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元宇宙纪录片:形态进化、伦理挑战与商业拓展

 

  自从2021年扎克伯格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元宇宙Metaverse)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如何面对元宇宙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对技术极为敏感的传媒业更不例外。当前,元宇宙纪录片的概念已应运而生,然而相关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都极为缺乏,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和探讨。

一、形态进化:从全景视频、动画建构到隐形拍摄

  元宇宙纪录片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非过去从未存在,而是经历了一个形态进化的过程。VR(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重要入口和界面,如此才能为用户提供三维立体的沉浸式体验。因此已诞生十余年的VR纪录片可归入广义的元宇宙纪录片范畴。从广义到狭义,从形态上可将元宇宙纪录片分为以下三大类:

  1.VR全景纪录片:从内容外内容中

  VR全景纪录片采用多目一体化VR摄像机拍摄,观众佩戴头显观看。相对传统纪录片,VR纪录片的颠覆性体现在:首先是画框和景别概念消失,线性的蒙太奇叙事转变为场景展示性的空间叙事;其次是形成了一种互动的视频格式,在360度的环绕中,观众不一定向前方看,而是可以自由选择视点和位置,从而产生强烈的临场感。例如中国的第一部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2015),这是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的作品,观众戴上头显后如身临其境,留守儿童仿佛就在身边活动。由于在立体环绕空间中缺乏景别变化,观众有时不知该聚焦何处,因此极易产生细节丢失,创作者需通过声音、光线、字幕等元素来引导观众。此外,去蒙太奇化使得复杂的叙事难以实现,因而创作者对空间的选择至关重要,富有吸引力的空间是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国际上一些知名的VR纪录片作品,如由奥巴马夫妇介绍白宫内部的《人民之屋》(The People's House)、反映叙利亚难民营中儿童生存状态的《锡德拉湾上空的云》(Clouds Over Sidra)以及《切尔诺贝利VR计划》(Chernobyl VR Project)等,均有很强的空间展示价值,能够吸引用户参与其中。与传统纪录片相比,VR全景纪录片使观众从内容外内容中,带来了沉浸的新鲜体验。但其弱点是叙事性不强,且由于仍是采用视频格式,观众只能有3DFdegree of freedom)即3个转动角度的自由度,因而互动性较弱。所以,VR全景纪录片可视为元宇宙纪录片的一种初始形态。

  2.VR动画纪录片:从弱互动强互动

  VR动画纪录片凭借计算机制作技术,模拟生成各类真实环境的三维立体空间,既可摆脱实拍的种种限制,增强叙事性,也给用户带来新奇的、超越现实的体验。VR动画纪录片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一般动画软件制作。如美国VR纪录片《饥饿的洛杉矶》(Hunger in Los Angeles),再现了在洛杉矶街头人们排队等待发放救济食物的真实场景,反映了美国仍有不少民众食不果腹的社会现实。该片声轨是真实的现场记录,图像则是以动画构建的空间。动画形态在历史题材中比全景视频更具优势,如英国BBC推出VR动画纪录片《1943:空袭柏林》(1943Berlin Blitz),系根据当年记者在轰炸机上的录音报道建构再现。

  另一类也呈现为动画形态,但是采用游戏引擎制作,因而互动性大为增强。游戏引擎驱动的VR可拥有6DOF,即除了3个转动角度外,再加上下、前后、左右3个位置相关的自由度,这样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触发等获得高度仿真的反馈。如BBC Studio与游戏工作室Preloaded联合制作的VR动画纪录片《Life in VR》已接近一款游戏产品,该片模拟了美国加州海岸的水下世界,运用谷歌的追踪技术,可智能识别用户在水中的动作,当用户操作手柄游动时,水下生物会以自身的仿真变化来回应。然而,动画始终存在电子虚构感,近年来将全景视频和动画相结合的VR纪录片也陆续出现,以实现优势互补。如英国出品的《大卫爱登堡和巨龙》(Attenborough and the Giant Dinosaur),将真实的人物、场景和恐龙的动画融合呈现。

