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专业是守望者最有力的工具

 

"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时,为了寻找出雪崩的关键原因,专业、冷静、理性的财经媒体积极参与并成为报道主力,显得尤为必要。

“新冠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报告发布,媒体们表现如何?

这是国家信息中心、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认知与信息传播调研报告》的一个新闻标题。

据介绍,联合调研组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开展研究,通过对公众开展问卷调查,采集第一手数据,并结合典型案例深访以及网络数据监测,形成“调研报告”,围绕公众关注度、公众关注内容、网络媒体疫情信息传播表现三个方面,对公众信息认知及疫情信息传播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报告中最受媒体同行关注,并被大量转发的莫过于下面这张图表。

专业是守望者最有力的工具.jpg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主流媒体报道成为公众获取事实真相的最主要渠道,而其中市场化媒体在本次疫情报道的表现受到社会公众的交口称赞。

市场化媒体类别中,排名前五位的大多是杂志,以深度报道见长,但排在第一位的是拥有报纸、电视、杂志和多个新媒体平台的老牌专业财经媒体——第一财经。第一财经原本是国内最大的财经媒体,在这次市场化媒体阵营中为什么能够排名第一,非常值得研究。

笔者从选题特征、报道脉络、报道质量和风格等多个维度,试图对第一财经这次的优异表现进行相对系统、深入的总结,既有利于媒体同行借鉴,也能够帮助公众理解市场化媒体,尤其是专业财经媒体,为什么经常能够在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中赢得广泛的关注。

在阅读和分析了2019年最后一天至今近千篇原创文字报道之后,笔者发现第一财经疫情报道的特色非常鲜明,归纳起来就是:一、基于其记者群的高度专业能力,以及指挥团队清晰的报道思路和准确判断,报道主线始终围绕核心话题;二、重磅独家报道和专业判断非常多;三、选题引领性和前瞻性强;四、新闻可视化的能力强、产量大;五、新媒体爆款产品成为影响力的助推器。

 

报道脉络清晰,紧扣核心话题

疫情突如其来,急速蔓延,所有的信息在带来巨大恐慌的同时也让人目不暇接,这类大型公共事件特别容易让媒体随波逐流,每天紧跟最新事件来策划选题。但是从第一财经的报道选题来看,不管疫情发展到什么阶段,公众的关注热点怎么变化,报道的主线还是非常鲜明,始终寻找这场灾难爆发的根源:病毒从哪里来?为何会蔓延?应该怎么办?两个多月以来,整个的报道依然非常成体系,既紧紧抓住核心话题始终不放,又根据最新的进展及时应变,报道思路的系统性和临时应变能力近乎完美地结合。

新冠疫情的发展,一路充满太多的未知和疑问,第一财经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也紧扣这个主题,一直在复盘和发出追问。

1月21日,《从“未见明显人传人”到“人传人”,复盘武汉疫情二十天》出炉这是国内媒体最早对疫情早期防控问题进行复盘的报道,第一财经对疫情公开后20天内的防控手段和信息发布做了一次详细而专业的梳理。其他媒体对于这个关键时期的复盘报道则主要出现在2月份以后。

1月26日,第一财经又发布了一篇复盘性报道《武汉12天新增病例空窗期之谜》,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复盘了诡异的12天“空窗期”,文中指出“在相当程度上导致社会各界缺乏警惕、疏于防护”,“而在这12天时间里,武汉市和湖北省的两会相继召开”。

2月1日,发表《疫情信息还有多少个未解之谜》,通过提问方式再次梳理了病毒可能的传播路径,也是最早溯源病毒来源和传播路径的代表性报道之一。

2月8日《第一财经》YiMagazine发表《假如武汉的警铃有机会被拉响,可以是哪天?》,制作了一个时间轴,起点为2019年12月1日武汉市首例病人的发病,终点为1月23日的武汉“封城”,详细列举了其间发生的重要节点性事件,引发了全网轰动和转发,使得公众对于事件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2月23日《疫情初期决策复盘,稍纵即逝的三个关键“战机”》通过公开数据和采访知情人士,独家提出了疫情防控错失的三个关键时机:12月底没有完全封闭华南市场;错判人传人可能,医护感染大增;封城后社区防控失守,导致大量交叉感染,由6700人感染2.4万人。

专业是守望者最有力的工具2.jpg

同一天,《第一财经日报》推出4个整版的特别报道《黎明之前:武汉战疫50天》,对疫情防控50天做出了深度梳理,其中《疾控之问》一文价值巨大,该文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全面总结了疾控体系之所以变成一只“没有牙齿的大猫”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获得了圈内人士的大量转发和点赞。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第一财经始终围绕疫情的发生、传播、防控和救治,并深入到疾控体系架构和机制短板进行专业探讨,这些问题其实也是新冠疫情至今最让人耿耿于怀的未解之谜,专业媒体也恰恰在这些问题上有最大的优势可以体现。第一财经牢牢锚住这条主线不放,既是指挥策划上清晰的思路,也是专业能力的体现。

