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历史的天头地尾,是记者必须抵达的现场

 李泓冰.jpg

何卿5月10日晚,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夜线》就“入户消杀”与您连线。您认为,“入户消毒,还需要关注科学依据,”还表示,“对于采取让居民交钥匙这样的方法一定要慎之又慎,要让疫情防控更有效率,也更容易取得共识。”这个话题直击了当时的热点和痛点。

李泓冰入户消杀,当时在全国各地都引发了舆情。首先要点赞的是《新闻夜线》的这个议题设置。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古人有所谓“得人者兴,失人者崩”,作为媒体,我们不能回避热点。

 

节目的传播量惊人,也有力地促进了入户消杀的流程规范和工作改进。这段采访也在我的朋友圈刷屏,有朋友称赞“有立场,更有智慧。”可否请您结合这个案例,谈谈在复杂舆论环境中如何理性表达?

关于消杀,不是心血来潮。那一段本来想做些报道,联系了一些病毒学家,被一一婉拒,理由之一是科学上有基本定论了。这和我做的功课一致,国家级专家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不止一次谈过病毒在非生命物体上能否存活以及存活时间长短问题,专家认为,“物传人”在疫情扩散中作用非常有限,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切断其传播途径;还说非冷冻物品导致感染证据尚不充足。

这样才有底气参与讨论。这是法治问题,更是科学问题。消杀本身不是目的,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才是。为了公共利益,当然不得不让渡一些个人权益,但这种让渡,是有边界的,就是法治,是科学。消杀无限制扩大,让专家无语、百姓心寒,是在消解抗疫共识,不利于疫情防疫大局。

 

是的,很多理解、配合抗疫的市民,看到一些相关视频,哪怕后来知道不是发生在上海,也难免惊惧不止,甚至心生反感。

疫情防控,要讲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不能盲目,更不能反科学。

我听到很多一线抗疫工作者反复称颂伟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我想,“尊重科学,命运与共”应该被奉为圭皋,使之熠熠生辉。如何规范入户消杀,事关百姓基本安全感,更要尊重科学。

另外,我觉得,上海市民的科学素养很高。就这件事而言,我倒不觉得舆论环境复杂,市民和专家共识度相当高,我就是说出科学常识而已。在连线中也引用的是专家观点,算起到一点科普作用。有科学支撑,就有理性立场;有科学背书,才能智慧表达—这智慧,其实不属于我个人。

 

和沪上很多媒体人一样,从3月31日到6月2日,您离家驻守,您和您主持的人民日报大江东工作室,坚持在疫情一线采访、报道、奔走、呼吁,从这60多天的经历,您怎么看待记者抵达现场的意义?

抵达现场,追踪热点,理性报道,正本清源—这是大江东抗疫报道的基本思路。

人民日报记者,除了上海分社,还有北京总社驰援的记者,和上海2500万人同呼吸、共命运,目睹了很多抗住极限压力的人物,报道了很多“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推出了“特殊精神 特殊担当—上海抗疫系列故事”。

 

这个“抗疫系列故事”,我印象中不光是文字报道,有些还配发了短视频。

每一集都有短视频,有图文,一千多字,中阅读量,长了没人看。

我们首发或独家报道的内容包括:《那个电话里哭泣的北蔡居民区书记还在奋力抗疫》《凌晨发文辞职 居民万言挽留,直击“小巷总理”苦辣酸甜》《被发现了,方舱九旬老人居然是志愿军英模,医护们敬为舱宝》《两位老英雄不简单!70年前同框,而今再赢抗疫这一仗》《乌龙电话成热线,网红大润发店长和他的105个兄弟》《00后UP主当楼长,崩溃大哭,光宗耀祖全体验》…… 这组系列到今天(6月16日)已发了79集,9集一季,就是九季“连续剧”。我希望,到81集,宣告剧终。

 

疫情早点剧终,我想这不仅是媒体人的期望,也是广大公众的心声。

我们既然站在了历史的天头地尾,那公众关切的所在,就是我们必须抵达的现场,这是党报记者的本分。

举个例子。4月初,网传视频中,亲子分离的隔离,让很多人受不了。我们发现,新国博方舱就有亲子病区,立刻赶过去,穿着“大白”进入了方舱—顺便说,每次进舱,我们都在院感医生具体指导下穿脱防护服,非常繁琐,要半个小时,而我们看到很多“大白”都乱穿,除了浪费,增加医废,毫无意义。

