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典籍里的中国》:重塑文化类综艺破圈方法论

 

自2021年2月12日播出首期节目,至10月10日最后一期内容收官,跨越如此长的周期,对于一档综艺节目而言,这样的编排方式可谓史无前例。然而,这档被网友戏称为“最鸽综艺”的节目收获的却是众多网友的强烈催更。

这档让人欲罢不能的节目,正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与催更相伴随的,是《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化类节目的强势“破圈”:从话题热度看,截至播完,共收获全网近200条相关热搜热榜,节目全网话题阅读量及播放量总计近60亿;在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13.8亿,有两条视频斩获近500万点赞量;从内容口碑看,豆瓣分9.4,知乎最高分9.2,成为2021年毫无争议的综艺口碑之王。

 “看节目激发了我读经典的兴趣”,“像穿越剧一样”,“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中华家”……大量的用户评论其实聚焦于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评论维度:知识、体验与价值。

知识,指向了文化内核的厚重感;体验,指向了文化表达的新鲜感;而价值,则指向了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这三种属性的塑造与叠加,或许正是让人们对《典籍里的中国》欲罢不能的关键点所在。

 

一、“严选”之下,还原文化内核的厚重感

对于文化类综艺而言,想要尽可能地还原文化内核的厚重感,并没有捷径可走。《典籍里的中国》以“严选”的标准与态度,为观众构建了中华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图谱。

其一是严选典籍。

回顾整季节目,不难发现,《典籍里的中国》中所呈现的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都是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河里璀璨的明珠。它们要么是具有开创性的文化典籍,包括《尚书》《史记》《论语》《孙子兵法》《楚辞》《道德经》《周易》;要么则是具有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或在某个领域具有集大成性的重要著作,例如《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传习录》。

这些典籍在当下,有些随着提倡文化自信而重新获得广泛关注,但也有些典籍,因为较为冷门而很难进入大众的视野之中。《典籍里的中国》为经典典籍提供了一个集体亮相的舞台,无疑在文化领域起到了较大的知识科普作用。

其二是严选角色。

《典籍里的中国》采用“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而在一个多空间的沉浸式舞台上,节目对演员演技的要求对比通常的影视剧表演难度倍增。对此,节目组严选角色,众多演员奉献了一场又一场“封神”表演,“全员老戏骨”可谓实至名归。

不仅如此,《典籍里的中国》同样注重配角的选择,让角色之间的碰撞在舞台之上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磁场。

王洛勇与汤镇业饰演的屈原与楚怀王,让观众为这两人从朋友到君臣直至分道扬镳的过程而唏嘘,并进一步理解了“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这句《楚辞》经典名句背后的分量。

吴镇宇与吴樾扮演的孙武与伍子胥,两人在舞台上从刎颈之交到无奈决裂,直至最后在梦中的相遇,让观众看到了超越生死的兄弟情义。

也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典籍里的中国》选择的演员与历史人物的绘画形象高度吻合。

倪大红如同从明代杜堇《伏生授经图》里走出的伏生,李光洁神似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教科书里的宋应星形象,王劲松贴合蒋兆和所绘李时珍像,王绘春对比常见的孔子像可谓栩栩如生……不得不感慨,节目组在选择演员时,不仅仅以演技作为标准,还最大程度地为观众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典籍著述者或守护者的形象。

第三是严格“选材”。

服化方面,为了保证严谨性,节目共准备了上千套服装,平均每期多达250多套,还制作了近300只顶冠。对于演员身着的服饰,节目组不仅会在遵循历史的基础上,结合节目气质、角色人物性格、特定场景来进行选择,还会邀请史学专家、礼仪专家、服饰顾问来考证细节。

此外,节目组还会结合舞台的声光效果,力求在服装材质和美感上找到平衡点,细节拉满。以《楚辞》为例,据悉,屈原所穿的浅色直裾袍,单从白色到灰色的过渡色节目组就准备了8款不同明度的灰色,并逐一在镜头前进行比对。

正是对细节的苛求和认真把关,才使得《典籍里的中国》这档精品文化类综艺能够以如此品相呈现。也正是对品质的期待,才让观众对这档“最鸽综艺”生发出了真诚的热爱。

 

二、玩转“时空穿越”,呈现文化表达的新鲜感

时空穿越,在网文和影视剧里并不鲜见,但在《典籍里的中国》中,时空穿越作为一个节目的“顶层设计”被赋予了新意。

在技术层面,不同形式的时空穿越,带给观众丰富多样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策划伊始,《典籍里的中国》就确立了“每期一部典籍、一个人、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大故事”的创作思路。但在跨越时空的顶层设计之下,纵观节目里的穿越桥段,我们其实可以将其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别:

第一种跨越时空,是展现时间的流动性。

《楚辞》里,来自两千多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的一个回眸,镜头随之从“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切换到了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巧妙地建立起著名诗篇《天问》与“中国天眼”之间的浪漫连接。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奋笔疾书时,舞台背景借助视觉画面展现出快速的季节更替,寓意李时珍为了编纂《本草纲目》奉献了十几年的光阴。