 

打响疫情报道第一枪

独家能力背后的专业主义

第一财经疫情报道的另外一大突出特点是发布了大量重磅独家报道,当然,这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第一财经打响了疫情报道第一枪——最早报道武汉发生新冠肺炎的新闻媒体。

12月31日上午10点,第一财经发布《武汉不明原因肺炎已做好隔离,检测结果将第一时间对外公布》一文,全国首家报道了武汉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疫情。随后,多家媒体迅速跟进报道,由此拉开武汉疫情报道的序幕。这篇震惊全国的短文,虽然不足700字,但一定会成为新中国公共卫生事件领域最重要的报道之一。

12月31日一早,第一财经记者向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官方热线12320求证网传文件真实性,通过热线工作人员的答复,间接证实了武汉发生的疫情,保证了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因涉及重大疫情的新闻发布,这篇文章在呈现重要而又敏感的信息同时,在疫情细节和标题、行文处理方面,看得出编辑部极大地保持了理性和克制。在报道发布的同时,第一财经记者已经出现在疫情的源头——华南海鲜市场,显然编辑部对这个惊天消息的发布是提前做好了准备的。记者随后发回了一组独家报道,包括海鲜市场的现状,以及其中几家商户的感染过程。从当天这一组独家报道来看,第一财经在新闻敏感性、获取能力、发布的决断力、编辑部策划能力以及文本处理方面都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

1月19日上午,武汉市卫生健康委通报了新认定新冠肺炎病例17例,同时一改此前持续“未见明显人传人”的口径,宣布“不排除有人传人的可能”,措辞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第一财经同样敏感,当天中午之前迅速推出报道《“武汉肺炎”新增17例:通告口径有变,防控手段升级》。文章明确警示:“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同家族,其属性或将差异不大。”这也是最早提出预防建议的报道之一。

非常可贵的是,在官方尚未正式作出“人传人”的结论时,第一财经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资料,再三地提醒那些周边省份和地市需要注意武汉疫情的输入。

1月20日下午5点,第一财经突然发出一篇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报道《武汉常住流动人口287万,迁徙排名第15位》,其实已经在通过大数据暗示武汉人口流出的风险。

文章发表的当晚,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答记者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学家曾光表示,春节是很重要的人口流动因素:“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1月22日,第一财经独家发布大数据分析稿:《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武汉人原本都要飞去哪儿》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日,第一财经再次发布了一篇数据新闻《这13天离开武汉的人都去了哪里》,引用了百度地图等大数据分析明确提示武汉市民离城后的主要去向。

专业是守望者最有力的工具3.jpg

 

1月26日22:20,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直播的湖北省抗击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500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900万人留在城里。令人称奇的是,仅仅一个小时内,第一财经就发出了数据报道《离开武汉的500多万人都去了哪里?大数据告诉你》,迅速成为全网刷屏的爆款。

1月23日当天武汉宣布封城后,记者中午发回的独家报道《武汉东大门出城通道畅通无阻》再次刷屏,两小时后武汉关闭所有高速公路外出通道。

2月9日,当出现“新冠病毒属于SARS病毒”的观点时,钟南山院士深夜独家接受记者专访做出回应,《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是两回事》,瞬间刷屏。

2月18日的报道《从291到6174,CDC研究数据提示防控时机稍纵即逝》,独家指出了CDC报告中发病未确认数据和确诊数据背后的巨大落差,并据此分析发现了2月11日之前疫情防控中诸如确诊、收治、隔离环节中的一系列漏洞。

在备受关注的刑满释放人员离汉返京事件中,第一财经首家披露了该人员为刑满释放人员,引起舆论哗然。

3月7日刊发的报道《进入正常轨道后的回看:武汉基层社区失守的那20天》,通过大量的一线人员访谈,首家对基层社区防控漏洞进行了详尽还原和分析。

独家是媒体记者最为看重的成绩。这次疫情报道媒体投入重兵,广泛采集和发布信息,对提高疫情防控透明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也难免有大量的选题重复,实属正常。从第一财经大量的独家报道中,我们发现有三个特色:一是选题大多落在疫情防控的最重要领域;二是很多稿件的信源可靠、级别很高;三是新闻可视化的能力和产量都很强大。两个多月的报道中,能够持续发表重磅独家稿件,显示了第一财经出色的专业机构实力和高强度持续作战能力。

 

前瞻能力引领话题,助力决策

抗击疫情是举国大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种分析、判断、决策、措施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所以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大事件也对媒体的形势研判能力和专业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否则媒体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无边的选题沼泽,被动地跟踪热点,难以自拔。

专业的知识背景和积累,也带来专业的判断力,和其他媒体相比一个显著的不同是:第一财经团队在报道过程中曾经多次提前给出专业预判,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了参考,为疫情防治直接出谋划策。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接诊标准修改建议是第一财经最早发布的。疫情初期,武汉当地医院都贴上了“只接诊37.3度以上发烧患者”的告示。1月23日中午,第一财经刊发《呼吁改变武汉“37.3度”接诊标准,及早发现行走的传染源》,随后也成为业内接诊的共识,该文在抖音上的流量破亿,可见当时这个发热标准引发的关注度之高。

