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面对来势汹汹的谣言,我们选择迎面而上

 王志彦 副本.jpg

何卿在这波上海疫情中,说到大众传播,说到舆情应对,我们绕不开“辟谣”这两个字。“谣言”与“辟谣”的漫天“斗法”,可以说是各种传播现象中最亮眼的、最吸引眼球的一道“景观”。作为辟谣平台的负责人,在您眼里,什么是谣言?

王志彦关于谣言的定义,卡斯·R·桑斯坦(Cass.R.Sunstein)曾经说过,“谣言”表示一类言论,这些言论尚未被证明真伪,却从一个人传向另一个人,其可信度不是因为人们有直接的证据支持他们,而是因为别人似乎也对其信以为真。

另一位西方学者—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则总结出了谣言影响力的公式,“谣言的强度=谣言的重要性×谣言的模糊性”。

从这个公式生发开去,我们认为,在特定时期,当人们普遍关注一类信息,而这类信息中一些似是而非的内容又被大多数人们相信并传播时,谣言的影响力将达到顶峰。

 

疫情期间上海辟谣平台异军突起,好多爆款文章在各个小区群里转发传播,引起了市民广泛的关注,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上海疫情封控期间,社区治理、防控政策、物资保障等各方面的举措受到市民广泛关注,大量不实的信息也随之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众渴望知道真相,对辟谣类报道的需求急剧上升,上海辟谣平台因此取得了爆发式成长。这个平台六年前与上海网信办合作成立,并不是个新生事物,但在今年变得格外的火爆。

 

也就是说,上海辟谣平台的火爆是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在特殊舆论环境和特殊民众心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的确可以这么说。首先,上海此轮疫情,由于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裂度大,让整个社会的应对显得有些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疫情所带来的封控措施,又影响到每家每户,在多重原因的叠加下,一些带有情绪化的虚假信息开始在社交媒体、互联网上不胫而走。

实践表明,在某个公共事件中,人们的观点、情绪和情感会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占据上风,此时人们不再关心理性、逻辑和事实,而是将观点置于事实之前,将情绪放于理性之上,这种对真相或事实的轻视和忽略正是谣言诞生和传播的最佳土壤。在上海疫情期间,由于有时候缺乏权威信息,各种各样的谣言快速扩散,真相还没穿上鞋子,谣言已跑遍了网络世界。

 

有句话叫“互联网不是谣言的法外之地”, 但网络的特点使得它客观上容易为谣言铺就一条快速的跑道。

是的,这就是谣言跑得快的又一个原因。互联网时代,谣言已经穿上了“技术之靴”。社交媒体的广泛兴起,瓦解或分化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一则谣言从编造诞生到集群传播,这个过程中不再需要专业媒体机构和专业新闻采编人员的介入,就能迅速取得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聊天记录,因为在某些方面触动了社会神经,便会被广泛截图传播,从而达成一种“社会性狂欢”的效果。这种传播类似于物理学里的核链式反应,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自媒体,借助短视频等各种技术平台,为了达到快速涨粉、博取流量的目的,病毒式地扩散虚假信息,使得这种链式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有谣言的地方,就要有澄清。但是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想要做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辟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们是不是也经常遇到一些困惑?

从新闻业务上说,准确传递权威声音,科学普及防护知识,疏导紧张焦虑情绪,坚决反制谣言,打击各类不实信息,为稳定人心、坚定信心作出贡献,这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谣言的特殊性,辟谣类新闻的操作难度的确很大,辟谣效果的好坏往往与“时度效”的把握紧密相关。比如,辟谣报道常常面临巨大的时间性挑战。以疫情期间上海辟谣平台发布的《武警将接管上海社区?造谣》一稿为例,2022年4月7日晚间,一则传言称上海将要开始军事化管理,并声称有武警部队接到通知,“所有小区安排2人站岗,杜绝一切进出”。这个传言发生在上海疫情最吃紧的时候,市民对疫情未来走向怀有各种各样的疑问和焦虑,传言一下子击中了网民的敏感点,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疯狂转发之势。当天晚上,上海辟谣平台发布权威辟谣稿件,核心内容就是:“向权威部门询问获悉,此传言为不实消息。”稿件上线后,迅速被市民转发,阅读量瞬间就突破10万+,相关谣言很快平息下去。

这是一则快速辟谣的成功案例。然而,是不是所有辟谣都是越快越好呢?我们从实践中发现,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辟谣新闻尤其要关注其有效性的时限问题,也就是辟谣的效力问题。因为辟谣是以否定的方式传递一种信息,这种方式决定了辟谣新闻不仅要兼顾当下,还要有一定的时间效力,一旦辟谣所否定的内容,在很短时间内被事实所推翻,那辟谣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预测性的辟谣要慎之又慎,否定未来的某一种可能是极其困难的事,即便自认为有十足的把握,也会有很大的风险。

