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现阶段重点还是要做好现有主播的IP孵化

 

袁鸣您怎么定义AI主播?他们是谁?可以做什么?他们的在岗效果如何呢?

学界和业界研讨何为AI主播的时候,感觉他们意见不太统一。传媒和互联网企业也不一样,传统媒体关注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谷歌眼镜、虚拟主播、NFT这些,但是关于这些技术或者产品,并没有站在媒体的本质来研究和拓展。媒体转型,核心还是传播,包括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播。从提升效率这一点来看,过去我们生产10小时内容,需要真人主播至少1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现在应用我们阿基米德自己的语音播报合成技术,只需要1小时就可以完成生产。通过新闻节目的自动拆条,可以把一档节目自动拆成2030条新闻,还能进一步自动在网上完成分发。比如,我们团队编辑,负责成千上万小时的内容处理、解析,在20多个互联网平台分发,如果没有AI技术作为支撑,至少需要百人团队才可以完成。 所以说AI主播如果是从解决生产传播效率上讲,它是重要的、颠覆性的,但如果指望它替代现有主播,眼下还不可能。

 

AI技术带来的成本和效率的改变的确令人惊叹。中国广电每年需要处理海量音频内容,全天24小时在线,有2万多个家喻户晓的主播团队,全国各地无缝覆盖……这其中,有没有AI主播的存在和体现的价值呢?未来AI主播的比例会不会越来越高?

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AI主播出现在我们的生产体系里,但受众不会有太多的异样感。虚拟主播介入生产不是仅仅为了创造大IP,而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一个24小时实时在线、精力充沛、不大会出错的主播,能超乎寻常地高效生产内容,自然度和拟人度也没有问题,谁会不欢迎呢?至于那些“洛天依”、“初音未来”之类的AI主播,就是作为IP来打造的,和我们有本质的不同。相比之下,对于不缺主播的我们来说,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为现有主播做好IP的孵化。

 

我记得和你们团队技术总监探讨的时候,他特别给我放了一段儿童睡前故事,我好半天也没听出来这是一个AI合成的声音,觉得很像真人,这还是挺令人震撼的,因为它的自然度、拟人度确实非常高。 这也是你们制造AI主播时的一个重要技术标准吗?

毫无疑问, 我们努力制造更像真人的AI主播。聊了半天,你发现没有,咱们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从“我”出发的一种思维模式,是“我觉得听众需要听到怎样的一个声音”,“我觉得听众更喜欢机器的冰冷感”……但是互联网产品思维是完全不同的,它是要通过算法,给用户精准画像,然后从用户⻆度出发,他需要什么就推给他什么,无论是内容,还是呈现形式。 比如这几天看世界杯的时候,我在抖音上看,抖音就提供了几套完全不同⻛格的解说组合,风格泾渭分明。甚至还有专⻔为聋哑人准备的解说。你还可以手动暂停,仔细回放某个精彩进球,然后跳回到直播;也可以随时分享。这就好像把一个导播台直接交到了受众手里。 我觉得我们创造出来的主播的声音像不像人,用户并不关心,他关心的是你能为他具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微信图片_20221228152847.jpg

算法是个黑箱,你永远不知道开出来的是什么。不过,就像观众其实还是需要一个他认为好的足球解说一样,一个好的主播,也还是有价值。 比如,申䒕雅这样的“中之人”技术,背后的那位真人,就是一个给虚拟主播大大加分的存在。我们也看到,诸如chatGPT这样的聊天机器人已经出现,今后虚拟主播会不会可以像我们真人一样会思考、有逻辑、有情感,会“锣鼓听音”地来对话的虚拟主播是否会很快出现?

我觉得chatGPT商业化更大的可能还是搜索、社交、学习、工作……再具体一点,首先也是陪聊机器人、客服、虚拟男女朋友,而不是主播。主播这个行当太窄了,不足以让最新的技术来颠覆它。媒体转型的核心,还是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播,我更怀疑虚拟主播的演进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主持人这个工种在传播中的作用。因为数字生产需要更便捷、高效、准确,用户需要直接面对核心信息,一个只会播报的虚拟主播久而久之反而会让用户产生逆反心理。回到chatGPT来说,它当然是个巨大的突破,是工程上的重大突破而非算法。它把人的因素也作为一个变量加了进来,在构建优化迭代的过程中,成功把人做进了闭环。但指望chatGPT能够推动我们的虚拟主播更加会思考、有逻辑、有情感,而且会“锣鼓听音”地来对话……需要技术和产品能力。做成了肯定能极大改善现有的虚拟主播的能力。

 

AI主播,会是未来广电媒体进入元宇宙的引路人吗?

所谓的元宇宙也许并不深奥,对于媒体来说,就是内容数字化以后的新世界,所有内容,包括图文音视,可以第一时间完成生产,变成可标签、可分类、可交互、可分享的数字内容,并且触达到最广泛的受众。媒体数字化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用”,而不是“存”,要能解决实时标签分类、交互分享功能。找元宇宙的引路人,媒资可以是抓手,FM直播流是抓手,NFT也是抓手……而AI主播,只是其中之一。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