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从“摄界”看融媒时代精品短视频的创新表达

 

  摄界是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访部摄像团队于2015年创立的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总计发布原创短视频近600部,腾讯视频平台单条播放量过万。随着视频号平台的诞生,摄界视频号迅速成长为深耕短纪录片的垂类IP,产生了阅读量400万的爆款作品。摄界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致力于突破传统媒体的视觉思维限制,在网络时代彰显人文情怀,深耕短视频垂直领域,吸附忠实粉丝群。

 

一、突破传统媒体的视觉思维局限,摄界应运而生

  (一)走出传统媒体的画面语言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发展,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青睐。而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创作出既有视觉冲击力又能传递深刻内涵的精品短视频,成为了媒体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摄界团队一直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成立之初,团队仅有67人,希望将摄像团队从单纯配合记者的辅助角色中解放出来,全流程、全方位培养一支能用镜头讲故事的、具备导演和记者能力的摄像团队,释放影像记者活力。目前成效较为明显,参与摄界的制作不仅提升了成员日常新闻拍摄的水平,也赋予影像记者极大的成就感,成为留住人才的重要一步。

  (二)利用现有素材,独立策划和制作

  “摄界微信公众号创办之初,定位于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新闻素材的二次利用,即将当天新闻中没有播出的新闻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加工,使拍摄的素材得到更多展示,对当天播出的新闻进行有益的补充。但是这种没有策划和独创性的视频上线后效果并不好,推文的阅读量也不高。在不断的实践中,摄界开始独立选题、拍摄、撰稿和后期制作。团队明确了微信号的新定位,即以人文情怀为出发点、以短纪录片为视频形式,主要内容包括人物、风物、美食和创意等方面,侧重于讲故事和刻画有故事的人。虽然少有政治、经济等宏大议题,但通过具体人、事、物的展现,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发展变迁。

  (三)持续探索视觉语言的优化和突破

  在多年的摸索与成长过程中,摄界团队不断尝试和改进,由最初简单的新闻素材再加工,逐步升级到以短纪录片形式精心制作的短视频,以内容的故事性和表现手法的精致见长。一方面,团队希望还原镜头本身的叙事能力,减少解说词,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用人物的自白搭建起视频的架构,因此往往以第一人称讲述的手法反映人物的心路历程,引导情感自然流露,期望更好地引发受众的互动和共鸣;另一方面,摄界持续探索视觉语言的优化和突破,不满足于故事的讲述,而是利用艺术的手法,借鉴电影语言,设计光影和音效,放大现场感和审美效果。在文案方面,摄界在充满文艺气质的整体基调下,根据不同的题材尝试人格化和年轻化,力图扩大受众面。

 

  二、短视频的多元形态:多重技术手段的尝试与运用

  “摄界在创作工具、技术手段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不拘一格的尝试,也在实践中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

  (一)手机实录,入门门槛低、传播速度快

  手机实录是最具全民参与性的一种视频形态,入门门槛低、传播速度快。其第一特征是具有较强的现场性,流量主要来源于视频内容的独特性和吸睛程度。第二特征是段落呈现,即仅仅是局部内容的展示,对事件始末、环境交代缺乏完整性。这种形式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不在少数,是否能成为爆款除了高度依赖于视频内容的两大特征之外,还具备平台算法推流的偶然性。

  (二)新闻性的画面和叙述语态

  这是目前主流媒体、官方媒体呈现较多的一种形式——采用新闻性的画面和叙述语态,强化画面带来的直接视觉效果,常常使用字幕,但一般会去掉电视新闻中的配音,让观众通过画面和字幕信息对新闻事件有较为完整的把握。这种形式弱化了声音、音乐在视频中所扮演的角色,注重以新闻叙述的剪辑逻辑来进行完整的时间表达。目前很多公共媒体的新媒体视频,如澎湃视频等均采用这样一种呈现形式。这种短视频形式是视频新闻得以快速传播的有效手段。

  “摄界在创始之初也进行了这一形式的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将新闻素材进行二次加工,让新闻现场能够有更多的呈现。当时形式较为单一,基本上是在一个主题下进行案例的堆积,或者是先于电视新闻的内容抢发。但最终的效果都不尽人意。由此摄界开始进行形式创新,突出差异性和专业性,尝试用独到的形式来进行精品短视频的创作。

