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小视角和大视野 ——《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抗疫特别节目的几点思考

 

东方卫视《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节目,从2020年2月20日起连续推出三期特别节目《抗疫实录》,广电总局收视数据显示,收视率节节攀升,第三期更创下了0.72的历史新高,在全国卫视的周间节目中高居第一,甚至超越了一些同期的大综艺节目。

《抗疫实录》还完成了一场“破壁传播”的经典战例。从政务号、警务号,到主流媒体、地方自媒体、行业性媒体,甚至娱乐、搞笑短视频等,都成为节目的内容分发者和主动传播者,在领域不同、类型迥异的新媒体公众号之间打破了圈层壁垒。

《抗疫实录》特别节目的现象级表现,对主创团队是巨大的鼓舞,也全方位回应了从策划初期我们就一直思考的问题:小视角如何更好地构建大视野?

 

小视角的节目基因

从《巡逻现场实录2018》到《大城无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我们始终采取小视角的记录方式。“以基层视角,讲真实故事”,小视角是这个节目的底层逻辑,也是我们的基因和“初心”。

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宏大的时代危机中并发挥作用?当医护人员作为“抗疫”主角在前线奋战时,一档以派出所和一线民警为主要拍摄对象的纪实栏目,应该为社会提供怎样的内容?《抗疫实录》特别节目便是我们深思熟虑后给出的答案。

首先是“抗疫”。这是当下中国最受关注的公众话题,也是最需要包括媒体行业在内的社会各行业以专业能力出手襄助的共同挑战,我们也必须有所作为。

其次是“实录”。《抗疫实录》继承了节目原有的调性,用真实的影像呈现真实的故事。同时也继承了小视角的创作态度,从小视角切入大事件,记录一段必将镌刻在人类共同记忆中的历史现场。

我们无法跨越陌生领域,全方位呈现上海如何“抗疫”,但我们可以从一线执法人员这个切口进入一座正在“抗疫”的城市的剖面,在警务纪录片这一层面做到全景式记录。

我们观察和记录了一个个普通派出所、一个个普通民警,在“抗疫”大事件下的日常和情感,并从警察的个体视角出发,勾勒出了上海这样一座特大型城市,在面对大型突发性公共危机时的优异表现。

但这样的创作方式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跟踪拍摄中,我们始终秉承不介入、不预设的原则,因此动辄几十、上百小时的素材,超过1:150的片比。按照节目以往的流程和节奏,通常需要三周左右的创作周期。而此次《抗疫实录》从开拍到播出仅十天,创作团队不仅要面对更长的工作时长、更大的工作量,还要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外出拍摄、直面疫情风险,这是对团队的应急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创作能力,也是对平台整体协调作战能力的一次检验。

我们坚持小视角的创作方法,恰恰造就了大疫情和小视角的反差,将节目的张力紧绷到了极致。戴口罩的民警、特殊景象下的“空城”上海,在影像中也呈现出了一种“熟悉的陌生化”,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抗疫实录》的意义产生了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超越”。它变成了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应对公共危机时具体而微小的当代史片段,变成了一个丰满的时代文本。

 

小视角下的“抗疫”全景

如果说医护人员为我们构筑起了医学意义上的防疫之墙,那么民警们构筑的就是社会意义上的防疫之盾。《抗疫实录》真实展示了疫情之下,民警如何确保我们的城市安全有序,这对于缓解公众因为隔离而滋生蔓延的焦虑情绪大有裨益。

《抗疫实录》用碎片化、散点式的微观叙事,以不同的截面勾勒出了上海整体的“抗疫”图景。在我们的镜头中,时常出现民警、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同框”。这些不同职业、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组成了上海运转有序的“抗疫”网络,体现出一座超大型城市精细的治理水平。某种程度上,节目成了另一个信息发布的渠道,成为官方发布信息的有效补充,极大地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和“抗疫”信心。

具体到节目的场景选择,我们根据公众最关心的问题选取了几个横截面、几片“拼图”。

其一,《抗疫实录》第一期节目就直面返城高峰,我们跟随民警前移到上海门户。机场、高铁、高速路道口这些抗疫防输入的第一战场,解答公众最为担忧的问题——返城高峰会不会变成“病毒输入”高峰?真实记录了基层民警的巡查守护工作,小到一张防疫登记卡的填写、如何扫二维码登记信息,大到民警在出站人流前引导测温、分流、登记、放行、复查,民警工作事无巨细,我们采用的镜头语言也十分耐心、细致。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还结合人物采访、案例展示、动画演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全面地向观众展示入沪必经的关卡,具有相当的时效性、实用性。

我们还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精选到节目内容中,比如2月10日来自湖北的两兄弟自驾来沪在道口接受检查。最终弟弟得以入沪,但需居家隔离。哥哥则不符合入沪条件,只得独自驾车返回。这个案例也成为一份外地入沪的生动教材和政策说明。

其二,我们聚焦特殊时期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尤其对与疫情相关的案件进行重点呈现。疫情之中,依然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他们甚至心存侥幸,认为全社会都疲于应付的疫情为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我们在节目中呈现民警侦破口罩盗窃、制售假冒消毒液等案件,一方面展示了社会安全网络始终缜密,另一方面也是对不法分子的一种震慑、一记警钟。

