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从《上海电视》看“小微企业”借势融合之道

 

《上海电视》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广播影视著名品牌期刊,在纸媒风行的年代曾引领本土杂志娱乐风潮。世易时移,如老子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信息化发展乃当今时代大势所趋,审时度“势”,融合发展,是《上海电视》这样的传媒领域的“小微企业”提升“势”能、发展品牌、数字化生存的必由之路。

 

一、审时度“势”——转型融合是信息时代媒介生存必然

据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750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较2018年年底提升4.9个百分点[2]。互联网早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中国式的移动互联更是深入普及到大众生活的衣食住行、文娱消费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由此不断引发和推进着媒体生存环境的改变,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成为一种刚需。

历史上每一次媒体传播方式的革新,都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而媒体的迭代,首当其冲的也是传播方式的变革。十年前,万维网的发明者TimBerners-Lee曾说:“新闻的未来,是数据分析。”[3]传统媒体式微,并非因为它的内容落后于时代,而是由于它的传播方式与当今大部分受众的生活渐行渐远。数字媒体崛起是信息技术发展使然,新闻的未来,与数据息息相关,与如何运用大数据息息相关。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必选项,而非“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题。

 

二、因“势”利导——借助大数据,“小微企业”实现差异化生存

传统媒体加快数字化转型是当今全球传媒业的共同课题。不同的传统媒体以各自方式与移动互联“相亲相爱”,如何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最大化发挥出两种不同媒介的价值属性?

APP当然是目前可加载内容最全面且掌控用户数据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开发一款简单的APP之后,每日更新所需要的庞大内容生产量,以及后期推广、维护、运营成本的不菲,显然不是“小微企业”的良配。什么样的方式更适合“小微企业”?怎样才能既避免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又可以运营内容、达到宣推目的,从而融入信息技术的怀抱呢?

借势大数据,利用大数据。

虽然“小微企业”在大数据领域或先天不足,但是完全可以先借助互联网外部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获得更为清晰的内容定位,了解读者、用户所想,并在营销上采取与传统不同的方式,加速内容的产品化。

《上海电视》杂志(以下简称“周刊”)既非传媒航母,也不是主流大刊,它更像是媒体中的“小微企业”。作为一份影视文化类期刊,周刊也不断探索在媒体融合大趋势下,如何扬长避短,找到与自己相匹配的方式,拥抱互联网。

1.借助大数据捕捉用户兴趣点

数字化系统的核心之一是交互,内容如果没有击中用户的痛点,就很难引发互动,也就很难带来流量。

经过一个阶段的摸索探测,通过大数据的帮忙,周刊能比较迅速找到市场热点,带动信息传播,并促使它成为自身流量。

通过互联网上的各种榜单的采集、分类、归并,可以分析出某个时段内的共同文娱热点;各类门户网站、搜索网站,甚至是视频网站,基本都有按指数、点击率、曝光率、搜索量等排名的事件、人物、话题等,给出了热门电影、热门剧集、热门综艺、热门艺人等等的实时或时段的数据。这些数据,提供给采编部门更多“偏向”指引和“智能”建议,使得选题的定位更具有参照性,缓解传统媒体和读者用户连接失效、体验不佳的最大问题。

2018年春节后,一个真人秀节目《偶像练习生》逐渐成为年轻人关注的对象。节目起始不久,蔡徐坤这个“陌生”的名字就引起了编辑部的注意。当时,大多数人还不怎么认识他,但因为采编团队一直关注各类数据的周期变化,发现蔡徐坤的百度指数、微博艺人排名上升很快,且稳定性好。此后综合搜集节目播出以及现场、后台、编导、制作等各路反馈,也得到良好的回应,业内一致认为,蔡徐坤具备的音乐才华和阳光帅气的形象会让他走得更远。周刊决定破例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上封面的机会。于是,《上海电视》成了国内首家将这位音乐新人推上封面人物的杂志。当期的杂志在电商上线后,销售额很快就超过了线下零售数字十倍之多。直至两年后的今天,仍不时有读者在周刊电商后台询问是否可能二次印刷,而微博上更是常见饭圈内“常年收《上海电视》蔡徐坤大厂版”的求购信息。

2.利用大数据了解用户倾向

周刊经常不定期在微博上设置用户倾向投票,比如“本季你最喜欢的封面”“下面这些面孔你最关注谁”等等。投票的结果将对下一段时间的报道选择起到作用,所以投票者往往很踊跃,用户对自己喜爱偶像的热情往往超乎寻常,体现出迫切性;要从中研判出人物的热门程度,用户响应数量和方式就能说明问题。

3.通过大数据突破发行瓶颈

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1亿,较2018年年底增长16.4%,占网民整体的78.6%。2020年1-2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5%,比上年同期提高5%[4]。这些数据表明,线上购物越来越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网络营销是大势所趋,更是节约发行成本、获得用户数据的最佳选择。

