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土方法也能解决大难题

 胡文金--简介照片.jpg

您最初接触录音工作是什么时候?电视台开播后,从音响到录音是怎么转变的?

就是从进电台开始,那是1957年。进电台之前,我在船舶学校是搞船上的无线电设备的。进了电台才接触录音设备,后来我一直在电视台搞音响方面的工作,一开始我们建台的时候录音不是叫录音的,而是说音响,后来才称为录音。

1958年建台的时候,录音是从电台抽调的,所以我也从电台分配到电视台,之后我到电影厂去学习了一段时间,一直到我们电视台第一次播出,我也就回来搞收音工作了。一开始我们的演播室很小,只有几十平方米,很多道具都无法通过电梯运输,只能从窗口吊上去。录音话筒基本上是从上面吊下来,节目的场面一般都比较小,六七个人已经算多的了,通常以小合唱居多,因此当时虽然录音设备比较简陋,但也能凑合着用。主要的设备除了一个调音台外,还有就是上海钟声牌的录音机,用来放录音,调音台用于直播时的调音。

开播那天播放的新闻片是上海1958年10月1日的游行,因为时间紧迫,上午拍片以后,下午要洗片子,回来还要剪辑,审片好了以后还要广播员对画面,所以录音就肯定来不及了,广播员只好看着画面对声音,然后晚上播出时直接配声音。所以说,电视台刚刚开播的时候,我们主要是进行直播工作,真正的录音是后来才有的。

 

最初您用的录音设备是什么样子的?

1958年开始用的就是钟声牌录音机,很重,有十几斤。我们录音间跟播出间在不同楼层,一个在5楼,一个在6楼,我们抱着机器跑上跑下。到了1964年左右,从日本进了两台录音机,它比钟声牌录音机要轻一点。

 

早期直播电视剧的声音是怎么录制的?

一开始我们只有新闻和文艺节目,后来就加了一点电视剧、报道剧,当时这些节目也都是在演播室里搞现场直播的。通常直播电视剧的时候,现场一般都分成多块,也就是剧中不同的多个场景,整个演播室里面需要搭设几个场景,各个场景不能挨在一块,否则,直播的时候换场景就来不及了。我们布置话筒的时候,一般都是将话筒布置在不明显、看不见的地方,有时候凳子底下放一个,有时候花坛下面放一个,有时候就藏在灯底下、台子底下,在保证声音传输效果的同时,尽量不要让话筒被观众们发现。

但是我们在播出的时候还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有时候当我们的广播员自己开话筒时,如果协调不好,声音就容易出现问题。我们慢慢摸索,把设备进行改装,土法上马,变成用脚来控制开关,只要用脚踩上去就可以打开话筒了。

 1983年胡文金在常州的幼儿园现场录音.jpg

1983年胡文金在常州的幼儿园现场录音

 

直播电视剧如何制作音效呢?

电视剧播出的时候,需要配一些效果音,这些效果声音有的可以由演员现场来完成,但很多效果声音,比如爆炸声啊、鞭炮声啊,都要事先到外面去采录回来的。当剧情发展需要这些效果声音的时候,我们就要给它配上去,当时我们的配音控制,不像现在可以使用遥控,那时都是靠手动控制来完成的。而且控制效果声音跟录音是两个地方,所以也是经常配上去后,效果音配不上剧情需要,后来我们就把放映机跟录音机装了一个同步器,这样效果就好多了。

08视听往事——看电视.jpg \

当年我们这样看电视

怎么解决早期电视节目声画不能同步的问题呢?

为了减少广播员直接播出配音的风险,我们还是尽量能录就录音。不过由于拍摄用的胶片是电影格式24格的,而我们电视是25帧的,两个本身就同步不了,有时候放的时候,声音跟画面就不能同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动了不少脑筋——如果要慢一点,就把手按一按,使它速度慢下来;如果需要快点,就在录音机轴上贴点胶布,把轴扩大一点,走得快一点。土方法有时也能解决大难题。

当时出去拍摄新闻片,采录回来的声音配上图像还是比较容易配的。但是如果有时候想搞一点文艺的音像同步片就比较困难了,有一次拍回来一个叫《情深》的朝鲜舞蹈节目,节目中主要的声音就是朝鲜鼓声。由于声音和画面是分开录制的,回来以后所有打鼓的舞蹈动作都要帮它与声音配起来,怎么办呢?就只能一次一次地配,一次一次地试。我们还尝试拍摄了上海第一部声画同步的彩色戏曲片《西厢记》,该片参加全国电视录音会议的交流示范,效果十分不错。

 

说到话筒,过去的录音话筒也很特别?

一开始我们用的是动圈话筒,圆的,声源是无方向的,声源前面后面都可以进来,没有方向性。这样杂音很容易收进去。后来发展到用电容话筒,有方向了,是心形,还有双心形的,根据节目需要,在话筒上调节使用。我们以后大部分用的都是从美国进口的U87。

 

能介绍一下上海电视台译制组成立后的情况吗?

成立译制组以后就搞译制片了,到我退休的时候大概有上千部集吧。我是1985年正式过去的,一开始就搞了《成长的烦恼》、《母系家族》,还有《鹰冠庄园》、《根》、《傲慢与偏见》、《大饭店》、《谋杀•金钱•疯狂》等。

我们刚刚搞译制片的时候也是挺困难的,一个大的演播室里隔出一个小间,声音、话筒、机器在里面,演员、导演也在里面,而且还没装门,人家外面走来走去都能听到声音。录对白的时候,往往根据导演的分镜头,分好以后再一段一段地录,而且一般也不是从头到尾按影片的时间顺序来的,而且要根据配音演员的情况跳来跳去地录,比如说有时候某个配音演员今天没空来,明天再来,就要把他的次序颠倒一下。

有的译制片有国际声道,有的没有国际声道,假如没有国际声道,就要请电影厂的师傅来拟音,搞动效。另外,我们自己也会想方设法,把一些没有原版对白的音乐、效果从影片中抠下来,用到译制片中去,尽量克服没有国际声道所带来的麻烦,保留译制片原版的韵味。

 

译制《成长的烦恼》在录音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

这部片子里的几个小孩,其实都是大人配音的,我们要帮他们把声音做音色、音调等方面的调节,通过技术手段把大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种调节需要不断地测试,所以《成长的烦恼》的录音过程比较困难。当时我们跟导演一起试,试了好几天,才把一个演员配小孩声音的音色、音调固定下来。固定下来以后,每天录音的时候,他的话筒、他的音色和音调就会按固定的标准使用了。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