3.元宇宙纪录片:对虚拟世界的全新呈现模式

  这一类可称为狭义元宇宙纪录片,因为它主要是对元宇宙内部的记录。在元宇宙中,类似于好莱坞电影《头号玩家》中的绿洲,用户以虚拟化身(Avatar)的面目出现,化身形态丰富多样,可在其中置产、开店、消费、社交、娱乐,从事各类虚拟活动。从内部记录和呈现元宇宙社会的生活,并进行价值引领,是元宇宙纪录片的使命。

  在元宇宙内部拍摄纪录片将遵循怎样的模式和规则呢?当前业界和学界尚未形成较成熟的看法。从技术的发展看,有可能隐形拍摄的方式会较为盛行。隐形拍摄并非偷拍,而是一种沉浸式拍摄,创作者在元宇宙中亦以化身出现,可采用头显设备中内置的虚拟相机,在观察的同时就进行拍摄,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拍摄体现出较强的介入性。研究者指出,摄影机在元宇宙中失去了物质实在,与其说摄影机消失了,不如说摄影机无处不在[1]由于是匿名且无外置设备的隐形拍摄(也可以是智能化自动拍摄),被拍摄对象不会感到紧张,使呈现更为自然而真实,拍摄者也无需太考虑现实拍摄中的合规性。HBO Max20227月推出了反映虚拟社交平台VR Chat的纪录片《我们在虚拟现实中相遇》(We Met in Virtual Reality),该片用虚拟相机VR CLens拍摄,可以模拟传统摄像机的各种功能,片子讲述了新冠疫情背景下虚拟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反映社区成员在现实焦虑中的相互慰藉和关怀,被称为全球首部元宇宙言情片。在元宇宙社会,虚拟空间发生的故事将为纪录片提供丰富的创作资源,这方面的选题正在逐渐增多。

  以《我们在虚拟现实中相遇》为代表的元宇宙题材作品仍为二维,但以XR(扩展现实,包含了VR/AR/MR)的形态在三维立体空间讲述元宇宙的故事是发展趋势,当然也可两相结合。在三维立体空间中,预计将有更多的交互生产渗入纪录片之中。由于元宇宙的核心价值是去中心化、共建共享,因而交互性将是深嵌于元宇宙纪录片的特征,且随着技术的升级不断增强。观众从视点选择到游戏化参与,再到加入内容的生产,介入程度逐步提高。不但个人化纪录片生产更为盛行,而且如研究者所设想,元宇宙数字生活中的纪实影像,更像是交互融合的新型视觉场景构件,而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作品。消费者可以在影像场景消费(或者审美体验)过程中,对各部分构件进行如己所愿的再度编辑、多重创造,并通过NFT获得回报。[2]此外,成熟的元宇宙纪录片还应当是通感呈现的作品,即不局限于视与听,还将通过仿真传感装置诉诸观众的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等因素,充分调动人的感官体验。当前,这方面的数字模拟和传输技术已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伦理挑战:真实性与权益保护

 

  纪录片是具有较强伦理约束的影像类型,每一轮发展创新都离不开伦理维度的审视。关于元宇宙纪录片的伦理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真实与虚拟的边界