作为一份历来通过邮局发行的刊物,出版方很难知道阅读杂志的读者是谁、住在哪里、有何喜好,发行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要扩大发行面困难重重。

《上海电视》曾经向同在上海的友刊取经,试图找到解决发行困境的方法。友刊是以在全国各大城市铺点的方式,求得发行空间的扩展。如此,虽然杂志的发行渠道多了,但成本也大幅上升,每年必须多支付三四百万元作为铺点费用;且由于各地读者对内容喜好不一,每期无法精准测算销售数字,多余的往往因为污损或回收成本问题,不得不原地消耗、浪费。

最终,周刊选择了在线方式。

互联网发展对于杂志发行的好处在于,它消灭了空间的限制,使得周刊以多媒体的方式,将传播从以往传统媒体以发行范围界定的方式,变成“无极限”—只要有网络,传播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达到无限远;在杂志发行暂时不能到达的区域,微博、微信可以到达,一些外地的读者最初是从周刊两微上了解到上海有一本这样的刊物,并在后台询问如何购买。其次,对于大部分以内容为优势的传统媒体,借势线上销售后,它的发行方式也将摆脱对原有传统模式的依赖,因此而突破地域感。

《上海电视》的两微在宣推和导流方面一直表现出色,即使在后微博时代,两微的总体阅读量不及最初,微博更是被大众认为已然衰弱;但周刊的微博关注人数每年不降反升,这使得在线销售获益良多—周刊于2015年年初完成了电商的注册,“上海电视杂志社”线上企业店正式开张,首单业务来自宝岛台湾,用户花费十倍于商品价格的快递费购买了第一本线上零售的《上海电视》。可谓线上一小步,杂志一大步。

开通电商线上平台后,周刊逐步建立建设自己的用户数据库,并通过购买记录、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是否收藏等用户动作,进而勾勒用户的行为数据,甚至可以推测出教育程度,描绘出他们的年龄、偏好、消费层次等面貌;由此推断出更多买家消费背后的动机,推测未来他们可能的消费偏向,反过来也对内容的生产产生影响。

 

三、顺“势”而为——建立以粉丝经济为触发点的营销体系

马云曾以“大海”和“长江”里不同的“鱼”为喻,阐释他的竞争策略[5]。在这个信息技术带动一切的日新月异的时代,唯有顺“势”而为、不断创新才是生存之道。对于“小微企业”而言,没有必要在“鲨鱼”横行的海洋里争斗,但必须在江河中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小微企业”可以利用其相对的灵活性,以及长期深耕某领域的优势,因“势”利导特殊的用户群,加强群体互动,从而重新找到商机。

在文娱领域,以粉丝经济为触发的消费导向越来越明显,也让大数据分析越来越重要。粉丝实际上就是一群特殊的用户,这些特殊用户对一个或数个艺人或者IP的关注,会极大推动购买相关产品的人群。

1.重视粉丝带来自主互动

首先是内容的推送。周刊长期深耕文娱领域,最大的卖点往往在封面人物,封面人物是否吸引粉丝关注是关键,封面内容的营销往往直接引发偶像粉丝对杂志的需求。

内容营销广告推送,不只是放一段独家采访内容那么简单,需要精到的独家信息、精美的视觉设计,更需要互联网思维和技巧,这样的推送才能带来关注增长,因为它不仅引发媒体和用户间的互动,还可能导致用户间的自主转发和二次、多次互动,产生用户驱动式增长—即用户彼此的互动、引起更多用户转发和评论。选择什么样的文字、图片、音视频曝光,直接影响到粉丝是否会参与互动。

2.选择对胃口的互动方式

对于主要选择什么样新媒体与用户互动,周刊也做过探讨。鉴于周刊内容网上表现集中在两微端,两微本身的特点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微信用户忠诚度较高,但缺点是它是个闭环。最终我们选择微博作为推送内容、与读者互动的主力—理论上它可以被所有微博的用户看到,且搭载的图文视频在同一屏上可以同时被看到,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你想要推送的用户,促成流量产生,促进用户间的彼此影响。

多年来,周刊总结了如下网上内容推送的经验:

⑴短轻快。尽量使用图文方式,力求在140个字内浓缩1400字的精华。

⑵有趣。以贴合年轻粉丝的互联网语言表述。

⑶有情。站在读者和用户立场,以与他们同好的方式叙述内容。

⑷有效。需要导引流量转化,没有转化的流量是无效的(并非所有点击转发都是有效的,不可避免有时粉丝会为数据好看雇佣水军从而影响转化率)。

此外,内容必须进行常态化巩固(艺人动态信息不间断发送,热点事件及时跟进),并经常保持与线上销售的连接,使得线上网点成为有认知度的店铺,维护住原有用户的同时,吸引更多增量粉丝,逐渐将线下“开门第八件事”的品牌影响延伸到线上。在5年来的不懈努力下,线上“上海电视杂志社”企业店时不时登顶淘宝书刊销售榜首位,店铺也从最初的一颗星发展成为今天的五皇冠。

