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上海,为何成为国内脱口秀高地
一支话筒、一个人,简单朴素的舞台,就能引发观众的欢乐与思考。这几年来,随着《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网综”(网络综艺)节目的成功“出圈”,在中国观众心目中,“脱口秀”这三个字已经逐渐摆脱“舶来品”的陌生印象,成为人们线上线下娱乐生活的一个日常选项。
2021年,全国上百家脱口秀厂牌纷纷走上“脱贫”道路。在上海这样的脱口秀“头部城市”,很多演出开票不到20分钟便告售罄。更值得注意的是,脱口秀获得了年轻群体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成为时下年轻人最热捧的喜剧门类。
2021年冬天,中国的脱口秀表演又登上了更高大的舞台。第六届上海国际喜剧节首次设立“脱口秀”单元,不仅有脱口秀的演出,还包括了首届上海国际喜剧节脱口秀原创大赛、全国优秀脱口秀厂牌展演、喜剧周末、年轻态喜剧论坛等30余场演出和活动。与此同时,脱口秀红星李诞领衔的脱口秀团队还从百人的小场地“进军”至千人座的上海文化广场,以个人专场、集体汇演等形式加入剧场的年末演出季。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脱口秀这种“喜剧新形态”在上海的异军突起和发展壮大?它的未来趋势又是如何?
一、为何上海能成为国内脱口秀高地
1.脱口秀早已是国内外的文娱新传统
脱口秀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大型戏剧节的主力单元。每年四月举办的墨尔本国际喜剧节,开幕演出是脱口秀拼盘表演;七月的蒙特利尔喜剧节,从酒吧、剧场再到体育场,专场、拼盘等各种类型的脱口秀轮番上演;八月,世界上最大的戏剧节爱丁堡国际戏剧节,脱口秀仍是其中的主要板块。其中,两年前蒙特利尔喜剧节的开幕演出是一场仅有两名主要演员的、在四万人体育场里举办的脱口秀。上半场一个人、一支话筒、一瓶矿泉水;下半场另一个人、一支话筒、一瓶矿泉水。坐满全场的观众持续不断发出笑声,如此简单的形式却给大家带来很多的欢乐。2022年夏季,蒙特利尔喜剧节在因疫情停摆两年后重启,笑声又充斥了城市的剧院、俱乐部和街道。
“实际上脱口秀与中国的传统喜剧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上海国际喜剧节总监喻荣军认为,“脱口秀并非突然的爆发,而是一直存在。”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就有类似的演出,那时的滑稽戏、独脚戏在舞台上的表演是没有脚本的,只确定大致的主题和内容就开始“脱口而出”的基本即兴的表演。脱口秀和中国的相声、双簧、独脚戏、滑稽戏其实也存在着很多内在的关联。包括后来的“海派清口”,实际上是当时生造出来的一个名目,它运用了滑稽戏、独脚戏里的一些表演方式,与脱口秀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上海国际喜剧节从第一届开始就有脱口秀演出,但只是作为一个“节目”的层级;第六届喜剧节,脱口秀正式成为一个独立“单元”固定下来。几年来,脱口秀在国内的发展势头越发向好,光是在北京和上海就有100多家“脱口秀”厂牌(机构)。喻荣军认为,“脱口秀”近年来在上海备受欢迎,成为年轻人乐于参与的演出形式,与观众的接受程度以及现代传播方式有关。脱口秀从线上的《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等节目开始渐渐对大众产生影响,进而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线下演出市场,很多场地诸如酒吧或者小型会场都可以实现脱口秀演出。原创、即时互动、快速反映现实,是脱口秀艺术最大的艺术魅力。
2.脱口秀打造了年轻人文化消费刚需
要论眼下的线下脱口秀市场消费之最,“笑果工厂”上海新天地店绝对首屈一指。这座城市喜剧新空间2021年7月揭幕后完成了《脱口秀大会3》的首次“线下点映”的升级,让人们看到笑果正在把线下脱口秀剧院往精品化方向打造。新天地店的演出类型包括:深夜秀、Sketch(情景小剧)、布偶互动小剧、车间访谈、看片会、即兴工坊等。笑果副总裁刘丽娟称:“除了喜剧节,笑果工厂新天地店承载了笑果对于线下喜剧演出的全部设想。”
对于消费者来说,“笑果工厂”开在书店、潮牌服装店旁边,买衣服、逛书店、喝咖啡、看脱口秀是衔接非常自然的消费场景。除了周一休息,周二到周日,早上10点到晚上12点,这里都有演出,观众可以花大把时间沉浸其中。与德云社传统曲艺内容相比,脱口秀的“年轻感”可能是更能吸引年轻人消费的喜剧门类,此正所谓“年轻态喜剧”。“脱口秀是个好东西,应该让年轻人在更多的渠道全方位地去消费它。它表达自我,表达跟生活的一种和解,而且很睿智。”从笑果文化CEO贺晓曦的这番言论中,我们看到脱口秀有成为年轻人消费刚需的可能。