 

所以我也注意到,不少辟谣报道的用词是相当小心和谨慎的,常常会有“到目前为止”“暂未发现”等等的限定。

谨慎固然是对的,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许多谣言本身就带有预测性,这些谣言不是对当下事实的判断,而是基于某种细节进行外延式想象和预测。对此,如果辟谣仅仅提供了当下的事实,用诸如“目前没有”“现在还未”等方式去表达,尽管在技术上保护了自己,但却并没有针对谣言的核心意图,仍旧会被传播者斥之以“心虚”,从而达不到该有的辟谣效果。

是快速反应,还是静观其变,什么时候出手才能达到最好的辟谣效果?这需要新闻工作者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全面的权威信息,更加理性的判断和分析,有时候,还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担当。

 

我们也看到,网上对上海辟谣有些议论,觉得你们有时候只是针对局部的谣言进行了澄清,而整体问题却往往没有涉及。你们自己怎么看呢?

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常来说,局部的真实不能代替整体的真实,否则就会引导出错误的结论和虚假的新闻。但是,谣言与辟谣又有自己的特殊属性。辟谣是以一种否定的形式提供某种真实信息,那么局部的否定与整体的真实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们对此也有一些反思。

仍旧以疫情期间,上海辟谣平台的报道为例。在此期间,物资保供面临很大压力,一些针对性的谣言也不断出现。上海辟谣平台求证核实了一系列物资保供问题,刊发了大量的辟谣稿件,比如《所谓宝山区高境镇保供物资供应商的“身份”,造谣者连性别都搞错了!》《青浦一居委会私吞物资连夜转移?街道回应:为部分一线工作者慰问品和医疗物资》《新疆捐赠给宝山的羊肉去哪儿了?我们做了调查,还问到羊肉捐赠方》等等,都是针对物资保供这个热点问题,这些稿件就新闻本身而言,事实核查清楚、关键证据清晰,从新闻专业的角度来说,这些稿件都经得起考验,针对谣言的批驳真实有力。

然而,放到更大的舆论场上看,这些辟谣稿件的争议性仍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大量出现的物资保供问题引发市民关注,成为舆论焦点。就局部而言,辟谣所澄清的传言的确属于谣言,但从整体上来说,类似的现象并非不存在,这些传言又仅仅是整体现象和全局问题的一部分而已。这也就难怪,有读者留言,“这种辟谣是不是一种结构性辟谣?”

 

那么如何消解这一问题?

这个问题的存在和困扰,提示了新闻工作者要从全局和整体上去把握舆论走向和社会心理。在一些特定环境中,仅仅以辟谣方式提供信息,它的供给远远不足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权威信息的渴求。也就是说,对谣言最有力的打击,不仅仅要有及时权威的辟谣,还要有详尽的调查报道、科学的解释报道,乃至于推进问题发现和解决的监督报道,辅之以这些,辟谣新闻才会有更强大的共鸣。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新阶段后,网络上的谣言少了很多。但我们知道,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谣言,而且往往是“谣言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那么,未来上海辟谣平台将如何发展?

互联网无疑是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主战场。不管我们愿不愿接受,谣言总归会是网络舆论生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互联网上与那些谣言狭路相逢,并敢于亮剑批驳,是新时代主流媒体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谣言来势汹汹,我们的选择只能是迎面而上。

那么辟谣新闻如何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公信力,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我们认为,一是要靠环境。全社会应该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政府应当提高公信力,及时发布政府及公共事务、突发事件信息。同时,应该积极学习世界各国打击网络谣言的先进经验,通过立法、实名制、法院判例等多种手段,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造谣和违法活动,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只有在大环境越来越完善的前提下,网络辟谣才会更加事半功倍。

另一方面,网络的特征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这对于原来一元中心化的传播格局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但是,如果我们放下中心化的思路,以多元对多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正在探讨的一个问题是,能不能以网络的方式治理网络呢?

 

以网络的方式治理网络,这个概念应该怎么来理解,又怎样进行实践?

比如,“众包式”辟谣机制如今已经在学界被广泛讨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的分享和再创造,这种集体智慧是网络的宝贵财富。未来,上海辟谣平台能不能打造一个开放式的“辟谣社区”,在“众包式”辟谣机制上进行探索?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在我们的设想中,这个社区通过栏目记者编辑,外围公民记者,与栏目合作的专业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组成一个“辟谣联盟”,鼓励用户自行对可疑新闻进行查证并撰文发表。

当然,在社交媒体方兴未艾的当下,网络辟谣报道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新的媒体环境,新的传播格局,新的技术手段,带给专业新闻机构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但谁又能说,这种挑战不是一种全新的机遇和动力呢?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