我早晨4点30分就从家里(静安寺)骑自行车出发了,带着通行证以备沿途盘查。摄影记者到人民广场拍摄游行实况。上午各工种做播出准备与检查。中午12点30分,技术组播放测试信号,演播组负责伴音:音乐、歌曲,从电台节目保管组选好、借来。节目预告,事先录好,巡回插播。下午1点30分,全体参播人员,包括技术组负责人开播前串联会,导演负责将当晚播出的要求、任务按串联单复述一遍(以后都是如此),领导再作一次战前动员。开播前半小时,全体同志到岗待命。

18点58分,放铜管乐《社会主义好》,18点59分出“庆祝国庆”的祝辞字幕,19点出台标。台标由美工自制的一幅上海外滩剪影作为背景,用两片塑料片刻上一道道光芒,逆向旋转,产生光芒四射的效果,叠现“上海电视台”字样,声音播放的是《新四军军歌》前奏,如此组合而成。后来才在科影厂摄制了音乐与画面合成的35毫米台标影片,在国庆十周年、我台正式播出时启用。

广播员分别播祝辞和节目预告。第一条电视新闻片是我台摄影记者朱盾等人,用过期的16毫米黑白翻转片摄制成的《1958年上海人民庆祝国庆大会和游行》。当时,由于我们没有解决16毫米胶片与录音带的同步播放技术,所以请白天播实况的两位电台播音员陈醇和张芝来为片子做解说。接下来的节目就是女高音周小燕独唱,唱的第一首叫《朵朵葵花像太阳》,第二首是《小扁担两头弯》。周小燕唱完了就是男高音蔡绍序独唱,他唱两首歌,一首是《毛泽东颂歌》,另一首是《总路线》。接下来是我们广播乐团女声小组唱《人民公社真是好》、《说嫂嫂》。还有当时有名的上海少年广播合唱团,他们表演了《歌唱国庆》、《采菠萝》,还有《武装保卫和平》、部队业余演出《张学礼的星期天》。最后放电影《钢人铁马》。电影放完了,广播员道晚安,出“晚安”字幕。就这样,结束了上海电视台的第一次播出。

由于领导的重视,同志们的全力以赴,加上经过几次战前演练,才使上海电视台的首播任务得以安全顺利地完成。演播结束后,台领导向全体同志表示慰问与祝贺,并合影留念。代理台长杨时传达了刘少奇同志关于电视的讲话:我们要自己多造接收机,大力发展电视。我们群情激动,深感党中央的重视与关怀。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首播后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jpg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历史将永远记住他们——首播后的全体工作人员合影

 

第一次播出节目的总长度多少?

因为是直播,很难说准确。我们预计有两个小时,因为故事片约90分钟,其他节目约30分钟。

 

后面几次试播还记得吗?

国庆节以后的第二次试验播出,我们请了戏曲界的名角来演出,丁是娥、尹桂芳,还有杂技节目的表演。另外,为纪念人造卫星上天一周年,还请了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来讲人造卫星,然后放科幻片《星际旅行》。最后广播员预告:我们每逢三、六的19点试验播出,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第三次播出的节目是新闻、科教、故事片,没有做特殊处理。领导安排我任值班导演,使我有幸在导控台上独自切割画面了。

 

《不屈的阮文追》是您独立编剧、导演的第一部电视剧吧?

这个戏来自反映越南生活的一篇小说《像他那样生活》。我看了以后,觉得这内容可以编一个戏。经领导批准后,一个星期之内就完成了剧本写作和最后的演出,全剧145个镜头,约一个小时。怎么能够这么快呢?除了开夜车加班,还要巧干,在剧本写好了以后,我就找上戏的老师谈本子、选演员、排戏。他们排练,负责服、化、道,我搞分镜头,安排电视台的摄像、舞美、灯光。由于当时没有录像条件,全部都是在演播室直播的,这出戏一共四个景,有序幕还有尾声,对我来说,蛮不容易的,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编剧、导演电视剧。在电视台工作都要抢时间,经常一做节目,我们都要开夜车,只能睡在演播室的地毯上。

 

翻您的脚本有一些术语,比如“一号、二号……”、“转盘”,还有“50、70……”,这些是什么意思? 

 “一号、二号……”是指摄像机,一号机、二号机……跟现在的演播室一样。 “转盘”是我们的一种土法装置。有时在转盘上安置要被焚烧的“赵家楼”模型,或是要换轰炸的城南小村庄,美工将画成的蓝天白云的一圈贴在这个能转的圆盘上。摄像机镜头不用动,摇动转盘,蓝天白云不就是在移动了吗?这是我们播天气预报的衬底。当时我们的摄像机也是没有变焦的,变动景别靠的是不断地换镜头。“50、70、180、300”,那是镜头多少毫米的号码,导演喊“一号300”,就是一号机提供特写镜头的意思。如要转播足球,一台机器只能安装一个500或800镜头,才能拍到球的“特写”。

 

 对于我们来说,您是老一代的电视人了,怎么评价你们自身呢?

我们这一代是吃螃蟹的人,在压根不知道电视是什么的情况下,就搞起来了。电视给了我们广阔的创作天地。但是电视事业的发展跟电子科技发展是同步的,前景无限,许多新的玩意儿要不断地学,孜孜以求,才能有所收获。我寄希望于现在的电视人。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