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云跑会”带来的媒体融合新景象 ——2020全国两会报道启示
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具“技术色彩”的两会。
新冠肺炎疫情延滞两会,会程压缩、会务精简。技术搭建起了议政平台,从“面对面”参政议政,到“屏对屏”的云发布、云采访、云通道,两会舆论场上信息流的速度、密度和热度精彩依旧。
“互联网+政治”的实验,为未来中国政治生活呈现了新的可选项,又给媒体带来哪些必选项呢?
5月19日,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全国两会前方报道团队陆续出发。出发前,团队依然给东方航空公司打了托运行李超重的报告。不同的是,这次超重的重量小于往年。而随身行李里,不少记者、摄像带了自拍杆,时政团队还带了黑卡相机。这是会程缩短,报道规模缩小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6位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随团记者,10名驻守在北京新侨饭店的后方编辑记者和7名技术人员,这和往年动辄40人的前方团队规模相比,缩减了将近一半。
不再邀请境外记者临时来京采访,地方媒体参会名额也被大幅缩减,往年报道“两会”的记者在3000人左右,今年仅有几百名。采访主要靠电话、网络视频、书面等形式,新闻发布会、记者会、大会发言、“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等活动也采用视频方式进行。今年的两会的确“与众不同”。
一、内容制作:生产流程再造
全国两会报道素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来源:1.央媒直播信号;2.跑会记者报道。今年政协跑会记者没有,人大会议全国证也没有了,随团只有三路,往年加驻地证我们有四到五路。这意味着,除了央媒直播内容外,融媒体中心记者真正能接触、采访的只有上海团58名代表。
这次全国两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实现以5G技术持续传输4K超高清信号。技术人员通过5G背包实时传输8K信号,同时对收录的信号进行了快速编辑,集成制作大大提高了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我们不需要4K、8K这样的素材,也因为种种限制无法保证5G的传输信号质量,但提高传输效率和质量、加速编辑处理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中心提前谋划,在北京饭店的上海团驻地与新侨饭店的前方工作间,搭建起了光缆通道。这样一来,随团记者拍摄的大量素材就可以直接不间断地回传,也因此形成了围绕着北京饭店两会报道生产流程三个同心圈的新模式。
最里圈的就是北京饭店的6名随团记者,他们每天有大量的粗编和原始素材“流”出发散给外面两圈。值得一提的是,这6人在出发前,请技术中心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这些培训,使我们三路时政摄像也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报片系统、剪辑软件,这也意味着,6个人,在电视新闻生产时,是三组人,在新媒体生产时,就几乎是6个生产力了。第二个圈,是新侨饭店的记者、编辑和在上海的时政记者、新媒体编辑团队。他们每天做几件事情,一是处理核心圈的素材,进行新媒体短视频制作;二是寻找合适的内容,分发推荐给央媒;还要成为内容生产商,每天场外连线、采访、收集代表委员“自制”的视频,继续给到第三个圈。第三个圈就是在上海的电视编辑团队和新媒体制作、分发团队。这一环的人员,主要任务是精加工大屏的电视报道和小屏的短视频,并分发到不同属性平台进行推广。
从这个三环的流程来看,和往年相比,我们核心内环的人虽然减少了,但因为素材传输效率加强,加上二环人员的夯实,所以被现实所“逼”出来的新流程,却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
2020全国两会期间,融媒体中心的两会报道通过看看新闻knews传播矩阵向全网传播,其中看看新闻knews微博共发布中心原创短视频报道138条,秒拍数据显示单条浏览量百万加以上的有25条,累计浏览量超1亿。如果说4000万是看看新闻微博号目前粉丝数的红利,6000万加则是来自话题自身的发酵。这可以说是历年来全国两会报道最好的数据,前后方的传播对接、报道的体量和速度、内容及标题本身的捕捉能力都有明显提升。
二、突破限制:把电视新闻做“轻”
“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制作过程变轻,一个是电视新闻更轻巧、更好看。
往年全国两会,为了能让代表委员在电视大屏上更好地阐述观点,我们会把代表、委员请进设在金侨饭店的临时演播区,与上海演播室进行连线讨论互动。今年情况特殊,这样的方式显然无法实现。在综合考量了多种因素后,我们决定延续疫情爆发期间采访的直播连线方式,通过手机云直播来完成代表委员的访谈。
出发去北京前,融媒体中心便与上海政协沟通,向与会的部分委员赠送了自拍杆和美颜灯,并专门请技术人员为这些政协委员在手机端安装了TVU直播软件,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录制视频、如何使用直播软件。