其三,我们继续跟随民警深入社区,疫情期间一线民警的工作内容实际上是非常庞杂的,他们像是城市治理的一只只触手,捋顺着基层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节目中我们记录了浦东新区新村派出所一个“流调”的案例。跟随我们的镜头,观众清晰地看到民警们如何兵分两路,通过内部系统追踪和四处走访追寻,仅用十一个小时就还原出一张细密的病毒接触流程网。当民警们如释重负“感觉破了一桩大案”时,相信观众也长吁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的疫情防控体系如此高效、严密,我们的城市是安全的。

在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的节目也呈现了一些特别的案例。比如藏身后备箱想要混入上海的荒唐女子、不愿佩戴口罩的火车站滞留乘客、复工首日无法进入办公楼的妇女等等,这些案例看似琐碎、鸡毛蒜皮,但恰是疫情期间十分需要的一次次普法。它们对公众增加对抗疫政策法规的了解、进而增进对民警执勤执法的理解,意义十分重大。

此外,节目也呈现了上海警务工作的很多新亮点,比如警用无人机巡查、警用机器人语音播报等措施被运用到了防疫工作的第一线。这些积极的变化、科技能量的展示,也能进一步增强公众的“抗疫”信心。

 

小视角激发共情能量

作为纪录片节目,真实性是《抗疫实录》的核心。如果说明书式的“抗疫”内容、见微知著的“抗疫”网络的勾勒,是《抗疫实录》节目的“干货”,那么人性、真情则是激发观众共情、共鸣的至关重要的催化剂。

创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记录了民警的工作场景,也记录了他们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正是这些人性的情感表达,激起了观众的极大共鸣。当观众在节目中看到一对双胞胎警察兄弟都在“抗疫”一线,都无法参加外婆的追悼会时,那种切身的心痛必将感同身受;当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腼腆民警表达出“完成后再去跟家人团聚”的愿望时,观众也必定能感受到一个爱家庭、同样被家庭所爱的男人的内心波澜;当元宵节那天60位民警吃到分局送来的汤圆时,观众一定能明白他们隔离在岗、无法和家人共度佳节的牺牲……

镜头记录下的这些温暖瞬间,这些共情和共鸣,不仅有助于观众理解民警工作,转化为“抗疫”正能量,也有助于在未来构建起更有人情味、更互相体谅的警民关系。节目中有市民特意给民警送水果,还有市民把口罩送到了派出所。这些细小的案例说明,经历过“抗疫”的考验后,新的警民关系正呼之欲出。

 

小视角造就平民偶像

和《巡逻现场实录2018》一样,《抗疫实录》也制造了一批“偶像”,和营销时代的流量明星不同,我们节目的“造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并且造就的都是“平民偶像”。

随着节目热播,民警周世奇的形象深入人心,圈粉无数,不仅上了热搜,还拥有了自己的超话。在《抗疫实录》中他所录制的科学防疫小知识视频传播广泛,受到众多好评。而他在出警时所说的“散装英语”,更是成为跨媒体、跨圈层传播的一个“爆款”。无独有偶,节目后期又有一位“愤怒的民警”成功出圈,在审讯口罩诈骗案过程中,他怒斥犯罪嫌疑人“是不是中国人”的视频引爆各大传播平台,获得了大批粉丝的关注。

从创作初期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偶像?偶像的标准是什么?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答案其实显而易见。不论是周世奇还是这位愤怒的民警,他们作为“平民偶像”的走红,其根本逻辑和张文宏医生成为“网红”是一致的。他们身上的正义感、行动力、人性力量,都是社会正能量的一种集中彰显。

然而我们在节目创作过程中也始终在自我警醒,我们必须拿捏分寸,不能迎合媚俗、不能过度消费这些“平民偶像”。毕竟,他们不仅是节目的拍摄对象,更是一个个普通民警。

 

小视角诠注大视野

疫情爆发之初,曾有国外机构预测上海会成为全球最高危的城市,它悲观地估计到2月中旬为止,上海市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极有可能超过八十万。然而上海不仅没有像国外机构预测的那样陷入疫情爆发的困境,而且随着疫情渐散,整个城市正在逐渐恢复往日的活力。

上海的成功秘诀是什么?《抗疫实录》或许提供了一部分答案。

某种意义上,《抗疫实录》也是一份上海“抗疫”说明书:上海是如何严阵以待“防病毒输入”的?上海是如何让民警、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医护人员“三位一体”共同运作,将联防联控延展到所有基层社区的?在全社会通力协作的“抗疫”中,医疗救治、道口查控、社区防控、有序复工是如何“四管齐下”的?

在民警的小视角之下,《抗疫实录》展现了这个城市在这段特殊时期里,全城动员、万众一心的“抗疫”大视野。疫情终将过去,《抗疫实录》为时代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本。“抗疫”让我们更加坚定地意识到,尤其在大型突发公共事件中,我们必须在场,必须作为。

我们也厘清了新媒体时代的一些迷思。在社会舆论场当中,主流媒体依然具有强大的优势——我们愿意投入巨大的成本和精力,去进行原创内容的生产;我们主动融合其他媒体,上下兼容,“破壁”“出圈”;我们更主动进入公共领域,安抚人心、答疑解惑,传播正能量、弘扬价值观。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