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要做好灯光,得花心思摸索

 张金锁--简介照片.jpg

您是到了上海电视台才学灯光的?

1956年,我从部队复员后进入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总机室工作。1958年上海电视台成立并建立了电话总机室,我就到了上海电视台的总机室做接电话的工作。不过在那里工作时间不长,后来就调到节目组学灯光。因为当时节目组正好缺灯光师,所以我就学灯光。当时我心里也是有思想斗争的,因为原来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是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做好灯光的工作。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却很复杂,要做好灯光,得花心思摸索,比如灯光的性能,平光、立体光的选择等问题都得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摸索。我去电影厂学习的时候,他们给我讲一些方法,回来以后,我就自己做实验。

 

您最初是在演播室里布置灯光吗?

上海电视台最初的演播室最大的只有两百多平方米。但灯的体积是很大的,一个人根本搬不动,房间小,灯光太亮,我就要想办法把中心点得最亮的光打散掉,使灯光分布均匀,同时还要让播音员后面的背景亮起来。如果背景灯没有调整好,那人就会显得很暗。当时的背景一般都是白色,我当时怎么来调整背景灯的亮度呢?我利用现有的白布,把墨汁刷在白布上,然后把布遮在灯前面,这样就可以把不需要的光挡掉。所以人家经常讲,“张金锁,你经常挂黑旗”。的确,这样一挂,效果还是可以的,就可以很方便地调整背景光了。

上海电视台最初的节目都是直播的,而当时的演播室不大,演播的场景就不可能准备很多,所以,我们就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换场景。特别是在有三台摄像机的情况下对灯光的要求就特别高,因为摄像机从一个画面转到另一个画面,灯光就得在亮度上基本达到统一。在这种情况下,灯光配合的速度也要跟上去。我们就想办法在外面用投影灯,尽量做到自力更生,我们自己做了好多投影灯,自己做背景,这样就能解决切换场景、背景画面快一点的问题了。比如说画一些树,经过调试达到一个真实的效果,用灯光来做背景。

另外,最初的电视剧也是直播的,因为演播室小,所以在变换场景的时候,我放灯的位置可能就没有了。如果把灯放在窗户外面照进来倒是可以,但是效果可能就不太好,所以我还是采用吊的方法,就是把一部分的灯吊起来,这个用来吊灯的东西也是我自己做的。另外,等灯光的位置确定以后,我还得调整灯光的明暗度,尽可能地接近或达到剧本所需要的情境和导演提出的要求。

 

外景灯光的布置跟演播室里的不同吧?

稍微有一点差别,外景灯光比演播室的灯光布置要复杂一点,因为外景灯要打出层次和轮廓。一开始拍外景的时候,我也是先摸索灯光的性能,当时已经有彩色光源了,后来有了高色温灯。有了高色温灯以后,我们那种老式的灯具基本就不用了。高色温灯基本上能够满足电视的色温要求,亮度也很亮,灯的体积也比较小,色温接近于太阳光。

 

您设计过哪些特殊的灯光效果?

上海电视台最初的设备条件是很简陋的,所以我有时候要想办法用灯光来做一些效果。比如在电视散文诗《海誓》中就要求用灯光打出海波的效果,在当时的条件下,演播室里是不可能有真的海水的,所以只有用灯光来表现。当时我自己做了一个灯箱,装上一个马达,再做了一个转盘,转盘上装了很多100瓦的灯泡,然后在灯泡上面画花纹,画这个花纹就是为了模仿水波的效果,另外还在玻璃上画浪花和波纹,这样的话,灯打出来就有海波的效果了。

我记得我还用灯光做过火烧的效果,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里战争中烈火熊熊的镜头,用真火是不行的,我们得想办法做出火烧的效果。一种方式是我们先在镜头前面打一个灯光,然后再拿一个长的鸡毛掸子在灯的前面抖一抖,这样就会有一个像火的影子出来。还有一种用电风扇往上吹红布条表现火的方式,这种方式很简单,直到现在还会用这种方式。我还做过霓虹灯。当时因为导演急着要用霓虹灯,到外面定做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我就想办法自己做了一个霓虹灯。我当时想出的办法还算简单,就是把三角板挖四个洞,每个洞上贴上一种颜色,贴好了以后再放在聚光灯的前面转,这样就可以代替霓虹灯了,这也算是即兴创作的。

还有一种就是光芒的效果,当时我们用转盘、电唱机的马达、电台里的老唱片等材料做出了《闪闪的红星》里毛主席头像上放光芒的效果,领导看了觉得很好,后来有好多单位来问我们做光芒的方法。

 37.jpg

您在上海电视台一直都是从事灯光工作吗?

不是的,70年代,彩色电视会战开始以后,我就调去参加彩色电视的研制了。因为我是从事灯光工作的,所以在彩色电视的研制过程中,我参与了彩色电视试机过程中颜色的调整等工作。彩色电视会战结束后,我就回到上海电视台从事了几年基本建设工作,比如参与上海电视塔建造的相关工作,当时的上海电视塔是钢结构的。

 

退休后您还在张戈负责的电视剧制作二公司做了好几年灯光,参与拍电视剧《济公》时也在灯光的运用上有了一些全新的尝试,对吗?

对的,拍电视剧《济公》的时候,我就用聚光灯这种新光源灯泡来打灯,这个灯的色温比较高,而且体积也比较小。当时拍这部电视剧对灯光的要求是色调要适当硬一点,而且得看得清楚,色彩要接近真实自然。夜景灯光和白天的灯光要求也不一样,夜景的灯用高色温灯,白天的灯是中色温灯。夜景的灯光布置需要将环境光和人物光配合好,用一个大的高色温灯来照出夜色的感觉,然后人物光要打得很清楚,如果灯光打得不对,人的形象就会偏蓝,所以人物和环境的光不能互相影响。同时,我也会根据导演的要求来布置灯光,研究如何用灯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等等。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上海电视台迁入南京西路新址。.jpg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上海电视台迁入南京西路新址。.jpg

一九七五年七月一日,上海电视台迁入南京西路新址。

 

回顾您这几十年的灯光工作有何感想?

我的工作经历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摸索,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灯光效果。虽然没有很大的成绩,但是能为上海电视做出一点点贡献,我就很满足了。灯光工作是一个融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创造性的职业,也是电视工作不可或缺的造型手段。现在的灯光设备已经很先进了,如何在营造环境、美化人物等方面有所突破,是现在的灯光师所要探索的,希望他们继续努力,为上海的电视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