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首部全民合拍抗疫纪录片是如何诞生的 ——从《温暖的一餐》看平民题材纪录片的创新

 

作为国内首部全民合拍的抗疫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于2020年3月16日晚登录东方卫视、纪实人文频道以及新浪微博、爱奇艺、bilibili、阿基米德FM等媒体。节目播出后,随即在观众和业界同行中获得较高的口碑。观众纷纷表示“泪目”、“看哭好几次”,黄渤、张钧甯、王迅、曹启泰等知名演员和主持人,孙甘露、陈村等作家,纷纷在网络转发和评论,赞誉该节目的人文情怀。

而一连串亮眼的数据,也足以证明这“一餐饭”的热度:上线五天以来,微博端的视频总点击量在1000万以上,话题热度的阅读量超5000万,讨论3.8万[1];哔哩哔哩网站的视频总点击量接近20万,打分9.9,在该网站纪录片领域观看人气排行榜占到第六位,“武汉加油”、“湖北必胜”等充满力量的观众评论弹幕几乎刷屏了整部纪录片。在3月16日CSM59省级卫视晚间节目收视率排名中,节目以23点到24点次黄金档播出时间群雄逐鹿,跻身前25位。

这部打动人心的“全民合拍”纪录片是如何完成的?面对疫情,媒体人如何在特殊时期利用特殊“战术”创新节目?本片播出之后,作为主创导演,我们回溯总结了一些创作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纪录片同行思索创新。

 

一、缘起:非常时期的非常选题

疫情期间,SMG各个制作团队迅速响应、积极行动,短时间里推出了各种类型的节目,讲好抗疫故事,提振人们抗击疫情信心。而作为纪录片人来说,疫情对我们的创作提出了一个很大的考验:毕竟能够去到武汉抗疫一线和上海防疫一线采访的编导少之又少,如果不能够在现场拍摄记录,又该如何报道真实事件和传达人文精神呢?

首先采取行动的是我们SMG纪录片中心运营部的同事。在疫情发生后,运营部迅速联络各大互联网平台合作伙伴,与新浪微博立刻一拍即合,共同发起“武汉日记”与“真实记录真情守护”双话题征集活动,旨在与网友们合力打造一部全民拍摄纪录片。截止到3月下旬,新浪微博联合多家头部媒体共同参与的“武汉日记”的话题量已达77.4亿,纪录片中心的疫情主题话题“真实记录真情守护”量达1137.9万。征集到的优质视频素材量超过3000条,很多普通网友、大V博主们上传了他们的生活影像,这些画面在拍摄手法上或质朴,或专业,但镜头下的每个人都呈现出松弛真实的状态,非常动人,这些素材为纪录片的成立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以说,《温暖的一餐》是电视台与新媒体紧密结合的产物,正是在新媒体上发起的倡导与征集,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才可能让这次的记录更加丰满。

事实上,全民合拍纪录片这个概念并非我们首创。几年前,英国著名导演凯文•麦克唐纳执导《浮生一日》,曾号召190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拍摄下自己在2010年7月24日里的生活琐事,将总计近4500小时的素材剪成95分钟纪录片。《浮生一日》打破了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思路,由互联网上非专业网民的视频资料“众筹”而成,它打破了时空界限,降低了拍摄成本,把不同人的情感交织到一起,引起大众的心灵共鸣,这种全民合拍的模式被证明是有成功可能性的[2]。但相对于《浮生一日》聚焦同一天的日常生活景观拍摄,我们所要面对的是疫情非常时期不同人的生活,极端环境无疑会诱发出一些更具戏剧性的故事和人们更浓烈的情感。因此,当上千条短视频推荐给我们导演组时,我们仅花了几小时观摩了合作方新浪微博推荐的首批七八位大V博主的作品,便很快确认了这些素材可以制作成46分钟的长纪录片以及多个番外篇短视频。

 

