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工作室框架下的SMG纪录片制播新生态

 

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制作、传播、渠道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最新公布的纪录片专题收视报告显示,纪录片整体收视势头强劲,不少纪录片收视率甚至超过多数晚间黄金时段综艺节目。同样在网络上,近年来也出现了一批高点击量、高关注度、高互动率的自制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也是纪录片重要的播出平台,这些都给传统电视媒体纪录片的制播发行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收视需求日益增高对纪录片提出了质和量的更高要求,带来了更多创作机会,也拓宽了传播范围,提高了与观众互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新媒体纪录片迅速发展,对上海广播电视台来说,以传统纪实频道为播出平台带来的天花板愈发明显,制作经费紧张、创作力量不足、版面大量重播、经营滑坡等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和纪录片制作之间存在的矛盾,上海广播电视台准确判断、大胆破局,在全国率先成立纪录片中心,告别栏目制,推行工作室项目制,优化人员结构,创新黄金时间内容排播,借助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进行了多种跨媒体的尝试。SMG纪实频道由此形成了“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经营管理方式。

频道总监、纪录片中心主任、真实传媒公司总经理李逸提出:“如果能够切实做好从电视小荧屏到电影院大银幕,再到网络平台的整体构建,那么就可以实现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全产业链播出平台的打造。”[1]自今年4月成立以来,新的纪录片中心通过打造三个模式,在纪实影像发展的生产模式、制播方式、渠道分发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也为纪录片频道的转型发展、纪录片的制播营销的方式创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以项目制代替栏目制的新型工作室生产模式

作为中国第一家专业纪录片电视频道,纪实频道拥有历史积淀下来的雄厚实力,而勇于创新,通过内部体制改革,转变生产方式,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则为纪录片创作释放了强大推动力。

汇聚全台纪录片生产力量,打通从制作到营销全流程,确立以工作室项目制代替栏目制的新型纪录片生产模式。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精办频道频率”、“传统电视内容供给侧改革”精神指引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纪录片中心于2019年4月15日揭牌,将原先分布在上海纪实频道、融媒体中心、东方卫视中心、第一财经和版权资产中心的纪录片生产力量汇集起来,形成专业化纪录片“生产中心”,并将此前固化在栏目里的人员生产力、制作资金、创意能量释放出来,充分调动一线纪录片人才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将原SMG纪录片的项目规划,从立项、制作、编播、推广、运营、版权购销等融为一体,引入内部竞争与市场运作,对纪实频道进行符合新媒体时代受众收视习惯和对标国际先进的大规模改版。

6月16日,全新改版的纪实频道正式上线,彻底告别栏目制编排方式,以不同类型、题材的项目支撑黄金档时段。在纪实频道18:00—22:00黄金档时段,形成自然动物、上海文化品牌、现实类纪录片、历史类纪录片、精品纪录片、探索未知、纪录电影7大板块内容递次呈现态势。

作为此轮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的关键和亮点,新成立的SMG纪录片中心启动纪录片工作室制度,在全台层面开展人员双向竞聘,由工作室召集人按照各自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组建个性化团队,用双向选择来提高每个团队的契合度、专业水准和风格特色,目前已完成13个纪录片工作室的组建工作。“深化纪录片制播体制改革、彻底告别栏目制、建立工作室制度”是纪录片中心对于这个新时代命题所做出的答卷。

笔者作为13个工作室的负责人之一,深感纪录片工作室制度能盘活现有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用,有效激发创作团队活力和节目创新能力,并形成内部良性竞争、外部对接市场局面。我们工作室集合了制作和市场的两种人才优势,经过双向选择,工作室五人中年龄梯次合理,三人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百分百对口,副高职称主任编辑两名,人才容蓄位于全工作室前列。

在这样的人力资源优势之下,工作室把自己定位于中心的精良部队,树立精品制作标杆,积极开发高能选题,并勇于为中心承担一些交办的硬核任务。在笔者工作室成立第二个月,就完成了《遇见双城•上海——台北双城论坛十年》形象宣传纪录片。双城论坛十年间,两地在涉及市政、医疗、教育、体育、旅游、文化、科技、环保、交通、青年、基层等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进行合作交流,不仅建立起官方对口的合作交流机制,也为民间拓宽了沟通渠道。该形象宣传片在上海市市长应勇和台北市市长柯文哲一同出席的“2019 双城论坛”主会场播出,收到了良好效果。

