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让观众忘掉你的存在

 image001_3.jpg

《姿三四郎》是您的成名作,这部片子当年轰动一时,您给我们讲讲这部片子台前幕后的故事吧?

那是1981年的春天,我还在上海儿艺学馆担任台词老师。有一天学馆的领导通知我,要我去上海电视台试音,说可能是给一部日本动画片选配音演员。

到了电视台,在二号楼的化妆间,满屋子的人,毕克、黄其老师、晨光,还有上影演员剧团的一些演员也在。当时就给了我一个本子,让我说几句台词,说了一段以后,又换了另一个人的台词,让我再说几句。那时我完全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其他演员都是已经选定的,就只剩下早乙美和高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试音以后过了大概两三个礼拜,通知我了,来参加《姿三四郎》这个剧组的配音。

我从小就对语言艺术感兴趣,所以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机会。当时这个剧组由黄其老师牵头,毕克老师帮她一起组织班子,后来毕克和苏秀两位老师共同担任导演,除了译制厂,电视台、电台、儿艺,还有青话、人艺、上戏及一些配音爱好者都参与其中,可以说这个剧组是上海整个文艺团体的大协作。每次配音,大家都是下了班从各自的单位,四面八方地赶到电视台,哪怕只为了配一句话。

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人们都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也一样,觉得能有机会来参加这样一部片子的配音,是非常荣幸的事。那时没有专门的录音棚,我们和新闻播音是合用一个录音棚的。每到19:30要播新闻的时候,我们的配音就得停下,新闻播音的灯光亮起,开始播新闻,大家都默不作声,等新闻播完,我们才继续配音。

 

《姿三四郎》这部戏里面您一人分饰两角,一个新人第一部戏就挑战这么有难度的角色,您是怎么样去揣摩、塑造人物的呢?

当时我是一个新手,必须不断地摸索。首先,反复观看和倾听原片演员的表演及台词,揣摩感受角色的内心世界。此外,对难度较大的重要部分找时间排戏。一集戏配完,所有演员坐下来鉴定,对未达到要求的,再补戏。毕克老师曾说,配音演员应该做到掌握分寸,恰如其分,宛如其云,要让观众在观剧时忘掉你的存在,这才是配音演员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那时没有条件分轨录,苏秀老师说,你现在要说单口相声了。我为剧中性格迥异的姐妹俩配音。早乙美是温顺、善良、谦和的平民女子,高子则是高傲、任性的贵族小姐。早乙美柔声细语,略带谦卑,高子则居高临下,矜持傲慢。我试着掌握好各自的基调,迅速转换语气、语调、节奏、速度。在老师们带领下,我逐渐进入状态,一步步贴近人物。

我还特意买了《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这本书,帮助自己了解该剧的时代背景。

 image003_1.jpg

《姿三四郎》配音工作照

前排左起:李定保,张欢,毕克,晨光。

后排左起:黄其,肖慧芳。

 

刚开始配这个戏的时候没想过能这么火吧?

电视开播后,反响很大,观众对此剧的喜爱超出我们的想象。

有一次,商店里在播放《姿三四郎》,一辆电车刚好经过,有人提议是否请司机停下5分钟,让大家观看。司机征求乘客的意见,全体赞同,于是大家观看后才继续上路。

还有一件事,有位观众新婚,晚上大家喝完喜酒要去闹新房,恰好是《姿三四郎》播出的时间。就有人提议:“我们先看《姿三四郎》,看完再闹新房。”大家欣然同意。

 

这之后您跟刘彬配了《神探亨特》,从早乙美和高子到麦考尔,整个跨度就很大了,人物的风格也完全不同。

麦考尔是一个出生入死的警察,她的基调应该是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所以声音必须坚定有力。我尽量用中声区来表达。

有一次在北京的工人体育场演配音片段。报幕员一说《神探亨特》,整个场子就沸腾起来了,观众不断地呼喊:“亨特!麦考尔!亨特!麦考尔!”让我们十分感动,深受鼓舞。

《神探亨特》也是上海电视台的第一部警匪片,那时候很多中学的女生们给我写信,表达她们对该剧的喜爱。后来第三届国际电视节的时候,麦考尔的扮演者斯蒂芬妮•克莱默到上海来参加演出,那些女孩子还让我带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转交给她,她非常高兴,并且对自己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尤其兴奋,还用刚学会的上海话对我说“谢谢侬”。

 

再之后就是《成长的烦恼》了,您作为一个演员,同时也是一个家长,在配这部片子的过程中是不是自己本身也受到不少教育?

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部片子给了我们很多启迪。

很难想象我们是在一个“大蒸笼”里配完这160多集片子的。从1990年到1993年,每年的盛夏,我们在人艺的一个改装成录音棚的小房间里配音。陈旧的窗式空调一开就发出“轰轰”的噪声,录音的时候只能关掉,大家都配得汗流浃背,但依然乐在其中。

 

40年的职业生涯,从儿艺到电视台,您有什么感悟吗?

我一直心怀感恩。我感谢儿艺,感谢电视台,感谢这个时代。

 

您对后辈们有没有什么寄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我希望他们能更踏实、更努力,不断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