二、提炼主题:见微知著,温暖表达

也许有人会好奇《温暖的一餐》这个题目,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为什么会取这样一个柔和的名字?这恰恰是我们的特别斟酌。当下,中国纪录片正进行市场化转型的探索,奇观化、院线化、大视野、大制作的纪录片近年来不断涌现,我们一直致力于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展现小人物的个体言说,强调纪录片要关注、平视百姓生活。因此,这次面对海量素材时,我们首先明确了必须要定一个“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主题,最好还具有日常生活气息的。在观摩了首批大V博主的作品后,“家常餐饭”这个主题马上跳了出来,因为不论是快递员的疫情过后的梦想、最美志愿者妈妈对家里孩子的愧疚,或者是武汉医护人员家里的年夜饭,吃饭都是短片中不可缺少甚至慰藉人心的内容,这种人情味和烟火气是非常生动的。

导演侯孝贤曾说过:“我常常喜欢拍人家吃饭,《悲情城市》最后一个镜头也是吃饭。为什么呢?因为拍吃饭对于非职业演员最简单,是反射动作……我想透过那个镜头说的,就是什么大得过生计本身呢?吃这件事,什么都大不过它。”[3]日本电影导演是枝裕和也说过:“因为我的影片和家庭有关,我认为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个非常重要的过程,我们吃什么样的食物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才会在我的影片中出现如此多吃饭和做饭场景。”[4]由此可见,食物虽然看似平常,却处处充满了人与人的羁绊,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定下主题的时间,距离我们拿到这个项目不到24小时。

在“温暖的一餐”主题向中心领导申报获得肯定后,我们紧接着再筛选、约稿更多视频作品,希望能辐射到各种身份的武汉人积极生活的故事。如网友阮师傅当时投稿的是《武汉人春节的一天》,拍摄了自己和妻子在家里岁月静好、文艺青年的一面,但我们翻看了他过去的视频,发现他同时还是一名值守社区门禁的志愿者,几乎每天都会制作一个一分钟左右的志愿者日记。这些日记记录了他在户外值班吃饭、手冻到连菜也夹不起来的场景,虽然不那么优美,却更为感人,而阮师傅每天从温暖的小窝出门“自讨苦吃”的行为,不正是普通武汉人与这座城市共进退的典型代表吗?

看到武汉医护人员家属多美妈妈忧心忡忡准备年夜饭的作品后,导演组又针对性地约稿了十位拍摄年夜饭视频的网友:有人隆重地戴上红帽,穿上新衣,写好对联,拍全家福;有人虽然内心焦虑,但故作平静,陪家人去超市采购;有人在家专注地备菜和烹饪;有人和分隔两地的家人搞了一场云吃饭……这些画面以九宫格画中画的形式呈现,展现了美食对疫情阴霾中人们心灵的抚慰。

可以说,在创作前期,导演从一线的观察者和拍摄者退到了更深处,我们是在众多体验者的各个独立记录影像故事中,寻找出内容的共性,把片段串联起来,重新为整片做结构,这个共性就成为了整个大作品的灵魂。

 

三、甄选短片作品:去职业化,以情动人

在前期征集到的几千条优质视频素材里,与食物相关的多达几百条,其中有故事情节的也有近百条,一部46分钟的纪录片通常能承载的,不过七八个人物,总计十个左右的三五分钟的短故事篇幅,那么该如何挑选作品呢?我们经常会互相提醒要去职业化:要去找那些直觉感动到你的故事,而不是用电视台制作节目的规范标准去筛选。例如网友静文拍摄的《我的火神山日记》,如果按照专业人士的眼光,她的摄影构图严重不规范:画面抖动、水平倾斜,而且画面上经常会出现“触目惊心”的超大黑色说明文字,制作相对较粗糙。但静文拍摄的人物有一种专业导演达不到的真实魅力:一位疲惫的工地负责人对着镜头强颜欢笑,原来他的精神偶像科比去世了,戴着口罩的大叔微微抽泣了一下,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大喊:“我不虚!我们要把火神山医院建出来,先把病魔打倒再说!”这种在困境中自我激励的普通劳动者的真实情感,只有面对自己最熟悉的同事才会流露。

