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朗读者》:以文学之名叩问生命

 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个传媒学家就说:“电视让人们都变成了遗忘症患者,人们只对过去24个小时发生的事情感兴趣,而对更早的事情知之甚少。”我觉得这句话愈演愈烈了,让我们渐渐地变成了健忘的人,而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在影响着今天的创作者,影响着视频内容的生产。一些重形式轻内容,重表象而轻本质,重潮流而轻历史,重伎俩而轻格局的视频形成了长时间的霸屏,这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真的是我们内心最渴望的吗?也是因为这样的情况才使得《朗读者》一面市就引起了热议。大家突然觉得心灵有了安放的地方,也觉得《朗读者》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敢于回归到文字的世界。让大家体会到安静隽永的美好的体验,并且在心灵的共振当中,有了一种重新认识自我,认知这个世界的可能。


一、找到朗读者、作者和观众三者的关联
  直至今日,很多人仍会把“朗读者”说成“朗诵者”。的确,朗诵的艺术渊源流长。当我们策划《朗读者》时,如何能使节目既有一以贯之的功能,同时符合时代的需求,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电视朗读”不是“剧场朗诵”,不能将传统的朗诵会直接搬上屏幕。因为这种教科书般字正腔圆的朗诵,可能只是一小部分人热爱的表演形式。电视节目需要让更多的人有参与感、有集体感、有共鸣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朗读嘉宾的个人情感、他(她)所朗读文本的写作者的思想以及电视机前千千万万观众的理解,这三者之间找到关联,并且让这三者最大程度地重合,这样节目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朗读者》被设计为“访谈+朗读+解析”的模式。首先通过访谈将个人的情感体验完整地构建起来。当情感共鸣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后,朗读的文本顺势而出。所有嘉宾最终都还原成真诚的朗读者,在“我想读”的状态中,完成了“以文通情”的使命。当麦家在讲述了两代人的斗争之后,再读自己的家信;当许渊冲老先生讲了人的一生不是活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多少日子,再来读林徽因;当讲述完小脑疾病患者的故事后,再读三毛;当外交官安文彬讲述完20年前的“2秒之争”,再来朗读《可爱的中国》……文字让所有的情感叠加,经典的文化在这一刻得以传播。

二、《朗读者》节目定位“高而不冷”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央电视台视察,提出“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的要求。我们的《朗读者》正是在那时酝酿诞生的,所以节目的定位便是高而不冷。“高”是文学的气质,“不冷”是人的情怀。最终我们选择了那些拥有独特的人生、饱满的情感、深邃的思想、质朴的品格、顽强的精神、高远的志向的人们作为朗读者。
  节目最初设定的是全明星的朗读者阵容,希望通过明星号召大家。后来我们发现这种想法简单而肤浅,因为“谁是朗读者”取决于节目的定位。
  在第一季《朗读者》登场的68位朗读嘉宾中,15位是演员,其余更多的是导演、科学家、作家、外交家、音乐家、企业家,还有更多的普通人。我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朗读者》的舞台仿佛是一块试金石,真正有人格魅力的嘉宾,会在这个舞台上折射出特别的光芒。

三、一切可以打动人心的文字都可以成为读本
 《朗读者》在读本上是不做任何限制的,一切可以打动人心的文字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读本。我们为第一季的每一期节目都设定了一个主题词,有“选择”、“第一次”、“告别青春”、“遇见”等等,这些主题词都是生活的浓缩,富有情感张力。主题词对访谈有引导作用,对读本选择也会有一定的导向,不过“读什么”最终还是由朗读者决定的。
  读本的选择只与朗读者本身的经历有关。比如第五期的许镜清先生,他为86版《西游记》电视剧写了一百多支曲子,包括最著名的《敢问路在何方》。这样一位作曲家却生活得极为朴素,心里的愿望就是能举办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会,为此他努力了整整30年。直到他70岁那年,靠着喜欢《西游记》的观众在网上发起众筹,他终于站在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上,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场音乐会。在《朗读者》上,他读了巴金写于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的一篇文章《灯》,此时,已经很难分辨这到底是巴金的话,还是他的话,抑或是千千万万观众心里的话。当嘉宾把自己的心门打开去朗读作品的时候,同时也打开了鲁迅、巴金等人的生命。从老舍到巴金,从莎士比亚到小仲马,近百篇篇目,单看这些文本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了,但恰恰是这些过去的文字,透过朗读者们投射出了新的光芒,再次击中观众的内心,带给我们慰藉和启示。

四、要有打造精品的决心来创作文化节目
  一档文化类节目,如何去打破曲高和寡的魔咒?可能除了创新的勇气,还要有打造精品节目的决心。
  我们的舞美、灯光设计邀请了来自英国的设计团队完成,团队在翻遍了很多资料后,设计出足够庄重、与文学主题相匹配的方案。当冯小刚导演作为我们的朗读嘉宾来到现场时,他细致地观察了整个舞台,说:“值得我们电影同仁学习。”
 《朗读者》每期节目都有一个开场札记,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钟,但我们还是力邀国内最好的纪录片团队来制作。负责开场弹奏的是国内最优秀的钢琴家们,片尾曲的演唱者也是国内最优秀的民谣歌手。或许正因为这不放过任何细节的决心,才换来观众们的认可。
 《朗读者》第一季有68位嘉宾出场,但我们真正联系的人数超过了400位。在舞台上我们呈现了近百篇文字,但我们真正准备的篇目超过了1000篇。我们的节目时长是90分钟,但实际每一期节目的录制时长都超过了 900分钟。我们的朗读亭,走进了全国的13座城市,81个人文景点,大约有2万人次参与其中,留下了240小时的素材。只有我们付出最大的诚意和专业的态度,方能得到观众的回馈,正应了那句“惟君心与我心同,方敢倾怀向君说”。
  事实证明,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嘉宾向我们倾吐肺腑之言,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观众走进我们的朗读亭,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收看者隔着屏幕流下自己的眼泪。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守着一颗庄重之心,给生命以敬畏,给文化以礼遇!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朗读者》制作人)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