第二种跨越时空,呈现出场景的多重性

在《典籍里的中国》里,跨越时空其实嵌套着多重历史空间。比如《尚书》这一期,观众跟随伏生和撒贝宁的视角,重温了《尚书》里的重要篇章《禹贡》《牧誓》,再现了“大禹定九州”“牧野宣誓”等史诗场景。

在《史记》这一期,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章与历史人物齐聚《典籍里的中国》,整个舞台犹如一场跨越千年的“群英会”。

第三种跨越时空,则凸显想象的创造性

《典籍里的中国》在依循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了充满想象力的加工,配合演员的演技,让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

历史上,李时珍并未亲眼见到自己花了30年编纂而成的《本草纲目》刊刻出版。因此,节目组巧妙地设计了“圆梦时刻”。当李时珍看到自己的心血得以流传,忍不住不停地仔细抚摸。

而在《孙子兵法》里,这种创造性又体现为喜剧元素的合理运用。伍子胥要求“再来一碗”粥时,孙武的回答既让人看到了人物风趣幽默的一面,又让观众看到了二人的惺惺相惜。

可以说,多种形式的跨越时空,让《典籍里的中国》真正做到了通过穿越,将“讲故事”变为了“看故事”,在历史的细微处发掘和拓展了历史的可能性。

而在内容层面,通过创意编排,穿越呼应了精神传承与文化赓续的节目主旨。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圜则九重,孰营度之?”一个人提出了关于宇宙的疑问,一个人用一生在寻找答案。在《楚辞》这一期里,“天眼之父”南仁东,就这样与发出“天问”的屈原进行了一场独特的对话。

《史记》这期,节目组邀请了影视剧《觉醒年代》中鲁迅的扮演者曹磊,在《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上再次以鲁迅的身份,与司马迁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典籍里的中国》和《觉醒年代》的“梦幻联动”让网友们大呼过瘾、疯狂点赞。

可以说,《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将时空穿越戏码的效果拉满,归根结底在于它始终秉承着“好内容”的宗旨: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一个关于典籍精神与传承故事讲到极致。

 

三、构筑文化脉络,强化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文化类综艺的出发点,大多是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再现,但文化类综艺的落脚点,理应是让沉浸在优质内容里的观众生成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如此,文化才能够通过影像化的媒介得以实现自我的裂变传播。

与其他节目不同之处在于,《典籍里的中国》尤其重视对文化传承这个落脚点的塑造。

先是从典籍到人物,让观众与典籍之间实现跨越时代的共情。

高尔基曾言:“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典籍里的中国》的破圈,与节目组和演员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密不可分:它将人物作为文化的最佳承载者。

《楚辞》里,王洛勇饰演的屈原在与楚怀王穿越生死再次相见时,含着泪大口吃着橘子,甚至连橘子皮都一起咽下。正是这令人震撼的演技,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屈原作为爱国主义诗人对于家国的无限热爱。

而《尚书》的开场更是让观众难以忘怀: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认真阅读《尚书》,几次试图将喝完的茶杯放进茶盘都未能成功,这一个微小的手势动作便诠释出伏生对于《尚书》的热爱之情。

接着从人物再到传承,实现对中华文化精神谱系的书写与描摹。

在《楚辞》里,屈原在《离骚》里的求索精神与在《天问》里对宇宙的叩问,在节目里有了一个更加具象而浪漫的现实出口—中国人对宇宙的探索脚步以及轰轰烈烈的航天事业。

当屈原相继看见了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以及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屈原激动地说道:“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看到了最浪漫的诗!我把诗写在竹简上,他们把诗写在宇宙中!”

《天工开物》里,宋应星年轻时立志要做“田里的圣贤”,也因此,在《天工开物》里讲述种粮的《乃粒》成为该书的开篇。而在300多年后的今天,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与宋应星的梦想遥相呼应,两人跨越百年的“相握”,让众多观众潸然泪下。

在每期节目里,《典籍里的中国》都尝试挖掘人物、典籍本身与当下的“我们”之间在精神与价值层面的连接属性,从而让观众的情感从最开始的“接受科普”升华为“为往圣继绝学”的热泪盈眶与使命感。

《史记》里,撒贝宁与王学圻饰演的司马迁对拜场景,让无数B站网友刷屏“请受炎黄子孙一拜”,正是这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肩负文化传承使命感的浓缩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典籍里的中国》不仅在国内引发网友的热捧,在国外也斩获了不俗的流量,成为域外关注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节目还入围了亚广联广播电视大奖。

从某种意义上看,《典籍里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讲述中国故事,正是实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最好实践,更是浩浩典籍的众多著述者、守护者们的共同理想在当下的念念回响。

 

结语

“清朗之下”,文化类综艺正迎来新的发展窗口期。

实际上,回顾从2017年以来文化类综艺的发展历程,在综艺市场里文化类综艺实际上存在着两种矛盾并存的现象:供过于求供给侧不足。因此,恰好处在新一轮内容爆发期之中,《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与破圈,在实践层面具有了更加丰富的方法论意义—

当匠心的制作与细节的打磨能够蔚然成风,文娱行业才能真正树立起一股清新的文化风尚。

 

(作者为传媒一号《之媒》副主编)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