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在一起》:用影像记录时代,以真情抚慰人心

 微信图片_20210627155006 副本.jpg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时过境迁,也可以讲是翻天覆地。我记得一年前的2月下旬,当时是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广电总局高司长坚信中国抗疫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而且抗疫一定值得书写,就给出了这个题目和创作任务,把它交给了上海,交给了SMG和耀客传媒。回忆起当时对我们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用真实的笔触,用类似于时代报告剧的方法,反映出中国人民抗疫的伟大历程,并且期望能够做到当年策划、当年创作、当年制作和当年播出。最终,我们邀请了全国非常一线的编剧、导演、演员与制作团队,大家本着作为文艺工作者的抗疫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这个任务。对我个人而言,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认为这个剧真正实现了记录时代、抚慰人心。我可以分享自己的一个很值得欣慰的心得,当以后我的小孩长大的时候,他可能会问我:“爸爸,2020年中国是怎么抗疫的?”我便可以跟他讲:“你去看《在一起》。”

 

一、恪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我觉得第一要旨就是要深入到现场去。当时总局布置了这个选题以后,我们就开始着手联系编剧,我第一个联系的是著名编剧六六,当时春节期间六六还在国外。我跟六六讲这是一个国家任务,六六一开始有点犹豫,但后来跟我说,她能写,但是她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去武汉。当时的情况去武汉很困难,后来总局协调了卫健委,又经上海的宣传部门协调了上海的卫健委。也就是意味着,在上海你要能出去,武汉又能进去,并且还要能够采访到医生、护士和援鄂的医疗队等等。

我记得六六是2020年3月7日抵达的武汉,而且她还特地写了一篇文章。在当时来看我们好像还体会不到,后来听朱副部长讲,他说其实六六那个时间节点去武汉,是有些冒着生命和健康的风险的。紧接着其他的编剧也纷纷要去武汉,但我们没有组织更多的编剧去,我们拉了一个编剧群,六六每天在采访,把前线的素材一点一滴地都回馈回来。一直到武汉解封前,她才回来。她积累、反馈了很多素材,六六的那个单元用了一部分,剩下的全部贡献给了其他的编剧们。另一方面,我们其他的编剧和我们原型主人公也都在拉微信群,通过开视频会议来进行人物采访。例如,像《摆渡人》单元,表现的是一个白天做快递、晚上做网约车的司机护送医护人员的人物故事,这其中就集合了五六个快递小哥和网约车司机的故事素材。《在一起》这部剧大概95%都有原型和真实的故事,经由编剧的二次创作集合而成。

其实,当时发生和见证的故事远不止剧中所呈现出来的那些,有很多感人的或特别的事迹,在经过整体创作的考量后,也进行了艰难的取舍。我就举一个例子,我们创作《在一起》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关于特殊航班的故事,并且它也是一件真实的事件,反映的是吉祥航空公司有一个航班,从日本名古屋运送了98位武汉人回国的故事。但是随着我们创作的持续推进和疫情的发展,原本策划的是展现10个故事、总共20集,容量毕竟有限。总局领导也提出,认为10个故事之后差一个压轴的武汉人的故事——《致敬英勇的武汉人》,正如高司长所讲,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书写武汉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毫无疑问参与的编剧真的是非常的辛苦,前面一版的剧本大纲都已经做好了,但是不得不进行取舍。因为考虑到全局的关系,编剧忍痛把已经完成的大纲放下,重新采访武汉的社区工作者与武汉的患者,加上网上搜集的故事。克服重重困难,又经历了大半个月,才拿出了新的故事大纲。最后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境就是武汉进不去,导致武汉本地不能拍摄。杨阳导演做了很多功课,在天津拍武汉,因此我们被迫转变策略,开展全国范围内的拍摄,在上海的松江、青岛、天津各个地方,找各个角度拍武汉。在春季和夏季拍摄冬季的武汉,进行洒水、堆雪和人工造雪,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来拍武汉。直到武汉一解封,我们就派专业团队到武汉去拍空镜头,把空镜头和我们拍的素材结合起来,就融汇贯通制作成了《在一起》。

 

二、坚持以真情讲好中国故事

《在一起》正式开播的时候正值2020年国庆期间,恰逢我们国家召开表彰抗疫胜利的大会。与此同时,在微博、豆瓣等平台上,广大观众给予《在一起》最多的评价就是太好哭了,一看就会流泪。煽情不是我们的追求,但很多年轻网友晒出来的就是在电脑前、电视机前一团一团的纸巾。我从没有想到在自己的创作经历中,拍摄出了一部让全国观众这么哭的电视剧。眼泪反映出了真实具有千钧之力。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耀客传媒公司依旧专注做一件事情,就是讲好中国故事,拍好现实主义题材剧作。我们接下来有描写海军医疗舰的《和平方舟》,有刻画中国制造、中国合伙人的《大博弈》,有反映年轻人组团学中医的《后浪》,这些题材展现的都是当今时代鲜活的中国人。

从100年前的《觉醒年代》,到70年前的《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运动,再到十几年前开始的扶贫攻坚,一直到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到伟大的抗疫成功,我认为整个我们电视剧作品均反映了中国的变迁和时代的变化。我希望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用我们全部的身心和热爱把时代反映好,把电视剧拍好,能够更多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化。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