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只把眼光放在一个频道就太小了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在我们原有的概念里,纪实频道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频道,纪录片也是一个比较边缘化的片种,但是最近纪录片好像越来越有站上“C位”的趋势。频道越来越热,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与台集团的全力支持分不开,而我们也很好奇,作为SMG纪录片中心主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总监、真实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您和您的团队做了些什么,促成了这些改变?

 

李逸:纪录片中心最近确实受到了很多领导的关注和表扬,收视率也让人十分振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显示:6月份上海纪实频道包揽全国3家纪实频道66部纪录片收视前39名,7月份全国3家纪实频道纪录片收视前69位中有65部来自上海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播出纪录片总量、收视表现等都极为亮眼,这个成绩是我们近期改版的成果之一。

6月16日,纪实频道推出了全新的版面。改版动作很简单,但变化很大。首当其冲的就是暂停所有的广告,营造健康的生态系统:之前的频道软广充斥、价格低廉、品相很差,借助此次改版的时机,下定决心对频道的广告环境进行彻底改造。为保障高品相的纪实版面,中心对频道之前播出的所有经营性栏目及二类广告暂停播出,进行内容及制作等方面的系统整改;其次更新频道视觉包装:全新的视觉包装体系设计,采用了黑与白、灰与金的高影调,以简约、大气的几何时尚风格,更加贴近网生代观众的收视审美。

当然这两步都是形式,最重要的还是内容上的改变。去栏目化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尝试。以前的纪实频道竟然还有日播的纪录片栏目,这个对于纪录片这种慢热的片种来说,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国际上,无论是探索频道还是国家地理,都是纪录片连播,所以砍掉栏目势在必行。此外,中心总编室先梳理出以往播出的纪录片,内部盘点了一下手头上有的片子,通过内部大数据,明确了哪些类型、题材的片子观众喜欢,是要鼓励未来工作室去做的,这样改革就有方向、有章法了。在纪实频道过往排播经验和大数据信息的基础上,结合CTR提供的关于中国纪录片行业相关数据,最终确定了改版方案:借鉴国际同类电视频道的编排理念,在时段内容的安排上有重大突破,改变了以栏目结构版面的传统思维,创新黄金时间内容排播,周一到周六共划出六大板块,周日播出纪录片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大量购买外来纪录片。以前从来没有买过网生纪录片,毕竟网络纪录片可能存在立意方面不够好或者审查角度不好把握的问题,我们认为先买来,让在网络上口碑相传的好片子也能在电视上播,争取这部分流失的观众,尝试调整他们的收看习惯,也许他们以后也会看看电视。

纪录片中心成立之初,高韵斐台长就提出要“建设与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地位相匹配的纪录片频道”这一要求,那就不能只拘泥于国内本土纪录片,国外的好片子也要适当选择。上海本身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观众对国际上有品位的纪录片接受程度很高,以前的ICS(外语频道)也有纪录片时段,观众基础良好。纪实频道在国家地理、探索频道两大合作片源的基础上,加上BBC、NHK的好节目,再去购买国内纪录片制作公司的一些好内容,短时间里,内容存储量马上就充足了。

纪录片中心在排版和内容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品质提升,适应观众的收看习惯,收视率和关注度自然也就上去了。

 

版面和内容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收视取得这么大的突破,频道员工的工作状态是不是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除在台集团内部寻找项目外,还要向外部市场主动出击”,这是台集团领导2月19日在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会议上对纪录片中心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开始就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纪录片频道改版很大的一个意义在于,通过改版释放了大量的制作力量,这给后面工作室制度带来了很大动力。长期以来,纪实频道存在经费紧张、制作力量不足、版面大量重播等问题。纪实频道原有一百多号人,但制作人员都困在栏目中。虽然栏目有经费,但大量都在重播,而经费还要照拨。以前员工习惯等频道分配项目,现在栏目没有了,经费没有了,大家被逼到“赤膊上阵”,就会主动到外面去找项目、找资源。中心层面从外面拿来的项目,要在内部13个工作室中竞标,每个工作室交方案、交预算,通过内部的评标委员会打分决定花落谁家;工作室自己拉来的项目,在给中心缴纳一定管理费用后,可以由工作室全权去做。现阶段为了鼓励工作室,中心只收取最低额度的管理费,让工作室更有动力和冲劲。

