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SMG实践】融媒体中心:一群地面频道新闻人做出了上海最关照未来的季播节目
这是一条有点冒险的创新之路。
几年前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英国资深电视制作人丹尼尔面对《少年爱迪生》的节目方案皱起了眉头,他说:“这肯定是一档伟大的节目,但是很难完成,因为要找到和表现这些科学天才太难了。”但最后丹尼尔还是客气地鼓励了一下提案人:也许你们可以完成,因为中国有很多人口,也许总能找到。
2016年11月26日第四季《少年爱迪生》如期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这一档聚焦全球顶尖少年发明家的科学梦想节目已经成为上海观众每年冬季的“暖心之约”,为每一个全家围坐的客厅传递爱与智慧,教育与启迪。尽管对这一档创新节目的制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尽管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创新环境每天都在面临新的挑战,但是几年前的那一幕却一直深深印在《少年爱迪生》团队成员的记忆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洞察而不迎合的价值观承载
冬至刚过,与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电视寒冬论。有人说,相比于卫视平台,地面频道面临的或许是更为严寒的冬天。不过,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新闻总监、融媒体中心主任宋炯明看来,这只是电视平台从之前“相对容易”到如今“没那么容易”的处境转换,“可以说,电视仍然是触达千家万户的一个非常庞大的传播终端。”“不管是新闻产品,还是综艺节目,核心都在于满足受众需求,或者说消费者需求。”这种需求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需求,二是获取便利性需求。扎实把内容做好,并对内容进行适配化转换是满足这两种需求的关键,“第一位肯定在内容生产上,特别是内容本身承载的价值观,是文化产品真正有魅力的地方。”
在他看来,每周六晚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的青少年科学梦想秀《少年爱迪生》第四季就是这样一档承载着新闻人社会洞察与时代价值观的节目。新闻人视角下的科学教育真人秀相比于其它汇聚一线明星、投入动辄上亿的季播节目来说,《少年爱迪生》是一档朴素得不像季播节目的节目。九个人组成的核心导演团队,参与者全部是素人少年创客,探讨的是物理、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甚至于没看过节目的观众会下意识地认为这是一档少儿科学实验节目。毫不夸张地说,在资本涌动的喧嚣节目市场,这是一档少见的缺钱、少人、没大咖的“三无”节目。但就是这样一档从周播节目特别专辑衍生出的科学教育季播节目,自首季播出,便凭借不俗的收视成绩,位居同时段上海地区收视前列,更远远甩开了一些卫视频道重金砸出的明星真人秀。究其原因,就在于洞察而不迎合的价值观承载,“文化产品的背后是价值观体现,别人选择文化产品,往往是选择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产生一种共鸣或者共情。我觉得《少年爱迪生》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它所承载的价值观和视角。”在宋炯明看来,“作为主流媒体,一个内在的核心使命就是,把经过新闻人专业判断和社会洞察,然后所确立的一些觉得需要向社会传达的价值观传达出来,呈现在我们的作品当中。”在《少年爱迪生》中,这个价值观就是科学、梦想、创新与成长。“这恰恰不是一档只给孩子们看的节目,是一档讲述成长、启迪教育的节目。”团队编导全部是做新闻专题出身,“新闻积淀会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你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最直接的就是讲故事的角度和方法。”四年前,当节目市场在歌唱、舞蹈、户外等真人秀类别打得火热时,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超级家长会》团队把目光投向了科学教育。“《少年爱迪生》不是凭空生长出的一个节目,它背后有一个做了多年的教育节目团队以及他们所形成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成长理念在其中做支撑。”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及其家长关心的窄众话题,更是一个普世性的社会话题。甚至从受众传播角度来说,教育节目是更适合于电视平台播出、符合全家观看需求的客厅节目。“表面看上去,《少年爱迪生》是青少年科学梦想秀,但其实背后传达的是对这个社会的思考,对于教育、人的成长、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当中痛点的反思。”
与往年相比,本季《少年爱迪生》从选手遴选标准到赛制模式都有了全面升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际化视野,节目不仅吸引了来自瑞典、印度、俄罗斯等24个国家与地区的顶尖少年发明家,发明作品涵盖物理、化学、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等多个学科,前沿性和专业度都令人惊叹,而且还引入了中外科学观、教育观的观点交锋;二是技术升级,从之前重点倚重“用故事拉扯人心”的真人秀表现手法转向用作品说话,高潮叠起的“惊艳亮相”让人对脑洞大开的新科技叹为观止;三是对科学的理解不断加深,对发明想象的空间更大。首期节目中,来自瑞典的全国数学冠军丹尼尔•吉布森的作品“不会洒的咖啡杯”就引发了不小争议,这个在不少现场观众看来无聊透顶的发明背后,却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严谨实验过程和强大的逻辑思维创新;四是与社会话题结合更紧密,不仅有关注残障人群的轮椅操纵杆,还有解决都市停车难问题的“找车位”APP,可以说,少年爱迪生们正试着通过发明解决成年人不易化解的难题。
