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上海电台的新闻从一开始就注意创新

李学成--简介照片.jpg

 
 
 
您是什么时候参加新闻工作的?
是1948年,起初我在学校里教书,但是教了一两个月后,我就到《江海报》社去工作了,所以我从事新闻工作是应该是从1948年开始的。之后我又调到了南通广播电台工作。
 
您又是怎么从南通台调到上海台的?
那是1953年3月。当时国家刚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前期,财政情况还不是很好,所以一些小的电台都暂时停办了。南通台就把无线电台改为有线电台,除留下一部分人继续从事有线电台的工作之外,其余的人就分三部分调走,一部分是到北京、一部分到南京、一部分到了上海。而我就是这个时候调入上海台的。上海台的组织结构是台下面有编辑部,编辑部下面分不同的组,有政法组、财经组、文教组、工业组。我是在工业组当编辑,负责整理工厂消息。工厂消息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工厂中的通讯员写稿,由我进行统一的编发;另一部分来源于新华社以及各大报纸关于工厂方面的新闻。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您觉得上海电台的新闻有哪些形式上的突破吗?
我个人觉得,上海电台的新闻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创新。录音报道就是当时我们上海台一次创新的尝试。上海电台的录音报道在国内来说,是开展得比较早的,它生动活泼的播出形式比较容易让群众接受。在广播节目中,人物语言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而两人或多人的对话性交流往往比单人发音更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考虑到这一点,当时搞一些谈话类的节目,采取一问一答,增加互动性,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这种节目样式可能现在看来十分一般,但在当时确实是比较具有创新性的节目。《王小妹谈生产》、《广播漫谈》等栏目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您在上海电台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编辑工作吗?
是的。我在上海电台从1953年到1985年这段时间,大部分是做编辑工作。上海电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早上的新闻栏目就叫《新闻和本市报纸摘要》,到1980年10月,就改名为《上海新闻和报纸摘要》了。当时收音机已经逐步普及了,而电视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在解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广播新闻或者说广播的黄金时期,而早上这一档新闻又是我们主要的新闻节目,因此听众非常多。
 
《新闻和本市报纸摘要》节目的内容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新闻和本市报纸摘要》的内容比较丰富,因为它有三十分钟的长度,那个时候,三十分钟容量相当大了,可以播大约30条新闻。它的内容由三个方面组成,一部分是前一天晚上我们自己的记者采访制作的新闻录音报道;还有一部分是摘录报纸的,主要是《解放日报》和《文汇报》,这些报纸每天正式出版之前,我们都有一个专门的通讯员在凌晨四点钟左右去取刚刚印刷好的报纸;第三部分就是新华社稿件,起初他们的稿件是打印好之后送给我们的,后来我们弄了一台机器,通过这个机器,可以逐条接收新闻,每收到一条就剪下来贴上去。新华社的供稿一般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从晚上开始到早上新闻播出前的这一段时间会断断续续发来,有时一直发到凌晨一两点钟。
 
早新闻这么大的编辑量,早班编辑凌晨就要到位了吧?
我们这档节目刚开始的时候是在早上六点半到七点钟播出的,后来因为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发生了冲突,我们就把时间换到了七点到七点半这个时间。我是责任编辑,当时我们的早班编辑一般三四个人。因为稿件来源的数量比较大,这样我们早上很早就要去上班了,台里规定上班时间是凌晨四点半。大家住的地方远近各不相同,为了能赶在四点半到岗,有的凌晨三点钟就要起床,然后自己乘公共汽车过来了。我记得当年我是乘13路电车到北京东路电台的,而且乘这路电车,你还得赶上它的第一班车,因为凌晨电车的班次间隔时间比较长,要是误了第一班车,那到电台肯定就要迟到了。我在海宁路下来以后再步行到北京东路,这时的时间大概是四点一刻。我到了台里之后,很多稿件和材料都已经摆在办公室了。《解放日报》、《文汇报》都要看一遍,新华社的稿件也要看一遍,有时候来不及看了,就只能看目录,然后从数万字的新闻稿件里面挑一些待播的新闻。等我把确定下来要播出的稿件打完勾,其他的编辑也陆续来了,接下来他们就开始按我打的勾剪报,分头编辑。
 
李学成1960年代在北京东路电台大楼前的和实习生的合影.jpg
 
1960年代在北京东路电台大楼前与实习生的合影
 
 
 
听说有一段时间在新闻编排中把上海的新闻放在前面,而把其他的国内国际新闻放在后面,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其实按新闻价值、重要性来讲,很多国内的大事都需要排在前面。但因为跟中央台播出时间有冲突,我们上海电台的早新闻调整到中央台之后播出。而中央台肯定要重点播出国内大事的,等他们刚刚播完,我们再播,就会给听众感觉很多重要消息都是重复的。后来我们就动脑筋,把上海新闻放在前面,把其他新闻放在后面。这样虽然也有重复,但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刚听完中央台的节目,前面一些新闻,他已经听到了,我们后面播出他不知道的上海本地新闻,会让他们更加感兴趣。
 
播音员大概是何时要到位录音的呢?
六点钟的时候,两个播音员来上班了,然后我们就陆续把编好的稿子发给他们看,他们也开始准备稿子,因为六点半的时候准时录音,所以留给播音员准备稿子的时间并不多。七点钟就要准时开始播出。长期以来,我们早新闻为了防止出现差错,一般都是提前半小时录音的。由于时间紧,不可能一次录完再播放,所以我们一般先录一刻钟,一刻钟录完后,马上送过去准备播出,然后再继续后面的录音,可以说每一段录音都是新鲜出炉。
 