同样,无论是网友多美妈妈与去方舱医院工作的丈夫在自家车库告别时,彼此自然的飞吻;或是阮师傅回家在浴室洗完澡,在浴缸里小声嘀咕自己今天值守社区吓得水也不敢喝的真情流露,这种与拍摄者零距离的接触、拍摄者感觉不到镜头存在的放松状态,是职业纪录片人可遇不可求的。可以想象,如果是电视台的导演、摄像师带着一堆器材驻扎在工地或百姓家里,即便看到了人们的情绪波动,赶快把机器架起来,人物恐怕早就跑远了或者害羞地躲开了。

不断变化着色温的画面、人物只拍了局部的画面、收音失败噪音明显的镜头、监视器歪歪扭扭的画面,这些所谓的不规范镜头都被我们编进了纪录片,却焕发着特别的魅力。

 

四、创新贯穿形式,形散神不散

在选择好七八个主要人物的故事之后,我们又对这些故事进行了结构调整和内容删减,以凸显“温暖的一餐”这个主题。故事精剪完之后,后期如何编辑也很重要,因为这些视频日记风格、节奏、内容截然不同,简单串联很容易形散神散,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形式感强烈的线索去贯穿。我们最终决定以拍摄日期排列这些故事,并特地制作了一个个动态日历,模拟每一个视频日记开头作者对日期的记录。在画面处理上,我们特地向一位武汉航拍师约稿,获得一组城市系列航拍作品;声音则是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播报,没有一句旁白。由此营造了一种开放多义的氛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面对武汉这座美丽城市的风景和不断变化的疫情,一个个五味杂陈的故事展开了……

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这天,很多武汉市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大家在网络上自发组织活动:晚上八点,统一关灯、打开窗户、齐唱国歌。导演组向多位网友搜集了一组这个主题活动的视频:黑漆漆的城市夜空,微微几丝灯光亮着,当千百个微小的个体言说凝结在一起,不同性格、年龄、身份的人在黑夜尽情唱着同一首歌曲,释放着压力和思念,那一刻就汇成了心潮澎湃的家国宏愿: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每当编辑到这段,我们内心也无比感慨,这是全民合拍纪录片的一大魅力,因为常规的纪录片剧组是无法保证那么多摄像和机器在众多家庭同时守候拍摄的。

 

五、视频日记:塑造真实的人物,打破“第四堵墙”

刚刚接到这个选题、还没看视频时,我们曾担心网友们的作品是否可以支撑46分钟的内容,一度考虑是否需要把纪录片中心其他导演拍的抗疫素材也混编进去。但是看了一部分之后,很快就决定完全使用网友素材,片子完成时更坚信了这点:因为再专业再优秀的导演和摄像,你去表达普通武汉市民的日常生活时,是拍不出本地作者讲述自己故事的那种松弛自然和铭心之爱、切肤之痛的。他们有别于我们的另外一点是:作为局中人,他们不避讳展示自己的爱与怕、迷失与焦虑,以爱憎分明的主观视角来讲述,不喊口号,这是人面对困境最真实的情感。比如网友小艳是我们的同行、湖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她平常在播报新闻时展现的是非常专业严肃的一面,但她拍摄的居家隔离视频日记,展现了亲切活泼的另一面。在解除自我隔离后没多久,她就投入到采访一线,去医院采访医生。那一晚,回到家中,她对丈夫讲述了自己的害怕,问丈夫她究竟还要不要去医院采访。身为媒体人同行的丈夫回答特别真实:“怕归怕,去还是要去的,我们干这行的,都得去,有什么好说的。”

当观众静下心来看《温暖的一餐》时,也许会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触:这些在网络上点击率很高的视频,这些被称为优质视频日记的作品,吸引人之处不是来自剪辑节奏、俏皮语言和花字效果,而是一个个有缺陷的人真实的情感和特别的视角。“我们接受的教育是标准化的,但对于年轻人来说,用视频表达可以不那么尊重传统。我们觉得需要平稳、清晰,他们可能觉得拍到是最重要的。”[5]