新近的大数据报告显示,在北京纪实频道、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3个地方上星纪实频道中,上海纪实频道表现尤为出色,播出纪录片总量、收视表现等都极为亮眼。6月上海纪实频道包揽3家纪实频道66部纪录片收视前39名,7月3家纪实频道纪录片收视前69位中有65部来自上海纪实频道。[2]

 

二、以真实性和高品质为准绳的工作室孵化模式  

在传统的制播观念上,对纪录片的题材选择和制作方式多有局限。纵观三十多年来的中国纪录片历史,上世纪80年代,新兴的纪录片创作诞生在中国传统专题片环境中,习惯于墨守成规地拍摄一味高大上的人物大片、口号式宣传的新闻纪录片,或是广告化的风光片,对纪录片的解读很是单一和局限。到了90年代,纪录片终于认识到自己的独特语言和风格魅力的时候,选题上的不可控和不同导演对选题把握的优劣高下又给作品带来明显差异;进入新世纪,各种纪录片栏目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但往往也容易让一些粗糙的节目流出;进入10年代后,系列纪录片风起云涌,却又难现过去走心的作品,新媒体浪潮下,网络平台开始让自制纪录片走进大众视野,却也难免良莠不齐。新时代讨论纪录片的未来发展,就必须要对作品内容本身进行创新升级。

纪录片题材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和历史事实,叙事方式上讲究客观真实,不能进行随意的改编和包装。[3]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内容升级,真实性绝不能放松。以纪实频道为主体的纪录片中心,既是经营主体也是事业部,在充分保障纪录片创作特质的基础上,坚持用一流的专业团队打造品牌作品,在建立工作室制度后,对纪录片提出了品质更优的高要求,SMG纪录片中心副主任、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副总监、真实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全表示:“以生产精品原创内容获得高质量发展,打造头部内容体现纪录片的内容价值,我们会守住纪录片追求真实的底线,并力争用真实引发思考。”[4]

纪录片不仅是体现一个媒体机构综合实力的表现形态,也需要好的生态环境来滋养。纪录片中心工作室不仅聚合了纪录片人才,让重点选题的孵化和创作有了充分的团队力量保障,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时间保障,确保纪录片人沉下心来、深入思考、深耕内容,让潜在选题得到生长的空间和时间。以笔者的工作室为例,未来一两年内将陆续推出新节目样态的《特色小镇》系列,并为目前进入筹备阶段的上海红色文化选题做好充分孵化准备。工作室将发挥更大创意去创作更多元类型的原创作品,使纪录片频道内容生态更加丰富。

可喜的是,纪录片中心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要对重大项目、一线团队、原创节目制作力量给予倾斜,对带来新收益的团队予以激励,这也为确保宽松环境下的创作提供了可能。同时,纪录片中心也提出,各个内容制作团队之间要建立竞争机制,以确保工作室的活力,工作室要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淘汰机制。这又在另一层面上给大家树立了防范意识和风控机制。

工作室制度契合了纪录片特有的生命周期和长尾效应,营造了良好的创作生态环境。随着立意的不断深入、叙事模式的不断创新、拍摄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多平台壁垒的进一步消融,可以用更小的切口、更细腻的故事讲述呈现着更大的时代、更深的情怀。[5]

 

三、以传播终端为方向的多形态多渠道分发模式

纪录片中心推行的纪录片工作室制度,采取模拟市场化的灵活运作方式,打破背向市场、面向创作者自身的个人纪录片创作掣肘,与市场需求充分接轨,用“入世”的态度创作,同时打造多渠道、多形态的内容整合营销,建立更为全面的“内容矩阵”,根据不同媒体渠道,采用多种形态分发。

电视端口,纪录片中心保留并加强纪实频道重点时段原创内容制作力量,同时出于对年轻化的考量,对纪实频道的版面进行了重大调整。首先对频道的广告环境进行改造,避免软广充斥、品相下降等年轻人排斥的广告现象;其次,内容题材越来越向年轻人的喜好倾斜,探险、自然、体育、文化旅游、教育等,即使是历史题材也要求具有时代感。笔者工作室拟推出的《特色小镇》系列,就将采用体验式手法表现,将KOL引领下的小镇风貌和特色铺展呈现。

