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只要你去闯,就会成功

 周宝馨--简介照片.jpg

1958年您是从上海戏剧学院直接分配到上海电视台来的?

我记得1958年的时候,我们6个上海戏剧学院的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上海电视台。当时的电视业是个新兴的事业,我们被分配到电视台来进行创业工作,感到很光荣,但也很有压力的,因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许诺,还有王宗尧等,我们一块到北京去学习。回来以后,在国庆节正式宣布成立上海电视台了。

 

说说最初你们的工作情况。

刚开始时台里人不是很多,全台领导、后勤、编播、技术,一共就三十几个人。因此领导就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一专多能”。于是我们就什么都干,担当演员、接待、饮食、车辆安排等。最有意思的是演播室,我们既当演员,也要干别的工作。当时演播室的摄像机是苏联的设备,又大又笨重,下面的底盘也是圆圆的,很大,电缆很粗。机器要移动,我们这群人就在后面帮忙拉电缆,不然就没办法动了。虽然苦但是又有乐。我们常常只有上班的时候,没有下班的时候。那时候的电视台是在七重天,以前叫永安公司。7楼以上是上海电视台的演播室、食堂、化妆室等。演播室在13楼,很小很小,还包括导控室。我们那时候是试播阶段,什么都要试播,各种文艺节目都要试播,而播出时间是一个星期两次。平时以放电影为主。

 

刚刚有电视,一切都是新鲜的,那时候有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吗?

刚开始时,我们的技术水平很低,不过硬。当时台标之前,屏幕上出现一个圆的钟,目的是让观众在收看的时候先对对钟。有一次,张瑞芳演了一个话剧叫《红色宣传员》,在市府礼堂的剧场演出,我们去转播这出戏。播了后大概有人向她反映,说你在电视上怎么歪七扭八的,形象不好。后来我们检查后发现,是因为这个圆钟没有调好,图像变形了,于是演员也显得变形了。那时候的技术条件的确是不能跟现在比,现在清晰度多高。但是我们还是要去闯,还是要去摸索,逐步解决问题,图像也就慢慢变好了。因为初期都是直播,演员到演播室以后不能咳嗽,不能乱走动,而且那时候又没空调,演员穿上西装,又闷又热,憋得没办法,还得一鼓作气把它演完。出了演播室的门,才能松一口气。我们那时请过许多名演员来演出。比如俞振飞和他的夫人,全套行头穿戴好一起演《百花赠剑》。这些名演员,都是为了电视事业,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头,真是不容易啊!

 

你们那时工作很辛苦的吧?

我觉得那时候主要是条件太艰苦了,艰苦在什么地方呢?我们想要播话剧,话剧是要由景片来搭景的。但是电梯拉不上来,怎么办?我们就从七重天旁边的侧楼把一张张景片拉上来。我们都帮忙拉、抬景片。还有一件事很有意思的。我们要试播交响乐,交响乐队多么庞大,乐器又多,想什么办法呢?就在11楼把那些吃饭的桌子拼起来,然后乐器高高低低地排列起来,照样奏响了。反正,只要你去闯了,去尝试了,就会成功。

 

试播过很多表演样式?

电视台成立之初,没有经验,所以各种文艺表演的样式都要试验性地播出一下,看看效果怎么样。那时,我记得什么剧种都播过,就是滑稽戏一开始不敢播,什么道理呢?有很多人认为滑稽戏好像比较低俗。但我们认为作为上海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应该要播,最终还是播了,播的是滑稽戏《满园春色》。播了以后,老百姓喜欢得不得了。

 

您最早出演的电视剧是哪部?

我演的第一个戏是《姊弟血》,一个很小的戏。后来又参与制作了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当时播出以后,反响很好。后来又重播了一次,也是直播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着我们拍了第一部用35毫米的摄影机拍外景的《百合花》,这是内外景结合的电视剧,我在戏里担任了两个角色,一个是剧作者,再有就是扮演一个女战士。就在那个11楼小小的演播室里,要换景,又要换服装,还要配口型,忙得不得了。还有一个电视剧叫《烈火燃烧起来》。这个戏也是紧密配合政治宣传任务的,是讲越南儿童的一个爱国故事。我在里边扮演一个小男孩,也是主要角色。再有就是李尚奎编剧的、根据长诗改编的《红云崖》,我在这个戏里演一个小姑娘。为了拍摄山崖,美工在地板上画出云崖,演员爬在地上演,摄像趴在地上仰拍,效果好极了。想想电视台那时候,居然敢这么闯。我们都是在尝试、摸索,一心搞出高品位的东西。不去尝试,电视事业就无法发展,对吧?