通过“云”手段,提前策划,一对一沟通,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记者,以远程视频连线或指导手机自拍的方式,完成了大量的“云”上采访工作,确保了电视大屏端各板块内容的呈现。
设备轻量化的改变,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生产效果。代表、委员里还真有几位对视频记录非常感兴趣,一开始是记者沟通、请求他们提供视频采访拍摄内容,到后来代表、委员主动爆料:“今天我拍到了某某委员,这个内容你们要吗?”因为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相互都是熟悉的,比较放松,往往就带来了一些意外惊喜。电视端的新闻不仅量没有减少,而且更轻松好看了。
针对这样的一种改变,报道团队还做了一条比较有趣的新闻:量子卫星墨子号总指挥王建宇代表利用手机和《东方午新闻》连线直播,记者在“看看新闻Knews”上发表了一篇视频报道《他搞得定量子卫星 却对这个“网络神器”连连摇头》,该报道的点击量很快突破300万。这条报道第二天在《东方午新闻》中也播出了。
2020年全国两会(5.21—5.28)对比2019年全国两会(3.3—3.15),新闻综合频道全天和黄金时段的收视率、市场份额均上涨。东方卫视全天和黄金时段收视虽与2019年全国两会排名持平,但《看东方》较去年两会排名提升一位,《东方新闻》排名较去年提升两位。
三、内容为王:把短视频做“重”
把电视新闻做“轻”的同时,我们在慢慢把短视频做“重”。这个重,指的是题材“重大”、内容 “重量”。短视频,因为平台属性,往往区隔于大屏,要好看、直接、炫……这没有错,但是过度追求形式感,往往会让短视频失去了魂。在全国两会这个每年最重要的舆论场上,新媒体短视频需要好看,更要有实质的信息和内容。
以《两会日记》为例,这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时政团队为这次全国两会策划的一个短视频产品,以记者VLOG的形式,来讲述全国两会的幕后故事。每天一篇“日记”,总共8篇,点击阅读量节节攀升。从会议之初,“代表get云技能”、“隔屏互动的代表通道”这样的花絮为主,到中后期多了很多幕后细节,更增加了评论色彩。其中,《代表们“烧脑”的一天》讲述代表是如何认真审查预算报告、对花好政府“钱袋子”里每一分钱建言献策的,被央视新闻客户端采纳。《议案建议倒计时 从提意见到变法律》把镜头对准了上海代表团议案建议联络员,和他一起倒计时议案建议截止前的几个小时,这条短视频获得全网推送。当内容越来越“重”时,新媒体的点击量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全国两会融合传播,我们和央媒比有先天的劣势,无法提早获得一些核心内容,以便于策划准备新媒体产品。那么如何“扬长避短”?
“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及、无人不用”的媒体环境下,顺势而为很重要。
每年全国两会,融媒体中心都会在东方卫视平台上,打造夜间的特别报道节目。其中有大量嘉宾访谈、代表委员连线,是需要提前在北京与上海演播室录制完成的。按照常规操作手法,这档节目在电视端播出,同时访谈的内容中有比较好的,再分拆成为短视频进行制作。从2019年起,融媒体中心做了个尝试,就是把访谈录制在新媒体平台上“直播”出去。今年两会聚焦香港安全立法,《问政中国》这期访谈的“直播”取得了很好的点击量。同时,今年《东方午新闻》《东方新闻》及《今晚》都把栏目中优质的访谈内容新媒体化,《两会全景声》《两会议政录》《两会实况声》这类毫不花哨的短视频,因为内容的“刚”获得广泛的关注,两会期间有7条这一类型的短视频获得了百万以上的点击量。
四、革新升级:技术推动生产力
两会是媒体的角力场,也是技术革新升级的集中展现舞台。今年,除了常常被提及的5G、4K、AR、VR等手段外,人工智能、“云”传播也被各家媒体频繁提及和使用。记者们从“跑两会”走向“云两会”。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融媒体中心坚持小屏优先,多平台联动,形成融合报道合力。除了前文提到的专线光缆,5G、4G建立起多通道传输系统,实现多路素材同时回传的格局。除此之外,技术中心在新侨前方工作间搭建了云端在线编辑系统,远程访问台里的粗编、精编系统,大大缩短了素材处理的时间,并实现了前后方所有素材的云共享。同时在这套云端在线编辑系统里,加载了语音转换的人工智能模块,所有代表委员的发言,都能在第一时间转换成文字,供生产环上“二环”与“三环”的记者、编辑及时浏览,第一时间抓取“干货”,从而真正实现了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技术革新升级,推动了生产流程的再造,也释放了生产力。没有“在现场”的记者,委员一样“云视频”。这也给了我们新的启发,以后记者们在现场了,但代表、委员一样可以通过各种云端手段,成为我们媒体生产的一环。届时生产力发端的“点”就不是按照跑会记者的人数来算,而是可以放大很多倍。
此外,有了素材共享作为基础,大屏生产者和小屏生产者的界线就消失了。记者在制作短视频,新媒体编辑在制作短视频,电视栏目编辑也在制作短视频。与此同时,也有多条为小屏定制的短视频因形式活泼内容新颖而反哺大屏。
界线打破,才是真正的融合报道,才是真正的融媒体。智能分发、个性化推荐以及用户的社群化使得传媒业趋向一个“边界消失、格局重塑”的时代。在两会报道中,为用户提供了“全媒体的精准触达和融媒体的浸入式体验”。
(本文作者:蔡理 SMG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朱玲 融媒体中心总编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