在亲子病区,我们看到阳性的小朋友,有父母或祖辈陪伴,有小伙伴,在跳方格,笑得灿烂;听到妈妈担忧儿子心理问题,出舱后会不会被另眼相看;我们感受到医护的善意,有护士让女儿和阳性小朋友线上每天互动;还有一位老伯追来,说出来得急,小孙子两周没换衣服,当时商店都不开,我们就发动有儿子的同事,送去了几套童装……

4月6日,推送了大江东E视频《探访方舱医院亲子隔离:在一起就好》,视频比文字更有力量,当时,为了用动画遮住人物的脸—感觉那样比“涂黑”更有尊严,简直比剪片还费力。上海很多方舱,都注重亲子病房建设。连续转战7个方舱建设的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和我说:“在中国,家庭几乎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亲情的治愈力十分强大,这也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与家人一起隔离医学观察,可以增强抗疫信心。”说得多好!

 

作为母亲,对于方舱的亲子病房我也是特别关切,在心理上与那些家长感同身受。“小家”顺了,“大家”的抗疫工作才能推进顺利。

这一次现场采访,还绵延出数个题目。

比如那位妈妈的担忧,出舱后会不会被另眼相看?结合一些市民和基层干部表达焦虑、困惑的录音和影像的广为传播,大江东关注了疫情期间的负面情绪,专访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王振,做了《疫情期间,如何守护心理健康》

比如阳性患者出舱后的问题,我们一直放心不下。时隔两个月,大江东做了调查:《善待62万曾经感染的兄弟姐妹,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们拨通了100位复阳者电话》

比如第一次进方舱,发现方舱建设是上海抗疫“重中之重”。两个月中,我和记者破天荒四次访谈方舱“拓荒连长”陈尔真,每次都是“爆款”,有的传播量达几千万。记者努力精准提问,专家回应切中肯綮、理性缜密,很好回应公众关切:4月1日《在隔离点专访陈尔真:上海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较高》,4月8日《专访陈尔真:上海感染者日增两万,方舱能否满足需求》,4月26日《陈尔真:方舱开始“床等人”!敬畏生命 科学抗疫》,6月1日《告别主力舱!直击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关舱》,这也算是为上海方舱建设留下一抹微型史迹。对方舱的持续关注,还促成我们更多相关的研究和调研。

 

大江东工作室推出的很多报道经过了精心策划,特别是一些成功的调查追踪报道。其中哪些策划是您印象较深的?

要说印象深刻的大江东调查报道,每一篇都难忘,这就是抵达现场的力量。有温度的记忆,一辈子忘不掉。

我始终觉得,对任何一次灾难,抵抗遗忘有助于今后减少灾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尽可能多发掘和还原个体的生命细节。当一个个新闻事件中的人,脱离一串串数字,其人生故事具体而鲜活,我们才会意识到责任担当的重量,意识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深刻。

媒体的关注,不能是一次性的。像北蔡居民区干部、大货车司机滞留、流浪人员收容、虹桥站离沪旅客、乘坐地铁的旅客故事、常态化后核酸码扎堆和滞后以及“离线老人”困境等,我们做了不少系列性的追踪式调查。像北蔡和虹桥站,我自己就分别去了三次。

 

这些关注点可以说是疫情期间的矛盾聚焦点,有些甚至是“风暴眼”。

在抗疫初期,求医问药、保供压力汹涌而来,平时存在感很弱并且人手不足、自己也成了感染者或密接的众多一线的村居书记,一接电话、一录视频,不断成为舆情热点,千根线,都要穿进他们这一个针眼。作为矛盾胶着点,他们有太多的无奈和委屈……

我在一则评论中说:封控,让众多社会精英关在家里,超大城市的一线管理重任,落在村居“阿姨”“爷叔”身上,很难杜绝“一地鸡毛”。疾跑中的奥运选手,突然静止也会脚步踉跄。身心俱疲、犹在奋战的基层工作者,需要来自体制和组织的强力支撑,也需要在他们偶尔扫过手机屏幕时,看到一些些点赞、安慰和支持……

 

如果说,您前面所谈是与居民、与医护、与阳性感染者共情,这段话就是与奋战在最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共情。

大江东工作室有意识寻找这样一些居委会书记,想写出他们的故事。上海抗疫成败,他们是“关键”。

我们追踪报道《那个电话里哭泣的北蔡居民区书记还在奋力抗疫》《凌晨发文辞职 居民万言挽留,直击“小巷总理”苦辣酸甜》《探访“呼救”的华师大二村,如何做好老年社区物资保障》《备受关切的梅六小区:困难很多,竭尽全力迎“拐点”》等等。疫情初期,直面民众的基层干部有过不知所措。但他们基本上无人言退,在一线奋力顶住了严峻考验。基层党组织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在市区的组织力量、社会资源下沉后,在党员及志愿者社区报到后,基层抗疫渐有章法,基层干部压力略为减轻。