2月6日,《疑似病例标准放宽,武汉疫情如何逆转》指出,前一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做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放宽了湖北省内疑似病例的标准,增加了“临床诊断”分类,文章预判这将会带来之前因堵塞而出现的“堰塞湖”的泄洪。这也被后来的事实证明。

2月13日《武汉数据暴增解读;真实情况渐清晰,有利布局大决战》提出:从流行病学的专业角度而言,这个数据并不意味着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而意味着湖北的疫情正式走入了防控的核心——控制所有传染源、切断传播路径。这篇报道准确地预见了未来湖北疫情的走势。

针对少数康复病人复阳现象,2月21日,第一财经连续发表两篇报道,提出康复患者集中隔离的必要性。2月22日,武汉市发布通告,对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实施康复指定隔离措施。在研发领域,《专家提醒新冠药物审批加速同时应尊重循证》等文章发表后,我们看到相关的新冠肺炎药品研发更严格管理措施陆续出台;《有人已研发出新冠疫苗?什么时候我们的专家能够严谨些!》《现在谈论新冠疫苗生产为时尚早》等报道则一再提示各方对疫苗的期待不能过于急切,还是要遵循科学规律。

也许因为专业财经媒体的基因,笔者发现第一财经这次不只是报道疫情本身的发展,同时也特别聚焦疾控领域的工作和医疗救治方面的技术进展,从防控体系和流程的梳理,到疫苗和新药的研发,再到治疗方案的分析解读,几乎占据了报道数量一半以上;尤其突出的是记者们并没有简单地当专家的传声筒和论文的搬运工,在该领域经常可以看到他们更加平衡甚至更多质疑性的报道,从中也能看出报道团队在医药卫生领域长期积累的资源禀赋和专业特长。

 

新媒体爆款产品成为影响力的助推器

纵观第一财经两个多月的报道,除了上述三方面的印象外,笔者认为,还有一批新媒体作品也为其加分不少: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第一个全网爆款的短视频来自第一财经;访问量最大的个人定制疫情地图查询工具来自第一财经,并接入了“学习强国”“支付宝”等多个第三方平台;在众多疫情大事记中,网络好评最多的那张长图也是YiMagazine制作的,题为《假如武汉的警铃有机会被拉响,可以是哪天》。信息可视化,一财走在了行业前列。

前文提到的《这13天离开武汉的人都去了哪里》,微博就此话题互动阅读数逾1.4亿;1月27日发布的独家稿件《科学溯源:到底是谁把新冠病毒带到了武汉》,就病毒溯源披露了几个关键信息,成为全网转载传播的爆款。

据笔者向第一财经了解,疫情报道期间,第一财经的社交媒体矩阵也爆发式增长,微信10W+推文超过60篇、第一财经日报微博“延长放假”、“500万人去哪儿”、YiMagazine新冠肺炎特刊封面等6个话题均登上当天热搜,阅读量超10亿人次,互动量达400万次。第一财经官方抖音号疫情相关内容播放量超8亿次,产生13条千万+视频,并有4条播放过亿次。

 

专业财经媒体的能力与担当

近年来,谈及媒体在专业与流量共生时,往往会走入两者不可兼得的误区。此次疫情报道,第一财经发表的多款作品都以极强的专业性和话题性,紧扣社会大众最需要了解的核心信息,成为“顶流”制造者。足以证明,财经媒体在专业领域将内容做到极致,并契合大众关注的热点,同样可以打破流量壁垒

上述分析也让我们对于以第一财经为代表的专业财经媒体在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日常报道中,他们的能力更多体现在对商业、投资领域的前瞻和洞察,并不常在专业人群以外引起关注;但当一个几乎事关每个家庭的公共事件发生之后,他们的专业优势大大提升了媒体报道的整体质量,这也直接决定了疫情新闻报道的能力半径。

另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是,除了专业领域的报道能力之外,第一财经这次疫情报道的另外一种“专业”是新闻专业主义之“专业”,它体现在报道的冷静、理性和平衡。可能因为是财经媒体的缘故,第一财经的疫情报道比较“硬”,讲究严密的分析推理、证据和逻辑,直接能触动情绪的情节描写很少,也看不出有意的方向引导。看得出来,第一财经的记者尽量是在克制着个人情绪之后从事“零度写作”。这种风格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可读性,但对于这么一场巨大而复杂的公共卫生事件,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是确保报道准确的前提。

所以,专业是守望者最有力的工具。

 

“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这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时,为了寻找出雪崩的关键原因,专业、冷静、理性的财经媒体积极参与并成为报道主力,显得尤为必要。

当然,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家财经媒体有着足够的社会责任心和新闻使命感。

 

(本文原载于“传媒茶话会”公号,由作者授权本刊刊登)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