一个未来的“喜剧+”概念生活,一个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一体化的沉浸式喜剧消费街区或将成为年轻人新的生活潮流。
3.上海一直在“推”脱口秀
当下人们的审美喜好和欣赏习惯不断改变,艺术形式也随之在追求新的变化,脱口秀是一种短平快的项目,符合当下的审美艺术观念,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因此能把现代与传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孝明看来,脱口秀获得观众的喜爱,就是因为它从一般的专业演员走向了平民百姓,然后自己演,自己说,讲身边事,讲身边人,用生动的语言、当下的语言去打动身边的人。
用吴孝明的话来说,上海一直“推”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比如2008年开始的“海派清口”,其实就是对本土的滑稽戏、独脚戏的一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当时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这十几年来,各种宣传和传播让更多的上海人渐渐熟悉了脱口秀这种模式。同时,吴孝明认为,上海国际喜剧节不应该只有“舞台喜剧”这个概念,将脱口秀纳入喜剧节就是要包容更多的艺术形式。当下观众喜爱和追捧脱口秀,作为喜剧节的组织者,就应该考虑把这些受欢迎的新形式更好地提供给观众,满足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脱口秀也好,街头艺人也好,道理是一样的。前有‘上海话脱口秀’,现在是‘普通话脱口秀’,未来我想还可能有其他语种的脱口秀。我们期待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让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文化和表现样式在这里落地生根,各有所爱,这是海派文化的一个特点。”
二、脱口秀未来走向—做成上海城市文化名片
文化品牌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有媒体曾问:脱口秀会成为上海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吗?其实早在几年前,上海喜剧节就向李诞伸出橄榄枝,寻求与笑果文化合作,然而当时,李诞认为脱口秀这件事本身还不够成熟,与喜剧节合作的契机也不够成熟。但是,时间到了2020年,脱口秀的发展形势“急转直上”,或许就是一个量变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在李诞看来,这几年脱口秀最大的发展变化是,现在采访他的时候,他不需要再解释脱口秀是什么了。以前他老是被问脱口秀与相声的区别。“从2020年开始好像已经听不到这个问题了,”李诞说,“我觉得这就是我们做成了一些事情。”
上海对脱口秀这个新生事物一直持包容和支持的态度,这让很多人对脱口秀在上海的发展充满信心。更关键的是上海观众对脱口秀的接受程度颇高,脱口秀演出很受欢迎。2022年秋季在沪首演的方言类滑稽戏《宝兴里》就因引入了脱口秀演员而吸引到大量年轻人走进剧场。
脱口秀能成为上海文化市场的“增量”,成为上海的文化新亮点,这个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进一步的招牌效应的形成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尽管已经有20个左右成熟的脱口秀俱乐部驻扎在上海,但是上海的脱口秀线下演出仍经常一票难求。2021年,“脱口秀大会”IP和线下文化场所“笑果工厂”入选了上海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的支持项目。这项资金专门用来助力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支持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及发展,聚焦文化创意产业重大、关键和基础性环节。
从全国来看,脱口秀线下演出正在逐渐复苏和铺开。越来越多的脱口秀厂牌开设了训练营,挖掘并培养行业人才,而这些举措都会在推动上海脱口秀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带来一种新的精神文化风貌。
(作者单位:上海广播电视台总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