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这是公家的钞票,要看看牢哦”

 image001--.jpg

请和我们说一下您的基本情况。

我们这一代人是跟着电视剧成长起来的。我是1966年参军,1974年到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1978年又回部队了。之后我在部队又待了5年,部队要继续留我,我说不行,我是独子,母亲岁数大了,我得回去照顾她。我后来能进电视台也是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央戏剧学院的老师徐晓钟把我推荐给了上海戏剧学院的赵兵,徐晓钟后来是中戏的院长。赵兵在中戏毕业后就一直任教于上戏。

 

您刚进上海电视台的时候,台里当时的情况如何?

后来赵兵老师就把我推荐到了电视台。那时候上海电视台刚成立电视剧部,他们正在到处招新人。宋明玖、郑礼滨,还有组织科科长石品华,他们三个人在组织科办公室跟我面谈,把我的情况问了一遍,三个人当场就拍板决定要留下我。1983年9月1日我正式到台里报到。我刚进上海电视台的时候,电视剧方面有郭信玲拍的《流逝的岁月》、《玫瑰香奇案》,还有李莉的《家风》。这些剧都是用文艺部的名义去拍的,一直到1983年才成立了电视剧科。

我去台里报到的时候,让我先负责剧务方面的事。一上来就让我去财务科领2000元钱,因为第二天科里要到杭州去拍摄。我拿着条子去找财务科老沈,他数了2000元钱给我。我刚要把钱拿起来,“啪”被按住了,老沈说,这是公家的钞票,要看看牢哦。他这一句话点醒了我。因为我在部队的时候不接触钱,但现在我突然发现,要开始跟钱打交道了。“管好公家的钱,做好公家的事”,这一直是我做事的理念。

 

您参与制作的第一部戏是什么?

我在电视剧科接的第一部戏是越剧《红楼梦》。我一直到现在都不愿意逛西湖,看见西湖我就头疼。为什么?那个时候拍《红楼梦》, 75位越剧演员的吃住都是我来负责。演员在现场拍戏的时候,为避免穿帮镜头,我坐着船满西湖去指挥。当时导演非要拍摇橹船的镜头,让我赶紧想办法去找支橹。我骑着车,沿着西湖到处转,后来找到了梅家坞那里,有个村民的房梁上挂着一支橹,我磨破嘴皮子总算借到了。这位浙江老农民再三叮嘱别把橹搞坏了。他问我为什么要借这个东西,我说拍电视用,我解释了半天他也没听懂什么是电视剧。我穿着军衣、背着挎包、骑着自行车、扛着支橹,沿着西湖回去了。你们拍吧,我去准备饭菜。但等我把盒饭弄好到现场一看,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橹竟然被弄折了,这让我怎么跟人家交代。剧组里的木匠说,你别着急,我连夜帮你修。虽然后来弄得也挺好,但是依然看得出来这支橹是折了的。第二天我扛着去还给人家,老人特别生气,非要买个新的赔给他。我说,这玩意真没地方能买到,最后赔了人家15钱。

image003_2.jpg zh

张国平1983年在戏曲电视剧《红楼梦》拍摄现场。

当时的电视剧能植入广告吗?

电视剧的第一个植入性广告,就是在这种制作经费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我们台那时候还完全没有“广告”这个概念。当时“夏士连雪花膏”想要在大陆做广告,这是一个英国牌子。我作为制片主任跟他们的代表洽谈。我们在广州拍的电视剧《蓝色的路》里边有一段戏,男主角要给女主角送礼物。美工觉得单单送一束花不行,还得买点其他东西。我说,哪有钱买,你自己不会做吗?另外,导演当时看中了广交会广场来拍摄这段戏。但是广交会广场的晚上因为没有灯光就显得特别黑。美工说,能不能买些彩灯做灯箱?他的预算是3000元左右。我想到了这场戏,就问那个香港人,“夏士连雪花膏”有礼品盒包装吗?他说,有的。我又问,你们要不要做广告灯箱,我可以在广交会广场放你们的灯箱。他说,太好了。他们之前曾去有关部门申请在广交会安装灯箱,不被批准,但是我们摄制组却可以安。后来,我们就达成广告协议。他问我,你要什么。我也犯愁,因为不能要钱,这钱拿来的话该怎么给台里呢?我跟香港人说,我们摄制组到广东来拍戏,你帮我把剧组的吃住行都给解决掉。

 43-g.jpg

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第一条广告

 

在广告方面上海电视台有什么改革?

