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口述历史】做一个有出息的电视人就是要勇于创新

 image001_6.jpg

您是怎么进电视台的?

我是1983年考进台里的,当时电视台向社会招聘,规定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我们是从数千应聘者中通过初试、复试、面试,被电视台录用的。用老局长邹凡扬的话说,我们是第三代电视人。

 

请说说刚进台时的故事。

刚进电视台的时候,我被分到新闻部,领导却将我派到了电台,专门选编新华社新闻,用电话传送到电视台,供电视台晚上《新闻报道》作口播新闻。那时电视台连传真机都没有,只能通过电台的传真机收新华社消息。如此枯燥的工作,却使我观察到了电台的采编方式和新华社文体的特点。半年后,我奉命调回电视台,到时政组当文字记者,与记者朱黔生、林罗华在一个时政组,我和老朱搭档,后来当过副台长的林罗华当时是采摄编全天候记者。那时的时政记者牛得很,我们开着全国唯一一辆安装有警灯、警报器、电台、对讲机、大哥大的采访车,每天马不停蹄,最多时一天发7条时政新闻。后来领导让我担任责任编辑、编通科副科长,协助新闻部领导袁鸿钧、穆端正开展电视新闻改版,我们年年获得新闻编排奖。我还参与发起建立了华东地区电视新闻协作网。

 

您是《新闻透视》的首任主编,这个栏目的初创过程是怎样的?

朱镕基在担任上海市领导的时候,曾经说过:《新闻透视》节目,我每期必看。1989年8月他在参加《新闻透视》一档特别节目接受采访时说:“《新闻透视》办得很好。希望能多反映上海人民的生活疾苦,帮助我们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多反映市民的意见。”

这段话距他担任总理后1998年前往央视对《焦点访谈》的16字赠语“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将近10年光景。

《新闻透视》,这是中国内地第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性节目,也是生命力最强的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它曾是上海广播电视系统唯一一档“中国新闻名专栏”,如今已经走过了整整30多个年头。

 

《新闻透视》的这几年,在您生命中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记?

说起这个栏目,不能不提起我的老领导穆端正。

当时,上海电视台在台长龚学平带领下,新闻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播出全国第一条社会新闻,建立全国第一条新闻直播一条龙,创办全国第一个国际新闻杂志性栏目《国际瞭望》,第一个体育杂志性栏目《体育大看台》,第一个民生新闻类栏目《观众中来》……

穆端正当时是新闻部副主任,是龚学平麾下的一个虎将。他早就不满足于1分钟左右的新闻片播报方式,他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有个杂志性电视栏目《60分钟》,影响很大。他提出,想创办一本可以在荧屏上阅读的杂志,栏目名称最初叫《新闻杂志》。龚学平赞同他的想法,不过他说:“栏目名字不响亮,就叫《新闻透视》吧。在新字上找选题,在透字上下工夫。”从此,《新闻透视》走进了中国电视的历史。

其实,中央电视台在我们开播前曾经试播过一档深度报道的评论性节目,只播了一期就寿终正寝了。可见当时尝试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难度。

 

创办全新栏目是一件攻坚克难的事,穆端正为什么会点你的将?

穆端正升帐点将,一时并没人敢领命。因为新的栏目怎么弄,人人心中无数。我之前配合袁鸿钧和穆端正参与了新闻改版的探索,于是他来找我商量。我当时连《60分钟》是什么模样都没有看过,听完他的想法,我问:怎么做?与电视新闻的区别何在?穆端正答得很爽快:“一句话:新闻背后的故事。”

 

所以你二话不说,领命而去?

对!一个月以后,一个以《新四军军歌》的旋律作为片头曲的全新电视栏目《新闻透视》在当时的8频道问世了,一下子吸引了上海观众的眼球。帮助完成片头制作的是邬志豪和技术部的伙伴们。开播第一期就占据了上海电视台节目收视率的鳌头,以后年年收视率名列前茅。

 image005-2.jpg

《新闻透视》开播十二周年文艺晚会

 

早期《新闻透视》是一个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最初的班底中有哪些人,您还记得吗?

