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播音不是青春职业

陈醇--简介照片.jpg

 
 
您怎么会进入广播电台工作?最早在哪个电台?
我念的是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本应是组织上分配的,但正好赶上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招播音员。经过报考录取,被分配到徐州市的电台从事播音工作,这是我最早到的电台。当时徐州是属山东管辖的,工作条件很艰苦,我们的播音间是一般的房子改建的,四周挂厚布隔音,没有通风设备,更不用说空调了,当时的艰苦条件是你们现在想象不到的,男同志到了夏天热得没办法,就光着上身,披条冷水毛巾来降温。但女同志就不行了,记得当时有位女播音员比较胖,我们男的就在后面慢慢给她扇风。
 
您刚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最初播什么节目?
我是1953年从徐州调到上海的。那时北京东路2号刚刚建好没多久,装修都是新的,而且还有冷气和暖气,我觉得上海真是非常先进。但当时上海的局势还不稳定,比方说外滩那里,我们晚上值了晚班之后不敢出门。我先是在华东二台播《市场行情》,面粉多少钱一袋,龙头细布多少钱一匹,因为当时刚刚解放,物价还不稳定,就每天播报市场行情。以后慢慢报新闻了。
 
初到上海,有何难忘的经历吗?
我们刚来上海就得到通知,不准我们到“大世界”去玩。我们几个刚来的人都说南京路没去过,就决定去看看,到了电影院,刚坐下,一个幻灯打出来了,“香茶一杯,美女陪伴”,大家一看赶快跑。当时社会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我们作为播音员,上面要求我们要认认真真地从事工作,社会活动要有所选择,哪里应该去,哪里不应该去,因为当时都说“上海是个大染缸”,容易出事情。
 
早期电台的播音组主要由哪些人组成,您还记得吗?
当时我们播音队伍由几方面的人组成,一是跟着解放军打进城的,包括我们第一任播音组组长夏之平,我们老华东台的台长周新武,副台长苗力沉等。二是原来国民党电台、民营台的留用人员。三是解放初期招的一批学生。四是像我们这样从外台调来的。
 
1957年陈醇为科教电影《无线电广播》配音.jpg
为科教电影《无线电广播》配音(摄于1957年)
 
 
解放初电台比较多,当时播音员很怕呼错台号?
当时有三个台号,一个华东人民广播电台,一个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有一个上海联合广播电台。我们播音组统一排班,在播音室台子上放个卡片,写明呼号、波长、千赫,节目开始呼台号时,要看清楚以后再开口,不见字不开口,这样才能准确无误地播出。
 
怎么评价1955年的第一次全国播音会议?
我觉得这是一个转折,会上第一次明确了播音是干什么的。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青春职业,过个几年,嗓子不行了就不能干了。但这次会议指出,播音不是吃青春饭,也不仅仅是个职业,更要增强事业心,并且提出了“勤学苦练”四个大字,进一步让我们播音员知道在播节目的时候,要明确播什么内容,为什么要播它,播给谁听的,应该怎么播。我觉得这从理论上和认识上对我们都有所提高,知道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了。
 
谈谈1981年第二次“全国播音经验交流会”吧。
1955年之后,正式的全国性会议没有再开过。1981年的会议是一次比较大型的会议,我在会上提出了当时要克服新闻播音的“冷、僵、远”三个字。为何会提出这三个字呢?“文革”以后,中央台播音员唐宏仁(陈刚)写了关于如何“降调”的文章,因为“文革”时,播音音调都是提得很高的,据说当时找播音员喊口号,看谁叫得最响亮就要谁。所以他写了一篇关于“降调”的文章,但降调不能降情,不能冷,不能对任何事物冷漠;僵就是语言僵硬,不够活泼生动,字句都没错,但就是不生动、不吸引人;远就是听众感觉你的距离太远了。因此当时就想解决这个“冷、僵、远”的问题,使我们的播音更亲切,更适合听众的需要。
 
能谈谈1956年鲁迅先生的迁葬仪式的直播吗?
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转播迁葬仪式。当时,上海市纪念鲁迅逝世20周年筹委会主任巴金、文化部长茅盾和鲁迅夫人许广平都作了演讲,还有很多领导和知名人士也都参加了。这个事件影响比较大。为什么选定虹口公园呢?因为鲁迅先生生前在虹口公园附近的两个地方住过,一个是他去世时的地方,一个是在四川北路的一个公寓,他经常到虹口公园去,在那个亭子上看书什么的,所以最后就选定那里。
 
您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作品吗?
1959年国庆十周年,为《好啊,外滩》播音,这个报道主要是蒋孙万采写的,后来被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教学选用。这个报道即使现在听听也还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1963年参加“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活动的采访报道,以及命名大会的现场转播。那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参加南京路开通无轨电车的录音报道。原来南京路还没这么宽,也不那么直,马路下面是木头。当时为了报道这件事,我们坐了最后一班从外滩开出的有轨电车到静安寺终点站,接下来就和工人们一起参加劳动,铺设钢轨。第二天清早,再坐着第一班无轨电车回到北京路外滩来搞报道,这个印象比较深的。
 
