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新媒体挑战下的城市文化探访类电视创作探索 —以《下一站》节目为例

 

城市文化往往也被人们称为“都市文化”,它是城市市民创造、积累的具有城市特征的文化样式,可以说是城市市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总和。城市文化通过衣食住行、语言方言和休闲方式等方面表现于外。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在此基础上展现上海城市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体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对于上海电视媒体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城市居民出门游玩的搜索路径和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已从本地电视媒体的打卡探访类节目,转为“小红书”“大众点评”“美团”等具备各地频道的新媒体巨头;“××本地宝”“××发布”等微信公众号也承担起了提供本地打卡游玩信息的发布功能。更为强大的检索功能,海量的个人内容提供,让新媒体的优势力显,电视节目的信息功能似乎已经微不足道。在内容挖掘和表现上,“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为普通人提供了打卡游玩的展示平台,观众沉迷于网红自媒体的内容发布,自发推动了一个又一个“打卡胜地”、一波又一波“网红风格”的形成。随着城市面貌、城市精神、城市软实力的挖掘逐渐被商业化的消费热点所代替,电视节目逐渐处于劣势,甚至阵地失守。

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蓬勃发展、无数人自发创作的自媒体百花齐放的时代,做一档上海本地的城市探访类节目,如何能挖掘新意、吸引观众、站稳脚跟、引领潮流,似乎是一个无解的课题。在此背景下,SMG融媒体中心于2021年1月推出周播节目《下一站》,节目时长25分钟,主要播出平台为面向本地受众的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上星的东方卫视,该节目应战网络新媒体的夹击,探索出了一条电视节目在引领城市文化潮流和展示城市文化精神方面的独特路径。

 

一、节目模式独辟蹊径

经过即兴、沉浸、交互等新兴娱乐方式的洗礼,常态化的文化节目模式已难以吸引更多受众。《下一站》采用了“遇见陌生人”的节目模式,强调“偶遇”和“随机”,展开一段行程,阅读一段人生。这种模式人们并不陌生,比如日本老牌纪实节目《我可以跟你回家吗》,但《下一站》着力的是一座城市的风土,走出了独特的“上海咪道”。

上海拥有全世界里程数最多的轨道交通。20条地铁线、400多个站点、上千个出口,四通八达之下,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目的地。《下一站》节目以主持人作为城市寻访人,在地铁车厢里随机采访乘客,寻找有趣的同路人。“你在哪一站下车?”“你去哪儿?去做什么?”“你愿意带我一起去吗?”得到乘客的同意之后,节目组随即下车拍摄记录,跟拍乘客目的地中有意思的行程,全程记录所见、所闻、所感。

这一巧妙的节目形式设计,除了给观众带来新鲜感,激发出好奇心和观看欲,附带着也展现了上海地铁交通发达的城市硬件实力,并为观众提供了跟随节目打卡探访拍摄地点的地铁搭乘信息,可谓一举多得。

 

二、节目形态层次多元

探访城市,让观众可以跟随节目打卡,打造经典而深入的上海地铁游览路线,是《下一站》节目的表层形态。那些宝藏街区、潮流热门地、有故事的老建筑—比如孙科别墅、百代小楼、集雅公寓,有上海历史刻痕的地域区块—比如在政府改造之后居民重新搬回的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和它附近的全球第三条“高线公园”,节目中挖掘、探访了大量富有魅力的魔都打卡地。

而记录城市人物的人文情感,展示城市发展的核心精神,是节目的内在形态。塑造风景的,是人;创造历史的,也是人。《下一站》节目开播后,秉持着“发现和记录人物故事”的初衷,通过不同的目的地,记录了这个城市丰富多样的人:有才华横溢、用建筑书写城市篇章的建筑师;有奋斗多年、事业成功,转而追求人文理想的书店经营者;有经营着小食店,忙碌半生,收获满足的小老板;有用收藏来展示上海轻工业发展历史的手表藏家;有年过半百才开始自学钢琴、栽盆景艺术,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的老人;还有著名人物的后代,用私人的记忆重述历史的精彩细节……有些看起来是“路人甲”的平凡人物,背转身去却可能是故事满满的“斜杠青年”,白天是闪送快递员,晚上却要去表演脱口秀;是孩子的母亲,同时也是女子棒球队的主力队员;是90后的创业者,在人情味十足的大学创业区,上演着不同于前辈创业者的“掌柜风云”……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是时下新媒体城市类视频所缺少的视角。这就需要编导对被拍摄者怀有极为敏感的发掘能力,捕捉一个陌生受访者经历中的闪光点,并从城市发展、时代进程的角度,来考察人物的精神价值;需要编导拨开“赶时髦式消费”、“拍照打卡”的浮云,挖掘出建设城市精神的主人翁们真切的情感和追求。正是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以及他们各具风采的闪光精神,提升了魔都的品质和魔力,上海才成其为海纳百川、生机勃勃、包罗万象的上海。也正是这样多层次的节目形态,成就了《下一站》比城市探访更进一步的人文纪录的节目内核。