频道新版面借鉴国际同类电视频道的编排理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通过短视频、纪录电影、日播、周播、季播等编排组合,顺应融媒体时代观众收视习惯,提升板块开放度和活跃度。同时,在强大的宣推下,6月16日改版首日平均收视增长35%,市场份额增长42%,由于新版面内容更贴近网生代观众的口味,年轻、高学历观众收看递增明显,其中15至34岁年轻观众收视增长71%,高中以上学历收视增长47%。

纪录片中心生产出的内容产品面向的不仅仅有电视端,还有短视频、微视频、视频网站等不同终端平台,中心工作室采用大屏小屏联动方式,根据受众所在的不同类型舆论场,设计不同的产品,以适应不同环境的观赏场景,同时打破电视纪录片单一时代的惯性思维,打通在线、电视、院线、移动端的多元化分发渠道。

本工作室在成立三个月后创作出的《“人民记忆:70年70城”记住上海静安》短视频,在央视网首播,以微观叙事、平民视角的影像呈现方式,采访专家学者、共和国同龄人、社会精英、外资经济代表等典型人物,由点及面,由个体呈现群体,回忆与现实交织,现实与未来相融,反映静安城区的成长与上海发展和国家进步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历程。此条视频成为整个系列央视团队自己制作的两个样片之后被选定的全国70城中播出的第一家,更可喜的是,视频当天登上抖音热点,而且是榜首第一名,显示了正能量的巨大感染力。

用不同平台分发内容,主要是因为纪录片精华的碎片化营销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以SMG的现象级节目《人间世》为例,第一季播出时,团队借助SMG融媒体中心打造的看看新闻这个媒体融合平台,将《人间世》剪辑成400多条短视频分发到各平台,第二季时,团队加大了原创短视频创作,获得了很高的线上关注度和讨论量,微博话题总阅读量接近10亿。纪录片中心要求新成立的各工作室都要具备生产短视频、进行融合传播的能力,甚至鼓励一些工作室专注于短视频内容生产,制作原创短视频和碎片化再剪辑类短视频。做短视频要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群体,打造“纪实+”的短视频精品,主动把优质的内容通过符合现代人观看习惯和现代传播规律的方式触达更多受众。

在发力短视频、抢占手机端小屏幕的同时,纪录片中心积极探索更多的纪实电影的创作和市场化路径,走进院线,登录大银幕。今年5月,由真实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尺八•一声一世》正式上映;刚刚获得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奖的《人间世》也在进行90分钟长纪录片的开发,并希望尝试院线发行的方式。此外,中心还将品牌化与IP化运营作为发展策略之一,着重打造可重复开发、有延展性的品牌IP,工作室还将发挥纪录片人擅长讲故事的优势,与一些品牌进行合作,制作具有故事性且蕴含企业精神的公益广告。

线上线下互通成为上海特色。纪录片中心依托“思南纪实空间”等线下平台,增强观众的互动和黏性,同时积极寻求同社会各领域的合作。通过发起“长三角纪录片联盟”,旨在以上海为生产中心,共同打造具备国际制作水准、能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力的大型纪录片项目,并在纪录片联播、创投、合拍、运营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合作。

纪录片被誉为“国家的相册”,应当与时俱进地记录时代。充分拥抱市场的工作室制度并不意味着“完全市场化”,而是顺应市场的要求,更好地生产制作优质纪录片的必然选择。新的纪录片中心将以工作室制度为框架,通过生产模式、制播方式、渠道分发三管齐下,开创纪录片创作的新篇章,并始终坚持秉持初心,坚持重大政治宣传有站位,坚持记录新时代有担当,旗帜鲜明地将导向放在首位,结合重大时间节点,集中力量打造优质纪录片,在重大主题创作上拿出扛鼎之作,以专业能力肩负历史使命。

 

 

 

参考资料

【1】摘自李逸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上的讲话

【2】摘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节目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2019年9月)

【3】周应军《对当前纪录片内容创新性的探析— 以<航拍中国>为例》,《业者探索》2017年6月

【4】《取消栏目制 成立工作室——上海纪实频道改革背后的思考》,搜狐网,2019/07/02

【5】刘茜 《公众时代的纪录片发展之路探析》,《现代传播》2017年6月

【6】杨静 《浅析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创新》[J]《现代视听》2015(01).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