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电研究杂志官网  

征稿要求:

1.论文符合本刊宗旨与学术规范,具备较新的学术观点,使用较新的文献资料。评论性文章观点鲜明,语言生动,分析深刻,能够及时反映、探讨学界及业界的热点问题。 

2.所投稿件为作者本人 撰写并未曾在其他刊物公开发表过。    

3.稿件一律用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guangdianyanjiu@yeah.net    

4.附件请用Word文件,并注明文件名及作者名。   

5.稿件篇幅:论文原则上以6000字以内为宜;评论文章控制在1500字左右。    

6.稿件应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职称(职务或学位)及工作单位、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最佳)和电子邮箱。

 

来稿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1.请勿一稿多投,也不要重复投稿。

2.收到稿件后,本刊编辑部认为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要求但仍需修改的,会主动与作者联系。投稿后30个工作日内未收到本编辑部处理意见的,可自行对稿件另作处理。

3.因经费有限,编辑部对特约稿件支付超标稿酬,一般稿件只能略付薄酬。  

 

文章格式有什么讲究?

1.标题。主题用1号黑体;副题用3号宋体。居中。    

2.作者姓名,用四号楷体,右对齐。

3.文本提要,小四号楷体,200字以内;关键词,小四号楷体,3-5个。    

4.正文,用5号宋体。1级小标题用小4号幼圆体,居中;2级小标题用5号黑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3级小标题用5号楷体,左对齐并缩进两个汉字。

5.鉴于本刊区别于其他学刊图文特色 建议作者供稿时提供文章相关图片及作者照片,并确保图像精度。

6.文末标出作者单位及职称(或学位、职务),若有多个作者,用分号隔开;

7.注释一律采用尾注形式。注释二字,用小5号黑体。注释条目各项顺序依次为:作者姓名、冒号、《文章标题》、逗号、《刊名》某年第几期(《书名》第几页,某年版),用小5号楷体。

8.为节约篇幅,一般采用注释形式的文章,不再单独一页设立参考文献。

【他山之石】好节目,是要从本土文化土壤里长出来的

微信图片_20171014104829.jpg

    今夏,笔者有幸作为SMG英国班学员之一,参加了为期40天的海外培训。异国学习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借他人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研发工作。今年,我所在的东方卫视中心王昕轶团队制作了《诗书中华》、《喝彩中华》两个大型文化类节目,收获经验之余,我们也渴望借这次学习机会梳理思路、开拓视野,通过借鉴和学习他国电视节目研发方法,为SMG电视文化类节目的持续发展,寻找更多可能性。

    “英国有没有电视文化类节目?”当我把这个疑问抛给我们的导师、资深电视人大卫•摩根斯坦先生,他很快回答我:“有。不过,跟中国不同的是,我们更经常用‘艺术节目’这个词,来概括有关绘画、建筑、音乐、戏剧、舞蹈、文学等的电视节目。你会经常在BBC2、BBC4看到这类节目,但是也会在商业频道比如第四频道和天空艺术频道收看到。而‘文化类节目’这个名词,会被用在更加广泛的节目中,内容包括历史、社会问题和旅行等等,形式则囊括了从流行的真人秀到高端的纪录片。”
    由此可以看出,首先,英国的文化、艺术类节目是长期而广泛的存在;其次,英国不但有“文化类节目”,更难得的是,把本国文化真正“化”入了不同品类的电视节目当中。
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英国的文化类节目中,找到可以学习的创作方法,更可以放眼整个英国电视产业,为我们的文化类节目寻找可资借鉴的经验。