抵达现场,记者会观察到比十几、几十秒视频或音频更多的事实、更多的逻辑脉络。有的原始报料有部分事实依据,但也有不少存在一些夸大。这就体现了新闻调查的力量。比如,有人发帖为某小区老人喊饿,热度极高。我们随机走进该小区五位90岁上下的老人家里,每一位都在由衷表扬居委“小王”,说他平时保供都是“用跑的”,还有老人一笔一划写了感谢信,也有的要通过记者给居委干部塞钱,“买些补品”—就我们的调研而言,小区老人没到挨饿的地步,但有人就医困难,也有面临管理窘迫。我们如实还原,呼吁更加关注封控中的老年人群体,后面也有媒体跟进。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调查,都有作品呈现。大江东记者巨云鹏,采访一起“阳性老人”转运事件,花了一天一夜,积累了各方数小时采访录音,只形成寥寥三百字的公开报道。理性的报道,要促成问题解决,而不是相反。有的基层干部,我采访了两次,每次都促膝长谈半天,但哪怕事件热得烫手,也要尊重当事人意愿,适时放弃报道。

但是,每一次现场调查和直抵人心的访谈,都有绵长的意义。让你对当下事态的一波三折,有深度认知;让你对下一场策划的脉络,愈加清晰;让你试图推进某个问题解决时,有更加现实而可操作的考量。媒体领导,也应该抽时间去现场,做调研,避免隔山打牛之憾。

 

前几个月很多音频和视频在微信群、朋友圈广为传播,虽然真假莫辨,但内容很是“抓眼球”,有些堪称触目惊心,对于媒体来说也可以视其为来自网上的报料。

时常在现场,就会对一些报料有了判断力。

五月下旬,有朋友义愤填膺发来一位“红裤头”大货车司机,在上海80天“荒野求生”、无人接济的短视频。我说,这基本不可能是事实。

大江东此前持续关注过外地货运司机,针对一则河南司机喊饿的抖音,发过调查《货车司机没吃的?现场探访:能吃饱,希望有活干》《探访航津路货车司机,温饱没问题》。当时我们现场找到那位司机,他哭诉之后,旁观司机很生气,拉记者去了那哭泣司机的驾驶舱,里面像个小超市,有很多吃的。不过,为了防止这位司机被网暴,我们的报道非常克制。当然,我们对上海基层治理有基本信任,不太可能让一个外地司机饿两个月。

针对“红裤头”货车司机的视频,记者王伟健再次出动,虽然那个视频并未清晰呈现具体地点,但他仍设法求证,抵达现场,经过四方信源核实,那个短视频中的司机“是说着玩的”,没想到被偷拍……《求证:货车司机浦东“荒野求生”80多天?》,这篇调查丝丝缕缕还原了真相。我想, 媒体还是要少用那种一句话的通稿式“辟谣”。要让人信服,需要现场求证,还需要多个信源互证。

 

记得2018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举办过您从业30年新闻作品研讨会,回顾了您职业生涯中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比如与上海相关的“五问”系列,包括《五问外滩踩踏事件谁之过》《五问自贸区这枚“爆竹”究竟响不响》《解析“死猪漂浮”疑团》等,成为主流媒体在重大热点事件中敢于和善于发声、努力还原真相、促进政民沟通的经典范式。当时研讨会主题是“以新闻推动社会进步”,您说这是从业的初衷。我想,这也是您在当下全情投入、记录当下的动力吧?

是的。自媒体时代,声音多元,但我始终相信,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问,还存在对公共事件的好奇打量,还存在对众说纷纭的求证渴望,作为社会瞭望哨的记者就不会歇业。

记者的党性自觉、职业精神、自律意识、专业水准和公信力弥足珍贵,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比黄金还贵重。

“关键时刻我在现场”,报道事实、尊重事实,还原真相、探究真相—不管用什么载体,这仍然是新闻最强大的生命力,也会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国向着澄澈光明不懈前行。

记者们请小心看管手中的烛火,不要忘记点燃时的承诺。新闻的全部尊严,不在于它穿哪件“衣裳”,而在于直立行走的赤裸裸的真实……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