 

除了直播电视剧,早期上海电视台在节目创作方面还做过哪些探索?

上海电视台搞综艺节目首创的比较多。比方说《春光好》,怎么搞呢?就是主持人到人家家里去,借人家的环境,再和演播室的节目结合起来。我还搞过一个节目叫《演员的星期天》,观众肯定很想了解演员的星期天是怎么过的。我住在淮海路40号,那是文化局演员集中的地方,还有一个就是幸福村里的一幢小区,也是文化局演员集中的地方,我就拍这两个点,让他们出来展示自己的才华,也展示他们的生活面貌,观众很喜欢。综艺晚会也是上海电视台的强项,国庆节人民广场放烟火,我们台里也布置成晚会的形式,一样进行文艺演出,然后再把人民广场上演出的节目穿插进来,二者结合。那时搞春节晚会,也是直播的。春节晚会肯定要办得非常精彩,因此,每次要搞春节晚会,首先想到上影厂,请孙道临领诵,然后组织老中青的电影演员到演播室进行朗诵。我当时联络上影厂、青年话剧团,还有人艺,音舞方面的我也联系,戏曲界的,我也联系了一些。

 

电视戏曲片也是上海电视台首创的吧?

电视戏曲片也是我们上海电视台首创的,我后来就主要拍电视戏曲片。开始是拍越剧《孟丽君》,都是内外景结合的,孟丽君是由王文娟演的。因为我们看了舞台剧以后觉得很好,稍微再加加工,跳出舞台,跳到生活环境中去,用电视镜头来表现。当时我们选的外景是古漪园、醉白池等,都是古色古香的地方。内景就在演播室里,然后两者结合起来。戏曲片是按照电视剧的规格进行拍摄的,所以选景一定要比较真实。比如说孟丽君有一场戏就在古漪园的一个山坡上拍的,不远有个亭子,卫士站在两边,这样的场景在演播室是搭不出来的。

周宝馨在电视剧《百合花》中.jpg 

周宝馨在电视剧《百合花》中

您还拍过《西厢记》,是吗?

拍《西厢记》也用了一个新的手法,《西厢记》原著篇幅多长啊,我们把它压缩成几十分钟,基本上内容都有了,所以很新颖的,采用倒叙的手法,也是在外景拍的。再后来,我就拍了十集电视连续剧《曹雪芹》。《曹雪芹》就纯属于电视戏曲片,按照电视剧来写的本子,基本上是外景拍,北京、上海的大观园都有镜头。《曹雪芹》里面没有京剧的韵白,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是普通话。但因它是戏曲嘛,唱是用戏曲的板眼来唱的。

 

当时《曹雪芹》的音乐中还融入了西洋乐?

对,要创新,完全靠几把胡琴不行,它的唱腔也都是重新写的,各种流派都有,当时安排程派是李海燕,言派是言兴朋,还有张派,这样色彩丰富一些。所以这个戏后来也是得了大奖的,我们当时是跟北京的电视戏曲研究会一起合拍的,他们写的剧本。

 

您在戏曲电视剧创作方面还有些怎样的心得?

我觉得电视戏曲更能给戏曲演员以发挥的空间,更能展示人物一些内在的东西,因为我在录俞老节目的时候,他就说很希望在真实的环境里来展示这个人物的一些性格。戏曲表演不行,它是一板一眼的,而我在电视戏曲里,可以发挥,更好地展现人物,可以用更多的画面来展示唱段,不是简单地我唱你听。我觉得电视画面,就跟唱歌曲一样的,现在MTV也是由很多画面来组合的,这样就丰富了,我说戏曲完全可以这样。现在好像拍电视戏曲的少了,我觉得本身戏曲就不景气,就更需要宣传和电视的推动。戏曲的音乐也不要只限于几把胡琴一个板鼓之类的,要有更多的乐器来陪衬烘托,效果就是不一样。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