此外,作为一种个人创作的视频类型,视频日记最大特征是绝大多数作者喜欢对着镜头说话。在戏剧领域,有“第四堵墙(fourth wall)”这个术语,它是指一面在传统三壁镜框式舞台中虚构的“墙”,它可以让观众看见戏剧中的观众。而当演员对着摄像机以非角色身份诉说剧情,可以看作是打破“第四堵墙”,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表演方式,即角色突然从剧情抽离,向观众讲述角色的情绪、状态以及情节的发展等[6]

在纪录片《温暖的一餐》中,类似打破“第四堵墙”的方式屡屡出现,当作者面对着镜头自拍,直接倾诉自己的心声时,观演二元对立关系被打破了,观众参与作者生活的临场感和浸入感大大增强了,这是网络时代创作者们的流行语汇,也成为我们这部全民合拍纪录片非常有共鸣的特点。

在和这些网友们约稿聊天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家用拍摄器材和剪辑软件的推陈出新,以及5G时代的来临,现在靠一部手机就能制作出精美短片并发布的自媒体时代真的来临了,普通人表达自我的门槛变低了,这绝对是一件好事情。那么,当非专业拍客和专业导演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我们作为电视台导演究竟优势何在呢?更适合拍摄什么类型的纪录片呢?这个问题也值得引起大家的思考。

 

六、“首部”背后,是众多幕后英雄的付出

为了赶出国内“首部”全民合拍的抗疫纪录片,很多幕后人付出了心血。纪录片中心各部门通力合作,领导密切关注项目的推进,对节目制作不断提出很好的建议;许多同事一起加班加点,使得这部片子能更快更好更及时地在纪实人文频道、东方卫视、新浪微博、爱奇艺、bilibili那么多平台播出和宣传,与更多观众分享。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片中出现的片名“温暖的一餐”是五个行云流水的毛笔字,出自于著名画家陈佩秋先生。收到导演组的邀请后,98岁高龄的她欣然允诺,并在第一时间回复了作品,为最终成片的制作争取了时间。

这部纪录片最大的功臣,无疑是近百位无私提供素材的网友,我们曾经有过担心:会不会有的作者因为作品精彩独特,向我们要求昂贵的劳务费?但几乎没有一个人提到收费问题,网友们都很快地同意了,还尽心帮我们寻找原始素材。有的网友回复我们时写了很长一段文字,说刚封城时自己也很焦虑,后来决定多拍点家里的生活以鼓励一下自己和其他人,作品能被节目使用特别有满足感;有的网友家人疑似感染尚未确诊,也慷慨、热心地提供了素材;让我们特别牵挂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妹妹,原来答应好用邮件发送我们素材,但后来再联系却没有回复了。去微博看她日记,才发现奶奶住进了方舱医院,爷爷几天前去世了,去世前也没有确诊是否患了新冠肺炎。我们的这部纪录片对于在疫情中永失家人的人们来说,也许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微薄的,我们所能做到的,惟有发挥专业优势,运用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苦战精神,把网友们精心拍摄的视频日记真情展现。

在突发疫情中赶出这部《温暖的一餐》,对于我们来说,是人生中难得的体验和实践;而群众拍摄的小视频首次以“众筹”形式参与纪录片宏大叙事,则在中国电视传播史上留下了一个独特的、开创性的印记。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已然来临。喧嚣之后,我们的思考和创新才刚开始。

 

 

参考资料

【1】  SMG番茄酱(微信公众号ID:fanqie22005899)《“温暖的一餐”霸屏全网,凭啥?》

【2】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ID:cdrc001)《浮生一日:众筹式纪录片的成功之作》

【3】  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

【4】  2018年5月《看电影》周刊《是枝裕和X贾樟柯:从一见如故,到心照不宣》

【5】  剧场大实话(微信公众号ID:theatertruth),作者:Tuk,《剧场中的“第四堵墙”,我们能打破到什么程度?》

【6】爱范儿(微信公众号ID:ifanr),作者:潘劲虹,《Vlog 火了,但 Vlog 到底是什么?》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