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把我们的事业推向辉煌,要努力,再努力

 image001.jpg

您之前是南通市广电局局长,怎么会调到上海呢?

当时我岳父八九十岁了,他是上海外贸方面的专家,子女大多在部队,他孤身一人很困难。尽管当时江苏广播电视厅要调我去任副厅长,我考虑上海家里的困难还是婉拒了。我向时任上海广电局局长的龚学平反映了情况,呈上书面请调报告。

之前我爱人已经先行调入上海新闻出版局报刊处,我是在1988年年底调回上海的,到上海广播电视局任办公室主任,局党委委员,分管基本建设、经营、财务等。上海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的筹建,龚学平是总指挥,我是常务副总指挥,基建处处长钱文亮是副总指挥。整个工程遇到的困难实在太多。比如钱的问题,没钱怎么办?当时龚学平的朋友出了个主意,搞一个银团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牵头,工行、建行等七八家银行成立了一个银团,这在上海滩还是第一次。利息怎么算,特别是外汇利息,英文叫着labell,我不懂,逼着我翻了很多财务方面的书。我后来尽管调到上海电视台,这期间我们对施工质量、进度还是抓得非常紧,特别是基础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即用电视记录下来,在质量会议上播放,效果很好。因为老龚说了,盛重庆啊,你在南通造过一个塔,这个塔你要多出力啊。

 

您是哪一年调入上海电视台的?能具体谈谈当年电视发展的情况吗?

任命书是1991年,是时任市长黄菊签发的。因为我本身学的是新闻,干的也是新闻。当然,要非常感谢领导的信任、爱护和培养。

我先讲讲硬件建设。我当台长期间,在广电局的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我们先后造了两幢大楼。广电大厦,就是坐落在南京西路的,还有威海路的上视大厦。这两栋楼的建造我都是总指挥。特别是威海路的上视大厦,从动拆迁开始一直到建造好,花费的精力是难以计算的。我印象当中市政府的一圈会议室都用过了,解决动拆迁问题。在建造过程中的问题也很多,包括整个结构、布局、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外立面,甚至细到玻璃的颜色等等,可以说我是全身心地投入。龚学平也非常关注,一直来施工现场指导工作,给我们极大的鼓励。

新大楼使用前,我和党委书记办公室桌子对桌子,宽度仅够两人坐下,门口放两张单人沙发,两个柜子,就这样一个办公室,面积大约10平方米左右,当时的办公条件就是这么艰苦。可是有一个好处,谁要来谁来,门始终开着。来了就来了,你来谈事我手头可以放一放,如果手头确实有急事,打声招呼办好了你再来,很方便。当时的环境就是这样的。等大楼造好启用了,我调走了。后来朱咏雷台长说,老盛你真辛苦,房子造好了,你自己一天也没有用过。

在90年代,我们的电视剧、译制片是最繁荣的年代,如电视连续剧《上海一家人》、《十六岁花季》、《孽债》、《封神榜》、《上海人在东京》,戏曲电视剧如《西厢记》、《金龙与蜉蝣》等等。译制片更多,《成长的烦恼》、《鹰冠庄园》、《神探亨特》、《大饭店》等等。我们当时的生产能力,比中央台要强得多。我们确实是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因为不改革不开放就没有前途,也缺少前进的动力。你说到成立五台三中心是为什么?为了引进竞争机制,所以成立了东方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后来又增加一个上海有线电视台,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现在又合并到一起了,这也是形势的需要。

 

东方电视台成立对你们压力很大吧?