不抄format(模式),修炼insight(洞察力)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jpg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同理,电视节目也应当与时代同声相应。而要让节目能够应和时代需求,至少有两个前提:一是电视人充分了解时代、与人民共情;二是电视人对这个国家的文化有充分认知,并对其怀有自信。
    什么才是时代的诉求?不真正去调查、去研究,永远只能是盲人摸象。我们在英国上的最初的课程就有“受众研究”,BBC两位受众研究专员开宗明义:“我们对受众的了解还不够。”这句话出自80年来坚持做受众研究、自行维护20000个调研样本户、每天在18个平台发送问卷调查的BBC,实在令人惭愧。他们是怎么做的呢?举风靡一时的《英国烘焙大赛》(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为例,为什么做这档节目?是因为受众研究捕捉到了一个“社会风潮”,那就是:经济不景气,人们开始选择在家做饭。由此开始,《英国烘焙大赛》把经济低迷下的普通人的追求、对厨艺的赞美、自我教学,定义为节目的核心诉求。这档节目的高收视率和良好口碑,正反映了全英社会的共鸣。
    当你把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深层的东西总结出来,你就掌握了“社会风潮”,掌握了时代需求,也就获得了与观众共鸣的可能性。这也是一种提醒:做节目的人,不能总是强调我要做什么,而应该了解观众想看什么。同时,千万不要忽略,社会风潮就在你窗外,你要做的就是去捕捉它。
    为了完成《诗书中华》第二季的研发任务,我们和大卫•摩根斯坦先生一起奋斗了十堂课。还记得他第一堂课也是劈面就问:“为什么中国现在要做诗词节目?”我们经过深思回答他:中国人正在“找自己”,寻找文化定位,是找自己的重要部分。大卫抚掌道:“那么千万不要忘了,无论诗词还是戏曲,都只是节目的内容载体,而重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中国人提供文化自信心、自豪感,才是你们要做的事情。”
    事实上,电视人是否能够葆有原创的热情,正反映了我们是否对本国的文化怀有自信。《喝彩中华》的创作,就是电视文化类节目内容类型突围的良好尝试。与汉字、诗词和朗读相比,戏曲艺术似乎离当代中国人更远,“曲高和寡”令人望而生畏。但《喝彩中华》证明了并非事不可为。陈云同志曾为评弹艺术题字:“评弹就青年。”一个“就”字,道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之道。《喝彩中华》就是做到了“戏曲就观众”。这个“就”不是迎合、迁就,而是指,把戏曲艺术请下高台、拆掉围墙,与当代生活、当代观众平等对话。
    用今人的语言、今人的方式、今人的技术来包装戏曲和传播戏曲;以贴合时代的语境去打动年轻观众,传承传统文化;用娱乐包装艺术,用朴实又极具责任感的初心打造属于中国戏曲文化的新舞台。而这,也是最能被观众认可,同时也最被时代所需要的节目核心价值。 
从“不知”到“感知”,进而从“感知”到“感受”、“感动”。《喝彩中华》传递给观众的,是传统文化“可敬、可爱、可亲”的一面。只有这样的传统,才是具有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并可以通向未来的;也只有这样的传播,才是基于自信、基于情怀,能够与时代和受众共鸣的。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杜甫论诗有句话叫:“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首先要能判别好坏美丑,与假的、不走心的创作保持距离,跟真诚的、好的创作亲密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总是应当多多益善,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文风特色。写诗如此,对于做节目来说,这话也是可资借鉴的金玉良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节目模式输出国,电视创意产业繁荣发达。在英国繁多的原创节目当中,我们正可以“亲其风雅”、“转益多师”。目前,中国的文化类节目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不够紧密。而在英国,我们亲眼见到了他们的节目是如何基于英国的文化土壤茁壮成长,甚至完成模式输出、创造多方面价值的。
    2013年2月15日,当时的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获得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奖项——英国儿童电视最大奖:蓝彼得金奖(Golden Blue Peter Badge)。这位苹果高级副总裁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曾经是这个节目的一个小粉丝。
