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 ——以《上海电视》淘宝店运营实践为例

 

  创刊于1982年的《上海电视》周刊(以下简称周刊)是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社(以下简称报社)旗下重要品牌报刊之一,多年来坚持内容为王”“值得留存的办刊理念,专注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视听节目和文娱作品,以独家报道和深度采访见长,是深受大家欢迎的都市家庭型周刊读物。开门第八件事,去买上海电视,这个广告语当年曾风靡申城。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媒体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包括《上海电视》在内的广电报刊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要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增量。本文以《上海电视》周刊淘宝网店运营实践为观察视角,探索互联网数字化时代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创新融合之道,厘清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从淘宝网店入手探索传统纸媒发行转型策略

  受内容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以及时效性的影响,纸媒近年来流失了大量用户。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社致力于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在纸媒内容创新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传播方式,先后开设和运营了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一批新媒体账号。面对纸媒销量困境,编辑团队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探索内容+发行的新模式。2014年,周刊试点以电视明星专访、大幅肖像照片上封面的模式,逐渐形成以明星专访带动刊物销量的特色,受到市场认可,而新媒体的宣推,也进一步助推了发行销量。

  当时周刊零售并不能做到全国发行,最远只覆盖到江浙沪地区。通过官方微博调查发现,不少外省市读者多方打探、咨询购买渠道,一些海外读者也踊跃求购。为满足用户需求,扩大周刊影响力,报社决定进军电子商务领域,遂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电商部,在淘宝网注册了上海电视杂志社店铺(以下简称淘宝店),负责线上发行和销售,服务平台用户。该店铺的经营范围主要以销售《上海电视》周刊为主,还包括广告发布、食品经营、服装百货和票务代理等业务。经过三年的培育推广,淘宝店从年销售量仅1万份,到2018年迎来了销售高峰。周刊推出多个现象级爆款,并在这一年荣登淘宝电商图书类搜索和转化比榜首。

  1.创新采编内容,拓宽发行渠道

  2018年的销售盛况及其运作方式值得复盘和探究。

  当时,经过近三年内容和销量的磨合,周刊每期推出热门电视剧主演独家专访,线上销售量每周稳定在4000册以上,基本弥补了因上海东方书报亭关闭带来的零售量滑坡。当年6月,单期周刊的电商销售量超过1.4万册,杂志快速脱销。如何营造更大的爆款?采编与发行、前台与后台进行了积极筹划。

  时年7月,编委会在策划当月第二期杂志报道主题时,得知记者几经辗转拿下一位网络人气很高的演员的独家专访权后,决定抓住机会造势。团队通过线上微博账号每天播报新刊亮点和出版进程,促使人气明星的粉丝一起参与到杂志的制作中,自觉转发报社官微,利用新媒体与读者紧密互动,营造更大的网络传播效应。

  77日这天,微博发布新刊预告,人气主角的金句”——许多事情放在心里,也随着封面照片一并传播开来。这条图文并茂的微博当日阅读数超70万人次, 三天累计超过200万人次。预告发布后的一周内,团队每天反复推敲、精心制定好网络宣传主题,确保日均几十万流量关注新刊出版进程。

  画面精良、内容翔实、渠道多样、各方联动,该期以朱一龙为封面的周刊,线上线下销售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其中电商平台上的销售量达到10万份,突破周刊十年来的销售纪录,荣登淘宝网热销商品榜书刊类榜首达数周,被业内称为现象级爆款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1.jpg

 

  2.多元化经营,扩展传统纸媒的盈利空间

  复盘2018年度这一销售峰值年的市场状况可见,当时是选秀和热剧的大年,周刊抓住机遇,除了热销的朱一龙,还推出了白宇、蔡徐坤、肖战、张云雷、杨九郎等封面人物,特别是朱一龙、白宇,在将其作为刊物封面的同时,还争取到相关剧目中的衍生产品的销售权,做到了营收最大化。从2018年度店铺销量前三来看,仅靠朱一龙、白宇、蔡徐坤三个封面人物就获得营收180余万元,占全年电商营收70%左右。

 

  2018年周刊淘宝店营业收入总计224万元,较前一年的62万元增长3.6倍;周刊累计发行20.8万册,较前一年同期的4.2万册增长近4倍(表2)。线上发行成为传统发行之外的重要补充。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2.jpg