“一个节目的影响力,是在特定群体中,产生出有价值的共鸣与推动,它并一定需要在所有人群中,产生多大的话题量和议论度。在《少年爱迪生》中,少年创客们的脑力激荡、观点交锋以及成长挫折,都是有魅力、有价值的事情,我们特别想把它们都呈现出来,呈现出孩子与教育的另一面。”宋炯明说。
二.直击“痛点” 将社会观察转化为创意洞察
“我们常常低估了孩子。”这是节目组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节目中,既有发现超新星的少年,也有操作花瓣悬浮实验的普通高中生,按专家团中的博士生导师说,他甚至比博士生做得都好。 对于节目组来说,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扭转社会对于科学少年的刻板成见,树立新一代懂科学、有理想的校园科学偶像,“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发光。”
在创造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质疑与打击。在新一季《少年爱迪生》中,节目组大胆引入了比较激烈的争论和讨论。“成长的过程会有人泼冷水,也会受到阻碍,走过质疑,直面争论,对我们来说,节目要做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科技发明的成果展示,而是教育价值观的讨论以及成长蜕变的真实过程。”前几季《少年爱迪生》的收视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方法和成长历程”是观众最想通过节目获取的信息。节目也正是透过少年创客这样的一个群体,展示出从“少年”到“少年爱迪生”的历程,让那些遥不可及的“别人家孩子”成为可复制、可借鉴的教育宝典,这也是隐藏在高收视率和好口碑背后的原因。
作为新闻人,节目组始终注意将社会观察转化为创意洞察,抓住教育的“痛处”引发共鸣则是创作的主要方法。当今中国家庭的关注重心发生了位移,从求生存转变到了求发展。求发展,就是要培育好下一代,甚至将自己为了“求生存”而耽误的“求发展”之梦想,转移到孩子的身上,中国式教育因此饱受诟病。《少年爱迪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捕捉到教育这个题材对于全社会正处于整体性反思中的巨大意义。
来自美国的世界青少年科学与工程大赛冠军JOSHUA ZHOU带来自己研制的纳米级粉末,只要被可见光照一下就可以自动分解净化污水为可直接饮用的净水!17岁的他父母都是上海人,这是他第一次回到故乡,他兴奋地向大家讲述自己从9岁起就霸占了家里的厨房,通过做饭时改变调料的比例来做实验的故事。来自香港的选手朱定文在13岁时确立了自己要进入世界名校的人生目标,但是他没有一心提高成绩,而是为自己设立了特殊的1+1成长计划:一项运动特长+一项科研成果。于是他苦练速滑,成为亚洲青年短道速滑比赛的冠军;同时在训练和学习之余他研究了一项关于癌症基因检测的新方法,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超级计算机需要6小时完成的检测。同样是为了升学,朱定文的成长和常见的天天奥数、日日补习的教育理念如此大相径庭。
然而节目并不是只关注这些高大上,主创人员在努力勾勒一幅不同背景和不同文化下的教育全景。来自湖北农村的12岁女孩李妍,是一个留守儿童。一般说来印象中“留守儿童”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在《少年爱迪生》中,李妍聪颖可爱,提出了“种田也要讲科学”的朴素情怀,她的“农膜摇摇乐”,虽然很简单,却表达了对土地对祖辈的关爱。而当一年只能见一次的妈妈来到节目告诉她:“只要是重要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在”!更是为这个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力量。节目组没有苦情、没有虐心,呈现了留守儿童成长的另一面,让人们对留守儿童的真实成长际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孩子就是一面镜子,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和不同家庭的教育特点和教育差异,透过科学的探索和梦想的展示,《少年爱迪生》呈现的更是一幅教育地图,在这里看懂教育。
三.用创新的形式展现有价值的追求
“成长助梦人”这一环节是《少年爱迪生》节目的重要创新点之一。如何在一个电视节目中丈量出从少年到少年爱迪生之间的历程,是对现今中国家长而言最具吸引力和最具指导意义的“干货”。将对孩子成长有深远影响的人请到节目助阵,但是这些助梦人又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爸爸妈妈,都是一些既神秘又惊喜的“意料之外”。这些人可能是素不相识却神交已久的院士,可能是网络论坛上从没见过的知音,也可能是充满活力的90后青年科技老师,通过这些元素启迪和激活全社会的创新培养思维,让《少年爱迪生》们的成长变成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和实践的经验。让荧屏上的孩子抵住“泛娱乐化”的侵蚀,以主流媒体的强大使命与责任感,为我们中国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健康的舞台,让人们看到了当下中国的希望与光明,未来中国的强大与信心。
回到文章开头英国制作人的“皱起眉头”,用他们发达的电视节目工业化制作流程去评估《少年爱迪生》,也许是一件困难又不讨巧尝试。但是在几年之后,我们的团队给出了新的答案:除了中国的人口基数比较多,也许我们还能靠着更加宝贵的东西完成了这一次创新。那就是作为新闻人的追求。这种追求的核心是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关切,甚至于对发展方向的警觉、评判与推动。
新闻立台,并不是说所有节目都是新闻节目,而是我们在做所有节目时,都会呈现出这种新闻人的追求。这种渴望与追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它可以是新闻节目,也可以是像《少年爱迪生》这样的综艺节目,甚至是影视剧,但它背后的关切与追求并不会改变。相信这也是《少年爱迪生》给予我们的答案。
(作者为《少年爱迪生》节目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