 

三、目的地选择丰富多样

作为一档以《下一站》为名的城市文化探访类节目,目的地的趣味性、可看性至关重要。《下一站》臻选的目的地形态不一,有可阅读的建筑、可漫步的街区、潮流打卡点、文化展览地,也有市井生活区。节目组以专业的选择兼顾大众的热门地点和小众但有推荐价值的场所,在目的地选择的丰富性上,显然超过了虽然内容众多但难免雷同率高且易流俗的网络媒体。

1.刻意放宽目的地选择半径

在网络媒体的“大数据计算”功能下,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实则受到了筛选过滤。例如喜爱网红打卡风格的年轻受众,或许很难获知隐藏在老上海市井街头的目的地。而“海纳百川”才是上海文化的精髓,纵观《下一站》选题,可以发现节目特意放宽了目的地的选择半径,从各个角度来展示上海这座城市的多样性、包容性和多层次,这也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软实力和魅力所在。

tu1.jpg

 

 2.记录新颖的城市动态

自习室、开放麦、共享厨房、心理修行空间、特殊人群就业咖啡馆、大学生创业聚集地……节目组编导以新闻人的敏锐,选择了这些只有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才会萌发、诞生的新颖的目的地,以这样具体而细微的记录,让“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跃然画面。

3.形成目的地“链条”

与网络媒体追捧网红目的地的“蹭热点”心态不同,《下一站》节目组挖掘了很多“网络盲点”目的地,成为首家报道该内容的媒体。这得益于节目组对节目内容的深度挖掘,从一期节目得到新线索,形成了下一期节目的“目的地链条”。而其中的内容,有些是别的媒体从来不曾发现过的。

例如,节目编导在地铁上遇到一位杂志编辑,跟着他来到他所在的新华路街道,发现这本杂志是居民自发编辑的刊物,记录了街道里的人物故事、历史传承。通过这本杂志,编导拍摄了新华路街道街区里有意思的地点和人物。就是在这个街道,编导在孙科别墅购买到“哥伦比亚圈Columbia Circle”的月份牌,在俗称“外国弄堂”的街区实地拍摄时,发现从茑屋书店到番禺路再到新华路,正好是非常完美的“哥伦比亚圈”漫步路线,可以根据月份牌打卡每一幢建筑,且都在步行可达的范围,从邬达克旧居一直到“外国弄堂”,其中还有英国著名作家巴拉德的旧居。节目播出后,这条新的打卡线路吸引了众多城市漫步爱好者按图索骥。

4.深挖行业“圈子”,以人串联,回馈城市

与网络打卡式探访不同,电视节目编导在选题挖掘、踩点观察、深入采访方面更为专业。《下一站》节目的制作部门属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为新闻采编部门,编导大多具有新闻专业素养,有对节目选题的职业敏感。因此《下一站》节目形成了独特的“矩阵式”选题,即当一期节目完成时,编导很有可能就该节目的主题进行延展,拓展具有关联性的选题,而节目播出后往往也能根据采访对象、观众、行业圈子的反馈和推荐,获得该主题领域的其他选题灵感。至少在“建筑设计”和“独立书店”两个领域,《下一站》节目形成了“选题带动选题”的良性驱动,对这两个行业圈子,也展开了深入的挖掘。

例如节目编导在拍摄一期钟表店的时候,一位曾在美国行医、后回到上海经营钟表店的店主推荐了与他同在收藏家协会的一位钟表收藏家。摄制组探访后者的工作室,却发现除了西方钟表,上海牌手表是其一大重要收藏。他在节目中所展示的不同年代、款式的上海牌手表,徐徐打开了上海轻工业发展的历史,把上海在中国工业从百废待兴到白手起家,又到兴盛发达这一过程中的领头羊作用生动地展示了出来。

又如,节目编导在拍徐家汇藏书楼的时候,遇到同济大学的建筑专业老师,该采访对象推荐了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专注于拍摄上海大街上的“隐字”。所谓“隐字”,就是旧改拆迁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那些老招牌的陈旧字迹。通过深入研究对方推荐的《隐字上海》书籍,编导结识了书籍中提供老招牌照片最多的人物:格里董,并与他一同扫街,拍摄到了普通的探访打卡绝对无法收获到的意外惊喜:在每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街头,竟然隐藏着那么多即将湮没的老招牌、老字迹,它们是上海往昔社会、经济、商业、市井的特殊记录,将被时代发展的巨手抹去。

