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媒介融合】迫切升级媒介市场

广播价值的四个阶段

    融媒体生态下传统广播市场受到挤压,广播如何快速创新内容,是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在面向广告下行压力的时候更多考虑如何在广告+领域里多做一点工作,终端倒逼变革,重建生态圈,以PGC为基础做的短音频,将来UGC加入以后,反过来支持广播跨界发展,这是非常大的趋势。这种驱使下衡量广播价值是什么,分四个阶段,第一,保持住传统广播的影响力,整体广播收听;第二,从广播的收听变成整个音频传播的行业、产业;第三,社会化的广播收听,社交媒体成为电商和一切消费行为、一切人与人交流行为的入口和平台,这样会放大广播的价值和影响力;第四,增值营销,与消费相连接的音视频与听众用户化相关联,如果用户进行消费,在消费领域挣到的钱反过来支持内容创作,内容社会化传播激活整个市场。

    这四个阶段是广播演绎和变化的。这些方面要有一些新的思考,寻找增值点,一开始产业不是完全成熟的,是需要不断的尝试实验探索容错。在线广播更多考虑离线广播,这个传播过程一定由互联网+实现,在线加离线,离线化增值点带来再聚合。
听众+用户是融合,融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既要向听众传播,更重要的是激活听众,向用户实现增值传播;资本层面不断向技术进军,变成很好的技术整合平台。阿基米德的团队相当大部分是技术团队,靠全终端覆盖技术整合营销,技术加上资本提升活力,创造价值。另外,还要靠广告+消费,广告变营销,数据的价值可以彰显。

靠数据驱动营销增值
现在传统媒体、新媒体都在考虑:如何把内容卖给用户,如何把听众的注意力消费转化成收益。传统媒介市场三要素:节目、听众、广告,新的互联网+背景下,融合三个要素变成产品、用户,现在考虑广播能够如何产品化,称之为内容产品化,考虑听众如何转化成用户,称为用户化。另外,还要强调的是营销数据化,驱动整个广播传播产业向前推进大的支撑点。在数据化的情况下,听众是一个一个用户,每个用户都有特定的描述变量,特定的画像特征,这个是靠数据驱动营销增值。
    如何把一个节目变成一个产品平台,多考虑在这个平台上容纳大量的用户,考虑这些用户的背后数据如何支持营销扩大和转型。做什么产品、什么技术支撑的产品满足广播变化的态势和趋势,如广播虚拟测量仪,APP在手机里,通过模拟人的耳朵来采集和记录周围听到的声音,用音频匹配的技术,来识别听到是广播节目的声音,还是周围谈话的声音,只有被匹配的声音才是广播收听率。这样一个方法是非常成熟的方法,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广州逐步铺开,从去年开始,北京上海深圳完全产品化。智能手机作为入口,是收听入口,又是消费入口,这样一个好的入口可能是数据融合和推动整合发展非常好的方法。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