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爱广播的N个理由

 郭在精--简介照片.jpg

 

能谈谈您刚进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情况吗?

我最早是在新闻部学习组当编辑,编录毛泽东著作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外,也参与过一些采访报道。我做的第一个报道是《人民警察为人民》。

后来,为了加强对农村的宣传,台领导把我调到了农村组。当时的我对农村不是很了解,组长张献祖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他不但给我出点子,而且还给我改稿。印象中,我曾经到星火农场采访过知青开垦荒田,到金山区张堰镇采访过社办农机厂,到川沙黄楼采访过地下渠道。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文学广播工作的?

粉碎“四人帮”之后,我被调到文艺部当编辑记者。随着思想解放,文学广播也与新闻广播一样,逐渐打破、改变了长期僵化单一的局面。节目丰富了,不再只依靠报纸杂志,有了自己采制和主办的栏目。

我到文学组后,先后做过电影录音剪辑,以及广播剧、诗歌、散文、小说、话剧等文学节目,组织过大型的文艺演出。

我记得我做的第一部电影录音剪辑是《东进序曲》,因为当时没有经验,所以就先听老编辑做的电影录音剪辑,然后再琢磨电影分镜头剧本,模仿着做。另外,我也做过话剧录音剪辑、广播剧和广播小说的编辑与改编工作。我改编过当时比较有影响的《草原上的小路》、《墓场与鲜花》、《底色》、《定能重相见》等。《定能重相见》是我根据《解放军文艺》上的一篇以期待海峡两岸统一为题材的爱情小说改编的,后来局长邹凡扬亲自修改了这篇文稿,还邀请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导演苏秀一起参加改编,请乔榛、丁建华演播,杨竹林创作了主题歌歌词,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沈利群作曲。后来,还请了上海译制厂厂长陈叙一来提意见。

 

您有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节目?

80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当时我编辑得比较多的是诗歌节目,印象深刻的是在1985年,我们与中央台、浙江台、福建台、广东台、华夏诗报联合举办了《海洋诗会》,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邀请了公刘、韩笑、柯岩、柯原、岑桑等诗人,从杭州集合,将近一个月时间,先后走访了宁波北仑港、上海、福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地,创作新作,制作了《海洋诗会》专题节目。当时柯岩创作的《又见蔗林,又见蔗林》被《人民文学》作为头条刊发,纪宇的《大海评论》被《文汇报》刊登在显著的版面,后来诗作还汇编成书。《海洋诗会》的成功与当时电台领导的支持有极大关系,我们电台出了两千元钱,当时是一笔不少的钱。同时也离不开文化界名人的支持,比如说韩笑,他曾是广州军区的文化部部长,跟我们一起从上海坐船到福州,他不住单间,跟我们一起住统间。还有柯岩,她写好了《又见蔗林,又见蔗林》,就到我们寝室朗诵给我们听,征求我们的意见。她自己朗诵的时候,两次哽咽流泪,在场的编辑说:“你这首诗写得太感人了。”

 

当时还主办过什么重大的活动?

1986年10月是鲁迅逝世五十周年的日子,我觉得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很有必要举行一次诗歌朗诵会。整个朗诵会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鲁迅的作品以及同时代作家的纪念诗文;二是鲁迅大力推荐过的中外诗人的作品;三是上海诗人新创作的作品。

经过了紧张的筹划和落实后,10月12日,《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诗歌演唱会》就在兰心剧院隆重举行了。这是新时期以来上海纪念鲁迅先生最盛大的一次诗歌朗诵会,也是上海诗人参与创作鲁迅题材作品人数最多的一次诗歌朗诵会。除了台领导参加以外,诗人辛笛和夫人徐文绮,罗洛和夫人杨友梅,还有白桦和夫人王蓓也都一起来参加这个纪念活动。当时舞台是用蓝黑丝绒作衬底,上方的横幅上写着“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诗歌朗诵演唱会”的字样,正中央悬挂着鲁迅的侧面素描头像,头像左右用金色的阿拉伯字写着“1936”和“1986”,鲁迅像和金字下面写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整个剧场充满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朗诵会上,诗人白桦从台下走上舞台,朗诵了他的新作《鲁迅逝世五十周年祭》,掀起了诗会的高潮。会后,《解放日报》、《文汇报》发了消息,鲁迅纪念馆还来索要录音。