  3.大数据挖掘内容定制需求,提升用户黏性

  针对用户需求,2019年《上海电视》还积极推进编(编辑)营(营销发行)合作,不断开发电商文化产品线,扩大品牌影响力。例如,周刊以德云社相声演员为封面,设计、推出了AB两款精美“4K海报杂志+4K海报在淘宝店两天售罄,销售量达1万多册,单本杂志销量也突破2000册,销售额达到31万元。对店铺粉丝心理的深入研究,助推销售速度和利润贡献双双有阶段性新突破。通过这一项目的成功试水,淘宝店根据销售情况,进一步挖掘粉丝需求,向数据要效益,开发明星产品力求原创性、丰富性和多样化,形成多个周刊定制款,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策划、引流,合力打造电商爆款产品。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下,周刊淘宝店担负起杂志线上销售生力军的角色,成为读者观察哨和市场风向标。传统媒体转型拥抱互联网既需要拿得出手的内容,也要拓宽渠道,淘宝店的运作给全报社媒体融合发展、改革转型带来了甜头,使人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媒体拥抱互联网、进军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3.jpg

 

二、品牌无形资产的构建与维护

  经过多年积累,周刊的淘宝店由起初的小红星(店铺等级),现已升级到5星蓝皇冠,好评数23+,粉丝量14917人,好评率 99.72%。在排名和信誉上,5星蓝皇冠店铺在整个淘宝店铺排名处于中高等级(表3)。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4.jpg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5.jpg

  仍以20187B这期为例,报社全员奋战,确保线上爆款的发行。报社负责人第一时间约见印刷单位,要求提前部署好印刷班次和人手,确保在销量陡增的同时仍按规定时间交货。官方微博每天与读者密切互动,吸引了汹涌而来的网络求购者,也带来了数万条求购、咨询信息。《上海电视》采编团队也全力增援电商团队,编辑记者白天写稿拼版,晚上轮流值班回答求购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平均每人答复800多条信息。近万份线上求购单在数量和品种上要求各异,市场上的快递公司难以接手,只能由报社来啃下这些硬骨头。为此,报社要求全员奋战保发行,报社党总支随即将出刊后3天定为党员主题活动日,党员干部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每天四十多名员工义务加班为发行出力,积极投入到刊物的打包和整理工作中。根据读者在新媒体上反馈的热点问题,报社及时调整重点版面安排,快速推出预售通道,网络预售前2个小时就创下2万册的佳绩。下单者来自全国各省市和港澳台地区,个别订单来自海外。

  按照淘宝网现有的评级和好评体系,店铺排名和信誉既要看历史数据还要看淘宝店铺权重。而网民按照购物消费习惯倾向于选择信誉更好、排名更高的店铺进行购买。从表4所示的近期的统计数据可见,图书杂志类淘宝店铺具备五星蓝皇冠信用等级的并不多。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6.jpg

  一些新店认为只要层级高就有流量,因此一开张就去刷层级,其实这样做基本上是徒劳的。权重就像一个隐形判官,会根据店铺的点击率、销量、转化率等各个因素去综合判定,店铺层级和店铺权重相互关联,权重越高,获得的流量也就会越精准。

  《上海电视》的五星蓝皇冠得之不易,维护好品牌无形资产,有助于提升回购率和获客率,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逆水行舟,更要迎难而上。

 

三、网络发行面临的冲击与困境

  周刊借助粉丝经济,在一段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淘宝店的发行销量一度达到峰值。粉丝对偶像的追捧促进了杂志销售和衍生产品的热销,也推动了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的发展。但一本杂志买卖走天下的单一产品,毕竟缺少风险抵御能力。2019年之后,周刊和淘宝店连续受到了三重利空打击,分别是:限娱令、疫情防控和明星诉讼。

  1.限娱令高压,粉丝热度下降

  2018119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通知》针对影视明星过多、追星炒星、泛娱乐化、高价片酬、收视率(点击率)造假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管理目标。《通知》明确表示,各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结构化管理和宏观调控,减少影视明星参与的娱乐游戏、真人秀、歌唱类选拔等节目播出量,积极扩大新闻、经济、文化、科教、生活服务、动画和少儿、纪录片、对农等公益节目播出量,制作播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格调积极健康、具有文化内涵的原创节目。