  (三)面向移动用户,深挖短视频纪录片

  短片一直是纪录片的一种重要形态,在不同时期,短片之有着不同的时间限制。不论是短纪录片”“微纪录片还是纪录性短视频,在不同的名称下,其核心仍秉承纪录片的传统内涵。[1]短纪录片中对于事实和情感的追寻与长纪录片中的诉求有相通的地方,但相较于传统长纪录片,体现出明显的面向移动用户的倾向。

  “摄界在短纪录片的尝试中也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内核,关注丰富的个体,追寻生活的真实。人的故事永远是最吸引人的,人的行为最深的内在动力就是情感。这个由专业摄像组建的团队是一个学习型团队,除了学习、切磋如何提升镜头画面的专业性和观赏性,也一直在学习国内外纪录片导演对选题的挖掘与深耕,期望在实践中有能力深入理解城市历史和现代变革,从不同维度展现和升华市民生活样貌。在这一过程中,纪录片和短视频的融合为纪录片传播进一步拓宽了传播渠道。[2]

(四)音画形式,摄界的视觉之美

除了短纪录片,摄界还在做音画形式的短视频,即通过画面与音乐的配合,给观众带去视觉上的享受。音画形式的短视频其实是一种较为普通和原始的视频制作形式,但关键在于对画意的追求,通过画意去激发受众情绪的浸入与释放。这种辅以实况的具有高级感的音画表达,是专属于摄像专业人员对短视频的探索和追求。

  (五)微电影,以跨界思维进行文本创新表达

  “如牧歌般的自由、如诗歌般凝练,这是微电影区别于传统电影、区别于其他相同长度短视频属性的一种诗意描述。同时,与传统电影相比,它更具有平民性、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3]。这也是摄界短视频的形式之一。

  举例而言,2018年末,摄界推出了全新的微电影《年味》,在选材、内容上,关注人、关注故事、关注情感;在创意表达上,采取与传统的影院思维完全不同的跨界思维进行文本表达,充分运用短视频的本性和微电影自由、凝练的基因开创新的言说方式、开辟新的话语空间。[4]

 

三、短视频创作的破局与精进

  “摄界精品短视频应该怎样创作?笔者在实践中总结、梳理了5个常用的流程环节:选题甄选-联系踩点-采访-听采访、搭结构-制作。

  (一)选题甄选:用镜头抚摸上海,用画面记录时代

  选题甄选的完成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经验。首先,选题要有画面的表现力,如果有两个差不多的选题,是否适合用画面来表现就是选择的第一道关卡。其次,选题价值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摄界一般会做两方面选题:一个是人物,比如阿大葱油饼,在摄界的拍摄之后,媒体开始对其进行轰炸式采访,虽然阿大现在早已不用为场地发愁,但当时,他还是一个无证无照的摊贩;另一个就是风物与建筑,这些建筑的背后有城市发展的印记,是历史留存的见证。

  用镜头抚摸上海,用画面记录时代,镜头后的从业者,也是这座城市的记录者。确定选题时必须要思考的是,选题是否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价值。那些可能浏览量不高、关注度也不高,但在城市历史上具有较高留存价值的选题,也需要被考量。

  “摄界曾经拍摄过上海最后一座给水站、上海最后的浴堂、上海最后的……这许多最后是一般新闻内容不会涉及的话题,甚至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被人们逐渐忽视的东西,但它们留下了城市发展的烙印,值得被记录和推广。

  (二)联系踩点:打有准备之仗

  确定选题后,主创人员需要先对拍摄对象进行了解,做充分的案头工作和事前采访。摄界有过一条这样的选题,青浦的乡村广播。上世纪90年代,广播能通到家家户户,之后渐渐被弃用,然而最近在青浦某地广播又重新开始使用,这其中蕴含着历史的变革、时代的变迁、观念的变化,又有新的看点可挖掘。所以当创作者接触到这个选题,首先去现场踩点,了解来龙去脉,通过踩点对整个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确定选题能否做、怎么做。