  纪录片对公众有着真实性、非虚构性的承诺,因此观众必然要求所见即所在。然而,技术尤其是数字媒介不断型塑我们了解世界的能力,并由此模糊了真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在广义元宇宙纪录片即VR纪录片中,相关质疑就存在,特别是游戏引擎驱动的VR动画纪录片更是冲击了人们对于纪录片的界定。例如,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参赛的VR纪录片《行走敦煌》(2018)将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模型置入游戏引擎中,体验者可用手柄遥控模拟实地参观,包括捡起豆油灯照亮洞窟、点击使壁画上的飞天腾空而起、走进古代僧人禅修的房间等虚拟体验。虽然洞窟是仿真建构的,可以视作真实的再现,但这些游戏化的行为又能否归入对事实的反映呢?这显然是仍需探讨的问题。但是也应看到,对纪录片的认识也非固定不变,例如情景再现、演员扮演等过去也不被接受,但现在已成为纪录片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在狭义的元宇宙纪录片中,人们或许还要问,对虚拟世界和这些形态各异的化身活动进行记录,这样的内容难道是具有真实性的么?但也有意见认为,当个体被赋予特定的角色时,会不自觉地表现得与角色特点相一致,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普罗透斯效应。因而人们在使用化身时,也会不同程度表现出化身的特征,并导致态度和行为的一些改变,因而化身也具备指向现实的真实性。况且,由于匿名的保护,有时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表现或许更为真实。更为重要的是,在元宇宙的设计理念中,是与现实空间平行的虚拟空间,现实中的大量事物均会数字孪生于元宇宙世界中,包括人们思想和情感的相通。因此,纪录片对元宇宙内部的呈现实质上也是社会现实的投射。但不可否认的是,元宇宙生态中真实和虚拟的边界变得更为模糊不清,从而使得纪录片这一非虚构影像类型将面临更多的争议和挑战。

2.虚实交融中的个体权益

  由于纪录片是反映真人真事,因此当事人对于拍摄常常有所顾虑,特别是对公开自身隐私的担忧。在很多项目的拍摄中,创作者需要与当事人签署授权协议。随着人们个人权益意识的增强,因纪录片播出导致的司法纠纷也有增加。前文中提到,在元宇宙环境中由于用户多以化身的形态匿名存在,创作者可以采用无干预性的隐形拍摄方式,从而较大程度上摆脱现实层面的压力。但是,由于元宇宙与现实世界具有较强的并行性,纪录片对化身/人物的深入发掘很可能将指向现实世界,如电影《头号玩家》中各种角色在两个世界之间的穿梭转化。如果作品中当事者要在现实世界中现身,就不可能不顾及自己的化身在虚拟世界的行为表现。例如,日本广播公司(NHK)制作了纪录片《100摄像机 元宇宙特辑》,亦是关于社交平台VR Chat的故事,但和《我们在虚拟现实中相遇》不同的是,NHK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人物也进行了拍摄,因而对虚拟化身的记录同样会面临一些约束。

  此外,化身在虚拟世界虽然是匿名的,但难免仍有少数朋友圈知道现实中的人是谁,所以当事者还是会有一定顾虑,创作者也会存在伦理压力。元宇宙并未真正脱离现实,每一个化身的背后都是社会上的人,所以元宇宙纪录片创作中对隐私的判定、对当事者权益的保护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况,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操作规则。

 

三、商业拓展:区块链、NFT应用的探索

  纪录片具有强公益、弱产业的特征,由于收视率、流量普遍不高,这导致其商业吸附能力较弱,加上传统媒体的衰退,缺乏资金、造血能力不强一直是困扰行业的一个问题。元宇宙时代的临近为纪录片产业突破商业瓶颈提供了想象空间。

1.数字资产的价值发掘

  当前,各行各业正在积极探索NFTNon-fungible tokens)即非同质化代币的应用。NFT是一种基于区块链使用的加密通证,非同质化意味着不可替换、无法分割,从而为特定的数字资产提供独特的价值。NFT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驱动力,能够管理数字艺术、音乐、游戏项目等的所有权,扩展现有的物理所有权概念,这也为纪录片提供了全新的商业拓展空间。有研究者认为,通过NFT技术,本来是可以随时复制的纪录片等数字艺术品会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3]我国不承认比特币等同质化数字货币的合法性,虽然NFT对应特定资产且不可替代,但法律属性上仍存在模糊地带。国内大多将NFT转化为数字藏品运营,用人民币而非代币交易。数字藏品多实行限量发行、饥饿营销,因所附着的区块链信息(哈希值)赋予了其稀缺性,且可以溯源,因此孕育着一定的产业空间。有研究者还展望,在纪录片领域利用NFT可以进行更安全的制作资金众筹,重构发行和营销的传播业态,促进创作者与粉丝的双向赋权等。[4]