台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工作小组会议明确,纪录片中心的体制为事业部性质,采取财务直管的模式,同时保留公司,便于人员挂靠、项目经营等。中心按制播分离机制划分工作室、制作部的人力成本:工作室的人力成本按自负盈亏原则计入工作室自己的全成本核算;办公室、总编室、运营部等职能部门人力成本由频道平台的运营收益,以及工作室缴纳的相关管理、服务费用等合并予以支出。比如这次有人质疑工资少了,我让她先去找工作室负责人。原来的员工基本绩效打分体系并不能真实体现人的市场价值,现在盘子交给了工作室负责人:竞标得到的项目,具体列出来预算含人力成本多少、制作成本多少、制作周期多长,这样每笔账就很清楚了。这个月项目多,发得多,收成好。这个月运气不好,拿得少就要自己扛下来。纪录片中心早在工作室成立之初的内部会上就强调,申请做工作室负责人的同事要想清楚,不是说以前是制片人现在就还得是,现在的工作室负责人管的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要承担责任,要让手下员工能养家糊口。

纪录片中心转变的根本是要让13个工作室动起来,不仅要把中心的项目做好,节省成本、节省资源;而且还要有动力去争取市场的资源,打破背向市场、面向创作者自身的个人纪录片创作掣肘,与市场需求充分接轨,根据受众所在的不同类型舆论场,制作生产符合不同平台特性的优质原创纪录片产品。当项目预算有盈余时,中心也会考虑向集团申请,将结余的部分拿出一定比例来给团队作为奖励。有奖有罚,大家就活起来了。

 

目前纪录片中心在制作的节目是频道给的还是自己找来的?考虑到经费因素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70年”重大主题宣传之后,还会再推出鸿篇巨制吗?

鸿篇巨制肯定会有,这是纪录片中心最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作室生产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还有一系列重大题材纪录片正在孕育中。纪录片中心紧扣时代的主题主线,做好未来重大时间节点的选题储备规划,还将有不少重大纪录片陆续与观众见面,比方说明年就是浦东开放30周年,我们会有一系列的纪录片问世。工作室机制启动后,目前已有十几个项目通过内部竞标,落实到了每个小组。2020年推出《流动的中国》、《浦东开发:30年30个瞬间》、《人间世》大电影、《人间世之体育》、《人间世之教育》、《火线救援》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档口,为奋斗的国人画像。2021年推出《初心之地》,讲述不同时代的共产党人如何用初心诠释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要说明的是,中心现在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市场化,不是只为了迎合市场而做。我反复强调,我们做的片子社会意义要大于经济意义,这是前提,但没有一点经济头脑也是不行的,两者不能偏废。纪实频道、纪录片中心不能只盯着市场上的钱,但市场意识是很重要的。今年的《长江之恋》给我们的启发很大,我们计划明年做一个《寻味长江》,这也是符合“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做的民生切口的宣传尝试,美食类的主题收视率都很不错,找冠名赞助也相对比较容易。

 

能否介绍一下现有的13个工作室的构成情况,比如年龄梯次、主攻方向、手头项目?

年龄覆盖的梯次还是比较全面的,60、70、80后都有。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工作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台集团领导要求纪录片中心要重点关注不同团队间的业务特长。我们充分了解各个工作室负责人的特长,在项目竞标和安排时,重点考虑他们各自的优势以及与项目特点的关联性。60后的柳遐是一个勤奋高产、经验丰富的纪录片人,目前有各种项目正在着手制作,他们小组还打算拍摄红色题材的片子,比如上海第一个红色电台。徐冠群擅长做恢弘巨制,参与过《大上海》、《理想照耀中国》、《大师》的拍摄制作,接下来《理想照耀中国》也要抓紧修改,争取早日上线播出。原朱宏团队的冯迪韡、谢申照搭档成立了工作室,代表作有《档案》、《上海解放一年间》、《彩色新中国》等。刘丽婷团队最近完成了《长江之恋》,她拍摄过《喀什四章》、《遵义行》等,他们组跟政府打交道能力强,野战能力也很强。原《72小时》团队负责人郭静,善于刻画人物细节,关注平凡人的故事,他们小组关于消防救援的片子已经开拍了,例如他们在跟拍全亚洲最忙的消防队——原闸北消防队,最忙的时候消防队员平均一天只睡4个多小时,不只是救火,夏天还要忙着处理马蜂窝等。恰逢消防今年改制,角度很好,需要抓紧制作。原有的《人间世》团队裂变成好几个团队,秦博、范世广依然会继续联手做《人间世第三季》。此外,秦博与央视网合作《人生第一次》,计划拍摄十二集,切入点是在记录人生重要时刻的第一次。范世广在做《流动的中国》,已经立项并在总局拿到了扶持资金,还会去市场招商。潘德祥在做《人间世》的体育版,体育局出资跟拍上海的运动员,预计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前播放。接下来《人间世》教育版也会投入制作。原东方卫视中心的胡茜团队对传统文化很有研究,所以一些文化类的纪录片就交给这个组了。ICS的陈蕾有国际化品牌合作经验,跟政府有良好的关系,正在制作的片子有徐汇的小红楼,还有为舟山市政府定制的纪录片等。舟山市委宣传部非常认可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能力,未来这种模式可以复制到全国各地。原版权资产中心的李霞手里有一支很年轻,也很拼的80后团队,擅长从老资料中寻找故事,他们打算从版权资料方面继续开发纪录片,这也是观众爱看的题材。原ICS的陈亦楠和王硕,她们的代表作是《中国面临的挑战——走向2050》、《东京审判》等,国际合作经验丰富,我们还在跟BBC的女主持人谈合作,从女性角度来讲述中国,关注教育、环保等女性话题,会使我们的国际传播题材内容更软化,受众群体也更丰富。