  (三)采访交流:代入式与沉浸式

  新闻报道中,记者采访常常直奔主题。一般情况下,由记者提出指向明确的问题,被采访者进行回答,以此来获得新闻要素内容。但短纪录片的采访相当不同,它实际上是的过程,是面对面与被访者的交流。这个交流建立在事先对选题的研究之上。

  “摄界的创新之一,在于把摄像机后面的摄像转到了镜头前。每个选题都只由一人承担,记者、摄像与制作工作统统归于一人,这考验的是(摄像)记者对内容的把控。采访要做得透彻,除了在同对方交流前要做好功课以外,还与阅历有关。阅历来自于成长,也来自于学习,然后才能进行分析和判断。

  采访的技巧也考验沟通能力,轻松二字看似容易,实则需要深厚功底。因为人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吐露心声,进行深入表达。面对不同类型的受访者,如何开展交流和疏导,也需要在经验积累中不断提高能力。

  (四)听采访、搭结构:视频内容与逻辑结构的重建

  听采访内容的目的是为了梳理人物与故事,形成短视频的结构框架。第一步是对素材进行梳理和精简;第二步就是搭建逻辑结构。其要点在于:(1)片子内容要完整;(2)主线要明确,取舍要建立在充分的采访和对人物的理解上;(3)要善于刻划与提炼,短视频不是采访的堆积,而是要提炼出神韵。

  (五)视频制作:环环相扣与余音绕梁

  一条视频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片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使受众产生观看意愿的关键节点。片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突出表现动作,可以侧重于音乐对情绪的表达,也可以是两三段采访的结合。

  第二部分就是故事主体。叙事上强调有层层递进的关系,分层叙述,而不是互相割裂。需建构起有脉络可循的、可接受的、可理解的逻辑关系,并且重视中间的衔接环节,以自然的画面和内容转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时长上则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刻意设定时限。一般情况下,故事想要讲得完整、人物要表现得丰满,可能需要5分钟时长。而如果还有其他精彩内容要表达,那可能需要再加一两分钟才能讲清楚。对高潮部分的处理要有的放矢,可以运用音乐来配合,这需要积累对音乐的理解并合理运用,使之成为视频处理中的强大武器。

  最后,结尾可以是故事讲述的结束,也可以是情绪抒发的结束。作为一个休止符,它可以收在一句话、一个背影上。留有余韵,才是合适的结尾。

 

四、短视频的未来竞逐与思考

  在不断尝试与创新中,摄界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短视频的风向,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短视频生产流程。

  精品短视频生产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摄界团队的创作者为例,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成长过程。第一阶段什么都没有。团队成员曾在上海市虹口区采访一个正在修缮的公园,在不了解公园历史的情况下,拍摄了几个公园美景,对路人进行了简单采访。这样简单呈现的短视频内容干瘪,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二个阶段什么都会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后,初学者具备了深访的能力,此时会堆积太多的素材,在不知如何取舍的情况下,容易逻辑思维混乱,理不清故事线。第三个阶段才是该有的都会有,达到有所甄选、有所选择、主次得当。而要做到这一点,主创要学会有所发现、有所触动、有所感言”[5]

  综合而言,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传播不仅打破了地理空间界限,而且其碎片化、流动性、沉浸性等叙事特征使其具有更强的传播效果。短视频作为融媒时代的新生事物,其内容生产与创新方式仍在不断演进之中。不同形态的短视频各有所长,因需取形才能更有效地助力内容传播,在未来更低门槛、更高科技、更为激烈的竞逐中获胜。从业者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尝试、积累经验,真正做到先感悟再表达、靠品质树品牌。摄界作为一个样本,展示了精品短视频创作的可行路径与发展方向,给媒体从业者带去一些思考和启发。

 

                             (作者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采访部副主任)

 

参考文献

1】王家东.微纪录片的命名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05):78-81.

2】杨棪.浅析纪录片与短视频的融合探索[J].中国电视,2020(05):77-80.

3】【4】于淼,庄晓东.如歌似诗:后信息社会微电影 +”的创新表达[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3(04):101-109.DOI:10.16230/j.cnki.yyxb.2023.04.014.

5】张海霞,刘久晖.社交媒体短视频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特征[J].对外传播,2023(12):73-76.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