您做了多少年的早班新闻编辑?对广播和广播新闻有些怎样的特殊体会?
我在电台三十多年,除了有十年没有当班,在二十多年的编辑生涯中,有十七八年是在早班度过的。 
广播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考虑怎样发挥声音的特点。新闻报道要符合广播的要求,要让听众听得懂,比如说,有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文字,“百分之百”与“全部”,这两个词的意义完全一样,但在写广播新闻稿的时候就要谨慎使用了,稍不留意就会引起听众的歧义。比如说“某某产品全部合格”,听众就很容易听成“全不合格”,这样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我们写新闻稿就最好使用“百分之百合格”,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听众也完全不会误解。
 
“文革”后,上海电台的新闻有了哪些新的做法?
1977年以后,我们的记者又重新开始采访了。上海台又开始有自己的新闻了,最早恢复的是上海新闻,上海新闻是当时晚上播出的,主要是我们自己采访的消息。可以这样说,当时国内、国际的新闻,我们可以靠各大报纸和新华社供稿,但是我们上海的新闻就主要靠自己采访了。后来我们参加了一次华东地区新闻节目交流会,在这个会议上,兄弟台对我们办早新闻的经验很感兴趣,而他们的一些做法也给了我们不少启发,比如江苏台办的“江苏快讯”。尽管5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上午新闻下午报,下午新闻晚上报,重要新闻随时报,但这是一句口号,没有人能很好地实行。在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鼓舞下,我们也要考虑如何让新闻能够搞得更快一点、更活一点。回来就跟台里几位领导一起商量,立马就决定推出一档叫“最新消息”的栏目,在下午、晚上播出。从这个栏目开始,我们上海台开始在新闻方面慢慢有所变化。推出“最新消息”之后,我们改革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为了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我们又加强了现场报道的力度,然后在节目的编排上逐步增加新闻节目的播出次数。到了1983年元旦左右,我们又推出了“正点新闻”这个栏目,所谓正点新闻就是每小时整点就播出新闻。
 
随着“正点新闻”的播出,新闻量应该大大增加了?
是的。每小时播一次新闻,要想尽量少地避免重复播报,这对新闻量的需求是很大的。当然,虽说每个小时都有一次新闻,但是正点新闻有长有短,有的是半小时的,有的是一刻钟的,有的是五分钟的。这样,新闻就可以实行滚动地播出,不断更换旧的新闻。就全国范围来说,广播新闻的滚动播出,我们上海台的起步是非常早的。
 
面对突然变大的新闻需求量,编辑记者能应对吗?
虽然量变大了,但是新闻的来源无非还是前面所说的三种,一是报纸,二是新华社,第三就是我们自己出去采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总有一种入不敷出、新闻不够用的感觉,不过这种现象恐怕到现在为止也还存在。那我们怎么应对呢?除了收集更多的报纸,筛选更多的新华社来稿,剩下的就只能靠我们自己的记者队伍来解决了,另外我们也适时增加了通讯员的供稿。只有这样多管齐下,我们才能继续下去。
 
在增大广播新闻报道量的同时,在内容方面又有哪些突破呢?
比如说过去灾害性消息是不报的,也就说负面新闻尽量少报或者不报。但在1980年年初,我们在广播里报了一条上海石化总厂所发生的一个事故:有一只老鼠钻到配电箱里造成了停电事故,给工厂造成了上千万的损失。过去这种负面的内容是不会播出的,这次我们上海电台不仅报道了事故,而且还配发了一篇评论,新闻一经播出,立即在群众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解放日报》也马上转载,法新社也发了相关消息,外国通讯社也很敏感,他们惊讶“中国上海电台连这种灾害性的消息都报道”。可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广播新闻报道在宽度扩大的同时,力度也在不断增强。1983年以后,广播新闻一直就是按照这个路子来发展的。我们看看现在的990新闻频率、东广滚动新闻,多少都能发现当年“最新消息”、“正点新闻”这些栏目的影子。
 
刚才谈到的都是改革的一些大动作,我想其中一定也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而它同样是我们前行进程中不可多得的经验吧?
对的。细微之处往往更能说明问题。比如说我们广播气象预报播出的变迁,就是一个十分好的实例。气象预报很早有了,当初大家对在新闻里报气象颇有疑惑,因为不少人觉得气象预报不是什么新闻。后来大家才逐渐意识到气象预报也是消息,当然可以跟新闻一起播报了,于是就把气象预报加在新闻最后播出。为什么放到最后才播出呢?因为大家认同了气象预报可以放在新闻里一起播,但总觉得气象预报不是很重要,自然而然就把它放到新闻的最后才播。记得后来有一年的春节前一天,我们在新闻里专门编了一条消息,预报春节期间年初一到年初四上海没有雨,气温有所回暖。这条气象预报播出去之后,听众反映很好,觉得广播电台现在真是为老百姓着想。这样一来,大家的观念又有了变化,后来就把气象预报放到新闻的最前面播出,让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听到跟他们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消息。这是件很小的事情,但我们广播的发展正是由这许多的细微之处逐渐累积起来的。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