直播长篇小说会不会担心吃螺丝?
那时的长篇小说是两个人播,中午是你播,晚上是我播。当时的要求是,虽然是在念书本,但是给人的感觉不能是仅仅在念文字。我觉得最难的就是设置悬念。战争小说好办,“啪”一枪打了,请听第二篇。但有些小说情节是很平实的,怎样找一个悬念,就需要靠自己动脑筋了。还有一个最难的是声音的塑造,一个人播长篇小说不是个人广播剧,不可能扮那么多角色,只能是怎么样神似,怎么样掌握人物的情节很重要。我印象当中最深的是播《难忘的战斗》(1975年)。冲锋号响了,冲锋号怎么吹,我就找门口值勤的战士,他们会拿了谱教我。又比如播《红岩》(1978年),吹号上课,起床号、上课号怎么吹,我都去问解放军。
 
在“文革”期间,您的遭遇如何?
1969年我被下放到吉林省四平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3我很有幸重新又回到了上海电台的播音组。当时的电台还是军代表在领导,所以我工作并没有完全恢复。我印象中,刚开始我是播少儿节目,一直到“文革”结束。
 
听说您在播报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讣告时,反复了几次是怎么回事?
1976年是比较特殊的,当时中国的三位主要领导人都在这一年去世,第一位去世的就是周恩来总理。那天半夜里大概两三点钟吧,我就被叫醒了,说要我马上到单位里去。我一上车,他们就告诉我周总理去世了,我一听,眼泪马上就下来了。我跟总理有过几次近距离的接触。虽然他肯定不知道我,但他都是主动跟周围的人们打招呼。他对播音工作也是非常关心的,甚至会具体指导我们播音员的工作。我们对总理有些特殊的感情,那时候就知道总理太辛苦了,为国家操尽了心,所以不由自主就很伤心。虽然播的那个讣告很短,但是我真是边流着眼泪边播的。播了以后,领导不满意,为什么呢?因为根据要求,要化悲痛为力量,只悲痛不行,你没有给人们一种力量,必须重录。于是我又重录,但是怎么也录不出那种感觉,我没办法,又反复播了几次。
 
粉碎四人帮后,您放弃了北京广播学院留校的机会?
1977年,我被借调到北京广播学院,教授“语音技巧课”和“文艺播音课”。1978年的暑假,上海电台通知我赶快回来,而北京广播学院也在问我要不要考虑继续留校。我说我要回上海。为什么回来呢?因为工宣队都撤走了,虽然当时“文革”遗留下很多问题,但是业务上已经开始慢慢恢复,老班子成员都恢复工作了,我也应该恢复工作,广播事业又要逐渐发展了,我心里很激动。
 
您参与出版过上海语文课本的朗读唱片?
其实我在上世纪50年代就出过唱片。1980年代的上海语文课本,我朗读了好多鲁迅先生的文章,比如《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
 
您曾经为很多的名人传记播音,能谈谈您和巴金先生之间的渊源吗?
“文革”前,我虽然和巴老接触过多次,比如鲁迅先生迁葬,但也不算很熟悉。“文革”中,巴老被批斗,我们很担心,天天为他揪心。后来我跟他弟弟一起下乡,回来以后,接触就多了。
由于和巴老有这么一点特殊关系,他就让我给他录点他自己写的东西,比如《怀念从文》、《怀念萧珊》、《再忆萧珊》等等。曾经有一篇文章写《为巴老制作随身听的人》就是写我的。这个不是为了广播用,就是为了录给他本人听的。对我来讲,一个语言艺术工作者所朗诵的作品能得到原作者的肯定,这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陈醇1997年看望巴金.jpg
 看望巴金(摄于1988年)
 
 
您还记得自己在上海电台最后参与播音的节目吗?
我最后做的广播节目就是《老年广场》。从1998年的夏天起,我不再做常规的节目了。但是还做点特别的节目,做跟广播有关的事,一直到现在。
 
您觉得自己最适合什么类型的广播节目?
这个我没想过,因为任务交给你就要去做的,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觉得最难的还是播新闻,相比文学类的节目,新闻类的更难一点,因为对于情感方面的把握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它不是个人的情感。我经常看外交部发言人,谈论严肃的事情,脸还得微笑着,但播音的时候不能这样,所以得学它内在的东西,那种真诚而又不失风度的气质。
 
您怎么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定要靠积累,不积累不行的。我们不应该把播音当做青春职业,应该拿它当做终身的事业。我总结了四条。第一条,爱岗敬业,这个岗是什么岗,这个业是什么业,是事业,还是职业,你明确不明确?第二条,就是勤学苦练,不学、不练习怎么行。我们年轻的时候,从练呼吸开始,吸三秒,吐三秒,快吸慢吐,慢吸快吐,连续播几个钟头没问题的。第三条,遵规守矩。你要上岗,知识储备要过关,普通话要测试,这都是规矩呀。第四条,审严求高,就是指高标准、严要求。作品不但要经得起外行的吹捧,更要经得起内行的推敲,不但今天看着不错,过若干年以后拿出来还能站得住。
 
您对后辈有什么经验传授和寄语吗?
一个人如果能在某个专业上有发展,主要是三条:第一是天赋,本身声音不行,或咬字不清楚,是不适合做播音的;第二是勤奋,一定要勤学苦练;第三是机遇,有了天赋,有了勤奋,没有机遇也不行,有了机遇,你就能表现出挑了。
现在的播音员比我们那个时候有很多有利的条件,文化水平都很高,几乎都是大学生,有的还是研究生,知识水平都明显提高了。社会改革开放了,人们接触的事情也多了,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应该比我们那时候更丰富,更强大。同时,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我相信现在的节目应该办得比我们那时候更丰富,现在的播音员应该比我们播得更好,我们的广播电视事业也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