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特别关注】《见字如面》:工匠深做 涵养文化

 2017年刚开篇,黑龙江卫视制作的一档文化类的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诞生了,这是一档小家碧玉的节目,它没有华丽的包装、舞台,在北京红砖墙的图书馆里、在静谧的环境下,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在那里朗读信件。没有想到这样的一个朴素的节目,被很多的大V推广,成为“爆款”节目。豆瓣评分冲击到迄今的最高值。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评价《见字如面》节目,说它在简单与质朴中,展现出了沉静之美、历史之美。


一、涵养文化,以信件为载体读懂中国
  很多人问我:在当下这样一个综艺节目砸重金厮杀的生态中,黑龙江台为什么要推出这样一档“读信”的节目?用户、市场会买账吗?
  我们认为,当人们内心挣扎纠结时,其实是在寻觅生命里最真切的光亮。当我们希望能有一个节目带领我们了解自己和世界,找到自己的精神信仰和人生价值时,《见字如面》就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尘封的老酒。很多体验若不能亲历,就会期待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启发和依据。
  信件是宝贵的资源,拥有历史、文化、思想和情感张力。重读这些真实的中国故事,是我们对时代的一种回应。今天《见字如面》能够站在这里,不仅仅是由于它的魅力和文化表达,更是大众对中国文化价值守望者的一份褒奖,让原本属于电视节目的文化性和知识性可以回归,在喧嚣的泛娱乐倾向中,可以感受清流、享受文化的愉悦。

二、工匠深做,让节目赋予当代人前行的力量
  毫不夸张地说,在信件的选择方面,我们精益求精。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公开出版、研究机构馆藏乃至个人收藏的信件做了一次大扫描。最终挑选出的信件都是应该既有历史的代入感,更有直指人心的力量,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我们希望节目中出现的每一封信,哪怕它来自古代,但当你听到、想到的时候,不仅代表着当时的历史,还蕴藏着文化内涵。
  上个世纪60年代,地理学家竺可桢曾给周恩来总理写过一封信,饱含那个时代的科学家对祖国的真情,以及对工作的求真精神。读箫红在病榻上写给参加抗日战争的弟弟张秀珂的信时,我们能感受到思念、温暖的力量,虽然无法寻找到弟弟,但面对茫茫的抗战英雄们仍留下:“胜利一定属于你们的,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如此振奋人心的文字。还有一封出自“清华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的信,这封信让我们感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
  除了一人、一桌、一信,更为重要的是读信人,他们是节目的“灵魂摆渡人”。张国立、归亚蕾、何冰、王耀庆、张涵予、林更新……他们中有很多是演艺界的老戏骨,也有演艺新人,有很多人从来都不在综艺节目中露面,但他们都欣然接受了这档朴实无华的读信节目的邀约,对这些信件充满了敬畏之心、认真准备,在不露痕迹之间将写信人当时所思、所感传达给当代观众。
  我们体会到一档高价值的节目,它的认知价值的核心是体现在对当代人的启发上,更在于鼓舞和感染人心,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此外,《见字如面》首次创新尝试台网融合、先网后台的传播方式。节目抽屉式的结构与网络碎片式传播相得益彰,《见字如面》网络总点击量超过了2亿次。网络短视频的播放迅速形成热点话题,让这一成本不高的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
 
(作者为黑龙江电视台台长)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