不仅仅是记录,《下一站》节目也与拍摄对象积极互动,为城市文化的挖掘和存续,贡献媒体力量。比如这期拍摄“隐字”的节目,拍摄对象格力董告诉节目编导,他2021年最满足的事情,是收到了顺昌路拆迁时和平美发店的霓虹灯老招牌,现在这种样式的霓虹灯已是绝无仅有、无法复原。节目编导听闻后也开始了寻找传统霓虹灯之路,通过努力,不仅找到了了解霓虹灯工艺的字体设计师,还找到了能够制作真正传统霓虹灯广告字的老工厂和老师傅,虽然已经没有了市场需求,但是出于对老上海商业文化的情感,工厂仍然保留了设备和技术人员。老师傅还专门为节目制作了“下一站”灯牌作为留念。

正是这样的联动、探索,让《下一站》节目对上海老建筑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拍摄了例如《合众图书馆》《百代小楼》《哥伦比亚圈》等多期节目,拓宽了观众对于上海老建筑的认知。

节目组从上海图书馆打探到,近期打算修缮合众图书馆,但是查不到原始图纸。而在拍摄哥伦比亚圈时,节目组了解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童明教授和当年合众图书馆的设计方华盖建筑事务所很有渊源。通过这一线索,编导真的为上图找到了原始图纸。经过节目组的促成,童明教授将自己手中的两张1940年合众图书馆原始建筑图纸,亲自送到合众旧址,赠送给了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上海图书馆也特地邀请童明参与合众图书馆的修缮项目。

而通过童明教授,《下一站》节目发现了他的祖父,童寯,属于一个被热点所忽略的群体—说到老上海的建筑,很多人脑海中的第一个名字都是邬达克,然而和邬达克同时代的上海,第一批留洋归来的中国建筑师,也是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留下的建筑塑造了所谓“十里洋场”的半壁江山,包括:朱彬、范文照、赵深、陈植、童寯、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1919年到1937年,这20多位中国留学生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他们被称为中国的第一代建筑师,最终《下一站》完成了《中国建筑师的觉醒》这期独家报道,探访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巨擘在上海留下的作品和风采,让拍摄目的地展现了更加深刻的城市文化内涵。

在独立书店领域,《下一站》也通过“小众独立书店联盟”圈内人的推荐,陆续拍摄了愚人书市、远方书屋、明室书房、野望书房、乐开书店、复旦旧书店等地,将上海这个拥有着相当数量独立书店的城市的文化品格、书香底蕴作了生动展示。

 

四、注重在目的地发生的人物故事与情感

传达信息未必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功能,提供打卡索引也不是《下一站》节目的唯一目的。用纪实的风格,深入城市毛细血管来讲述上海人的故事、情感,才是节目更想体现的城市味道。如前所述,人才是一座城市最值得寻味的风景。人物的故事和情感,是“解锁”《这一站》的最大动因。譬如在网络上声名赫赫的武康大楼并未被列入节目选题,而不知名的市井小楼却可能隐藏着业界大咖,看似普通的街头小店也许闪耀着令人敬佩的凡人精神。

例如节目组跟随一位大学生来到位于鞍山新村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在小区的洗衣房里偶遇了一位老外,交谈之下才发现,他竟然是艺术设计界赫赫有名的孟菲斯流派创始人之一安多·西比克(Aldo Cibic)。更为神奇的是,他竟然就住在小区一个34平米的老公房里。“老破小”经过他的改造,登上了意大利最知名的设计杂志。这个普通街区也确实卧虎藏龙,能快速组装的新冠病原检测站就在这里研发成功;超豪华跑车品牌也入驻老公房,开了中国第一家展厅。

节目还拍摄到了一位老木匠。他50岁下岗后开始学画画、学钢琴,55岁学栽盆景,如今还在汾阳路上开了一家自己的琴行,展示了“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的独特人生。

在一期讲述上海开设的漆器课的节目里,授课老师是一位年轻的中国人,他竟然是日本漆行的第七代传人。他为了追踪中国传统技艺去日本留学,因为无人能及的热爱,日本漆艺大师向他倾囊相授,也由于他的投入,百年漆行为了漆艺的发展,也不吝于选择这样一位异国青年成为继承人。学成归来,他带回了曾经从中国传到日本的技艺,选择活力、开放的上海作为他授课的第一站,实现自己“现代遣唐使”的心愿。打动人心的永远是美好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精神的流动,才让一个地点成其为“目的地”。

像节目组一样深入城市腹地,人们会发现,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体现在都市的各个角落,展示出的是丰富多样的“城市表情”。上海令人羡慕的“魔幻”和活力,原来是在各个细微之处生机勃勃地发展着;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拥抱未来,既关怀人性,又鼓励创新的城市形象跃然而出。这样满含着情感与故事的上海,才是真正的上海。这种细致入微的精神关照,为节目增加了深刻的人文底蕴。

