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只要是我值班,大家还是挺放心的

 陆玉珍--简介照片.jpg

 

您当时是怎么进入电台工作的?        

我是1959年12月进入广播电台工作的,当时中央台已有调音员。上海台为了让播音员提高业务水平,把他们从调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于是我和其他两个同志就一起进电台,主要是一个操作员的作用,不播音,只是播放各个千赫的节目、报台号、报时。

 

您刚进台时是怎么学习具体操作的?

我们跟播音员一起值班,看他们怎么操作,从中一点点摸索调音操作法。比如说一档节目,我们就从时间和节目名称开始,对节目单、五联单、胶带盒上面的号码及胶带盘芯,再进行操作,报台号及节目名称,结束时放结束语。

每天早班,必须提前10分钟进播音间试音,调试机器运转是否正常,若机器发生故障就及时调换机器。如果是6点开始广播,那么5点55分就放开始曲、一天的节目预告,到6点报时,然后就播放6点档的节目。

那时新闻还是由播音员进外播音间直播的,话筒由调音员控制。1963年成立调音组以后,新闻节目就录音播出。有时碰到重大事件有重要新闻,新闻稿来得比较晚,新闻胶带就不能提前2分钟进播音间。有时30分钟的新闻要分好几卷胶带,我们在播音间就非常着急,一边操作一边向外喊:“快,快!”

 

您当时主要负责哪些节目?

850(千赫),后来改成了790(千赫),基本上是以音乐节目为主,音乐节目的唱片较多;990(千赫)是播气象、新闻,属于政治性很强的频率。早上7点要转播中央台早新闻,晚上20点转播中央台全国新闻联播,不能出差错,一出错影响极大。如果在操作上、节目间停30秒就要作差错处理,要打差错报告;1100(千赫)是属于文艺类的,播评弹、说说唱唱之类的节目;1500(千赫)是戏曲,以越剧、沪剧为主;1300(千赫)是晚上6点开始播,放淮剧、扬剧等各种地方戏曲。但是像这种1500(千赫),很少排我值班,因为它都是长节目,操作少。一般我都在790(千赫)及990(千赫)值班,此类千赫的节目短小、操作复杂,胶带45秒、3分钟、4分钟的都有,常常忙得焦头烂额,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放唱片是很有讲究的,有粗纹、78转密纹唱片,分33转、45转,你千万不能搞错,转速搞错,放出来的音乐节目就会走调。还有33转和45转的唱片一面就有好几个曲子,一般不是从头放到底,而是放其中一曲,你得仔细操作,要做到不掐头去尾。胶带也是一样,有些胶带上有几首曲子的,要你放其中的一首,三型放音机没有快进,就只能用手在机器上迅速快跑,找到需要放的那一首曲子,这个要在几秒钟内完成。

 

这些工作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挺高的,有没有犯过差错?

有过,有一次吓得几天都吃不下饭,心里很难过。那次是在990(千赫)的一档9点到10点的京剧节目里放唱片。一共有三张唱片,一般的唱片,第一张是第一、第二面,第二张是第三、第四面……但它是那种所谓的自动式唱片,第一张唱片是第一面、第四面,第二张是第二面、第五面,第三张是第三面、第六面。我第一张唱片第一面放完后就翻到了第四面,老听众一听错了,及时打电话来,我一看确实放错了,就反思为什么听众听得出错,我却听不出来。主要是对剧情不了解,听不懂京剧。从此我就开始自学,听各种戏曲、各个流派。还听音乐,了解什么是轻音乐,什么是交响乐等等。那个时候,我们都住在电台里,自己有空就到没有广播的千赫里找节目来听,并练习业务,用手跑胶带、倒胶带。

 

那时候电台的条件如何?

在播音组,播音员加上我们三个调音员一共十几个人。那时候的条件不像现在,现在都是电脑控制,那时候我们一个人要管2台三型机、2台唱机、话筒及控制桌上的音量开关。一档节目结束后的空隙时间要放广告,如果时间还多就要放唱片(插播片)。你还要比较放哪张唱片好,而且不能老是放同一张唱片,要换唱片。如果说是一档30分钟的节目,有十几卷胶带,你放好一卷倒带都来不及倒,就要在报节目名称的几秒钟时间内把前一盘胶带拿下来,把下一盘快速装到机器上调好,及时放出,并且要认真核对。这都需要你业务熟练,做到手快、眼快、脚快,因为胶带是要站起来去拿的。

 

增音室和播音室有什么不同?

播音室分一个个千赫间,而增音室是通过中央控制室将节目的声音传送到虹桥路发射台。1964年增、调音组合并,由传音组领导,我一个星期有两天在增音室值班,监听各个千赫,还需与各个机房联系,控制转播节目。比如早上7点要转播中央台早新闻,就得在6点55分与990值班同志打信号,时间一到就及时把开关扳下去。中央台新闻报道完了,也要及时地把它关掉,跳回千赫,放自己的节目,要有连贯性。我还要到机器上抄表,就是检查机器,增音室每半年机器都要进行检修,我要等全天播音结束后开夜工来检查,保证第二天一早能正常工作。

 

机器设备会出问题吗?

那时候的机器很旧,运转也不正常,速度时快时慢。机器走不动了,就要叫录检组来换一台机器。有时候胶带变形了、拉长了,放出来的声音变慢,我们就赶紧调快机器的速度,这样声音出来就会好一些。等胶带拉长的区域过掉后,就要把它再调到正常速度,这些全都是手工操作。

 陆玉珍在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jpg

 

陆玉珍在上海新闻出版系统五七干校

 

 

您后来还干了哪些工作?

我在传音组工作到1976年,因为在传音组是三班倒,小孩没有办法带,需要做常日班。刚好每周广播复刊,需要人手,我就调到了《每周广播节目报》,什么工作都做,学排字、铸字、外出联系等。杨亚平做台领导后,1981年就让我回电台新闻值班室,继续搞技术,传真新华社新闻稿件并兼行政干事。

 

做调音员工作觉得收获大吗?

我实际上在电台工作学了很多东西,对各地戏曲都能听懂,而且耳朵也锻炼出来了。不同人的声音都能分辨,并打得一手好算盘,调音基本功也比较扎实,差错少。处理事情也很恰当,令人比较满意。做了那么长时间,对节目的情况比较清楚,也能很好地把握。只要是我值班,大家对我还是挺放心的。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