对于上海电视剧来说真是体现了改革开放40年的精髓。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前方没有路,不知道应该怎么发展。1985年,我到电视部当主任的时候就提了改革方案,我们电视剧科在1984年变成了电视剧部,第一任部主任是由文艺部的郑礼滨兼任的。当时的电视剧没钱可赚,拍完了就直接交给台里。台里怎么播那是台里的事情了,跟我无关。我从实际经验中,知道靠广告能赚钱,我提出用广告抵制作费。当时台里给我的指标是一年拍60集电视剧。一集有6万元的预算,总额360万元一次性划给电视部。我和广告科商量,每一集给我2分钟广告。最后我们那年拍了135集电视剧,广告费收入有1000多万元。

 

第一个中外合拍的片子是哪一部?

其实第一部中外合拍的片子不是《封神榜》,而是跟NHK大阪放送局合拍的《鉴真号的故事》,是拍鉴真和尚东渡的故事。日方出导演、剧本等,而上海的演员就由我们来找,制片是我来做,上海所有场景的方案都是我根据他们的要求来做。他们要拍南京路和黄浦江。日方还要拍马当路的菜场,他们一开始提出要把整个菜场包下来,我说完全没必要。我找人去联系直升机航拍。我们联系到了一家美国石油公司,租了他们公司的直升机。然后我们再去找空管,经过特殊部门的审批,终于准了。

 

请和我们聊聊《封神榜》。

1989年,台里面决定拍《封神榜》,让郭信玲来导。郭信玲的理念是,我要漂亮的东西,不要拘泥于历史。当时泰国正大集团愿意来投国内的电视剧。但是他们对剧本不满意,也不喜欢我们请京剧院设计出来的服装。于是正大集团出钱,请了香港无线的编剧来改剧本,还请了一位很好的服装设计师来帮剧组设计服装。我很喜欢他设计的服装,因为布料特别少,纱或者布在头上裹着就行了,很省钱。《封神榜》里有名有姓的演员有260多个。我们摄制组最西边跑到了新疆的巴里坤草原,最南边跑到深圳的小梅沙,这10个月我们几百个人跑遍了大江南北,敦煌古城、武夷山等,都有我们的足迹。当时总共投了500万元来拍这个戏,正大集团和上海电视台各出250万元。最后大概是用了400多万元拍完了这部戏。我们第一次在戏里使用了电脑绘画技术,哪吒闹海、二郎神的眼睛睁开、狐狸精变身等镜头,都是从加拿大请的一位电脑绘画师来做的,他在台里待了3个月。我看过海外的《指环王》、《魔戒》、《加勒比海盗》等,从故事元素来说,没有一部能超过《封神榜》。我很疑惑为什么中国的《封神榜》就是走不出去呢?《封神榜》借姜子牙之口,说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境界非常高。《封神榜》讲天打、地打、神打、人打、妖打,为了小小的权力,置百姓于水火之中。最后周武王夺了权,建立大周。姜子牙说,请武王建一个封神榜,把战死、没战死的,都要让他们封神、封仙,所有人各司其职才能保天下太平。我觉得《封神榜》的创作前景是非常大的,它的想象力是无边的,怎么拍都行。

 

您对现在的年轻人有些什么寄语?

电视的发展方向肯定是内容为王,故事为先,走精品之路。其实从我个人经历来讲,我也是从老一辈电视人那儿接过了接力棒。刚退伍的时候啥也不懂,特别心高气傲,不愿意听老同志的嘱咐。时光飞逝,现在我也是老同志了。如果你跟新来的年轻人讲,“想当年我怎么样”,他肯定也听不进去。接力棒到了这些年轻人的手里了,你就有着推脱不掉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别等到我这个岁数的时候,回过头再后悔、遗憾。你得给你自己想一个立足之本,第一戒焦躁,别浮躁;第二别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踏实地做事。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