  近两年,我国纪录片行业开发数字藏品的案例逐渐增多。如上海纪实人文频道依托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叶尔羌河》《草原,生灵之家》,限量推出高原鼠兔”“塔里木兔两款新春五福特别版数字藏品,该数字藏品基于蚂蚁链,每份18元,据了解共卖出了7000多份。优酷发售了《我的时代和我》第二季数字藏品,这也是纪录片行业推出的首款视频数字藏品,市场反应亦很热烈。以上均体现了依托纪录片内容以数字藏品开发衍生价值的潜力。与纪录片相关的精华片段、幕后花絮、海报、礼品等IP周边资源均可用于数字藏品开发。国外还有将整部纪录片作品以NFT形式发行的案例,例如,日本职业登山者安间佐千将讲述其故事的纪录片在应用区块链技术的roadstead云服务平台上线,于2022126日至202315日期间限时销售。总之,在元宇宙时代,区块链、NFT等有望拓展包括纪录片在内文化艺术产业的商业模式,从而为创作方提供更为多元的市场补偿途径,促进产业的总体发展。

  2.点对点交易的可能

  区块链技术为元宇宙提供了认证机制,使其经济体系得以健全。区块链所构建的分布式账本使网络上的信息均可追溯、不可篡改,因此可有力遏制现行网络中屡禁不止的盗播盗用、侵犯版权等现象。同时,分布式账本能够实现去中心化金融DeFi),即在元宇宙内的交易不再依赖平台、银行等中心化机构,个体之间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交易。如此在元宇宙生态中,理论上创作者将纪录片发布后,既能更有效地维护版权,也可通过小额支付机制直接从用户端获得收益,而不受制于各种中介化的盘剥,这对创作方特别是独立导演将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而且,以作品加密和防拷贝为核心的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也在升级迭代,能够为点对点交易提供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当前,由于技术和政策原因,NFT及数字藏品的交易仍是中心化处理的,国内外影视作品发行中点对点交易的实践案例尚属罕见,但随着元宇宙、区块链、Web3.0等的发展,未来仍有预期空间。

 

四、结语

  综上,广义的元宇宙纪录片已经存在多年,狭义的元宇宙纪录片则仍处于实验和畅想状态中。喜爱纪录片的人们对元宇宙纪录片充满了期待,元宇宙生态及相关技术的演进也将成为未来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也应看到,元宇宙语境下纪录片生产和运营的变革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时期,也会遭遇诸多的困难。例如全新制作模式将在多方面颠覆传统纪录片生产的惯例,需要进行观念和流程的又一轮适应和再造;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虚拟化身或许也将产生肖像权和隐私权诉求,从而给对元宇宙的记录带来困难;由于数字藏品因政策限制大多生成于联盟链而非公链,二级交易存在难度,区块链技术也尚未成熟,因此限制了进一步的商业开发。应对这些挑战,既需要业界的不断创新探索,也有赖于整体技术生态和制度环境的改变。

 

(作者信息:唐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广播电视学系主任;[]鹰居知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注释

1】唐卫、张贝妮:《虚构与真实:元宇宙视阈下纪录电影的形态探索和纪录美学赋新》,电影文学,2022年第17期。

2】何苏六:《即将到来的纪录片3.0时代》,现代视听,2022年第8期。

3】刘立伟:《NFT重塑视觉传达设计价值探析》,包装工程,2023年第2期。

4】赵思超:《NFT对纪录片产业的重塑》,青年记者,2022年第14期。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