   《蓝彼得》(Blue Peter)1958年首播,是全球播放时间最长的儿童电视节目。节目中,主持人为孩子们教授艺术和工艺技巧,启发孩子的智慧和创造力。著名球星大卫•贝克汉姆、《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都是“蓝彼得金奖”的获得者。
    2016年9月,英国皇家园林邱园中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宝塔开始大修。为了恢复塔角上曾经生龙活现的80条“神龙”雕塑,专业设计师们到处考察、调研。与此同时,《蓝彼得》(Blue Peter)节目,面向全国6到15岁的儿童开展了一次针对邱园宝塔修复的神龙设计大赛。而这次比赛中胜出的作品,将被专业雕塑师制作成立体的塑像,然后会和设计师作品一起被安装在邱园宝塔上,高调展示一整年。
    而在庄严肃穆的约克大教堂穹顶上,也有《蓝彼得》节目中征集到的当代英国孩子设计的“海洋保护”和“太空人”等主题的童趣徽章。这样的文化传承与传播,无疑是可爱的、开放的、亲民的。我们看到英国人并没有把传统文化束之高阁,导致它们与人的生活和乐趣彻底脱节,相反,他们在古老建筑里所做的一切,和通过电视节目传承、传播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一个远比物质“真实性”更为远大的追求——那就是将文物保护与人本身的价值重新连结在一起。这是电视节目的文化使命使然。
    文化藏在故事里,而故事就在人身上。英国家喻户晓的《家庭烘焙大赛》,今年即将迎来第八季。英国人对烘焙是有一种特殊感情的。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人们就会帮着妈妈、爸爸做烘焙的准备,打下手。长大了走进社会,公司会有“烘焙日”,每个人轮流把自己烤的蛋糕带来给大家分享。社交场合,一旦没有话题的时候,烘焙就是话题破冰的一个利器。烘焙是围绕着他们的日常,一直存在的一件事。电视人敏锐地洞察了这一点,就把烘焙这件英国人很喜欢的事拿来做成节目。
    但是电视人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们选择了各种各样文化背景的人来参加这个节目。英国是一个多元社会,通过烘焙,能看到不同背景、不同族裔的人们,努力地融合在了英国文化里。一个蛋糕,烤出了文化的融合。
    英国电视人很了不起的一点,就是他们节目的出发点,能够正中老百姓的心中所想、生活所需。哪怕节目呈现是非常轻松娱乐的,但最开始的出发点,却是严肃的,是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心。你会觉得,他们的节目都是从土里长出来的,讲述了英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我们的跳舞镇》(Our Dancing Town)也是BBC2的一个节目,它的意义就是让文化回到发生地,以轻松、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我们的跳舞镇》每期节目都会选择英国一个古老城镇,然后在这个城镇里寻访街头巷尾的各种人,有可能是理发师、小镇足球队教练、锡克教男人、非洲裔女孩,甚至是扮成中世纪武士的演员,然后把这些人调动起来排练代表他自己文化的舞蹈,到每期节目最后七八分钟的时候,通过一个一镜到底的长镜头,展示人们在小镇的各个角落里边舞边走,最后集结的场景。一个镜头,你可以看到小镇的多元文化、人们乐在其中的笑脸、载歌载舞的快乐生活、小镇的历史到当下的发展变化……
    反观中国目前的文化类节目,首先必须承认,“在娱乐类综艺节目制作走进同质化竞争的窄巷之时,一批无明星、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异军突起,以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但近两年来,由于题材、内容开发不足,导致文化类节目大有才出红海、又入新的红海的隐忧。而要防止文化类节目的同质化倾向,需要电视人以更敏锐的洞察、更深入的探索,用更大的努力来开拓文化类节目的新可能。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深厚、多元、灿烂,不输世界上任何文明,而如何传承、传播我们的文化,需要我们常怀真诚之心、敬畏之心、骄傲之心去探索。不抄format(模式),是因为“一旦注入了中华文化,西方的模式无法体现。我们要用自己的魅力文化的元素,来创新我们的表达方式”。(广电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修炼insight(洞察力),是要让文化被更广大的受众接受,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也许,在做好文化节目之前,我们首先要做一个热爱中国文化的人,把自己种进中国文化的土壤,期待有一天,开出“好节目”的花来。
 
(作者供职于SMG东方卫视中心)
 

上海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沪ICP备10019291号-3
通信地址: 上海威海路298号 邮政编码: 200041