  2.疫情导致线下活动萎缩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明星线下活动明显减少,采访难度加大,粉丝热度下降,报刊发行市场持续萎缩。2022年,杂志数量和销售额均大幅下跌,全年线上成交仅7000册,销售金额37万元。2023年营收继续大幅下滑,1-6月《上海电视》电商营收仅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上海电视淘宝店进入瓶颈期,目前除了明星粉丝订购大户外,没有其他亮点支撑。

  3.艺人诉讼周刊侵权,明星上封面暂停

  在个别流量明星诉讼周刊肖像侵权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周刊报道内容与粉丝流量需求渐行渐远。

  《上海电视》杂志2021年第9期刊登了周刊记者梁娟采写的一篇文章,报道某位艺人在当时较火的一部网剧中的演技,并配发了2张剧照。20214月,该名艺人的律师团队向静安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上海电视》报道内容侵犯了明星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索赔20万元。

  一审法院从广电专业期刊的特点、杂志属性、使用目的、方式、效果等考虑后认定,杂志使用艺人照片系对明星肖像的合理使用;同时报道文章及其标题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姓名,并非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艺人姓名权。因此,对于该名艺人全部诉讼请求,一审法院不予支持。

  该名艺人律师团队在2022年又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鉴于这是第一次明星就正面报道控告新闻媒体侵犯其肖像权、姓名权,对当下新闻媒体的正常运作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经过据理力争,报社在一审和二审中胜诉,但在该名艺人上诉《上海电视》肖像权、姓名权纠纷案期间,国内有多家媒体同时遭受这位明星的类似指控和连锁状告,从2021年起,广电影视报刊对文娱明星的舆论报道几近销声匿迹。《上海电视》周刊作为首个被告,在之后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暂停了电视明星上封面的传统模式,改成由文化名人、电视新人肖像上封面的操作模式,并要求事先征得对方同意后才可把购买的照片刊登在《上海电视》封面上。由于大幅度减少了流量明星照片的使用,上海电视淘宝店销量受到巨大冲击,电商销售呈现断崖式下跌,在粉丝圈的影响力日渐式微,第二年杂志订阅量下滑超30%

  娱乐产业的进一步复苏还需要时间,当下无论是内容还是明星,都已经不具备五年前的条件,需要另辟蹊径突围。

 

四、以衍生产品探寻纸媒突围的新路径

  关于电商何去何从,报社进行了4场内部调研和2场读者俱乐部的调研,发现读者对当今的文化产品并非没有兴趣,而是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为了丰富店铺品类,周刊结合当下热点,以内容带动产品,先后合作打造的产品有旅游联票、热播剧衍生品、电影节衍生品等。虽然与2018年单一杂志爆款不能相比,但相对目前平均销量而言,均有不错业绩。比如,在2023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电视》淘宝店就牵手电影节举办方,推出衍生纪念品系列,结合周刊及公众号的推送,大部分单品仅2周就全部售罄,总共销售了600多件商品,营收1.5万元。更令人鼓舞的数据是,商品加购和支付转化率有较大提升。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7.jpg

 

广电报刊线上发行的探索与启示8.jpg

五、结语

  《上海电视》淘宝店取得过辉煌业绩,但随着周刊内容和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店铺销量与周刊订阅数日趋下滑。作为以单品杂志销售为主的店铺,它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使命。从媒体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尤其是2023年电影节衍生品的热销又似乎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一线生机。互联网平台永远不会缺少粉丝,想要激活用户,需根据新形势下的媒体融合要求,不断填补线上业务空白。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为台集团各单位部门服务,当好店小二;二是积极开拓渠道,不局限于周刊,运营当下类似演唱会票务等创收新项目;三是以线下文化节庆内容带动销量,如一年一度的上海电影节、上海电视节,通过线上互动吸粉,带动衍生产品的热销;四是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做好定制服务。我们的用户基本涵盖了所有年龄段,其中周刊订阅读者主要为30-50岁、周报订阅读者为60-90岁、电商粉丝为18-25岁,可有针对性地利用电商粉丝特点,结合新媒体宣传开辟新资源;五是要引进读者俱乐部和合作单位的新业务和新渠道,开放平台,探索新路。

  我们赶上了铅与火的末班车,经历过广电纸媒高光时刻,现在与互联网的声光电一起步入崭新的数字时代。面对新与旧、关与转、线上与线下、平面与短视频等等的转型尝试,必须认识到,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介质都是手段,破釜沉舟应对生死考验,才能走出破局之路。

 

(作者单位: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社)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