 郭在精采访梁凤仪 副本.jpg

采访作家梁凤仪

郭在精采访作家何为 副本.jpg

采访作家何为

 

钢铁战士刘琦的自传体小说《去意徊徨》影响很大,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我在主管文学广播时,影响最大的就是《去意徊徨》的宣传。这个事情是很偶然的。刘琦原来是兰州军区的军人,发生火灾时,为了抢救部队家属的小孩,自己被烧伤,失去双手,双目基本失去视力,一条腿无法行走了。这样一个人,往我们的一个文学栏目投稿,但这个栏目当时没有了,所以我觉得应该亲自登门去跟他讲清这个缘由。事前,他写信来,说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我说我不怕。但是我第一次去,我真的心里有点震颤,他脸上被烧伤得一塌糊涂。我看到他写作用的皮手套,他手臂上戴着皮手套,当中放一支笔,两个皮手套夹着,用嘴巴咬着写,就这样写了几百万字。当时他正好写了一部小说,《昆仑》杂志要登。《昆仑》登了以后,我马上拿来看,的确写得不错。当时就拿给编辑刘香兰,很快选用了。

这部小说一送审,当时的副台长李德铭、包括局长龚学平都拍板,认为要好好宣传,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组织部长赵启正激动地说:“刘琦是中国当代的保尔。”新闻发布会是在当时七重天的九楼开的,赵启正、丁锡满(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钱关林(民政局的领导)都来了,会后市委组织部发文,要求全市党员收听这部长篇小说。很多报纸都写消息、写专访,各个区各个单位都要刘琦去作报告。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没有双手能写几百万字,就凭这一点,值得向他学习。中国作协吸收他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出版了《去意徊徨》长篇小说的盒带,刘琦说:这是他破天荒的两个“第一”!

 

90年代以后,您主要负责什么工作?

1993年到2003年的这十年,我认为是我自己最可怀念的十年。这十年内,我有计划地、系统地介绍了上海作家和翻译家的创作,先后采录了上海100多位在世的作家、翻译家,请他们谈创作和人生经验,积累了大量作家、翻译家的讲话录音。

1995年,我将三年来采写的48位作家、翻译家的稿件汇编成《秋水与火焰》一书出版,请著名诗人罗洛作了序。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唐金海对我的文学节目概括为八个字,“雅俗共赏,自成一格”,罗洛说“这是介绍上海作家群浩瀚工程的开始”。

2005年,我选取了我采编的57位作家、翻译家的文章汇编成《青山对绝响》一书,后来还汇编了第三本集子《闪光的榴花》,算是前两本集子的补充。这些作家、翻译家的创作多多少少反映了上海作家、翻译家的创作成绩,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奔腾形势,也为新时期以来上海广播留下了可贵的资料。随着柯灵、陈伯吹、罗洛、蒋孔阳、王西彦等著名作家、翻译家的先后去世,他们谈创作谈人生的讲话录音,成了真正的绝响。

郭在精采访作家梅志 副本.jpg 

作家梅志接受采访

 

回首您的四十年广播之路,有何感想?

我是完全凭着对文学的一份热爱,从事文学广播工作一直到2003年退休。在退休之时,应《中国文艺广播月报》专栏之约,我写了“爱广播的N个理由”。当时我写下这么几句话,可以代表我从事文学广播的感想,这些想法到现在也没过时——

从事广播,年近四十,爱若薪火,视如生命,可以说者三:第一,传播快捷、无远弗届、山高水长、犹聆乡音。第二,它语言优美、犹入至境、别开生面、净化心灵。第三,讲究意境、别有奇勋、无限想象、无尽余韵。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