工作室运作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豁然开朗、天地渐宽。纪实频道是一个综合纪录片频道,纪录片里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在国际上是观众需要看什么,就去做这个类别的东西,做深做精,自然有人愿意看。在工作室团队里,有人喜欢拍动物,有人喜欢拍自然风光,我们提倡做多面手,也鼓励大家各擅其长。广电总局让上海、北京、湖南三家电视台做纪录片,也是希望有差异化的定位。

 

如何评价最近已经播出和将要播出的重大题材纪录片?

可以自豪地说,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比如《代号221》,于今年4月份开拍,过程艰辛,因为青海天气寒冷,拍摄对象又是一群70-80岁的老人,需要特别保障,以确保好的故事不要变成事故。片子已经在东方卫视三集联播,收视率是同时段专题类节目第一名,现在片子放完后我们得到的反馈是很多人看了很感动,以情动人,达到了目的。《代号221》这部片子给工作室团队打开了一个窗口,类似这种不为人知的揭秘题材的纪录片,关注度很高,以后工作室可以再投入力气去拍这类题材。献礼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也是一举拿下全国卫视收视排名专题类节目第一名,它重点关注上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提醒我们,以我们掌握的来自苏联的建国初期彩色影像资料,还可以做个涵盖整个中国的纪录片,并为它取名《彩色新中国》。这个片子10月1日在东方卫视、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反响非常好。最受瞩目的《长江之恋》从4月份启动,中心将纪实频道原有的精兵强将抽调出来,分了8个摄制组到全国12个省市去拍,非常辛苦但很值得。为了保证内容扎实,从原定的12集减到6集,片子拍摄保留了大量的4K高清素材,很多是航拍第一手资料。《北上——宋庆龄1949》是宋庆龄研究会赞助的项目,把宋庆龄档案资料挖掘出来重新整理,有历史厚重感。

纪录片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传播者,这恰好是纪录片中心很有优势的地方。很多单位和机构也都希望能有专业团队为他们做记录和留存,比如复旦和同济的校庆。另外中心也要求工作室去做新媒体需要的短片。比如今年上海市委宣传部要在上海拍摄100个老建筑,目前已经拍了80个,通过拍短视频也能锻炼现在的团队。浦东开发三十周年,央视做了《而立浦东》,我们打算错位竞争,做三十条短视频凝聚浦东高光时刻。《美国工厂》火了,我们可以拍《中国工厂》,在临港我们打算拍特斯拉,这个项目正在和第一财经沟通。这些都很有意思。

 

当下进入了5G时代,很多人习惯从移动端收看视频,能想什么办法让大家重回大屏?是否有和短视频平台的合作?

台领导在成立纪录片中心之初就提出,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做一个频道上,我们要做的是纪录片中心。只把眼光放在一个频道太小了,从纪实频道到纪录片中心,就是不要只局限在电视机频道上。在我们计划中,电视机只能算中屏,真正的大屏是电影院。前两年影院播的《二十二》、《我们诞生在中国》、《生活万岁》都是很火的纪录片。电影院线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由于政策上不可控,大成本、大投入风险越来越大,而纪录片投资成本可控,可能是会给投资方回报率异常惊喜的项目,所以这几年纪录片一下子火了。前段时间上海两节海外纪录片单元一票难求,说明上海有这样良好的观众基础。所以,纪录片电影是我们一个发展方向,在纪实频道上开纪录电影板块也是为了试水电影院线。

纪录片中心还想跳出电视屏幕的限制,做一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线下院线的播出平台,这些城市有观看纪录片电影的市场,观众消费能力很高。我们正在找三到四家上海电影院,开辟专门的厅只放纪录片,由纪录片中心提供片源,和影院收益分成,形成纪录片爱好者的朝圣地。对影院来说,播放纪录片既有品位又能赚钱,就会更愿意放了。今年中心和《尺八》、《生活万岁》、《刺杀宋子文》的合作,让我们认识到国内纪录片电影市场要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平台、需要外部力量来支撑,这其中有大量的商业空间可以运作。