 

四、“势”在必行——传统媒体必须灵活跟上变化节奏   

随着媒体创新融合的日益深入,“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产业也将出现更多更复杂的跨界形态。社会生活和媒介传播的“势”变了,无论竞争格局、读者群体,还是用户消费行为、对服务的需求等,都随之发生了变化,这些都迫使传统媒体必须跟上竞争的节拍和变化的节奏,将互联网思维贯彻到每一个环节。

1.销售的交互模式——C2M模式的建设

C2M即Consu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的缩写。这样的方式只有在互联网时代可能实现,它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市场快速反应、挖掘和满足客户需求为主的商业模式,尤其适合“小微企业”。

自从建立起内容和销售、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后,周刊的印刷发行基本是按需进行的,而不是以传统媒体过去通常使用的估算方式进行。

2016年至2018年,邮政全日送公司以及之后东方发行公司的相继关闭,使得周刊传统的发行、零售渠道几乎完全失效。此时,周刊的线上电商业务益发显示出可贵的生命力。一般情况下,周刊选题确定后,会提前在微博和微信上做一些预告,一方面告知读者和用户最新一期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留言和评论中提到的问题进行筛选,并及时采用部分,对采访内容进行“追加”,使之更能回应读者关切、更贴合用户需求。由于内容导引发布和电商平台的预售先于印刷发行,因而可以基本准确预估零售所能达到的数字,极大避免了以往“瞎猫抓死耗子”式盲目确定印数而导致的发行浪费,从而在根本上消灭仓储、库存、额外运费等消耗,大大节约了成本。内容—两微—电商互动的模式,带动周刊线上销售额在3年内翻了18倍。

更而甚者,用户的活跃回馈激发、打开了编辑部的思路,延伸了周刊内容的产品线。2018年暑假,一部《镇魂》引发大众讨论,粉丝圈尤其“群情激奋”。当时主演朱一龙的应援LED屏,在北京首都机场有368块,在上海虹桥机场T1、T2航站楼共64块、浦东机场T1、T2共106块,声势浩大;来自线上的数据显示,网上各种剧集相关的衍生品也开始热销。于是在报道《镇魂》主角人物的同时,周刊迅速携手版权方和生产商共同推出了剧集周边产品:海报、明信片、首饰等,取得良好反响。周刊联合出品方获得了正规途径的版权和授权(这对粉丝用户很重要),之后与同属SMG集团旗下的东方购物合作,找到了首饰供应商,制作了数款精美的蜜蜡饰品,一经推出,就打败了电商平台上各类冒牌仿制品;又因为周刊采编、销售联动,以贴合剧中人物的包装出街,被用户赞为“灵魂”产品,获得买家数以万计的好评,后续关注度数度提升。

2.促成流量变为留量

《上海电视》周刊在互联网上使用的工具—微博、微信、淘宝电商平台,都属于第三方。因为没有自己的网站和APP客户端,所以如何建立属于自身的流量池是难题。阿里的流量虽然巨大,但仍旧是“别人家的流量”;并且阿里体系内的流量很贵,并不是“小微企业”的首选—虽然在阿里投放广告转化率高,但它的获客成本也非常高,且不一定比周刊自身推送更具针对性。不过,它的好处是在你成为品类榜单前十的时候,用户会更容易搜索到你的店铺和商品,更能引发他们的购买行为。

周刊两微和电商的流量不能与阿里的相提并论,但通过评论和私信交流,它能比较多地捕捉到用户对周刊店铺甚至内容的想法,进而对内容与用户的互动、内容与销售的互动产生影响,促成编辑部选择符合更多读者和用户心意的决策,逐渐使短期的流量变成长期的留量。

电商有“传统零售电商”、“社交电商”或者“社交电商+内容电商”之分,周刊电商事实上一直是以社交的方式推进自己的线上营销。社交电商的核心是通向垂类社群,内容电商更多由各种短视频直播带货完成。从去年开始,周刊在两微端开始尝试短视频推广,拍摄制作艺人为自己“代言”的宣传短视频,收获的反响比简单的图文宣传效果更为明显。今年在上线发布封面人物薛之谦、黄龄时,选择了他们自制的音频、自拍的短视频作为先导宣推,实际上起到了直播带货的作用。

 

结语无论从当今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媒体自身发展进程来说,媒体融合都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由之路。对于传统媒体中的“小微企业”而言,审时度势,找到适合自身体质、符合自身定位的新媒体,选择贴合媒体个性的方式,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才可能融入互联网的浪潮,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作者为《上海电视》主编)

 

 

 

【1】《道德经》五十一章

【2】www.CAC.GOV.CN 2020年04月28日08:28 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原文见卫报网https://www.theguardian.com/media/2010/nov/22/data-analysis-tim-berners-lee Nov 22,2010 "Data-driven journalism is the future," Berners-Lee insisted

【4】www.CAC.GOV.CN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5】腾讯读书/《商业真经》第二章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