因为人物故事而探访目的地,也为《下一站》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独特的内容。例如其中一期节目介绍了“玩具大王”陈国泰,这个人物是在拍摄另外一期名为《宅生记》的节目时,由节目中的嘉宾所推荐。陈国泰出生于香港,在新加坡长大,是新加坡华裔银行和教育界巨子李伟南的外孙,但他却收藏了上万件中国玩具。玩具收藏是极小众的爱好,如果不是从人物出发,而是直接去扫街寻找目的地,这是绝对不会收获的选题。跟随人物,节目组来到了陈国泰位于松江的工作室,那里也是个玩具工厂,陈国泰拿出了他珍藏的民国时代上海康元玩具厂的玩具目录,向编导讲述了上海乃至中国玩具百年发展史。小小的玩具背后深藏着民族振兴的爱国情怀。可见以人的经历为出发点,可以挖掘出对城市极其特别的观察角度,见微知著。

《下一站》对人物故事特有的关注,将节目带到新的立意高度。例如有一期关于一位91岁老人的居所的节目,这位黎方夏老人将30余平米的居室装扮成了“空中小别墅”,经友人发到网络之后,吸引了《下一站》节目组前来拍摄。除了对这间别具匠心、颇有格调的居所进行展示之外,节目更多关注了这位老人和他的妻子:91岁的老人仍然骑自行车出行,热爱画画、写文章,87岁的妻子则喜欢弹钢琴、唱歌。两人的生活充实而浪漫,情趣盎然。这期节目的网络短视频版本《91岁上海老克勒的花样年华》获得了近万次的转发。

 

五、特殊的挖掘角度和记录方式

除了乘坐地铁抵达目的地,在微观的角度上,《下一站》也形成了独特的观察角度。例如在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在11号地铁线偶遇画家陆军。陆军经常搭乘着地铁,在某一条马路下车,寻找合适的角度,沿街而坐,挥笔写生记录上海老建筑,这是54岁的陆军坚持了四年的人生理想:用画笔记录上海永不拓宽的64条马路。这期节目开拓了一种全新的观察方式:节目组成员也坐在马路边不动,观察和拍摄记录画家遇到的形形色色的路人。在武夷路上一次完整的街头写生的三个小时中,前来和陆军主动攀谈的有一位职业画家、一名城市摄影师、一个装置艺术家以及不下十位街区老居民。都是陌生人,但每个人都很热情,聊天中既有对艺术的专业探讨,也有对建筑背后历史和趣闻的讲述。被画的老建筑沉默无声,却能借由路人之口,让你得知房子的故事、人的故事、马路的故事。

跟随地铁上的乘客,体验一次舞蹈课,打一场棒球,感受一堂心理治愈课,或者让这趟旅程中的人物,介绍下一趟旅程。如同开启一只城市盲盒—在未知的旅程里,探寻不一样的上海,用一次搭车,体验浪漫的“社会调查”。这种随机、偶遇的方式,让节目的内涵异常丰富,打破了仅仅是打卡、逛街的城市展示模式。

 

六、全媒体全渠道的传播阵容

比网络社交媒体和自媒体更加全面、人文、深刻,却又有不输于网络媒体的便利、迅速和可看性,是《下一站》电视节目扬长避短的努力方向,但网络平台也无疑是不可放弃的传播阵地。因此《下一站》除了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卫视和地铁车厢播出之外,还通过看看新闻网网络播放,并推出了B站、小红书账号和微信视频号(我们在下一站等你)。其中,微信视频号以内容的可看性为主要方向,精选节目中的精彩片段碎片化播出,推出半年就获得了近百万浏览量和3万多次转发;而B站账号针对年轻人喜欢的浏览方式,精简节目时长播出;小红书则更着重图文展示,放大节目的打卡指引和促发形成新热点的功能。

七、可复制可拓展的良性循环

巧妙形式+优质地点+人物故事,《下一站》已经形成了一种新颖而成熟的打卡探访类节目形态。打破城市的限制,拓展交通工具的类型,2022年《下一站》的拍摄目的地将从上海本地拓展到长三角地区,把对城市表情的记录拓展为对区域新面貌的展示。

 

小结

以一档纪实节目,深入到城市毛细血管来讲述上海人自己的故事,表现多层次、多方面的上海,这是《下一站》节目的初衷,也是努力的目标—既为生活在上海的人提供特别的城市漫游指南,又挖掘出上海文化背后的城市肌理,以微观的轻视角,串联起城市中丰富生动的“城市表情”。《下一站》开播一年以来,积累了以上多个角度的经验和思考,也在实践过程中锤炼了电视人在新媒体时代以内容为根本、以传播力为追求的专业精神,以及对“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全力呈现的媒体责任感。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独立制作人)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