纪录片中心现在也非常重视小屏,重视短视频。在当前媒体环境下,做纪录片的人要认识到传媒的真实现状,不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前做纪录片,总是习惯在要播出的时候才开始宣传,但其实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些好东西要提早做成短片的形式,一点一点放出来提醒观众,因为现在的观众收看习惯不一样了,需要在播出前做大量宣传推广,反复露脸。比如我们和二更视频的合作就是互利互补的。二更尽管在全国有很多分支,雇佣很多团队,短视频很多,但缺少长视频的制作力量和经验,而我们长视频很多,短视频缺乏。双方合作就是长短互补,他们补充我们资金,我们可以选择他们一些正能量、高质量的短视频播放,在合作中互相学习。现在中心也要求团队开抖音号、快手号,很多内容比如《长江之恋》有海量素材,都可以剪辑成短视频去“吸粉”。与《今日头条》合作是它给我们分流量,我们宣传自己的节目。

观众被新媒体带走已经不可逆,所以电视媒体要主动融合新媒体,争取这部分观众。现在大部分媒体APP都是综合体,比如芒果APP偏娱乐,PPTV买体育版权,还没有专门做纪录片的APP,中心正在和一家公司洽谈,看能否推一个专做纪录片的新媒体APP。

纪录片中心有了影院资源和纪录片APP平台在手,前景就宽了。中心建立工作室制度,是希望全国有更多好的工作室能够加入进来,吸收更多的纪录片人才。好的题材再有好的团队不断孵化,市场就打开了,很多事情就有发挥的空间了。

 

纪录片中心会衍生和开发一些经典的IP吗?

海派纪录片有个特点是以平等视角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很有市场价值。在市场上找到对应价值的IP品牌,这是纪录片中心努力的方向。《人间世》现在是一个很好的IP。第一季融媒体中心并没有赚到钱,但有了好口碑,到了第二季,腾讯、爱奇艺就主动各出500万。《人间世》现在成了爆款,它可以拓展的领域很多,各行各业都有人间世,人间百态都是人间世,比如医疗、教育、体育等等都是人间的关切。

《长江之恋》之后,长江也是我们的IP,如果《寻味长江》做好了,中心还会在旅游、美食、餐饮、文化衍生品上发力,开发各种相关的商业价值,比方说广告、版权等,未来还可以开发《寻味长江》的旅游线路。现在网红纪录片《人生一串》,已经在上海五角场开了线下旗舰体验店,据说生意也很火爆。

 

纪录片是很国际化的片种,台里纪录片经常去国际上参加大赛获得奖项,今后有没有打算参加影展,把自制版权卖给国外电视台和视频机构?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前身是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电视节上交换展映各国的优秀节目,纪录片是其中的重要板块。纪录片参与海外评奖是我们的一个传统。很多获奖纪录片讲述平凡人的故事,而平凡人的故事也非常适合国际传播的语态。纪录片中心保留了“真实中国•导演计划”(MIDA)这个传统,这是在应启明担任频道总监的时候开始的,面向全社会征集好点子、好作品,充实我们的荧屏,“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培养出了一批有名的导演和作品,拿了很多奖项。最近,中心投了一部纪录片《拉一碗面》,讲一个学拉面的小孩,学成后怎么去寻找妈妈的故事,这种由当地纪录片爱好者发现的素材是我们的编导不可能找到的故事,通过MIDA做成了片子。发稿前传来捷报,该片喜获第24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广角镜单元纪录片竞赛最佳纪录片奖,也是本届釜山国际电影节中国唯一获奖作品。此外,《拉一碗面》目前还入围第62届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动画片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有望再创佳绩。还有讲述三峡移民、一个跟踪了18年的故事,这些好片子都有斩获国际大奖的能力和品相。

以前纪实频道做好纪录片送到国外评奖就是做翻译,但其实纪录片作品参与国外评奖并不是简单上个英文字幕、日语字幕就可以,对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背景、片子结构、节奏感都要调整,有时文本甚至要重写。陈奕楠、王硕、陈蕾等外宣团队的加入让我们能用更好的方式把好的内容向海外输送,这也是海派有别于南派、川派、京派纪录片的地方,未来这一块我们还会有意识地加强。

   以前纪实频道做好纪录片送到国外评奖就是做翻译,但其实纪录片作品参与国外评奖并不是简单上个英文字幕、日语字幕就可以,对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背景、片子结构、节奏感都要调整,有时文本甚至要重写。陈奕楠、王硕、陈蕾等外宣团队的加入让我们能用更好的方式把好的内容向海外输送,这也是海派有别于南派、川派、京派纪录片的地方,未来这一块我们还会有意识地加强。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