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到21世纪回头看也不落后

蒋泽汉--简介照片.jpg

您是什么时候到上海来的?
我1962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工程系通信与广播专业,同年被分配到第四机械工业部第七六一厂设计科工作,任技术员。1966年到陕西第七六二厂设计所工作,长期从事大功率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设计、研制和新产品开发工作。因为老家在上海,父母年迈,我弟弟在部队服役,双亲无人照料,当然很想回到上海。我多次跟厂里提出回上海工作,厂里勉强同意可以帮我联系。幸运的是当时正好有一个机会,上海市广播电视局需要技术方面的人才,所以我和爱人吕丽同志通过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人才引进项目,经市人事局批准调到上海工作了。就这样,我们于1985年6月底从陕西回到了上海。
 
您调到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具体做什么工作呢?
从陕西调回上海以后,一开始半年多的时间我在基层工作。1986年,我被调到北京东路2号电台总师室,担任副总工程师的职务。当时,上海市政府要建设虹桥开发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虹桥路有一个发射台,这个发射台正好是在虹桥开发区的南面,发射台除了机房以外,周边天线林立。按照发射台的要求,以天线为中心的一定范围以内是不能有高层建筑物的,为防止电波辐射受到阻挡影响收听,这就约束了虹桥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市政府要求发射台搬迁。我调来时正值发射台筹备搬迁,局领导就安排我负责虹桥中波发射台的搬迁和新建题桥中波发射台的筹建工作。
 
您能讲讲题桥发射台的筹建过程吗?
1986年年初开始,上海市广播电视局调集了电台总师室和基建科的一些同志成立筹备组,作为虹桥路发射台拆迁和新发射台的建设班底。1986年,我们在浦东陈行乡题桥镇,按市规划局批下来的任务书选定了一个中心场地和其他六个天线场地。当时共有五个频率要搬到题桥发射台。题桥发射台这个场地到底有多大呢?每个天线场地要有一座发射塔,在塔底的一定区域内还要敷设地网,此外还要有一个中心场地建造发射机机房和办公及生活用房。此外,电台是国家的重要部门,需要保卫,要有部队的营房和食堂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所以题桥发射台场地很大,总共有191.45亩。
我们首先要落实征地问题,解决征地以后一百多位农民工的安置问题。这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政策性强不能有半点差错。到了1987年,实质性的工作启动,发射台的建设拉开序幕。首先要选定建筑单位,还要对天线场地做进一步的安排。为了使题桥发射台的设备更加先进、稳定可靠,能够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我们从加拿大引进了全固态脉宽调制的中波发射机。这种机器不但体积小,而且省电、可靠性高。原来发射台用的是电子管发射机,这种机器电压高,能耗大,可靠性差,声音指标也远不如全固态发射机。此外,还使用了美国的一台10千瓦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
1988年开始,上海第七建筑工程公司进场施工。一直到1990年9月15日,题桥发射台正式竣工投产。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不像现在这么雄厚,广播系统能够有机会建造这么一个全新概念的发射台是十分难得的。时任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局长龚学平同志要求我们这个工程无论从设备、建筑风格和质量上,以及环境绿化等方面都要做到最好,到21世纪回头看也不落后。当时我们都是围绕着这个原则一丝不苟地做好每项工作。
 题桥发射台.jpg
题桥广播发射台
 
 
筹建题桥发射台,有没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80年代初,上海流传了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题桥发射台到市区北京东路2号直线距离17公里,行车距离约23公里。那时候交通不方便,南浦、杨浦大桥还没有造,从浦西到浦东需要摆渡,碰到刮风下雨还要停航。所以要在浦东建造发射台,职工从心里来说,谁也不愿意到那个地方去。我当时是题桥发射台的第一任台长,我们领导班子怎么办呢?除了有局里的补贴,还必须为职工多考虑一些实际问题和福利问题,稳定队伍。
当时,题桥发射台有个特点就是地方大啊,除了我们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外,还有一些淳朴的征地工也到我们电台,从事绿化、食堂、卫生等后勤工作。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去搞一些生产来改善职工生活,增强凝聚力。我们利用了一个备份的天线场地,大概有五到七亩土地,种稻子。另外还有一个备份场地,在不影响正常播出的前提下,种果树、盖养猪棚和鸡舍。上世纪80年代末,物资不像今天这样丰富,我们一年的大米收成约有万余斤,鸡有几百只,猪有一二十头。这样每年每个职工只需交点成本费就可以分几十斤上等大米。剩下的大米就卖给我们局里的招待所,也可以收入几千块钱,扣除成本,我们把剩下的钱交给职工食堂改善生活。职工反映很好。
建台初期,一些年轻职工的孩子都比较小,有的在幼儿园、托儿所,有的在上小学一、二年级。到了寒暑假家里没有人照顾。怎么办?我们就利用副业生产的收入,在发射台开辟了一两间值班宿舍作为暑托班,请了老师来管理。这样职工就比较安心,工作也不分心。大家觉得在这个集体里,工作和生活还是挺好的。所以尽管说那个地方离市里比较远,条件比较艰苦,来来回回要两三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但是大家还是觉得可以接受,心情也比较好。我记得这个工作大概前后做了三年的时间。
 蒋泽汉出席技术鉴定会.jpg
参加广播调频技术鉴定会
 
 
 
题桥发射台建成后,您就一直在那里工作吗?
题桥发射台建成后,我担任了首任台长,只做了一年多的时间。1991年,由于工作需要,局党委委任我到科研所任所长。到了那里后,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原来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比如1986年,我们从加拿大引进过一台全固态多频率发射机,研究所就以这台机器作为样板,自己研发、制作了一台全固态发射机。这些产品开发出来以后,不但更新了我们上海广播系统发射台的设备,而且节约了大量外汇和资金。苏州人民广播电台得知这一信息后也订购了两台固定频率的中波发射机,为后来开发推广这一新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科研所的发展,我们要搞生产,需要招聘各类人员,所以就成立了公司,这样一来就把科研所搞活了,把原来单纯的科研就转化为科研、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了。几年的时间,科研所的产品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科技产业。我是1996年年底退休的,退休后,我还继续在科研所做了将近十年的顾问。尽管我早已经退休了,回想起原来走过的这些路程,做过的这些工作,觉得很有意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为广播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蒋泽汉在题桥广播发射台连续安全播出1417天仪式上.jpg
 在题桥广播发射台安全播出纪念仪式上
 
 
您觉得长年的技术工作给您带来了什么感受?
我觉得搞技术能带来欢乐。因为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完善。比方说,我一开始做的是电子管发射机,发射功率从一百多千瓦的机器做到两千千瓦的机器;参与建设的发射台从规模比较小到数千千瓦大的电台;发射天线的边宽从半米左右到两米,高度从一百多米到两百多米不等,我真的有一种成就感。自己也随着技术的进步,知识水平和组织能力也在不断地前进和提高,深深地体会到做技术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