总策划:穆端正(已故世)。主编:孙泽敏、颜迪明(已故世)。

主持人:李培红、孙伟。编导:吴忠伟、王晓平、刘君萍、恽友江,不久后陆续加盟的有王一敏(已故世)、张黎华、沈渊培、钟雅妹等等。遇到特别节目或特别任务时,专栏科另一个栏目的记者毛联明、金璞以及采访科的记者都会参与作战。

这就是《新闻透视》的创始人班底。共同战斗的岁月,让人难以忘怀。

 

怎么确定选题,如何确立风格?

为百姓立言,与时代同步。这就是我们确立的《新闻透视》的宗旨与风格。每周一期,每期30分钟,四五个板块。就这七八个人,头脑风暴,常常吵得一塌糊涂后,各自分头忙碌。我们都从来没有搞过深度报道,没有经验,反而没有什么框框。

 

在当时的舆论环境下,你们敢冲敢闯,做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推动上海城市建设进程的节目,比如曾经引起轰动的陆家嘴轮渡事件、公交乘车难等报道。

陆家嘴轮渡事件,当时是一场大雾导致了踩踏,《新闻透视》的记者兵分四路赶去采访,迅疾播出了惨死16人的事故真相,医院抢救伤员的场面,市领导慰问伤员并采取紧急措施的信息,个别轮渡职工见死不救的行径,以及追责事故教训等大容量的特别节目,引起了轰动效应,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下决心尽快改善跨江交通。

公交乘车难报道,起因是一个青年女工遭公交司机殴打的观众投诉,报道后引起朱镕基关注。根据他的批示,《新闻透视》针对当时上海“乘车难”和“行路难”的社会矛盾,开展了一场历时半年、长达17集的《上海公交变奏曲》系列报道,广泛发动社会参与,为1989年市政府的第一件实事——整治公交献计献策,还开展了评选热心乘客和公交服务明星的活动。最后以一台《同车共济》的综艺晚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朱镕基还在晚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即兴讲话,深深感动了上海市民。

 

1994年,在接替您担任栏目组长的姜迅的任上,《新闻透视》由初创时的每周一期改成了日播,并延续至今。您从旁观察,对改版有何评价?

我觉得这是与时俱进。央视《焦点访谈》推出后,《新闻透视》挑战自我,周播改日播,然而节目的宗旨并没有变,所以他们当时提出要更快、更好、更深,实际上捕捉和深化新闻热点的时效确实是更快了。在这个平台上,一群思维敏捷的记者型主持人高韵斐、姜迅、吴琳、吴忠伟、周峻等脱颖而出,一系列报道可说是振聋发聩,比如《6000万元巨额亏损为何无人知晓》、《六十万大下岗》、《岂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不法经营者何以如此嚣张》、《黄碟交易亲历记》、《河豚鱼、娃娃鱼缘何成了盘中餐》等等,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后来,王津元、蔡征、黄铮等记者型主持人也是在这个平台的培养下成长起来。

 

我记得当初改版的时候,曾经试图改变栏目名称,消息传开后引起观众反对,于是仍然沿用《新闻透视》的名称。

对,事实证明,打造和保护知名品牌,何其重要。

 

《新闻透视》开了个头,后来上海荧屏上出现多个深度报道栏目,形成竞争,互相促进。

是的。后来东方电视台推出了《东视广角》,做得也是风生水起。再后来东方卫视推出《深度105》。上海电视台有《新闻观察》、《新闻追击》、《1/7》、《纪录片编辑室》、《真实第25小时》等深度报道节目,其中《1/7》和《纪录片编辑室》以60分钟与接近60分钟的大容量和大深度,弥补了《新闻透视》时长较短的缺憾,形成了上海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立体架构。

 

今年是上海电视开播60周年,回首您在上海电视台的职业生涯,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后来我离开电视台去创业,此后又从教,但一直没离开过电视。我记得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穆端正又成为我的老领导,他说了一句话:我们都是上海电视台培养出来的,要为老娘家争光。是的,他英年早逝,我非常难过。穆端正当年竞聘当上了首任东方电视台台长,他为人正派,让一个单位风清气正,他坚持创新,把东方台办得红红火火。后来岗位一再变化,但他一直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我在想,上海电视60年,多少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做一个有出息的电视人就是要勇于创新,奋斗不懈。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