确实很大。东方台办台,很大一块资金是从上视拨出去的,等于说上海台出钱找了一个对手,而且是比较强的对手。东方电视台成立了,而且干得不错,我们压力很大。但我很高兴,其实压力就是动力。在那段时间,我们在管理体制上、机制上、节目编排上都做了很大的改革。比如说早新闻,我到国外访问,看到国外的早新闻很多人关注,我们就率先推出早新闻,率先推出新闻直播。在文艺节目中,东视办得很出色,咄咄逼人。我们也不甘落后,先后搞了几台有影响的大型文艺节目,或称几个风,民族风、中国风、亚洲风、五洲风。到最后那一风,我已经到东方明珠了。特别是民族风,当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中国有56个民族,但是没有一张完整的合家欢。我说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海纳百川,在电视上要充分体现出来。后来我们到北京请民委的人,他们高兴得不得了。云南少数民族比较集中,我们和云南商量请他们助一臂之力,把当地的少数民族请一些人过来。因为上海市和云南省是结对子的,我们和云南台的关系也很好,他们一口同意了。其中一个少数民族叫独龙族,他们住在山上,人不多,有半年是封山的,要来的话得提前半年出山。这些少数民族,民族服装一穿,南京路上一走,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另外就是亚洲风,既然是亚洲风,就应该请来一些有代表性的亚洲国家,还要派记者出去。我们派了几路记者,吴四海去了日本,搞了个敞篷车在那里直播,效果极佳。还有到以色列、印度等。正好有一个印度学生在复旦大学学习,我们把他找来,晚会上让他与家人视频连线。我们的记者同时把那边的信号传到晚会现场,场面十分感人。在筹备亚洲风的时候中央台就提出要和我们合作,我说可以。后来中央台派了郎昆导演过来,所以这个节目是我们上海台和中央台同时播的,而且是直播,影响搞得很大,后来一年一风,每个风都有特点。这都是竞争的产物,通过竞争把我们两个台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了。

 

image003.jpg

当年搞过一个重走长征路,这个节目给人印象很深。

我们搞重走长征路,走之前先组班子,应启明、黎瑞刚、蒋为民三人组成团队,再找摄像等等。线路都商量好了,但走出去以后,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回来时人人都瘦了一圈,个个晒得黝黑。我记得送走他们后我就住院了,在病床上收到他们的来信,告诉我可能预算不够。我回了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认为是合理的就可以用,你不该用的当然不能用。回来以后,他们不但没有把预算用完,还节约了钱。回来不仅仅搞了一个纪录片,还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一个大型的文艺晚会。采访中,帮助一些长征中失散的人找到亲人,在晚会上,让他们见面,又派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还做了一个碟片,在人民大会堂,请了当时部分在京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战士,有些是高级将领,包括杨尚昆、肖克、向守志等都来了,真的把我吓了一跳。什么原因?因为他们都有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情怀,同时,他们也想看看过去战斗过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

 

您对现在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怎么看?

现在传统媒体确实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90年代辉煌过,现在面临的问题和90年代不一样。新媒体有它的优势,我总结了几个字,快、广、博、新、便,装口袋就走。但我们自己的优势也应该看到。现在我们的设备都武装到牙齿了,没有理由搞不好。我们的职工群体,不是本科生根本别想进来,整个文化水准和专业水平都很高,这都是我们的优势和宝贵财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新媒体的挑战怎么去面对它。我们常常讲,新媒体也好,传统媒体也好,什么为王?内容为王。比如说现在网上传的东西,短视频,网络视频,节目的新形态等等,我们也可以组织队伍生产,我们的有些信息会比他们快得多,我们要抢先发布,而且发布的东西更具权威性。现在网上的东西除了它的优势以外,劣势也很鲜明,虚假的东西太多,真实性才是新闻的生命。

 

主流媒体不仅要开拓传播渠道,更要重视传播效果。

新华社有新华网,人民日报有人民日报网,解放日报也有网,我们当然也要拓展渠道。问题是我们怎么把我们的网站、我们的网络平台和网生节目办得更加吸引人。人家可以那么吸引人,我为什么不能吸引人呢?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不是网络问题。

 

您刚刚说的,要权威,也要好看,结合点在哪儿?

网上归网上,电视归电视,这是不对的。我们在意识当中可能要更加注重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平台的深度融合,花精力把它办好。最近,中央台提出“台网并重,先网后台”。他们的“央视快评”“国际锐评”在网上影响极大。视频是传播的最高形态。未来也不会变,改变的只是渠道、终端和呈现方式。

 

您觉得现在的年轻电视工作者该怎么做?

大道理可以说很多,对于从事广播电视事业的年轻人,我想说,我们现在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各种挑战,我相信人的一生当中挑战是无所不在的。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创新的思维、扎实的工作,一定可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挑战,把我们的事业推向辉煌,要努力,再努力。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