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哎哟,小辫子出来了”
看您的简历,您是戏剧学院学表演系毕业的?
我在高中读了一年就看见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招生,那时候挺喜欢戏剧的,所以我就报考了剧专(那时候叫剧专,后来改成了上海戏剧学院)。结果一考就考上了,读了表演系。1957年毕业之后,分配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1958年上海要搞电视了,就把我们几个戏剧学院毕业的同学,又派到电视台这边来了。
那时候很多人叫你“小辫子”,为什么?
我们那个时候是20世纪50年代,学生就兴梳这样的辫子。我头发比较长,也舍不得剪,所以发型就是没有什么变化。有时把它揪到后面去,两个辫子合起来。自己外形根本没有什么设计,没有讲究,也不怎么化妆的,只是上点粉。那时是黑白电视,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开始时,电视播出也不报名字,观众就叫我“小辫子”,“哎哟,小辫子出来了”,“小辫子又没有了”。由于当时不报这个节目是由谁主持的,播新闻是我,播专题也是我,慢慢地,观众也这样 “小辫子”、“小辫子”地叫了。有一次我因病未出镜,台里同事在街上,听观众议论说,电视里不见小辫子出来了,是不是犯错误了?他们哪里知道,我学戏剧出身,背稿能力强,从来也没吃过差错单。
当时只是单纯地播报节目吗?
播出的节目中,先是播新闻,就是念报纸,编辑给你圈好了,哪几份报哪几条,挺紧张的,不能念错。之后是放电视新闻,下午4点30分左右把外拍的新闻片子拿回来,记者写好解说词,我就赶快去配音,都是当晚要播出的。后来有了一些专题,还请一些先进人物到台里,我来做采访。
像现在的人物专访?
对,就是这样的。还有的节目,就是出去转播,那个时候不是办人民公社嘛,如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我记得转播车开出去,摄像机在前面摄像,后面拖一根电缆,这根电缆是接到转播车上的,很长很长,后面专门有人拖着电缆,像一根尾巴一样。我就在摄像机前面介绍。我记得去了一个养猪场,介绍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以及种的庄稼怎么好,一处一处地介绍。由转播车把图像发送回电视台所在的永安大楼17楼再发射出去,当年我们发射的范围好像还不是太大。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转播车了吗?
开始没有转播车,后来转播车才造出来。转播车像公共汽车一样,驾驶员的旁边拦出来一个小房间,里边有一个小桌子,一个话筒,我就在里边播音。有时候先播新闻,也播一点小专题。然后转播,比如说转播某个剧团演的话剧或者沪剧等。国外来的演出也转播。转播前,我们都要先去看一看演出。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国外的芭蕾舞团来演出,我们先去看,然后跟他们的领导谈一下,我们对电视转播有什么要求。要转播的那天,转播车下午就要开出去,把机位先安放在剧场,基本上是三个机位,一个当中,两个旁边,或一个在楼上。
听其他老同志讲,你们那时还自己动手搞了很多的小设计,是吧?
那时候搞“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人人都要搞,献计献策。因为要到外面转播,我就搞了一个架子,装上帘子,对着镜头,拉开帘子就好像是开幕,然后我出的图像就在方框里,介绍今天转播什么节目,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名演员。因为是7点15分演出,而我们电视6点30分就开播了,转播前可搞一些图片,或播一些短片,等时间一到7点,我就说,我们下面开始转播什么节目,就这样再开始正式转播。但是因为那时摄像机比较高,每次我得在后台或者是剧场侧面观众休息的地方,自己搞一个凳子,站在上面做,再用我做的那个架子,就比较像样了。
您还参加过电视剧的演出,能说说这方面的情况吗?
当时觉得节目太少了,而电视台又没有能力,就看你有多少自办的节目。怎么办?搞电视剧吧。北京搞电视剧,我们的电视剧搞得也挺早的,因为我们这一批人,除了我们几个戏剧学院来的,还有一个周峰导演,一个奚里德导演,一个吴淞导演,以前都是搞话剧的。周峰以前是上影厂的,奚里德是儿艺的导演,吴淞以前是演剧队的演员和导演,都是老戏剧工作者。他们选本子改编,我们就演。我记得有茹志鹃的《百合花》,这个小说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一个小战士的故事,后来他牺牲了,小媳妇就把自己结婚用的百合花面的被子给他盖着。我就演那个小媳妇。我还演过《皖南一家》中的一个小姑娘,其他还演过一个双枪女将等,因为当年没有录像设备,全部都是直播,没有修改的余地。《百合花》好像用小胶片去拍了外景。我记得好像有战士在油菜花地头行军的镜头,接在剧里头放,挺新鲜的。那个时候演员不够,就请上海青年话剧团的,像王公序、李家耀,还有戏剧学院的老师王家驹、刘建平等,因为大家比较熟,一起合作也比较合适。
记得有时候,有的单位开总结会、表彰会什么的,会开完了要我们演些节目配合。那年有一个全市性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我们也配合这个运动,当时上海耐酸搪瓷厂有个工人叫李志祥,他搞了一个发明,挺了不起的事,我们去工厂深入生活,跟他们一起,大概就是两三天,李尚奎和我就把剧本写出来了。
您说的这部电视剧是《红色的火焰》吗?
对,《红色的火焰》。
沈西艾参演电视剧《红色的火焰》
也就是说《红色的火焰》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对对。当时演出效果也蛮好的,包括他们厂里的工人也看了,李志祥看了也觉得挺不错的。当时演电视剧在永安大楼5楼,很大的一个楼面,摄像机摆在当中,周边搭三趟景,一趟是办公室,一趟是车间里头,有锅炉什么的,还有一趟景是家里。因为都是直播的,工厂里的戏演完了,摄像机转过来,你再进另一景,就算回家了。我还记得有一个戏,涉及十年前和十年后两场戏,换装来不及,就使劲把头上的发髻拉下来,拉下来后就变成10年以后了。还有就是两三件服装重起来穿,一件件地脱掉,因为全部是直播,来不及换衣服,别的方面也不能够有任何的差错。有些技术工人对舞台搭景不太熟练,有一次演到一半,景片往下倒,一个木工就冲上去救场,他穿的是T恤,背上写的是100号,他去把那个布景扶住了,结果画面也播出去了,这就出差错了。
《红色的火焰》是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电视剧,应该说对上海电视的历史来说是很重要的,可惜现在这个剧本已经找不到了。当时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有什么印象?是李尚奎和您两个人一起写的?
是呀,现在我有印象的就是用蜡纸刻剧本,因为赶时间嘛。去工厂的情况,我都记不得了,但是排练的时候还有一点印象,就是在永安大楼5楼的大排练厅里,我们在那里排练,边上一圈是布景,中间就是摄像机。剧本就是根据李志祥的事迹写的,大家几天几夜不回家,熬夜赶排出来,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上海电视台早期部分台领导
今年是上海电视台建台60周年,您有何感想?
60年,一个甲子过去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回忆当年电视台的任何活动,仍然十分激动。电视台建台初期,全台上下一致、不怕艰辛、努力工作的日日夜夜,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是我们献出了青春岁月的地方啊!现今的上海电视台更是蒸蒸日上、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祝愿上海电视台越办越好,为上海人民所喜爱,更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